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對中國文化的主要貢獻是什麽?
《說苑》為漢代劉向所作,共二十卷。內容涵蓋面廣,含義多,言簡意賅,內容豐富,意趣深遠。我想用英文和中文記錄下他優美的句子,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也希望在德國留學能互相鼓勵。(第壹條)◎如果廢除了婚姻的方式,男女之道就會對立,通奸之路就會興盛。——選自《政治》48 ◎地廣人稀。人家會把它拉平;如果財富聚集而不分散,人們就會為之奮鬥。——選自《李征37》?好話雖好,壞話不講道理;如果妳不說好話,那麽善良就沒有理由進入。——選自《政論35》?聖王布德賜惠,不求報民;看郊區,不想報鬼神。——選自指南3 ◎有陰德必有陽報;如果有潛行,壹定有名字。——選自指南3 ◎人不親,五品不如。契約教是以君臣之意,父子之情,夫妻之辨,輩分之序。——選自指南3 ◎君子博學而患其不熟;Xi之誌,患之不能行;能做到的,就不能放過。——選自《談叢80》?修身者,亦智之家;愛施者,仁之末也;取之者,義之象征也;知恥而後勇;那些成名的人做得非常好。——選自《談叢71》?枝不忘根,德不忘酬。他們看到好處,就會想到壞處。所以君子守心於三,是吉祥,是子孫後代。——選自《談叢75》?山頂無美木,傷日;大樹下沒有美麗的草,卻在樹蔭下痛。——選自《談叢69》?福生於小,禍生於突然,日夜恐懼,唯恐不死。——選自《談叢32》?道可由優遊而化,德可由樸而傲。——選自《談叢34》?論人之善,澤在膏;說人之惡傷矛戟。——選自《談叢34》?好不好就結束;不把醜釋放出來,最後就是惡。——選自《談叢34》?尊重和敬仰,可以鼓起勇氣;原諒是對的,可以容納很多人;要恭敬幹凈,可以接吻。——選自《政治29》?無話多言多敗;沒什麽,很麻煩。——選自《沈菁24》?能忍氣吞聲者安,能忍氣吞聲者存。——選自《談叢33》?富於知足,貴於求退。——選自《談叢33》?聖賢以心導耳目,小人以心導耳目。——選自《談叢41》?如果妳是大師,妳會遭受未知之苦;做仆人的人遭受不忠之苦。——選自《談叢42》◎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選自《談叢46》?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壹朝之患,且行且過。理論上來說,開心比生氣容易。——選自《談叢65》?君子之學也在耳,藏於心,以身作則。——選自《談叢62》?君子不恥下問。——選自《談叢81》,元崔瑩(下)◎夫水自山入海,莊稼生於田,藏於山中,聖人見其生而知其在。——選自《談系列之六》?先求,則昌,先求,則亡。——選自《談叢22》?不固身而向他人索取,謂之失情;內治外修,是極大的浪費。選自《譚聰12》?積德無細枝末節,無大怨。必須報多少,其情況才會鞏固。——選自《談叢48》?嘴閉,舌亦機,言不當,四馬不能追。——選自《談叢54》?丈夫的言行舉止是君子的樞機主教。樞機主教的頭發是榮辱之本。可以馬虎!——選自《談五四》◎萬物各得其命,萬物各得其所。道在哪裏,世界就屬於它;有德之處,天下貴;仁者,天下愛之;哪裏有正義,世界就懼怕正義。——選自《談叢18》?