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在哪裏?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在哪裏?

屬於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

2014年10月20日14國務院批準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撤銷九臺市設立長春市九臺區的請示。這是繼1995雙陽撤縣設區以來,長春市行政區劃的又壹次重大調整。九臺撤市設區後,除實行市轄區管理體制外,現行財政體制和相應管理權限不變,繼續享受縣市政策。

郵政編碼:130500代碼:220181區號:0431。

九臺市位於吉林省中部,長春以東,長春以西49公裏,吉林市以東76公裏。東與舒蘭市隔江相望,西接長春,南接雙陽區,北接德惠市。總面積2875平方公裏。總人口為83萬(2004年)。2005年行政調整前:北緯43° 51′-44° 32′,東經125° 24′-126° 30′,市界南北寬75km,東西長87.15km,總面積3375.27。

市人民政府位於九臺街67號。全市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民族鄉:九臺街道、應城街道、九角街道、木石河鎮、程自結鎮、其塔木鎮、上河灣鎮、西營鎮、土門嶺鎮、葦子溝鎮、興隆鎮、吉家鎮、博尼河鎮、胡加回族鄉、芒卡滿族鄉。註:卡倫湖鎮、龍家鎮、東湖鎮歸二道區管轄,仍由九臺市管理。

東南部多山,地勢較高;西北多平原,中間丘陵起伏,海拔200-250米。主要河流有松花江、木石河、飲馬河和吳凱河。屬半濕潤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7℃,年日照時數2615.5小時,無霜期約139天,年平均降水量573.2毫米..

行政區劃(街道和城鎮介紹)

應城市街道代碼:220181004郵編:130502。

面積29.24平方公裏。人口是51376。辦公室設在這個城市。轄區:營城村、火石嶺村、勝利社區、前進社區、南嶺社區、富民社區、文化社區、新興社區、中心社區、曙光社區、煤矸石等。

以居民姓名命名。原名應城鎮,1988 10年,九臺撤縣設市,應城鎮壹分為二。

九臺街(菊臺街道)代碼:220181006郵政編碼:130500。

它占地26.6平方公裏。辦公室在興華小區。管轄權等

1989 1由原九臺鎮劃分為工農、團結、南山三個街道辦事處,2006年8月5438+0劃分為團結、工農、南山街道辦事處。

聚教街道代碼:220181007郵政編碼:130500。

位於九臺市西北壹公裏處,東鄰市區,南接二道溝、西營城,北接春陽,西臨飲馬河。面積112.87平方公裏。人口是33138。辦公室位於康敏路86號。轄馬家崗子村、蓮花泡村、拉塔泡村、新河村、沿河村、小河堰子村、永福村、吳家店村、村、楊木林子村、辛。

成立於1958,是城郊人民公社;在1961,是九角人民公社;1984,是九角人民公社;在1988,是個九臺。

其塔木鎮代碼:220181102郵編:130513。

面積208.04平方公裏。人口是46865人。該鎮位於其塔內。轄塔木村、劉村、紅旗村、復興村、黎明村、村、三星村、解放村、北村、程家村、村、雙城村。

明朝永樂六年,東北的努爾石步溝在這裏設法守衛了三條河流,塔木河就是其中之壹,當時叫赤塔木。民國時屬永吉縣二區其塔木鄉,1947年解放。

上河灣鎮代碼:220181103郵政編碼:130515。

面積250.47平方公裏。人口是51628。0號鎮位於金河路135。管轄權等

傳說有個獵人在河灣打傷了壹只老虎,於是把這個地方叫做傷虎灣,後來翻譯成上河灣。王氏家族的始祖王敏,清康熙十八年從山東遷到此地,定居在吉林省北部的永誌社九甲。從1987開始就是上河灣鎮了。

土門嶺鎮代碼:220181105郵政編碼:130501。

面積203.87平方公裏。人口是29736人。該鎮位於土門嶺。轄土門嶺村、南圩村、遊家村、丁家村、李嘉存、朱敏村、馬鞍山村、二道溝村、小二道溝村、羅群村、大屯村、石龍村。

