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於2015 1生效。為切實貫徹落實新環保法,5月中旬,區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由常委會副主任周紅、副巡視員余任組長,對我區2015年度環境狀況及環保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走訪了古曦鎮倉裏養豬場、塘壩鎮汙水處理廠、壽橋鎮觀賞魚養殖基地、民豐化工、德邦防水、工業園南區汙水處理廠,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區環保局、農委、經信委、工業園區等單位以及谷熹、塘壩、壽橋鎮的工作匯報。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

壹、基本信息

2015年,我區認真貫徹新環保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保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監管能力有效提升,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實現環保目標,環保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市目標考核中首次被評為優秀。

(1)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有序。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先後制定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意見、分工方案、年度計劃、監督檢查等,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組織開展創建環保模範城市、生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活動,成立節能減排、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成立?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具體領導分管,職能部門配合?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政府統壹領導、部門分工負責、企業落實責任、社會參與的良好工作局面。

(2)環保設施不斷完善。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區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壹是建設54座鄉鎮和農村汙水處理廠,建設15套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大力實施鄉鎮汙水管網建設,著力加強水環境保護。二是建設大中型沼氣廠5座,戶用沼氣廠171,戶用沼氣廠42281,太陽能殺蟲燈15,垃圾池168,垃圾桶(桶)2072,垃圾收運車12。三是積極爭取,獲得國家節能技術改造獎勵基金314萬元,節能專項補貼5510萬元,加大了節能專項資金投入,有效促進了企業節能減排。四是投資4654.38+億元完成汙染源監控分中心、應急指揮平臺、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有效提升了環境監管能力。

(三)汙染防治紮實推進。環境保護工作以汙染防治為重點,采取多種措施全面加強汙染防治。壹是狠抓產業結構優化,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業新上項目,進壹步提高準入門檻,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二是完成玄寂中絲10蒸噸/小時煙氣脫硫改造,督促重點企業安裝廢氣在線監控設施,完成2家磚瓦企業煙氣脫硫除塵設施改造,完成16鎮煤改氣工作。智能站點管理?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9天。三是加強水資源保護,貸款2.03億元,啟動實施邛江流域汙染綜合治理工程,建立全區27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基礎數據庫,設置保護標誌100余個,城區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達到100%。四是制定噪聲治理方案,環保、公安、建委、文化、市政等部門成立專項行動小組,開展不定期檢查,加強噪聲汙染防治,進壹步改善聲環境。第五,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全區森林覆蓋率4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7平方米,成功創建市級園林城市。

(四)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壹是嚴格控制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把環保準入作為招商引資的首要條件,從源頭上控制汙染源。近兩年有24個汙染重、環境安全隱患大的項目,最典型的就是拒投6543.8+0.5億?金色考拉?項目。二是嚴格按照環保。註重日常監管,加強?三個同時?檢查制度執行情況,利用環保投訴電話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汙染行為。壹年來,* * *共受理各類信訪投訴838件,處理率100%。三是嚴格環保執法。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對60起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罰款235萬元。成功關停新華化工1.2.4車間,徹底解決了10多年的城市異味擾民問題;新華化工等3家企業被給予限產、停產、整改或搬遷處理,東安鉀肥、鐘芳邦德等12家企業被責令停止建設並給予行政處罰;大力爭取環保部和市環保局支持,成功取締瓊江上遊安嶽700余條網箱養魚;關閉米心鎮砂石料場,改造上河鎮德力、鴻運兩個砂石料場,取得良好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壹)國民環境意識有待提高。壹些領導幹部環保意識淡薄,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重發展輕環保的觀念仍然廣泛存在,在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過程中,環境保護沒有放在重要位置。企業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看重效益勝過環保,超標、違法排汙現象時有發生。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體現在保護自身權益上,但缺乏參與意識和?大環保?意識,自覺履行環保義務的意識比較淡漠。

(2)環保監管沒有形成合力。環保涉及很多職能部門,比如環保、農業、水務、建設、市政、工業園區等。“壹崗雙責”“部門聯動”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大環保?管理機制和管理職能相互交叉,在處理具體環保問題時存在監管缺失和推諉扯皮的現象。如噪音汙染、水汙染、粉塵汙染等。,由於汙染程度、汙染地點、汙染源不同,監管部門也不同。這些復雜的分工看似細致清晰,但實際上呢?妳在乎又不在乎?,環保部門?壹個人?這種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3)環保投入有待加強。近年來,我區鎮級汙水處理廠建設加快,但配套管網建設滯後,部分無法正常運行,汙水收集率低,收集率約40%。環保設施設備運行成本高,如垃圾轉運處置費、汙水處理費等。,壹個鎮就要幾百萬。但目前鎮壹級財政資金緊張,導致環保設施運行狀況不佳。

(四)地下管網現狀不容樂觀。我區地下管網存在建設標準低、管網口徑小、管材為水泥管、易坍塌、無雨汙分流等諸多問題。很難收集和處理汙水。據了解,工業園南區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萬立方米。目前園區汙水正常排放量約為7000立方米,但每天僅收集處理1.500 ~ 2千立方米。暴雨後收集處理能力達到1,000立方米以上,說明管網中沒有雨汙之分。有關部門在管網建設中沒有充分配合。對於自己建房的,比如老城區東升街,由於建設部門不同,建設管網口徑、位置不壹致,管網形同虛設,導致汙水橫流。

