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數學工具、工程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結合經濟學和行為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管理問題,重點研究適合現代生產經營、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學科是廣東省重點支持學科,學校重點學科。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7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完整的學術梯隊,完善的現代化技術設備和研究方法。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能力,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120100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管理系統仿真與建模張教授
張能富教授
黃教授
楊教授
肖建華教授
鄧祥銘副教授
李雲猛副教授
辛玉紅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三)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04數據結構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管理科學原理
815微觀經濟學選擇下列之壹:
①管理信息系統
②運籌學基礎
③計算機原理
④經濟預測和決策。
⑤ C語言程序設計
2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
3金融工程
4證券投資
5現代企業戰略管理
企業管理專業
“企業管理”這門學科是以現代經濟理論和管理理論為基礎,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為工具,研究經濟過程和管理系統的變化規律。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為:企業戰略管理、生產經營管理、資本運營與企業財務管理、市場營銷與人力資源管理。
本學科是學校重點支持的學科,師資力量雄厚。通過企業咨詢服務中心,積極服務當地社會,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發展的智囊和智囊,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學生的培養目標是:能夠勝任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國有大中型企業、國際合作企業和民營高科技企業的管理實踐,從事大中型項目的投資分析和管理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120202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王潤良教授,1企業戰略管理
劉誌堅教授。
阮子平教授
紀秋英教授
範宏教授
梁教授
劉連輝教授
費教授
副教授錢學森
馮佳副教授
邱虹副教授
楊副教授
唐唐副教授
樊家峰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3數學(三)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管理科學原理
815微觀經濟學選擇下列之壹:
①專業綜合1
(營銷、財務管理)
②專業綜合2
(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2生產經營管理
3資本運營與財務管理
4營銷
5人力資源管理
系統工程專業
“系統工程”是壹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運籌學、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它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中的理論和方法,應用計算機技術對系統的結構、要素、信息和相互作用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達到最優規劃、最優設計、最優管理和最優控制的目的。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為: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模糊系統技術與應用、管理信息系統與決策支持、優化理論與應用。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積極服務地方社會,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發展的智囊和智囊,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能力,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103招生人數:8人。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復雜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李俊教授
肖建華教授
陳世權教授。
張教授
黃教授
楊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3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01信號和系統
802電路分析
813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
817系統工程選擇以下之壹:
①運籌學基礎
①管理信息系統
③自動控制原理
④計算機網絡原理
2模糊系統技術及應用
3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
4最優化理論及應用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
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主要以光、機械、電、生物等各種形式的信號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獲取、處理和傳輸的理論和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有:人機交互、生物特征信息處理、語音識別與壓縮、圖像處理與壓縮、信息網絡與技術、光電信號處理、信息處理方法等。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全,實驗設備先進,實驗手段現代化。研究工作集中在與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前沿課題或縱橫向課題,也為高技術R&D或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研究經費充足,來源廣泛。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主要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的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廣泛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工程開發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002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甘教授,信息處理理論與技術
曹文華教授。
張幼偉教授
廖錫純教授
張新義副教授
趙亮副教授
應副教授
許副教授
俞宜賓副教授
羅兵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3)專業基礎課(選壹項):
801信號和系統
802電路分析
819通信原理選擇下列之壹:
①數字信號處理
②溝通原則
③自動控制原理
④電子技術
⑤數字圖像處理
2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
3光纖通信和光纖傳感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將認知科學與控制工程相結合,以現代信號處理和模式識別理論為基礎,研究智能信息處理和識別的方法和技術,構建具有智能特征的自動控制和自動識別系統及裝置。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診斷工程和控制科學。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全,實驗設備先進,實驗手段現代化。研究工作集中在與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前沿課題或縱橫向課題,也為高技術R&D或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研究經費充足,來源廣泛。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主要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的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廣泛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工程開發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104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李婷教授
