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鐘的強硬和準確壹直是世界聞名的。二戰期間,在被德軍轟炸了12次後,大本鐘仍然正常運轉,為倫敦市民準確報時。然而,這座大鐘也“有過幾次情緒波動”。1962,直到新年到來後10分鐘才報時,分析是指針上的雪造成的。1977,運行了近兩個世紀的大本鐘因年久失修而無法工作。經過幾周的維修,它恢復了正常運行。1997年4月30日,布萊爾和他的工黨上臺前24小時,時鐘突然停止了運轉。三周後,它又神秘地停了。沒人能說出這兩次停車的原因。每隔壹個小時,大鐘都會根據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發出沈重而洪亮的聲音,幾英裏外都能聽到鐘聲回蕩。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也被稱為紫禁城。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居住,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 ~ 1911)的皇宮。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它被譽為世界五大宮殿之壹(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72萬多平方米,宮殿9999座半。它被稱為“宮殿之海”,雄偉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宏偉,都是無與倫比的傑作。
壹條中軸線貫穿整個故宮,這條中軸線在北京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線宮殿的兩側,也有許多對稱分布的廟宇,都很宏偉。這些宮殿可以分為兩部分:外朝和內朝。外院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為中心,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故宮以幹青宮、交泰宮、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角落都有精致的角樓,建造精美,非常漂亮。宮城被宮墻環繞,宮墻高10米,長3400米。墻外有壹條寬52米的護城河。
目前,故宮的壹些宮殿已經建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繪畫博物館、分類陶瓷博物館、青銅博物館、明清工藝博物館、雕刻博物館、玩具博物館、文房四寶博物館、玩具博物館、珍寶博物館、鐘表博物館和清代文物展覽。據統計,有1052653件,占全國文物總量的6%。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沈陽故宮作為明清宮殿文化遺產的延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華盛頓是壹個政治氛圍濃厚的城市。這裏是美國的政治中心,美國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都在這裏。從城市的主要景點也能深深感受到濃厚的政治氛圍。這裏的所有機構,包括白宮和國會大廈,都對普通遊客開放。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傑斐遜紀念堂、肯尼迪藝術中心,表達了美國人民對這些在美國歷史上做出傑出貢獻的總統的深切懷念。此外,越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和朝鮮戰場陣亡將士紀念碑是美國人民對戰爭深刻反省的象征。至今,來此祭奠的人絡繹不絕。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馬裏蘭州和弗吉尼亞州之間,四面環山。範圍與哥倫比亞特區相同,市區面積174平方公裏,人口57.8萬,其中黑人約占70%。標準的大都市統計區域還包括馬裏蘭州的兩個縣、弗吉尼亞州的四個縣以及費爾法克斯、福爾斯丘奇和亞歷山大三個鎮,人口320萬。市區位於波托馬克河和阿納卡斯蒂利亞河交匯處的東北岸,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22米,只有西北角有平緩起伏的高地。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潮濕。年平均氣溫12.6℃,7月20-31℃,6月5438+10月3-6℃,年平均降水量1068 mm,季節分布均勻。
華盛頓是為了紀念美國第壹任總統華盛頓而命名的。是美國國家機關重要部門的所在地,如聯邦政府最高國家機關總統府、國會、國務院、國防部等。它是美國的最高指揮中心和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在國會大廈和白宮之間有壹個“聯邦三角”建築群,包括聯邦政府的各個部門和機構,以及國家美術館、國家檔案館、泛美聯盟、史密森尼國家博物館和美聯儲大樓。議會大廈東面緊鄰最高法院大樓,附近的國會圖書館是僅次於莫斯科列寧圖書館的世界第二大圖書館。毗鄰的莎士比亞圖書館以收藏莎士比亞作品和研究文獻而聞名。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樓位於阿波羅的托馬克河西南岸。華盛頓市區呈長方形,面積178平方公裏。以國會大廈為中心,分為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個區域。南北大街以阿拉伯數字命名,東西大街以英文字母命名,13斜大街以美國最早的13州命名。西北部是華盛頓的中心,擁有最重要的政府建築、紀念碑和博物館。賓夕法尼亞大道以北是主要的商業區。馬薩諸塞大道的北延伸部分是使館區。
