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此時,人們的交通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因此市政道路工程也被向前推進了壹大步。但因為是市政工程,往往有很多原因,比如趕工期,超載,嚴重超載等。通過現場調查統計,主要有水平裂縫、垂直裂縫、網狀裂縫以及水平與垂直裂縫交叉處的沈陷。而瀝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堅實、無縫、行車舒適、耐磨、噪音低、施工周期短、養護簡單、適合分期施工等優點,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要求路面具有壹定的強度、剛度、平整度和足夠的承載能力,同時要滿足高溫不車轍、低溫不開裂、常溫少病害等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穩定性要求。此外,瀝青路面面層應具有耐久、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本文根據瀝青路面典型壹級病害(1 ~ 3年使用期間的病害)的特點和成因,提出了路面設計和施工中的主要對策。
2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早期損壞的預防措施
2.1設計
2.1.1半剛性路面設計
半剛性路面設計時,首先應考慮溫度裂縫從表面逐漸向下蔓延的機理,瀝青面層應選用松弛性能好的優質瀝青(必要時選用改性瀝青),在穩定性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面層應選用針入度大的瀝青。其次,基層應選用抗沖刷性能好、幹縮系數和溫縮系數小、抗拉強度高的半剛性材料。采用合適的瀝青面層厚度,以節約瀝青,減少投資,並防止開裂的半剛性基層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幹縮裂縫和溫度收縮裂縫。
2.1.2合理級配的設計原則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密級配瀝青混凝土的礦料級配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只有混合料級配在最大密度條件下具有最佳的使用質量,所以AC結構的礦料級配設計應以追求最大密度為設計原則,違背這壹原則的瀝青混合料將無法獲得AC結構應有的使用效果。2)2)AC結構的混合料級配設計應以最大密度線為基礎,並設定較小的目標和生產配合比的級配允許範圍。過寬的分級範圍會將AC結構與ATP、AM結構混為壹談,使設計和施工無所適從,使工程質量失控,並可能無法保證AC結構的工作特性。3)當礦料級配偏離最大密度線時,AC結構應根據圖1預測設計礦料級配對混合料和路面性能可能產生的影響。4)耐久性、泌水性、穩定性和適當的抗滑性是AC結構應同時具備的技術要求,不能追求壹個而忽略其他。5)為提高AC結構的熱穩定性,應在交通量大、路線縱坡大、平交道口及收費站前後道路等路段采取瀝青改性技術措施,調整礦料級配的作用很小。選擇較大的公稱粒徑不利於降低AC礦料混合料的熱穩定性,因此不可取。6)在熱拌瀝青混合料中,不同的混合料有不同的作用和使用條件。只有充分掌握這些混合料的工程特性,才能正確選擇混合料類型,進而進行合理的級配設計。
2.2施工方面
2.2.1材料要過硬。
1)瀝青。應根據瀝青混凝土使用性能的特殊要求,選擇重交通瀝青,或改性優質瀝青。
2)粗骨料。粗集料應堅硬、潔凈、無差別、無雜質,並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其對瀝青的粘附性不應低於ⅳ級。如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應采取防剝離措施,最大粒徑不得大於層厚的1/3。
3)細骨料。細骨料應采用堅硬、潔凈、無風化的石屑和天然砂,其硬度不大於12,砂當量不小於60,級配適當。
4)礦物粉末。礦粉應采用幹凈的5mm以上的石灰石碎石研磨,禁止使用攪拌機回收粉塵。含水量不大於1%,小於0.075mm的粒徑範圍為75% ~ 100%,無團聚,親水系數小於1%,塑性指數小於4%。
2.2.2配合比應準確。
1)目標配合比用於確定拌和設備各冷料倉的投料比和投料速度,並作為備料和試拌的依據。
2)從拌和樓的熱料倉中取樣篩選生產配合比,確定各熱料倉中的物料配比,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的配比,達到投料平衡。按目標配合比0.2%的最佳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和車轍試驗,確定各熱倉的材料、礦粉配比和最佳瀝青用量,進行試拌和試鋪。
3)標準配合比是通過試拌和試鋪最終確定的配合比,作為生產控制和質量檢驗的依據。
4)如果生產中材料發生變化或檢測的材料級配和馬歇爾技術指標不符合要求,應分析原因,及時調整配合比。
2.2.3混合應均勻。
1)指定專人負責檢測混合料出廠溫度並做好記錄。2)當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不符合要求時,應加入熟石灰或生石灰粉,在生產礦粉時應按比例均勻混合;也可加入有效的抗剝落劑,抗剝落劑應按用量加入到140℃以上的熱瀝青中,並使其均勻分散。3)測量設備和溫度測試系統必須進行校準和調試,並定期檢查。啟動前,必須全面檢查攪拌樓各部分運轉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排除。4)註意觀察和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如發現灰料、結塊等異常現象,應采取措施延長攪拌時間,提高攪拌溫度。5)逐壹打印瀝青、熱料倉材料、礦粉用量、拌和溫度。每日拌和完成後,由拌和機檢查瀝青、粗集料、細集料和礦粉的總量,計算平均油石比、平均級配和平均厚度。
混合料運輸
瀝青混合料保溫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技術措施,應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材料運輸車輛應加蓋篷布;接收材料時,卡車應在之前、期間和之後移動材料三次,以避免減少離析。卡車數量應滿足攤鋪機連續攤鋪的需要,盡可能減少攤鋪機的啟停次數。
2.2.5混合料攤鋪和碾壓
1)檢查下軸承層。在鋪設下層之前,應先完成路緣石和路緣石施工,並補充透層中的油。
2)配備足夠的施工機械和配件,並與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能力相匹配。施工前做好維護、調試和試運行工作,確保施工期間不出現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的故障。
3)攤鋪機在熨平板充分預熱後開始作業,應行駛均勻,並保證攤鋪速度和進料速度平衡;攤鋪機螺旋輸送機的轉速應均勻,使混合料的料位恒定,並高於螺旋輸送機高度的2/3。
4)合理控制攤鋪寬度。對於中粗粒徑的混合料,攤鋪寬度大於7m時,離析問題不可避免。
5)科學布置壓路機,均勻跟隨攤鋪機及時碾壓。碾壓時應遵循“高頻低幅”的原則,由兩側向中間進行,以保證兩臺攤鋪機搭接處的混合料密實,回頭時應關閉振動,避免對瀝青面層的擠壓和推擠。
6)高溫跟隨碾壓是提高碾壓效果的重要手段,保證初壓溫度和終壓完成溫度符合要求,保證密實度和空隙率符合要求。
3結論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早期損壞不僅與設計、施工等路面的形成密切相關,也與道路養護密不可分。要消除瀝青路面早期損壞的病害,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提高投資效益,從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各負其責,分別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和工作重點,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尤為重要。
“瀝青路面病害防治”的詳細信息可以在仲達咨詢&建設通找到,妳想要的相關建築施工信息都有。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