尹正琪教授
樊克清教授
何教授
黃險峰副教授
李泉副教授
文浩副教授
副教授王小平。
俞愛民教授(外聘)1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01信號和系統
802電路分析
813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
817系統工程選擇以下之壹:
①數字信號處理
②自動控制原理
③電子技術基礎
④數據結構
2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
3診斷工程和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學科以交通工程為基礎,研究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傳感技術在交通系統中的應用。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交通控制、智能交通信息處理、數字結構和診斷工程。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全,實驗設備先進,實驗手段現代化。研究工作集中在與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前沿課題或縱橫向課題,也為高技術R&D或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研究經費充足,來源廣泛。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主要的基礎理論課和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的專業課,以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廣泛的專業知識。學科與高新技術企業共建碩士工作站,為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獨立從事研究和工程開發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2302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智能交通控制劉止庸教授
樊克清教授
董朝軍教授
梁欣榮教授
鐘必良教授(外聘)1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01信號和系統
802電路分析
810工程力學
814交通工程
816數據庫原理選擇下列之壹:
①自動控制原理
②微機原理與接口
③電子技術
④道路交通控制
⑤計算機網絡原理
⑥數字圖像處理
2智能交通信息處理
3 .交通設施設備狀態監測和健康評價
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主要研究計算機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傳感與控制技術在各個領域的綜合應用。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計算機網絡、數據倉庫與挖掘、圖像識別與處理等。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全,實驗設備先進,實驗手段現代化。研究工作集中在與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前沿課題或縱橫向課題,也為高技術R&D或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研究經費充足,來源廣泛。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主要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的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廣泛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工程開發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203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計算機網絡何教授
鄭小溪教授
劉止庸教授。
易副教授
吳明芬副教授
高宏彬副教授
袁成武副教授
曹彩鳳副教授
張先勇副教授
李合喜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408計算機科學專業基礎綜合
選擇以下選項之壹:
①數據庫原理
②離散數學
③C/c++編程
④計算機圖形學
2數據倉庫和挖掘
3圖像識別和處理
通信和信息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主要開展高速光纖通信、信息論與保密通信、多媒體信息傳輸與處理、寬帶網絡、移動通信、光纖傳感、光電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
近五年來,本學科主要成員承擔並完成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70余篇。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廳級二等獎,多項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鑒定。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教授4人,副教授5人。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現代化的實驗手段。研究工作集中在與國家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前沿課題或縱橫向課題,也為高技術R&D或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研究經費充足,來源廣泛。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主要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的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廣泛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工程開發工作。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001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高速光纖通信系統曹文華教授
甘應均教授
姜泰輝教授
廖錫純教授
張新義副教授
應副教授
楊之華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01信號和系統
802電路分析
819通信原理選擇下列之壹:
①自動控制原理
②微機原理與接口
③電子技術
④計算機網絡原理
⑤光纖通信
⑥數字圖像處理
2多媒體信息的傳輸和處理
3信息論和安全通信
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
“機械設計與理論”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現代測試與故障診斷技術、制造信息技術、制造自動化技術與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先進制造與智能制造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屬於學科的前沿,或者說是企業實際面臨的重要課題。
學科梯隊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博士8人。本學科擁有先進完備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多種先進的軟件系統。導師在學科前沿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該專業的研究生在珠三角地區也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0203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王建生教授
楊鐵牛教授
杜·雪瑤教授
孔教授
李婷教授
李新模教授
石天祿副教授
周俊榮副教授