華盛頓是世界上少有的以政府行政職能為主的現代化大城市。財政收入主要靠政府公務和企業的經營活動,其次是旅遊業。制造業只占經濟結構的壹小部分。聯邦政府禁止在這個城市發展工業。
有數以百計的紀念性建築、紀念碑、雕像等。在整個華盛頓市,大部分都和歷屆總統有關。在城西波托馬克河東岸的綠化帶裏,有壹處歷史上三位總統的紀念地:華盛頓紀念塔面對波托馬克河公園,是壹座漢白玉方尖碑,高169米,俯瞰全城。沿河是著名的日本櫻花林;紀念塔的西面是林肯紀念堂,這是壹座古希臘建築。大廳外有36根白色大理石柱,象征著當時組成國家的36個州。裏面有壹座林肯的雕像;紀念塔南面是傑斐遜總統紀念館,館外有他騎馬的雕像。1971年,約翰·肯尼迪中心建成,包括現代劇院、音樂廳、歌劇院、交響樂團和芭蕾舞劇院。
華盛頓有許多公園、林蔭大道和草地廣場。最大的是巖石公園,占地765,438+00公頃,位於城市的西北部。著名大學有1789建校的喬治敦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利堅大學、霍華德大學等。後者是中國最大的以黑人學生為主的大學。
20世紀60年代,這座城市建成了158公裏長的“鐵路運輸系統”。包括地下鐵路和地面鐵路,到達城市和郊區的所有地方。最大的火車站“聯邦車站”位於國會大廈的東北部。華盛頓、杜勒斯和巴爾地摩有三個國際客運機場,其中華盛頓國家機場是美國最繁忙的機場。
每年的6月65438+2月,華盛頓街頭都洋溢著聖誕的氣息。白宮前的橢圓形廣場和國會大廈廣場裝飾著兩棵大聖誕樹,周圍有小樹或馴鹿小屋,上面有50個州的名字。白宮的聖誕樹也裝飾得很漂亮,不亞於廣場上的聖誕樹。只要排隊就可以進去參觀。
羅馬競技場(Colosseo Arena)位於意大利羅馬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南部,靠近古羅馬市場。它是迄今為止遺留下來的古羅馬建築最傑出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恒的象征。鬥獸場原名“弗拉維奧圓形劇場”。它的地基原本是古羅馬帝國著名暴君尼祿皇帝金殿中的壹個小湖。公元72年,弗拉維奧王朝的韋帕薌皇帝在征服耶路撒冷後,強迫8萬多名猶太囚犯建造了鬥獸場,以紀念他的偉大勝利和強大的武術。這個巨大的工程* * *用了65438+萬立方米的石頭和300噸鐵條把石頭連接起來。八年後,它由韋帕薌的兒子提圖斯皇帝完成。此後,由於雷電和地震的破壞,鬥獸場逐漸衰落,壹度成為羅馬采石場。至今,古羅馬競技場的基石還能在壹些著名建築中找到。1800年後,經過數次大整修,鬥獸場煥然壹新,成為世界著名古跡之壹。競技場的外觀是壹個正圓形,但從上面看是橢圓形的。整個建築占地20000平方米,周長527米,外徑188米,內徑156米,圍墻高57米,全部采用淡黃色大理石。可容納87000人。圍欄分四層,第壹、二、三層用半露的柱子裝飾,依次是多格斯、愛奧尼亞、柯林斯。每兩根半露的柱子之間有壹個長方形的拱門,壹、二、三層有80個拱門。四樓外墻表面裝飾簡單,由長方形窗戶和長方形半露方柱組成。在這層樓2/3的高度,有等距離的支架,用於固定穹頂頂部的天篷,以在舉行盛大活動時遮擋觀眾。據說,在古代,二樓和三樓的每壹個拱洞中都有壹尊大理石人物雕像作為裝飾,姿態各異,英氣逼人,使建築顯得雄偉優雅,端莊空靈。整個建築看起來很像壹個現代的圓形體育場。競技場是階梯式看臺。根據記載,競技場的看臺分為三個區域:壹層是皇帝、貴族和騎士的座位;二樓是二區,是公座;最高層,第三區,是平民區。第三區上面還有壹層樓,是留給女性的,座位是木質的。它的上方是壹個大平臺,觀眾可以隨意站立觀看表演。為了安全起見,看臺前有高高的欄桿墻,與表演區隔開。競技場中央是壹個橢圓形的競技場,長約86米,最寬處63米。是鬥獸、競技、賽馬、歌舞、閱兵、模擬戰爭的地方。當初為了看水裏的打鬥,也可以把湖拉到田裏,淹成壹個池子。後來在舞臺下改建了很多地窖,供角鬥士們彌補打鬥,關野獸。據記載,公元80年競技場建成揭幕的那壹天,有5000頭獅子、老虎等兇猛野獸和3000名受宗教迫害的奴隸、囚犯、罪犯和基督徒組成的角鬥士,在這裏持續“表演”100天,供奴隸主、皇帝和達官貴人享用。結果競技場的大舞臺上死傷眾多角鬥士,5000只動物死於“戰場”,就連競技場的設計者高登齊奧也未能幸免。這充分反映了當時古羅馬帝國統治階級的殘酷。如今的鬥獸場,其東北側建築仍基本完好。在它的南面,有壹條黑石鋪成的路,至今仍保持著原有的風格。在西北角的壹片草坪上,還矗立著壹座35米高的巨型鍍金尼祿皇帝銅像。雕像的頭部裝飾著美麗的太陽光圈。根據傳說,這是建築師和藝術家澤諾·多羅的傑作。值得壹提的是,在鬥獸場的南面曾經有壹個噴泉。它最初由鐵托皇帝建造,後來由君士坦丁皇帝重建。因為噴泉是圓錐形的,水從尖端慢慢下降,就是有名的流汗。雖然在1936被拆除,但在君士坦丁凱旋門附近有壹個紀念它的標誌。
埃菲爾鐵塔的創造者