在古代,鎮的南北各有壹座山峰,看起來像壹只馬鞍駱駝。當地按滿語命名為土門嶺。1961年脫離二道溝公社,成立臨時生產領導小組。1968成立土門嶺人民公社,1983成立土門嶺鄉。

木石河鎮郵編:220181100郵編:130508。

面積385.25平方公裏。人口是61079。0鎮位於木石河街。轄橫道村、康佳村、張家村、魚枷村、常家村、樺樹村、永安村、河南村、木石河村、臘窯子村、和睦村、八家子村。

明代女貞滿語為木須石河,所用諧音為木須石河。2000年底,鄉鎮撤並。

城子街鎮代碼:220181113郵政編碼:130517。

面積274.47平方公裏。人口是51723。0號城鎮位於程子街。轄程自結村、清泉村、秀水村、通江溝村、白鶴村、長嶺村、陳家村、楊子邊村、王家嶺村、奇臺村、城東村、義和村。

因街南遼金古城遺址而得名。1949是德惠縣的子街道,1950是德惠縣第四區辦事處,1955是德惠縣的子街道,1956是。

葦子溝鎮代碼:220181109郵政編碼:130519。

面積253.29平方公裏。人口是57673人。鎮0駐紮在楊家燒鍋屯。

因為戰車底部的窪地,溝裏誕生了茂盛的蘆葦。建於康熙六年,在鄉鎮為葦子溝鎮2001。

興隆鎮代碼:220181110郵政編碼:130522。

飲馬河東與德惠大青嘴鄉相隔,北與德惠長陽鄉接壤。面積187.4438+0平方公裏。人口是41322。鎮0位於新興村朝陽溝村。轄新興村、黃達村、頭道村、韓佳村、東崗村、吳佳村、興隆村、金川村、村、馬鞍村、龍鳳村、新村、閻村。

它得名於繁榮和好運的含義。1950隸屬雙廟子區興隆鄉,1958隸屬朝陽人民公社,1961從朝陽人民公社劃入興隆人民公社。

轄區:【東崗子村】、【小環地村】、【大黃地村】、新興、【五家子村】、朝陽、巖村、龍巖、【龍鳳村】、【馬鞍村】。新春村[新春村]蔣家路村[蔣家路村]溝外村[溝外村]和新村村[河新村]韓家村]金川村[金春村]前崗子村]頭道村]興隆村[興隆村] [白家村][

西營城鎮代碼:220181104郵編:130524。

面積133.08平方公裏。轄程習英村、榛子稭稈泡村、石頭口門村、燒鍋村、董家村、關馬山村、盤道嶺村、萬家村、古榆樹村、石人溝村、榆樹。

因為遼金時期我在這裏做過軍營,因為當時地處九臺南部,所以是南營城。解放後,它改名為程習英,這是不同於東營市煤礦。民國時屬二道溝4區。解放後,程習英設為九臺縣第12區,程習英公社設為1958、1984。

博尼河鎮郵編:220181211郵政編碼:130525。

面積為291.49平方公裏。人口是37052人。站在泥河街上的小鎮0。轄王家瓦房村、平安埠村、錦繡村、板石村、東大地村、金家崗村、博興村、清水村、邊家村、馬興村、太平社村。

因為當時這裏雜草多,有壹條河流過,勢小,帶著很多土向西流,因河底沒有沙子而得名。原屬吉林縣,九臺成立後1931為九臺縣博尼河村,解放後為九臺縣十四區,1956為九臺縣博尼河鄉。

轄區:東大林村【東大林村】建水村【蔣巷村】下瓦子村【下瓦子村】連道灣村【連道灣村】加工河村【賈公河村】廟嶺村【廟嶺村】太平莊村】板石村【板石村】邊家村【大營城子村】茂林村【茂林村】【粉法村】村【金巷村】東大地村【東大地村】平安堡村【平安鋪村】王