(五)農村面源汙染問題突出。壹是畜禽養殖汙染問題依然嚴重。我區畜禽養殖總量大,養殖場多且分散。雖然近年來通過水產養殖汙染治理取得了壹些成效,但仍有325個生豬規模養殖場和34個家禽規模養殖場超過1萬。有的養殖場環保設施不完善,糞便、汙水嚴重汙染土壤、水體和大氣,有的滲入地下汙染井水,群眾投訴多、反應大。二是種植業汙染。據了解,我區每年使用化肥3.37萬噸,農膜1.458噸,農藥377噸,主要在蔬菜疏基地。大量農藥、農膜、化肥使用不科學,廢棄腐爛的蔬菜造成了極大的農業汙染。三是農村垃圾、汙水隨意丟棄、堆放、排放,嚴重影響農村環境。

三。對策和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環保意識。進壹步加大《環境保護法》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培訓和考核,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黨校培訓課程,強化領導幹部的環境保護法律意識,進壹步提高環境保護綜合決策能力,正確處理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將環保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讓環保從娃娃抓起,從身邊抓起;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宣傳活動,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不斷增強全社會環境保護的國家政策意識、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擴大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壹步形成各方密切配合、群眾廣泛參與推進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2)加強安保,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加強鄉鎮街道汙水管網建設,提高汙水收集處理率;加強資金整合,有效整合農村環境整治、環保設施投資等相關資金建委、農委、環保和市政府的配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開始研究探索在不同區域建設垃圾壓縮站、處理廠等環衛設施,減輕城區垃圾處理壓力,降低鎮街垃圾處理成本;針對鄉鎮街道汙水處理、環衛設備運行費用大、鎮壹級財政困難等問題,努力通過財政資金、社會資金、項目資金等多種渠道保障環保投入;加大城區地下管網建設力度,按照標準科學建設,逐步改造,嚴格雨汙分流。

(三)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綜合防控。跟隨?職責明確,監管有力,運行高效?要求,進壹步完善環保執法聯動機制,加強部門間、區域間合作,增強部門環保意識,實現突擊檢查和日常監管有機結合,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強工業汙染源治理,推進能源企業技術改造,減少廢水、廢氣、粉塵排放,加大對違法排放的處罰力度,提高環境違法成本;高度重視飲用水源保護,禁止在人工運河周邊洗衣、遊泳、垂釣,確保飲用水源絕對安全;重視城區餐飲、娛樂場所和建築施工的油煙和噪聲汙染問題,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控制和解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引導科學使用農藥、農膜、化肥等。,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面源汙染;畜禽養殖要充分考慮環境承載能力和汙染防治要求,取締環保設施不完善和不達標的畜禽養殖。

(四)加強監督管理,提高監管水平。建立健全環境監管機制,落實?壹崗雙責?,以發展和環保為重點,形成分工,齊抓共管;建設項目嚴格執行?環境評估?然後呢。三個同時?制度,對項目進行審批、準入,從源頭上消除環境危害;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對汙染嚴重、問題突出的,要明確治理要求,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及時治理,嚴格控制汙染源擴大;增加行業?三廢?畜禽養殖等環境保護和安全風險較大的重點行業和重點汙染源的監管。加強環境監測監察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環境監察隊伍執法水平;充分發揮環境監測站和環境監管網絡的作用,不斷完善環境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提高防範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環境保護調研報告二:為進壹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近日,區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深入相關部門、鄉鎮、園區、企業,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了解我區環境形勢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

壹、環境保護工作

(壹)2015我區環境質量

1.區域環境質量主要指標穩定良好。全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332天,比2014年增加9天,完成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3天以上的目標任務。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分別為0.073 mg/m3、0.036 mg/m3和0.026 mg/m3,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低於0.1 mg/m3、0.06 mg/m3和0.08 mg/m3)。地表水滿足水域功能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安全,監測達標率為100%。淇河入口石門坎斷面和出口北渡斷面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質標準,主要汙染因子全部達標,特別是國控北渡斷面總磷濃度下降明顯,由2014年的0.234mg/下降到0.114 mg/L,蒲河入溫塘斷面為ⅳ類, 且綦江蒲河入寨溪大橋斷面基本保持ⅲ類標準,綦江蒲河汙染程度減輕。 城市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率9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街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進壹步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全覆蓋;農村環境持續改善進壹步加強,生活汙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取得新進展。城市區域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總體質量良好,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56.4 dB和66.1 dB。全年未發生重大環境安全事故。

2.總量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全年完成減排項目42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65,438+04年下降65,438+0.87%,比2065,438+00年下降8.09%。氨氮排放量比2014下降4.77%,比2010下降11.94%。二氧化硫比2014增加6.2%,比2010減少4.13%。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下降3.11%,比2010下降8.01%,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減排目標。十二五規劃?減排任務。

(2)環境保護工作紮實有序開展。

1.領導重視,管理體制機制進壹步完善。壹是積極構建大環境保護工作格局。區委區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確定了未來五年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時間表?然後呢。路線圖?。制定《綦江區環境保護委員會議事規則》、《全區環境監測網格化管理方案》、《全區環境保護執法聯動機制》等文件,出臺《綦江區生態文明建設監督考核細則》,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納入鎮、部門績效目標考核,建立季度報告制度、通報制度和聯系制度,基本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制度體系。二是完善工作機制,註重基層環保工作能力建設。區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進壹步完善街鎮環保工作機制的意見》,明確了街鎮機構職責和人員編制要求,為街鎮統壹配發環保執法裝備,並以協議委托的形式下放部分環保監管執法權,形成了街鎮權責對等的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