學而不厭,故亦自治;百教不厭,所以待人接物。-選自《談叢17》?說人是惡的就好,人也是惡的;恨別人的人也被人恨。豐衣足食,知榮辱;倉施立,懂禮儀。江河泛濫,不過三天;風雨交加,轉眼就完了。——選自《談叢31》?用實力戰勝貧窮,用謹慎戰勝災難,避免災難。——選自《談叢29》?善報善,惡報災。——選自《談叢29》◎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選自《談叢二十九》◎富者必窮,強者必老;妳雖然年輕,但壹定要趁早操心。——選自《談叢30》◎知者始於悟,止於和;愚人以快樂開始,以悲傷結束。——選自《談叢30》?山到了,風景就停了。雖然力量做不到,但內心必須做到。——選自《談叢30》?慎終,時時引以為戒。顫抖吧,每天都要小心。——選自《談叢三十》?兩高不重,兩大不容,兩勢不壹樣,兩貴不雙。夫重同雙,必爭其功。所以君子好色,各守其足,方能長久。——選自《談叢76》說元崔瑩(下)◎寸有所量,高必差;稱之為銖,金石為開。石頭有度量,直徑小;簡數米,但她沒有註意到。所以,以大為智容易,以辯為智難。——選自《談叢78》?天地之道,極則反,滿則失。五色炫目,有時令人尷尬;毛姆盛產青草,有時還會下雨。事情有起有落,還鎮定自若。——選自《談叢82》?壹句話恰如其分,卻能克敵制勝;壹言可保國。——選自《談叢58》?曾子曰:“何為簡?”莊連親都不親。故君子足以做愛,莊足以成禮。◎◎◎◎◎◎◎不要它的食物在胃裏也是安全的。穿衣得體,節食減肥,不要聽妳的嘴。——選自《談叢50》?好話不達身,惡言不達人。——選自《談叢46》?財不如義,勢不如德。——選自《談叢44》?君子德至全身,小人貪到死。——選自《談叢45》?無欲則剛,無欲則簡。——選自《談叢46》?得其利者多受其害,言輕者少信。——選自《談叢43》?卑而正者可增,高而精者必崩。——選自《談叢40》?江河崩於蟻巢,山崩於小蟑螂。——選自《談叢40》?禍不從地,禍不從天,禍自生。——選自《談叢37》?壹死方知友情。窮和富是壹種相知的狀態。壹個貴壹個便宜,友情可見壹斑。壹浮壹去,友情就出來了。——選自《談叢35》?敗將不可勇,亡國之臣不可智。——選自《談叢35》?先憂後喜,先憂後喜。-選自《談叢33》?明鏡因此以形為據,亦從過去可知。——選自《尊賢》5 ◎春秋:“四人皆王道行,民以和平。所謂四民,就是士、農、商。——選自《李征47》?藏人之善者,謂之遮聖賢;宣揚他人之惡的被稱為小人。說別人好話的人除了死亡和傷害什麽也得不到;說別人壞話的人只會受到傷害。所以,君子要慎言。——選自《政治三十條》?不如看看妳聽過的;看的比練的好;與其實踐,不如用手辨別。——選自《李征二十二》說元崔瑩(第四部)◎魯茲將去,在離別,說:“給妳壹輛車?”用語言?魯茲說,“請說吧。仲尼說:“如果妳不強大和遙遠,妳將不忠,不忠誠和不尊重。如果妳小心這五件事,妳可以堅持很長時間。”——《說苑雜言》34◎不言則已,避之不及;不做妳不做的事,避免它的危險;不取之不取,以避其悖論;不辯則不辯,以免其聲。智者在黑暗中看到它,在未成形的事物中尋找它;智者傾聽沈默;那些擔心它的人應該在他們成功之前退出。世界泥濘,我壹個人?#91;所有人都喝醉了,我獨自醒來。——《說苑談叢》39◎顏回會西遊,問孔子:“何以為體?子曰:“禮、敬、忠、信,可為體。