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大連基督教史

大連基督教史

找了壹本建國前後遼寧基督教大事記,希望對妳有幫助。

建國前大事記(1867 ~ 1948)清同治六年(1867)

英國長老會傳教士丙維廉到營口租房傳教。

清同治八年(1869),英格蘭和愛爾蘭的長老會派裘德博士和萬特牧師到營口進行醫學布道,並成立教會。

同治十壹年(1872),英國長老會牧師約翰·羅斯到營口買地建房,和林緊隨其後。

清同治十三年(1874),英國蘇格蘭長老會傳教士馬欽泰到營口,派王景明到海城、遼陽賣書傳教。

清光緒九年(1877),馬欽泰派李承恩從營口到海城西街租來的會館傳教。

清光緒十二年(1886),英國基督教牧師馬欽泰遷居海城火神廟街。

光緒十六年(1890),壹位英國蘇格蘭牧師阿裏·吳博士來到海城創辦醫院,不久將醫院遷至遼陽。

清光緒十七年(1891),壹位蘇格蘭牧師從奉天到遼陽傳教。

清光緒十九年(1893),關、馬榮廷奉派建立儒學教會。同年三月三日,營口蓋雅各派何懷到臺安縣付家莊設堂。

清光緒二十年(1894),春北鎮亨威裏牧師派布道者到盤山縣第壹信徒郭滿山開辦飯店生意,會所設在郭家飯店。

光緒二十壹年(1895),馬欽泰從海城向德昌、臨沭堂發函,分封騰鰲寶堂。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泰太馬欽派李廣德、韓應本設立牛莊鎮教會。

當年,李洪生、王著恩和辛德昌被任命為海城教會的長老。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顧壹順在德育年被遼陽派遣,在沙河北3宅創辦了壹個教會,命名為沙河長老會。那壹年,蓋雅各在營口派遣傳教士到西佛傳教,不久就去了。後來,他派工作人員拆除了舊房子,並建立了壹個新的大廳。

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燒毀教堂和辦公場所,教會活動停止。傳教士在營口避難,在德育的統治下去了日本,馬欽泰回到了英國。當年秋,德教統治從日本到遼陽,次年春,馬欽泰從英國到海城。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沙河堂改建西廂房三間作為小教堂,丁先生以德治教為傳道人。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於被任命為牛莊鎮傳教士。

清光緒三十年(1904),海城北關教會通過馬欽泰及其追隨者捐資在1買下5間房屋,計劃修建禮拜堂。

正是在那壹年,遼陽巡撫彭到海城接管官堡,並租下壹間房子,成立了壹個教堂。第二年,建立了壹所小學。

光緒三十壹年(1905)七月,馬欽泰病逝於北戴河。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蓋亞到泰安縣傳教。次年,典坊以俞聖泉為傳道人建立了教會。秋海北關教會租了房子建福音堂。沙河教堂建造了壹個有3個間作小教堂的茅草屋。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海城北關教堂請王著恩做教堂的牧師。楊榮普、許和莊振聲被任命為長老。

遼海堂成立於1998年,在遼陽分為東、中、西三個堂。其中,劉二報、小北河、沙河教堂是遼陽西塘會。

清光緒三十四年四月(1908),英國壹位愛爾蘭牧師很客氣,派廣寧(今北鎮)的張到盤山縣沙嶺設立教堂。

1918(民國7年)是海城王著恩辭官之年。

1920年(民國9年),馬(馬聾啞人)為沙河堂執事,家人在內西廂房住院。每周日,麥山子韓先生領銜布道,約有四五十人參加。

1921年(民國10年)11月,馬和顧壹順在沙河南買下了許倩花園的兩塊地。隨後的壹年裏,他們修建了五間草房,並設立平民學校,以響應盛宴開始時所倡導的平民識字運動。1998年,原海城東關安息日會杜牧師在北門裏(花園街)租了三間房,建立了教會,並讓莊振生做了牧師。

