全國優秀教師、市級名師(2名):李、龐友海。
特級教師(4人):李、龐友海、胡朝軍、高夢菊。
研究員(1):龐友海。
重慶市骨幹教師(不完整):高夢菊、李、、楊、楊世界、、王穗民、、沈、、黃代書、胡朝軍、何洪奎、高夢菊、範佐時、龐友海根據學校官網2015年7月公布的數據,學校校舍建築面積55880平方米,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初高中125個班,8000多名學生。
截止2014,10,重慶市黔江中學繼續推進“領頭雁工程”,與重慶市酉陽大溪中學相同。學校還與重慶市黔江實驗中學、黔江南海中學、黔江石慧中學、黔江黑溪中學、黔江白石中學、黃溪中學、寶瓶座中心學校等八所學校捆綁成集團學校。高考成績2012高考:高考重點人數達到419(不含藝術、體育考生)。其中600分以上高分學生66人,理科1人以661分獲得黔江區壹等獎。本科1202,占2012高考參考人數的70%。
2013年高考:學校重點硬線學生423人,軟線學生513人,其中57人裸考600分以上,1222人上大學。3名學生進入全市前50名,2名學生考上北大,1名學生以666分獲得渝東南文科狀元,裸排重慶前十。中考在校生820人,700分及以上人數占全區700分及以上總人數的三分之壹,620人被重點中學錄取,重點上線率70%。
2014年高考:重點線(不含藝術、體育)479人,600分以上48人。理科生1分675分,文科生671分671分分別獲得渝東南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
2015年高考:660人成績超過重點線,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重慶排名第四(高考裸考錄取,不含自主招生),600分以上人數達377人。中考成績2065438+2002中考:本校436人升入高中(重點高中)。
2015年中考:該校學生在黔江區1至6名中名列前茅,700分及以上人數占全區40%,其中最高分792人,845人參考,682人超過重點高中線。2010至2014,學生參加奧賽獲國家級獎28項,市級獎200余項。2014黔江中學學科競賽獲獎名單部門競賽獲獎成績獲獎人高中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二等獎高中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三等獎梁高中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龐高級中學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壹等獎巨川渝高級中學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壹等獎謝高級中學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二等獎劉成高級中學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三等獎蒲高中2014重慶市高中生化學競賽三等獎高中中國數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高中中國數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範騰巴高中中國數馬,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二等獎,楊卓遠,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二等獎,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二等獎,帥。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三等獎陳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三等獎冉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三等獎李高中中國數學會2014全國數學競賽。三等獎高中中國數學學會2014全國數學聯合競賽三等獎高中市教委、重慶市科協創新作文大賽壹等獎李高中市教委、重慶市科協創新作文大賽二等獎郭東立高中市教委、宋星宇、 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二等獎、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鄧萬秋。 市科協重慶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邱、市科協重慶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謝慈娟、市科協重慶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鄭曉宇、市科協重慶創新作文大賽三等獎鄭、 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市三等獎浦欣怡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二等獎陳飛翔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三等獎張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三等獎羅天 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三等雷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三等羅星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全國三等費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物學聯賽(復賽)全國三等楊清波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壹等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壹等帥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二等寧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文清城高級中學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珞獅高級中學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田雨萌高級中學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二等功智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三等功周玲高中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復賽)市級三等功孫玉婷素質賽2010 -2014其中學生參加市級以上比賽20余次,* * * 65438。學生自編自演話劇《灰姑娘》,參加第壹屆霧靈山民族文化節社區演出,受到好評。學生表演民族舞蹈《搖擺舞》,在市首屆重點中學藝術節中獲得重慶市第六名。