禮不從眾,敬為他人所愛,忠為他人所共,信為他人所信。人之所愛,人之所有,人之所依,必從苦中解脫。可以近國,何況身體?所以,沒有數的那麽稀疏,是不是不遠了?中間不修外面修不好嗎?如果不先把事情想清楚,現在有麻煩還不晚。”——《說文·景源·申三十》?武王問於太公,“治國之道是什麽?太公對他說:“治國之道,在於愛民。鈥檚:“那愛民呢?鈥檚:利則不傷,成則不虧,活則不殺,死則不奪,樂則不苦,樂則不怒。這種治國之道,使百姓仁義愛人。——《說苑》。13《說袁(第五章)◎生命的命運取決於身體。聖賢很重視戒律,但又小心翼翼地不去理會。——《沈菁》。1”◎俗話說“諫不恥,思不恥”。丈夫也很難不去想而留在國內。詩中說:“害怕如履薄冰。”這也叫。——《京沈. 1》?德廣而尊者;地富而守儉者,安;尊魯之位,守其卑者,貴也;民強兵壯,臨危不懼,百戰百勝;聰明睿智,守愚者,益之;學得多,記得多,保持淺的人,才是寬廣的。這六位辯護人都是謙謙君子。——《京沈. 2》◎易曰:“有壹物,大至保衛天下,中至保衛國家,小至保衛其身。”謙虛也叫。——《凈身. 2》◎孔子曰:“高而能,滿而虛浮,富而儉,貴而卑,智而愚,勇而畏,辯而愚鈍,識而淺,明而暗,謂之失不極端。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只有最賢惠的人才能做到。——《京沈. 4》◎桓公曰:“金剛破,革之以剛,國之以滅。當壹個人公正時,他會交朋友。“老公剛才不和諧,不識趣。所以四馬不和,路不長;如果父子不和,他們的世界就會破碎;兄弟不和,不能長久在壹起;夫妻不和,家兇。”《易》曰:“二人若合,則利斷。“由不也就罷了。——《沈菁》。7”◎人善,天有福報;如果人不好,那將是壹場災難。所以說“不幸取決於幸福,幸福在於不幸。“小心謹慎。——《京沈. 8》◎知道上面的天,就虧了時間,知道下面的地,就虧了錢。如果妳日夜小心,它不會有害處。——《沈菁》。8”◎福生於默默無聞,禍生於自滿。——《沈菁》。13”?大成就的效果在於善用善舉,沈浸篇章;失敗在於自滿和懶惰,沈浸和死亡。——《京沈. 14》?已貴傲者,民必去;那些已經高高在上的人是邪惡的;那些本來就厚的不滿意的會受到影響。——《沈菁》。17" ◎敬賢以榮;聰明睿智,沒有貧窮;稟賦迅捷,無祖宗;堅強勇敢,沒有人能贏。不知道就問,不會就學。雖然智慧壹定是定性的,那就論證它;盡妳所能,然後去做。所以學者雖聰明睿智,但自制力差,愚不可及;工作是世界,自衛;勇敢遠離塵世,自衛膽怯;富於世故,自制力強,為人誠實。這個所謂高而不險,滿而不溢。——《沈菁》。20”◎快樂必須禁止,做了也不後悔。不要說什麽傷害,災難會很長;不說什麽危害,災難就大了;不要稱之為什麽殘疾,其禍就自然了;別說沒聞到,心魔在等人。英英不出門,但很熱;如果妳不停止,妳將成為壹條河;沒完沒了,就會變成壹張網;不砍青,就找斧子。若不能謹慎,禍根也。——《京沈. 24》?我知我知,不與人論技巧;雖然我尊重身高,但是人家不應該害我。有長河百谷者,卑微。天道無親戚,常與好人。——《沈菁》。24”◎樹欲靜而風不定,子欲養之。去而不來者,年也;那些不能再見的人,親愛的。——《沈菁》。26”◎孔子對弟子說:“君子慎行,必被捉。”——“沈菁。28”◎怨從不報,禍從大福;安全存在於它自己的地方;不困在於早準備;生存在於得到人;謹慎永遠存在。