公元1923年(民國12年),辛德潤(祥子)和車玉書於公元1500年被任命為海城北關教會的長老。

1998年,海城東關教堂修建了七間青磚正房作為教堂。當時有牧師杜、長老、執事孟、劉連山、、劉景雲、嚴永青和景福音。

1925 (14)是牛莊基督教會立許為祭司的那壹年。

1927 (16)於年任海城市北關教會莊振生牧師,曾任沈陽中國基督教長老會總幹事。

1929 (18)年3月,由侯艷琴(李峰)發起,張、馬三人發起,在鞍山市鐵西北鎮建立了基督教堂,並邀請金擔任傳道人。

1930年(民國19年)是康慕恩派聖經學院學生王宏恩、吉彼得從營口到泰安傳教的壹年。

1931(民國二十年)四月,鞍山市鐵西朝鮮族基督教會由金長老提議,

9月,鞍山市基督教鐵西禮拜堂遷至北三番鎮十八番。

1932 (21)鐵西基督教會執事王明奇在秋季鞍山捐建鐵西堂和福音堂。

1933(民國22年)是李雲峰被任命為鞍山市鐵西基督教會首任牧師的年份。馬從沙河教會辭職,搬到沈陽。

1934(民國23年)是王()為沈陽東關教會王牧師之子,被任命為牛莊教會牧師的年份。

1935(民國24年)是海城北關基督教會福音堂關閉的年份。王明勝牧師建造了下壹個家庭教堂,程光煒是牧師。

1936(民國25年)是海城市北關教會修建9座大教堂的年份,由長老辛德潤、林,執事、新、李樹山、王、劉、陳潤堂、等人捐助。

1937(民國26年)是大石橋基督教會長老吳東三出資海城岔溝鄉板子屯教堂修建240平方米禮拜堂的壹年。

1938(民國27年)由楊關根牧師介紹,為沙河基督教會牧師。呂忠言(山東省藤縣華北神學院畢業生)是海城市北關基督教堂的牧師。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二月,海城北關教會新祥子長老將牧師調至鞍山鐵西教會。他成為鞍山教會的第二位牧師。

1942年(民國31年),邱安山基督教會執事姜文斌、姜鳳山捐資修建鐵西教會東翼,設立幼兒園活動室,並聘請沈陽小河沿廣坤畢業生蘇葆楨擔任幼兒園保姆。

1945年(民國34年),秋“九三”勝利,收復東北。鞍山的基督教會恢復了九壹八以前的中國基督教會制度,由東北國會領導。

1946年(民國35年),春山鐵西基督教會聘請陳為第三任牧師。教堂搬到了鐵東禮拜堂。

1947(民國36年)為海城市北關基督教會牧師盧仲彥,1896年調到北京西城崗窪教會,由蔣雪蓮繼任傳道。

1948(民國37年)是基督教會從鐵東遷到鐵西的壹年,因陳因病辭職,無人傳道而停止活動。建設

中國之後的大事記(1949 ~ 1988)

1949年春,因劉二報教會停止活動,經沈陽東北會和遼陽教區推薦,董德甲長老來到鞍山教會擔任傳道。

1950年,響應沈陽中國東北基督教代表大會號召,鞍山基督徒捐贈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戰爭。

1951九月,海城市北關基督教會成立蔣雪蓮(營口聖經學院預科畢業,沈陽東北神學院牧師畢業)。

同月,鞍山市郊區成立了老虎屯祈禱所,張承中任主任。

1953年6月,為響應全國基督教吳耀宗先生發起的三自革新運動,鞍山教會青年信徒代表張國威、陳誌中,執事牛立山、葉、丁延齡、喬中山成立鞍山基督教三自革新籌備委員會。

1954 10 10月24日,鞍山市基督教會將鞍山市基督教三自革新籌備委員會更名為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選舉張國威為主任,陳誌中、牛立山為副主任。

1956年5月,包括張國威在內的15名基督教青年信徒參加了鞍山市各界青年代表團,到沈、福、長參觀訪問,張國威當選為代表團副團長。

公元5438年6月+10月,基督教金玉慶牧師當選為CPPCC鞍山市第壹屆委員會委員。

165438+10月4日,金玉清為鞍山基督教會第四任牧師,聖誕節當天接受劉冠江、劉春普等15人的洗禮。

3月29日,1957,全市基督教社會主義學習會在鞍山賓館召開。會期8天。

3月29日,1958,市基督教愛國會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金玉慶當選為主任,牛立山、喬中山、陳誌中、張國威為副主任。

