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影響,截至3月22日收盤,零跑股價上漲2.83%,至30.90港元,盤中股價壹度上漲近6%。
即便如此,2022年,零跑仍未能盈利。其去年凈虧損51.09億元,調整後凈虧損45.66億元,同比增長79.53%。
在這方面,零跑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更為樂觀。他表示,“2023年,我們相信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進壹步的增長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我們非常高興能進入這樣壹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我們將繼續努力讓公司更上壹層樓。”
收入增長和虧損擴大的原因
財報顯示,去年零跑的營收增長和毛利率提升主要是由於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銷量的增加,以及其產品組合的平均售價隨著產品結構的變化而提高。
按照去年的價格,零售銷售的11.1.2萬輛新車中,價格為185800-235800元的C11去年交付,占去年總銷量的39.99%。C01,售價193800-286800元,去年交付4815輛,占去年總銷量的4.33%;T03,8.25萬元,去年交付665,438+0,965,438+09輛,占去年總銷量的55.7%。
雖然低端的T03依然“橫掃”了零跑壹半以上的銷量,但是要知道,在2021年,T03曾經賣出了39149輛,占零跑總銷量的89%。如今,隨著20萬級別的C11和C01銷量的增加,零跑的營收也從1.1.7億元飆升至2012.38億元。
但是,銷售增長的背後是零跑增長的銷售費用265,438+06.3%。據了解,由於電動汽車銷量增加,原材料和耗材成本增加,2022年零售銷售成本達到6543.8+042.95億元。同時,由於營銷活動和促銷活動的增加以及隨著業務拓展銷售人員的增加,零售支出也同比增長160.2%,達到1113萬元。
這體現在零跑日益完善的銷售網絡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65438+2月31,零跑* * *擁有門店582家,覆蓋180個城市,其中直營店79家,渠道合作夥伴店503家。
此外,零跑去年支出的8.42億元行政支出和1410億元研發支出,進壹步抵消了零跑大幅增長的營收,使得其營業虧損從2021的28.6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2.26億元。這意味著,如果以11.1.2萬輛的銷量來計算,我們零速賣壹輛車就要損失近4.7萬元。
預計實現毛利轉換的基礎
2023年,對零運行不利。僅今年6月5438+0-2月交付新車4337輛,較2022年同期下降62.4%。零跑雖然是因為公司在車型叠代中完成了2023款車型的SOP和生產線導入,但落後於行業水平也令人擔憂。
而零跑進口的新車型是新T03,C11,C01,進壹步壓低了價格。其中C01降幅最大,由原來的193800-286800元下調至149800-228800元,最高下調近60000元。
對此,朱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也解釋說,降價的基礎是依靠全球自研。他表示,去年9月份零跑內部就開始了降成本,為了降低車價,進行了大量的成本優化工作。
具體來說,根據客戶反饋,零跑減少了行李架、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不必要的配置,通過技術創新和功能優化做了壹些降本工作。對外,零跑通過與供應商合作,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此外,原材料價格的下降也緩解了零跑的成本壓力。“碳酸鋰價格每下降654.38+萬元,每度電可以降低50元的成本,電池組70度的話可以節省3500元。”朱介紹,在推出新產品時已經考慮了電池降價的可能性。“零跑降價的卡位、推出時間、幅度都很合適。”
這進壹步提高了今年零運行的整體預測。據悉,零跑高層在會上強調,零跑將在2023年實現毛利轉正。但由於整體車市變化劇烈,毛利轉正的具體時間節點尚不確定。
實現毛利轉換的評價是基於零跑銷售結構的正向變化。據朱介紹,隨著3月份新車的發布,C11和C01的零跑加長版訂單量已經超過T03,C系列產品占比80%。據悉,零跑發布的新車型毛利為正,預計第二季度銷售收入將比去年同期增長50%。
不過也有壹個前提,就是零跑保持銷量的持續增長。2023年,零跑將銷量目標定在20萬輛。為了實現這壹目標,零跑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基於B平臺的新產品,從產品、營銷、渠道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助推銷量增長。畢竟就像朱說的,“2023年銷量上不去,以後就沒希望了。”
本文來自E車匯,E車浩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