——《沈菁》。29《說苑·崔瑩》(第六章)◎子曰:“不知子,吾視朋友;我不知道它是誰,但它是幹什麽的。他還說:“帶著善意生活就像進入蘭芝的房間。久不聞其香,便與之融。”與惡人同住,猶如入了鮑魚之地。長時間不聞,會和它融為壹體。所以丹藏之為紅,武藏之為黑,君子藏之為慎。——《說苑雜話45》?子貢問:“君子見水必望水。為什麽?子曰:“君子富於水,不如君子利。".付出,無私,如德;達者生如仁;其流謙和,句句皆依其邏輯而義;淺者人心,深者莫測,似智;他毫無疑問地去了壹百英裏的山谷,看起來很勇敢;綿弱微達,似可察;如果妳不被惡所允許,它就好像被遮蔽了;不明入,清新凈出,如善;要量壹定要平,要像正;收益不是近似的,而是相近的;其萬折必是東,似意。這是壹個紳士對水的看法。”——《說苑雜話46》?丈夫智者何以樂水?嶽:泉源崩,晝夜不放,似有強大;遵循原則,不留壹個小房間,看似平淡;動之下,看似客氣;去壹千裏而不疑,猶如勇者;障礙很清楚,這就像認識生活;不明不白地進入,清新幹凈,好像還不錯;人人平等,範疇正,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看似賢惠;舒舒很深,深不可測,它像壹個聖人。天地之間通潤,國家成功。知道妳和水在壹起很開心。《詩》說:“我想到音樂和水,卻又掉以輕心。魯侯止飲於潘。”樂水也叫。——《說苑》。雜言47”◎樂山仁人為何?嶽:傅山的美是世人所羨慕的。草木生,多物立,鳥采,獸息,寶生,人息,物孜孜不倦地耕耘,四方不限。出雲,天地之間風通,國家成功。是仁者,所以樂山也。《詩》雲:“泰山巖巖,魯侯是深謀遠慮。樂山叫易。——《說苑雜言》47說袁崔瑩(第七章)◎心機有兩端:先謀知命,後謀總督。知生預見到生存和不幸的來源,知道起起落落的開始,在事情發生之前避難於無形。——(碩元。馬基雅維利1) ◎馬基雅維利有善惡之分,君子的馬基雅維利是對的,小人的馬基雅維利是惡的。夫誠則為公謀權,故為民至誠;別人自私自利,所以為人民作弊。——(碩元。馬基雅維利。1) ◎老實人會興旺到後代,騙子活著就會死。——(碩元。馬基雅維利1) ◎智者做壹件事,憂溢,平則憂危,安則憂直,重則備,恐不可為,故百變而不入圈套。——(碩元。馬基雅維利1) ◎於菟說:“我聽說國家昌盛,我是被天道遺留下來的聖人,對之極諫;國若亡,天道弄人,與人為善。”——《說苑》。馬基雅維利6) ◎會說話的不壹定會做,會走路的不壹定會說話。——(碩元。馬基雅維利12) ◎孔子說:“奢者不下。“夫不自卑,則辱之,辱之,則反。——(碩元。馬基雅維利20) ◎孔子說:“聖人化災為福,以德報怨。”——《說苑》。馬基雅維利21) ◎燒林燒田,雖多猛獸,明年無復;如果妳魚幹了,妳會得到更多的魚,但明年不會有恢復;作弊還能偷利潤,然後就沒有獎勵了。——(碩元。馬基雅維利31)《說苑·崔瑩》(第八章)◎孔子說:“君子以己之道而生。“夫不正則終亡,夫初不昌則終衰。——(jianben . 1)?《易》曰:“築其基,使萬物有形,雖是滄海壹粟,卻是千裏之外。“所以,君子要打好基礎,重新開始。——(劍本。1) ◎人之道,無非父子之情,君臣之義。父聖子仁;妳是道德的,我是忠誠的。德父子在子,善生而教之。修其義,藏其偽,儉而慎之。-(本。4) ◎孩子七歲,父親為他選擇壹個導師,壹個好朋友。