吉家鎮代碼:220181114郵政編碼:130523。

面積179.58平方公裏。人口:35331。0鎮位於聖水泉村。轄陶佳村、二家子村、腰窩堡村、永增福村、吉家村、聖水泉村、蔣家村、分水村、方耀村、大榆樹村、尹家村。

以姓氏命名。建於2001。

轄區:聖水泉村【聖水泉村】方耀村【姚坊村】蔣家村【蔣家村】【何家村】【季家村】大榆樹村】腰窩鋪村【腰窩鋪村】【分水村】村【雞鳴山村】雞鳴山村。西瓦村【西瓦村】石家村【石家村】盛家村【盛家村】左山村【左山村】太平村【太平村】雙杖子村【雙杖子村】尹家村【尹家村】永增富村【永正富村】陶佳村【陶家村】二十。

胡家匯竹鄉代碼:220181206郵政編碼:130511。

面積169平方公裏。人口是23981。0鄉位於寶山村。轄、韓村、寶山村、洛古村、葛佳村、蜂蜜村、二泉村、紅石村、稗子村***9個村。

以車站命名。1947解放後,成立胡加派出所,1952成立全國民主同盟,1958成立東風人民公社。

轄區:仁子村【北子村】紅石村【紅石魂】二泉村【二泉村】蜂蜜村【馮米村】葛佳村【葛家村】洛古村【洛古村】寶山村【寶山村】周家村【周家村】小韓村。

芒卡滿族鄉(芒卡滿族鄉)代碼:220181207郵政編碼:130512。

面積152.73平方公裏。人口是33022。0鄉位於社岑村。轄芒卡村、社岑村、三島村、七家子村、松江村、石屯村、多久村、邱家村、謝佳村、江西村、東哈村、張莊子村。

是滿語。滿族鄉成立於1983。

轄區:謝屯村【謝屯昆】多久村【塔庫村】江西村【江西村】邱家村【邱家村】石屯村【石屯村】張莊村【張莊村】芒卡村【芒卡村】【三道村】村【七家子村】松江。

原卡倫湖鎮郵編:220181108郵政編碼:130507。

面積168.75平方公裏。人口58000人。0號鎮位於卡倫湖大道57號。轄大泉村、村、南崗子村、紅星村、東風村、任家村、村、十裏村、鎮角村、三盛村、利民村、龍泉村、王村。

卡倫是滿族,音譯為邊卡和審問。1998更名為卡倫湖鎮。

原龍家鋪鎮郵編:220181107郵政編碼:130504。

面積230.25平方公裏。人口是55424。轄龍家堡村、袁家村、和平村、姚屯村、二道村、翻身村、草城子村、四家子村、南泉村、新民村、何琳村、水村村。

因為有人住在這個窩棚裏,所以取名為龍家窩棚,民國改名為龍家堡。解放前為長春市卡倫縣第八區,解放後為九臺縣第十六區,1958為龍家堡公社,1984為龍家堡鄉。

東湖鎮(東湖鎮)原碼220181112郵政編碼:130505。

面積118.88平方公裏。人口是25028。0鎮位於金牛街127。轄黑林村、雙山村、五村、曹楊村、腰站村、放牛溝村、甘家嶺村、小嶺村、景家村、團山村、新生村***11個村。

因西北有卡倫湖,東有石頭口門水庫而得名。1913民國建立行政區,隸屬長春縣第壹區卡倫湖,偽滿洲國時期隸屬雙陽縣第五區新安堡,1932。

轄區:黑林村【黑林村】雙山村【雙山村】五村【五壹村】曹楊村【羊草村】腰站村【腰站村】放牛溝村【放牛溝村】甘家嶺村【甘家嶺村】小嶺村【小嶺村】【景家村】組。

地圖

互連

歷史的發展

清朝的統治者把東北作為他們的出生地。因此,清朝入關後,為了鞏固後方根據地,防止漢人對其進行侵占和開發,保護清朝統治者壟斷東北特產的權益,康熙九至二十年(1670-1681)在吉林省修築柳條邊關(俗稱邊墻),防止漢人和蒙古古人進入。九站分為九站和九站。縣城設在下九臺,後改為九臺。成為縣名。

