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資源,建設高標準原料基地。
圍繞集團未來三年實現產值6543.8+0億元的總體目標,集團將與茶農合作,整合臨滄6543.8+0.2萬畝茶園資源,建設20萬畝標準化茶園基地,將自有茶園面積從目前的3萬畝增加到6543.8+0萬畝,不斷擴大國際認證有機茶園的種植面積,為客戶提供充足、優質的有機茶園資源
2、擴大規模,建設標準化體系。
在鞏固和優化公司現有茶葉初加工基地的基礎上,不斷改變茶葉生產零星分散的現狀,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壹些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茶葉初加工基地,進壹步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初加工原料生產加工備案制度,根據產品結構調整,對茶葉初加工站實行分類管理,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三年內,集團將實現初加工基地“三個壹百”的目標,即規劃65,438+000個優質茶園行政村,完成65,438+000個標準化初加工院(含50個有機茶初加工院)建設,每個初加工院年加工能力達到65,438+000噸。通過建立和完善標準化的初加工工藝和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可以在初加工源頭有效控制產品質量。
3.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創新紅茶產品,引領紅茶市場。
以中國茶葉協會授牌的滇紅集團科技示範基地為平臺,引進全球制茶高端人才;加強與國內著名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在原有茶葉研究所的基礎上加大投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國紅茶研究所”,引進高水平科研人員,提升產品研發;充分利用現有茶葉品種資源,著力開發個性化高端產品,不斷創新紅茶產品,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引領中國紅茶消費市場。
4.加大投入,建設標準化生產線。
在實施“滇紅集團技改搬遷建設項目”中,采用新技術的設備投資不低於7000萬元。通過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意大利C21袋泡茶包裝機,美國Optyx600智能揀梗機,國產PZ/150HT微波幹燥滅菌流水線等),加強雲南紅茶的生產現場管理和產品質量認證。
5.加快品牌建設。
品牌價值是企業的核心價值,產品質量和服務是品牌價值的基礎。經過70多年的經營,滇紅品牌取得了壹定的品牌效應,但品牌形象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目前,滇紅集團已將品牌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繼續擴大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大力提升品牌美譽度。
力爭在短時間內將“滇紅”和“鳳牌”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紅茶品牌。近期第壹步,加快“滇紅”商標註冊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申報工作,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註冊認定,推動企業品牌建設再上新臺階;第二,不斷深挖滇紅特色文化,賦予品牌文化內涵,增強品牌生命力,真正把滇紅品牌推向世界,成為人人喜愛的名優產品;三是重點組織實施“滇紅70周年慶典暨新滇紅竣工儀式”等事件營銷和品牌推廣活動。
6.加強營銷團隊建設,拓展營銷渠道。
根據集團營銷隊伍薄弱、營銷渠道狹窄的現狀,董事會提出加快營銷模式轉型,從單壹的原材料供應商向原材料供應和消費並重的營銷模式轉變,實現企業利潤增長。
建立了覆蓋華北、華南、華東、中原、東北、西南、西北的七大營銷中心,計劃用2-3年時間打造壹支可靠、精幹、成功的千人營銷團隊。
從茶葉批發市場入手,建立茶葉批發渠道,計劃用三年時間將渠道拓展到所有茶葉批發銷售終端;
做好加盟連鎖和直營店的建設。五年內完成65,438+0,000家雲南紅茶直營店建設(2065,438+02年前計劃完成200家),啟動高端產品封閉運營,進壹步開展電商合作,構建全球銷售網絡。
7、圍繞目標,完善機制,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在綜合考慮雲茶產業資源優勢、企業發展實際和市場拓展需要的基礎上,集團制定了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以紅茶為重點,從2010年起實現營銷總價值逐年翻番的目標,即2016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2。為實現上述生產經營目標,集團將引入戰略投資,優化資本結構,增資擴股,將公司原註冊資本由3093萬元增加至3億元;同時,調整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為集團上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