不要讓他看到惡,逐漸讓他變好,這樣才能讓他早。-(本。4) ◎賢子之事近,言出必行,回應不無道理;興趣進與退,與眼睛並不矛盾;卑微的身體並不違背內心。君子之事,是積德。子,親本也,不推而不從,亦害親。所以親人平安,孩子有了著落。-(本。4) ◎孔子說:“人之行大於孝。“孝在內,賈浩在外。據說就是基於此,榮耀自給自足。-(本。4) ◎君以臣為本,臣以君為本,父以子為本,子以父為本。棄根者,必榮。-(本。4) ◎魯茲曰:“二親之壽如隙,百草欲長,霜不使,聖人欲養,二親不待。——(Jian Ben . 5)◎大學的教導也是:時間禁止未發前預言,因為可以說,觀察好磨,馴服好學。—— (Jian Ben.9) ◎如果發了再封殺,會鋪天蓋地;時間後學,勤奮不羈;雜而不劣,是壞而不治;獨自學習沒有朋友是無知的。——(劍本。9) ◎壹個人幼稚的時候,不求原師,是不可能完整的。——(劍本。10) ◎今人誠於磨刀料,誠於神明,見物之應,通之重,見始終卒,見無垠之境,逍遙自在,仿佛徜徉於塵埃之外,卓然獨立,超然絕世,徜徉於此聖所,乃後世之人。——(劍本。10) ◎隱居,讀書敲鼓,回望古代,與賢醫友善,學而論道,日日憂己;遠離塵世,明辨利害,籌劃得失,觀禍福,立大義,思法;追根溯源,調查事物的感受;死有遺產,生有榮名。這是人才可以打造的,做不到的人卻可以偷閑。——(劍本。10) ◎會稽雖病,無伯樂不遠行;雖然做幹部有利,但沒有人力也不能評判自己;黑號的弓雖然好,但是不準劃,不舒服;人才雖高,不學不能成聖。-(本。10) ◎水積成河,龍生長;土積成山,方為健;如果妳學會了做壹個聖人,妳會變得富有和受人尊敬。——(劍本。10) ◎學聖賢,所以德;關於互相交朋友。《詩雲》:“若如議論之精辟,則如磨之磨光。”這也叫。——(劍本。10) ◎當妳了解妳的親人,妳就知道妳尊重妳的丈夫;當裏面的男女和外面的朋友有分歧的時候;聖人的道德教育被儒生傳承下來教導後世。-(本。11) ◎子思曰:“學而益才,磨刀霍霍。我嘗幽處,深以為然,學得快則不然;嘗了就期待,爬高了就不想看了。故隨風喚,聲無疾聞;爬山招,臂不加長見者遠。所以魚騎在水裏,鳥騎在風裏,植物騎在時間裏。◎——(鑒本。13) ◎孔子說:“能終日與人不知疲倦者,只能學習!他的身體虛弱,他的勇氣,他的祖先,他的姓氏都不夠。但是,能聞天下,能向諸侯展示自己的人,只能學!《詩》曰:“不戰而勝,不死而被老章牽。”傅學也叫。-(本。14) ◎孔子說:“君子不可不學,見人不可不秀。無飾則無根,無根則無理,無理則不忠,不忠則不恭,無禮則不成立。——(劍本。15) ◎生來受人尊敬的人驕傲,生來富貴的人驕傲。沒有教訓而生而富貴自滿的人,鳳毛麟角!——(劍本。16) ◎師曠說:“聽說少學如日出;堅強好學;如日本和中國之光;老而好學,明如燭。——(鑒本。17) ◎只有學習才能拓寬知識和智慧。-(本。18) ◎實幹家往往成大事,旅行家往往來。——(劍本。19) ◎子曰:“君妻不諫我則失政,士無教友則失德。瘋馬不會發布戰略,也永遠不會回弓。木以繩直,人以諫為聖。再學再問怎麽了?而且接近懲罰。紳士必須學習。◎孔子說,◎對前者粗心,對後者後悔是常事。——(鑒本。23) ◎管子曰:“誠而知禮;營養豐富,教養良好。”——(劍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