袁麗娜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選擇專業基礎課):
810工程力學
811機械原理
820機械設計
813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
821冶金
822金屬材料科學選擇下列之壹: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②現代理論設計和方法
③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
④材料科學
2逆向工程
3機械設備控制理論與設計
4計算機模擬和優化設計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制造信息化、制造自動化技術與系統、機械制造中的智能監控、診斷與控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先進制造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屬於學科的前沿,或者說是企業實際面臨的重要課題。
學科梯隊有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8人。本學科擁有先進完備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多種先進的軟件系統。導師在學科前沿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本學科為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反映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該專業的研究生在珠三角地區也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0201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胡社軍教授,1現代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王建生教授。
楊鐵牛教授
王大成教授
杜·雪瑤教授
孔教授
石天祿副教授
李秀峰副教授
周俊榮副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1數學(1)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810工程力學
811機械原理
820機械設計
813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
821冶金
822金屬材料科學選擇下列之壹: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②現代理論設計和方法
③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
④材料科學
2自動化生產系統和設備
3虛擬制造中的產品建模與設計
4金屬薄膜合金材料
應用化學專業
應用化學專業側重於精細化學品的研究與應用,無機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廢水和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主要研究領域有:金屬配合物、納米材料、新藥和水處理劑的合成;塗料、粘合劑和各種產品添加劑的制備;天然產物的綜合利用和改性,水處理技術的開發,工業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
本學科為我校重點學科,教授3人,副教授10人。他承擔並完成了許多國家級、省級和部級項目。配備了精良的實驗儀器設備,縱橫項目繁多,科研經費充足。與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有長期的科研合作。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是必要的基礎理論課和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重在培養學生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創新能力,畢業後能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開發或繼續深造。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1704招生人數:12學生。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無機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應用
馬曉鷗教授
劉文傑教授。
劉敏超教授
陳爽教授
副教授孫寧。
羅汝賢副教授
李玉英副教授
王毅教授
尹教授
曾廣清副教授
康思齊教授(外聘)1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02數學(二)
(4)專業基礎課(選壹門):
物理化學
808有機化學
809化學工程原理
823固體物理學
在824納米材料科學中選擇下列課程之壹:
①綜合化學
②物理
③材料科學
2廢水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理
3精細化學品的開發和應用
4新能源材料
5納米塗層材料
6稀土發光材料
應用數學專業
“應用數學”學科主要研究數學的應用基礎理論及其應用。該學科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研究方向:不確定數學的模糊拓撲、模糊半群理論、拓撲及其應用、粗糙集理論、智能計算、隨機分析、復分析及其應用、圖論及其應用等。
本學科是五邑大學的重點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教學設備先進。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其中博士後3人);1專業實驗室。導師們在本學科前沿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發表了200多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其中SCI收錄40多篇,EI收錄20多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20余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三等獎4項,多項市級和部門獎勵。
本課程為研究生提供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反映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專業課程和跟蹤本學科研究前沿的選修課程,使研究生具備獨立從事應用數學研究的能力。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70104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不確定性數學的理論與應用白世忠教授
謝湘雲教授。
譚海鷗教授
嚴鵬飛教授
歐建平教授
曹文生教授
王啟勝教授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語
③ 368數學分析
(4) 818高等代數選擇下列之壹:
①復變函數
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③離散數學
④近世代數
⑤點集拓撲
2智能計算理論和方法
3拓撲學及其應用
4復分析及其應用
圖論及其應用
紡織工程專業
“紡織工程”專業重點研究紡織高新技術和新材料在紡織品中的應用,以及紡織新工藝和新技術。
該專業是華中華南地區紡織工程專業唯壹的碩士學位授權點,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目前教授5人,副教授6人,學術梯隊結構合理。承擔國際合作、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教材、專著8部,發表論文30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
五邑大學與法國國立高級紡織工業藝術大學於2002年簽署了雙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協議。每年選拔新入學的研究生赴法國攻讀碩士學位,三年內獲得中法兩個碩士學位。
本專業為研究生開設基礎理論課和專業課,能反映國內外紡織高新技術。碩士論文從事與當前高科技紡織相關的研究項目。該專業是廣東省名牌,研究生就業率壹直保持在100%。歡迎紡織工程、紡織材料、染整專業的學生報考。
學校代碼:11349專業代碼:082101招生人數:10。
序號的研究方向指導教師考科目和復試科目。
1狄劍鋒教授,紡織高技術
齊教授
趙教授
杜·秦文教授
賈教授
張增強副教授
李欣副教授① 201英語
② 101政治
③ 302數學(二)
(4)專業基礎課:
⑤ 803紡織材料科學選擇下列課程之壹:
①棉紡
②編織
③針織
④織物結構與設計
⑤染整
2新材料在紡織品中的應用
3紡織新技術和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