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壹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壹蹴而就,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做好短中長期規劃。通過應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工廠、無線通信等先進技術,打造先進的智能化企業。那麽如何規劃和實施企業信息化建設呢?我們來看看吧!
1信息規劃概述
1)信息化建設規劃的意義。企業的發展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計未來幾年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將達到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這樣企業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信息化規劃的意義:企業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將其作為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實現“科學決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節能環保、創新卓越”的建設目標。
信息化總體發展思路: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精簡高效管理模式,堅持壹體化戰略、綠色低碳戰略和差異化戰略,註重發展質量,突出實力和卓越,深化和諧企業建設。
2)運用企業架構設計理念的信息化規劃方法,規劃設計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現狀評估和需求分析:通過對現有業務和信息系統的調查和訪談,學習發展趨勢和最佳實踐,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戰略,評估和分析企業的業務和信息化現狀,總結信息化需求。
信息藍圖設計:提出企業信息化的願景、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設計總體信息架構,包括應用架構、技術架構、數據架構、信息系統集成架構、IT組織管理架構等。設計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方案。
實施路線規劃:分析信息系統之間的組合關系和依賴管理,規劃信息項目,制定信息項目的總體實施方案和實施策略,估算項目投資。
2企業信息化現狀綜合分析
1)領導認知。要求高層領導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有高度的了解。不僅充分認識到整體規劃和分步實施的重要性,而且對企業成為先進的信息化企業有更高的期望。
2)基礎設施。網絡、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能夠滿足業務系統的運行需求,但硬件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未來需要考慮物聯網中數據采集設備的無線接入。
3)信息系統。現有的信息系統涵蓋了大多數業務應用需求。信息系統多,分散孤立。各營業廳平均使用系統較多,部分信息系統功能重復。用於決策支持、業務分析和業務優化的系統很少。
4)數據/標準。數據分散在各個信息系統中,沒有統壹集中的管理,所以存在數據冗余和數據重復錄入。缺乏完善的數據標準,需要進行數據標準的建立和管理。
5)IT組織/IT管理體系。IT組織有待完善,系統運維人員技術能力有待進壹步提升。需要建立IT計劃管理、項目管理、服務管理和績效評估等IT管理系統。
3企業信息化藍圖的初步設計
1)確定信息化建設的原則和工作思路。
總體目標:采用“智慧工廠”的先進理念,經過幾年的努力,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面支撐企業各項業務發展,實現“科學決策、改善管理、降本增效、節能環保、創新卓越”,為建設“國內領先、世界壹流”的現代化企業提供有效保障。
建設原則:信息化建設要與企業的業務發展相匹配;信息化建設與企業信息化戰略相統壹;信息化建設適應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工作思路:圍繞企業核心業務和發展戰略,采用“智慧工廠”的先進理念,根據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總體框架,開展集中、集成、深度應用的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促進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實現智能化運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2)智能工廠的實現有賴於技術提升和業務轉型。
智能工廠概念:在智能化發展趨勢下,面向全產業鏈,綜合應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智能技術、管理技術等先進技術,高度集成生產過程技術和設備運行技術,實現復雜環境下企業運營的高效化、智能化和可持續性的新型工廠。
3)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創新將集中在建模建設上。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將貫徹“智慧工廠”的理念,以“建模”為創新的突破點,為未來企業進壹步智能化發展奠定基礎。
智能的五大特征:自動化、模型化、可視化、數字化、集成化。
4)信息系統設計的總體框架。為生產經營建立科學高效的綜合分析和決策支持;建立全面深化的企業管理;建立便捷高效的辦公和綜合管理;建立工程和科研的專業化管理;建立精細化的生產運營控制;建立集中集成應用的信息系統;建立堅實的基礎設施和運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