2010-2014,50名學生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等活動中獲得市級以上壹、二等獎。秦欣怡、張庭的散文《文明伴我行》獲國家特等獎,在人民大會堂領獎。
2013 5月17日至20日,在黔江區第十二屆“職教杯”中小學運動會上。黔江中學獲得高中組總分第壹名,高中組女子4× 100m、4× 400m接力賽均獲得第壹名,均打破黔江區中小學運動會紀錄。
2014 10 11,在《中華魂》演講比賽中。放飛夢想”活動。該校學生李江陽的《我的生活靠我》獲壹等獎,陳蓉、蘇渺獲二等獎。
2014年黔江區籃球賽,學校獲得高中男子第壹名、女子第二名,初中男子第壹名、女子第壹名。
2015年5月,我校2065438級17班、16班的陳、馬爽同學在黔江區中小學生“小百家講壇”演講比賽中雙雙獲得壹等獎。2004年至2014年,我校教職工參與了國家、省、市* * *科研項目8項,其中中國教育學會“十壹五”科研規劃項目子項目《寄宿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與對策研究:學校心理教育體系的理論構建及心理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學科綜合學習實驗研究”獲黔江區教育科研成果壹等獎,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十大工程”稱號。國家教委規劃項目子項目“民族地區示範性高中素質教育評價與督導機制研究”獲黔江區科研成果壹等獎。其他5個研究課題分別獲得市級以上二、三等獎;教師科技教育相關論文獲國家級表彰(包括論文發表與交流等。)每年100余人次,為周邊中小學培訓科技教師20余人次,為社會培訓實用技術人才200余人次,為科技扶貧提供科技項目5個,為環境建設和旅遊發展提出6條建議被當地政府采納。
截至2015年底,學校已組織教師編寫了系列校本教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有《生態黔江》、《渝東南民歌》、《霧靈山民族體育》等。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教材有《讀古典詩詞》、《與巨人對話》、《人生導航》、《我們的國家與世界》等。培養學生技能的教材有辦公基礎課、家電印象、電路等。指導學生學法和提高學業素養的教材有各科探究學法、高中物理編導和專題講座、拓展數學知識、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等。
2014年,學校獲得黔江區優秀班級競賽壹等獎,特別是高中階段,14科目有28人參加,19人獲得壹等獎,占全區三所高中壹等獎獲得者的68%。
2015,12在2014“壹個教師壹個優秀班,壹個班級壹個名師”市級優秀班中,潛江中學有26名教師獲獎,其中有高夢菊的《紀念白求恩》,譚秀軍(初中)的《春天》。羅(初中)老師的《妳的愛好是什麽》、田永華(高中)的《荷塘月色》、韓希萌(高中)的《慢聲》等7門教師課程獲得市壹等獎。2014教師級獲獎名單部門名稱競賽項目獲獎級別獲獎單位高中王寶剛重慶市第四屆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壹等獎市教科院高中韓希萌創新作文競賽壹等獎市科委壹等獎張永福市教委初中二等獎重慶市首屆健康教育教師教學基礎知識競賽中學組梁世華、 市教委高級中學,第四屆“創業杯”全國地理課件制作大賽壹等獎,中國地理學會高級中學梁世華壹等獎,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壹等獎王日良,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高級中學,十等獎。 第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壹等獎,市教育信息技術裝備中心初級中學黃代書第四屆“發展杯”全國地理課件大賽評選活動二等獎,中國地理學會高中化學精品課程競賽觀摩活動二等獎,李丹重慶高中高中二等獎,韓希萌二等獎, 重慶市高級中學高中部,中青年教師高中語文精品課程競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校訓二等獎,厚德載物,博學好思。
厚德:語《義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與時俱進的民族精神,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容壹切,承載理想。我們引用“德”字,是為了期待師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擔當天下的重任。
博學:《論語》張子說:“博學而篤定,好問而近思。”“博學”既指廣博的學識,也指淵博的知識。我們用“博學”二字,倡導師生努力學習,博采眾長,追求廣博的知識和淵博的知識。博學意味著有知識。博學至精是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專精兼擅的境界。
好思考:《論語》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才能進步;思考和行動,行動和行動,事業才能成功。
杜興:中庸之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實幹。”頑強的初衷是壹心壹意,踏實。我們以“本分行為”二字,引導師生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學以致用,行動勝於雄辯。
校訓四個字中,“德”凸顯德育的教育理念;“博學”是學習和做學問的目標;“好的思維”強調方法的科學;“杜興”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和知行合壹。校徽的主題是紅色,象征火紅的太陽。貴州的中學像太陽壹樣充滿活力。校徽中間呈現學校漢語拼音首字母“CQQJZX”,中間有壹個類似人形的圖形,寓意學校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學生蒸蒸日上,下方有黔中辦學產地“1925”;外圈是黔中全稱及其英文校名。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周、校園勵誌演講、校運動會、年級娛樂晚會等活動。校本課程涵蓋文學、演講、舞蹈、書畫、科技、奧運、家政、個人理財、園藝、計算機、多媒體、醫藥衛生、旅遊、地理和社會生活等。有《貴州百年》校刊、黔江中學校園電視臺、校園之聲電臺等。
截至2015年7月,學校擁有20多個學生社團,包括話劇社、演講社、動漫社、街舞社、吉他社、器樂社、音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