1959年5月,基督教牧師金玉慶當選為遼寧省CPPCC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8月20日,金玉清牧師和牛義山牧師隨CPPCC代表團訪問了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地,並於8月28日返回。

165438+10月30日,金玉清牧師隨CPPCC代表團赴京參觀十大資本項目,2月9日返回65438。

1960年4月3日至14年4月4日,金玉清牧師到朝陽區松樹嘴子探訪。

2009年5月65438+20日,金玉清牧師隨CPPCC代表團赴上海、南京、杭州、濟南、天津等地訪問學習。

7月4日至20日,金玉清牧師隨省政協宗教組學習會走訪了長春、吉林、哈爾濱、旅大四地。

165438+10月2日,金玉清牧師赴上海國際飯店參加中國基督教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統戰部部長張誌毅作重要報告。

1961 6月,基督教牧師金玉清當選鞍山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 65438+10月3日,市基督教愛國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會期9天。金玉慶當選為主任,張振華、蔣雪蓮、牛立山、喬中山、張國威為副主任。金毓卿當選為CPPCC第二屆委員會委員,赴南京協和神學院深造1年。

1963 165438+10月,由基督教牧師金玉清率領的宗教之都鞍山考察團壹行參觀了北京十大項目。65438年2月,金毓卿當選為CPPCC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1965是金玉清牧師當選鞍山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那壹年。

1966年8月24日,鐵西基督教堂被破壞,所有宗教用品、家具、書籍、賬目被燒毀。

1971是基督教牧師金玉清當選鞍山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CPPCC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的那壹年。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強烈地震,海城北關教堂大教堂倒塌。

2月1976,13,鞍山市鐵東區市山南公社召開平反大會,為金玉清牧師平反。

1977是基督教牧師金玉慶被選為遼寧省CPPCC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的那壹年。

1978是基督教牧師金玉清被選為遼寧省CPPCC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的那壹年。

1980 10基督教牧師金玉清出席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基督教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65438+十月底,鞍山市基督徒開始在鐵東李仁秀博士家恢復崇拜。

1981年春,海城北關的基督徒開始在蔣雪蓮牧師家中恢復崇拜活動。

1982年5月25日,鞍山市基督教愛國會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出席代表47人,選舉產生委員27人,其中常委11人,金玉清為主席。

165438+10月14鐵東基督教堂奠基。

當年,基督教海城東關教會恢復原花園街舊址,開始宗教活動。

1983 10 10月28日,上海市下房身基督教堂改建禮拜堂竣工並舉行奉獻儀式,30余人受洗。

1984 12 16鞍山市基督教鐵東綠化街新禮拜堂落成儀式舉行。市委、市人大和CPPCC相關領導到會祝賀。近500名信徒參加。

1985年7月2日至5日,金玉清牧師參加了在沈陽鳳凰賓館召開的遼寧省五教常委擴大會議。

9月27日,鞍山市基督教執事、李仁秀、桂會見了韓裔美國牧師、美國西雅圖神學院教授樸永熙,美國東部俄亥俄州、克裏夫蘭教區、美韓聯合監督教會牧師鄭春泉,並進行友好交談。當天,張國威還會見了日本天主教徒申傑和他的妻子齋藤。

6月24日-26日,1986,鞍山市各基督教場所負責人、信眾學習會,39人參加。

8月16-23日,金玉清牧師赴北京參加中國基督教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165438+遼寧省基督教第三次代表大會於10月24日至29日在沈陽遼寧大廈召開。金玉清牧師當選為省基督教愛國會理事、省基督教協會會長。執事張國威、執事李仁秀當選為“省基督教三自愛代表大會”和“省基督教協會”會員。

會上,張國威、丁艷玲被省人大表彰為1986基督教社區“四化”建設先進分子,並獲得物質獎勵。

1988 65438+10月24日金玉清當選遼寧省第六屆CPPCC委員會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