漢朝時期,是其余各國的領土;傅煜滅亡後,南北朝至隋唐初年屬於_ _。唐朝時接受渤海國國號,隸屬渤海扶余府(今農安)。遼朝屬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管轄。金朝管轄濟州,上京道(即遼代黃龍府);大定二十九日(1189),濟州改為龍州,鎮河處(1214-1217)為龍安府(今農安),今九臺縣也屬龍安府。元朝屬開元道管轄(開元道曾在黃龍府,後遷至開元);明朝由努爾戇徒司管轄。

清康熙二十年(1681),這壹帶被封為0,吉林省修築柳條邊墻,在“關隘”處設置卡倫,防止漢人、蒙古古人進入。直到鹹豐十年(1860),迫於國內外形勢的壓力,才徹底開放。光緒四年(1878),成立墾荒局,積極鼓勵開發栽培種。光緒三十三年(19O7),改將軍為行省。民國初年,東北三省總督改為奉天總督,不也管吉爾吉斯斯坦和黑山。此時,東北三省開始分而治之。偽滿洲國大同元年(1932),由當地商人建立,從永吉縣、長垣縣、德惠縣的部分地區劃入九臺縣,隸屬吉林省。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5日,東北新省區計劃正式公布,九臺縣建制正式獲批,隸屬吉林省。

1945九臺解放後,0,1955成立縣人民委員會,1968成立縣革命委員會。1980改名為縣人民0。1988年,撤銷九臺縣,建立九臺市。

1945 10月,隸屬於吉河區長春片區管委會,九臺鎮成立。1946 65438+十月,九臺鎮遷0,-軍入九臺。

1946年2月劃歸吉林省管轄。3月,九臺鎮0回九臺;5月,再次轉學。1946 65438+十月,五月,-兩次在九臺設郡0統治此地。此後,九臺為淪陷區,隸屬吉林省冀北特區管轄。

1947 10 17年6月,九臺解放,定縣為0。同年,四家子區劃歸雙陽縣管轄,雙廟子區劃歸長垣縣管轄。城關區等9個區。

1948年3月劃歸吉林省吉北特區管轄。調整為20個區,增加陸家區等。該區下有村莊。

1948年7月劃為吉林省直屬縣。

1949,九臺縣0改名為九臺縣人0。同年,長垣縣雙廟子又分回九臺縣。增加旭日面積。改為22個區,198個村。

1950,所有區的名稱都是用序數改名的。

1955,九臺縣人民委員會更名為九臺縣人民委員會。同年,長春市卡倫區劃歸九臺縣管轄。

1955,改為23區212村。

7月3日1956,懷德地區成立。九臺縣隸屬懷德區。65438年10月6日,懷德地區改名公主嶺地區。

1956,改為4鎮77鄉。

1957,泡子、吉家、布海、雙廟子、聖陽、長山鄉劃歸德惠縣管轄,德惠縣太和、義和、程自結鄉劃歸九臺縣管轄。

1958開頭改為2鎮30鄉。取消卡倫鎮等。此後分為九臺鎮、應城鎮、木石河、其塔木、上河灣、土門嶺、龍家堡、博尼河、朝陽、程子街、卡倫11公社。

10月23日1958,10公主嶺地區撤銷,九臺縣劃歸長春市管轄。

1960新增增社嶺、加工河、飲馬河、程習英、放牛溝、胡加、陸家、青陽、城郊9個公社,為20個公社。

1961增加了劉臺、葦子溝、三臺、吉家、雞鳴山、興隆、二道溝7個公社,改為27個公社。

1964年,撤銷胡加人民公社,增設胡加回族鄉。改為2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

1965,曾卡倫鎮。轄3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

1966年2月,德惠地區成立。九臺縣隸屬德惠區。1968年,撤銷九臺縣人民委員會,成立九臺縣革命委員會。7月3日1969,撤銷德惠區,九臺縣劃歸長春市管轄。

1969年仍有3個鎮,25個公社(革委會成立時取消民族鄉)。

1976撤銷城郊、潮陽、樹嶺三個公社,增加九角、春陽、姜妍三個公社。

1980年,撤銷九臺縣革命委員會,成立九臺縣人民0。

1981撤銷胡加人民公社,增加胡加回族鄉公社。改為3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

1983,撤銷姜妍鄉,增加本卡滿族鄉。改為3個鎮,23個鄉,2個民族鄉。

1984.撤銷上河灣、其塔木、土門嶺、河石河、程習英、飲馬河、程自結鄉,增設上河灣、其塔木、土門嶺、木石河、程習英、飲馬河、程自結鎮。改為10個鎮,16個鄉,2個民族鄉。

1985撤銷卡倫、龍家堡鄉,增加龍家堡鎮。改為11鎮,14鄉,2個民族鄉。

1988年4月26日,經省政府批準,營城鎮撤銷,轄區並入九臺鎮。改為10鎮,14鄉,2個民族鄉。

1988 9月15日吉林省人0《函[1988]第175號》通知:民政部於20988年8月30日批準65438。

1989撤銷九臺鎮,增加團結、工農、南山、火石嶺、應城街道,改為5個街道、9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

1992撤銷興隆、葦子溝、放牛溝、增興隆、葦子溝、放牛溝鎮,改為5個街道辦事處,12鎮,11鄉,2個民族鄉。

1998年3月4日,經吉林省人民0批準,卡倫鎮更名為卡倫湖鎮。

2000年6月30日,經吉林省人民批準,九臺市放牛溝鎮更名為東湖鎮。

2000年,九臺市轄5個街道,12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總人口為799729人。其中團結街39094人,工農街38910人,南山街28242人,應城街28028人,火石嶺街28121人,木石河鎮32564人,程自結鎮25185人,其塔木鎮46385人。土門嶺鎮14265人,飲馬河鎮22439人,龍家堡鎮33326人,卡倫鎮48992人,葦子溝鎮28419人,興隆鎮21562人,東湖鎮25287人,九角鄉36361人。青陽鄉27756人,陸家鄉24524人,劉臺鄉24285人,胡加鄉22605人,芒卡鄉30820人,三臺鄉21994人,二道溝鄉1365438人,加工河鄉1765438人。

2002年,九臺市轄3個街道,13個鎮,2個民族鄉。總人口83.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4.38+09.8萬人。

2003年,九臺市轄九臺街、應城街、九角街、土門嶺鎮、西營鎮、木石河鎮、其塔木鎮、上河灣鎮、龍家堡鎮、卡倫湖鎮、東湖鎮、程自結鎮、興隆鎮、葦子溝鎮、吉家鎮、芒卡滿族鄉、博尼河鎮、胡加回族鄉。

2004年,九臺市轄:九臺街道(曙光街道辦事處)、九角街道(團結街道辦事處)、應城市街道(應城市街道辦事處)、卡倫湖鎮(卡倫街道0鎮)、上河灣鎮(上河灣0鎮)、其塔木鎮、土門嶺鎮、木石河鎮、西營鎮、鎮、龍鎮。

2005年,九臺市卡倫湖鎮、龍家鎮(原龍家堡鎮)、東湖鎮劃歸長春市二道區管轄。

截至2006年底,九臺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鄉,10個社區,310個村。

主要數據來源:“吉林省行政區劃網站”和“吉林省愛心網”。其他來源及相關註意事項,請閱讀本網站的“使用聲明”。(行政區劃網站)

2021年4月,九臺區在中國最美鄉村100強榜單中排名81。

2020年6月,11,“2020年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示範縣市”名單出爐,九臺區排名91。

2019 12,農業農村部推薦九臺區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1 6月,農業農村部確定九臺區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19年,農業農村部推薦九臺區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6年2月,九臺區被列入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05年,九臺區在2005年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中排名第22位。

2004年,九臺區在2004年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中排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