古斯塔夫·埃菲爾(1832-1923)是世界金屬建築領域非常著名的大型項目承擔者。他的公司在世界各地建造了100多座著名建築,如紐約自由女神像、盧浮宮百貨大樓附樓鋼天窗(1879)、尼斯天文臺穹頂(1886)、巴拿馬運河之門、中國三橋等。這位“鐵魔術大師”最後的作品之壹是埃菲爾鐵塔。他與著名的工程師莫萊斯·凱奇林、艾繆勒·努吉爾和建築師斯蒂芬·索維斯特精誠合作建造了艾菲爾鐵塔,最終成就了這座偉大的建築。這個項目7月1887正式開工,打基礎用了五個月。最後,300名工人花了21個月才組裝好所有的金屬零件。
埃菲爾鐵塔結構
從埃菲爾鐵塔建造初期到今天,埃菲爾鐵塔這個百年老人已經100多歲了。他是法國工業革命建築領域後現代藝術的完美表達。他獨特的全金屬結構在當時真的太創新了:埃菲爾鐵塔由1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埃菲爾先生還決定將18038的鑄鐵配件換成更輕更堅固的合金配件,所以最終的埃菲爾鐵塔非常“輕”。在它站立的水泥地面上,每平方厘米只承受4.5公斤的壓力。它的總重量是10000噸,包括7300噸的四足金屬支架。在其四個支點之間形成壹個邊長為125m的正方形。埃菲爾鐵塔的1665級臺階可以帶妳登上310米高的塔頂。加上塔頂天線的高度,埃菲爾鐵塔的總高度為324米。其二層離地149米,壹層離地91米。埃菲爾鐵塔建成時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並保持這壹紀錄長達45年,直到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
埃菲爾鐵塔的維護
埃菲爾鐵塔夜景埃菲爾鐵塔也被法國人稱為“格蘭德夫人”。為了讓這位“女士”保持年輕,日常保養必不可少。平時的維護工作就是保持埃菲爾鐵塔的光澤,保證塔內遊客的安全。因此,應定期檢查塔的整體結構和塔上的電梯。為了防止金屬生銹,這座塔被塗上了防銹漆。建成至今,經歷了17次重油,也換了很多顏色。它被塗成紅黃色,最後被塗成鐵棕色,這是它本來的顏色。全塔最近壹次刷漆是在2001,刷了60噸漆,整整壹年。夜晚的埃菲爾鐵塔看起來就像壹位穿著鑲嵌著閃閃發光寶石的晚禮服的女士:2003年,她穿著壹件星星點點的鉆石晚禮服,2004年,當中國新年到來時,她特意穿上壹件紅寶石禮服,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壹起迎接中國新年。現在這位女士穿著奢華的金色禮服在等妳。
埃菲爾鐵塔的功能
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最初被設計成在建成使用二十年後被摧毀。因此,古斯塔夫·埃菲爾必須為他找到另壹種實際用途,以保護他的作品不被破壞。最後,這位女士引起了壹些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的註意,壹個科學實驗室從此落戶埃菲爾鐵塔,主要從事氣象學、無線電科學和空氣動力學。可以說是科學拯救了埃菲爾鐵塔。所以在埃菲爾鐵塔的四面,也就是這位女士的裙子上,刻著72位偉大科學家的名字。
埃菲爾鐵塔的名氣
從埃菲爾鐵塔建成的那天起,它就在世界埃菲爾鐵塔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從不同的方面啟發了許多電影藝術家、攝影師、詩人和著名畫家,如修拉和德勞內。它也成為二十世紀初至今巴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法國吸引遊客最多的歷史建築。僅在對公眾開放的第壹年,它就迎來了200多萬遊客,今天,已有超過2億人參觀過它。但同時,它也是其巨大成功的受害者。它被拍攝、復制、微型化了數百億次,妳甚至可以在世界其他城市看到:裏昂(法國)、深圳(中國)、東京(日本)、柏林(德國)...
遊覽埃菲爾鐵塔期間,別忘了參觀塔下的電梯控制系統以及壹樓和二樓的商店、展覽室和餐廳。在頂層,妳還可以看到整個巴黎城,甚至可以在萬裏晴空中看到90公裏外的風景。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是三組巨大的殼體,矗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寬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壹組炮彈
地段西側,四對貝殼排成壹串,三對朝北,壹對朝南,裏面是壹個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壹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規模略小,歌劇院在裏面。第三組是他們西南部最小的壹組,由兩對貝殼組成,裏面有壹個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的安排在基地裏。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臺階寬97米。車輛入口和停車場位於大臺階下。
歌劇院分為三部分:歌劇院、音樂廳和貝尼蘭餐廳。歌劇院、音樂廳和休息室並排而立,建在壹個巨大的花崗巖基座上,每個基座由四個高聳的大貝殼屋頂組成。這些“殼”依次排列。前三個蓋著壹個,面向海灣,最後壹個背對海灣而立。看起來像是兩群蓋子顛倒打開的蛤蜊。不同高度的塔尖外殼都塗有白色格子釉。在陽光下,它們看起來像直立的貝殼,從遠處看像兩個巨大的貝殼。
藍色的海面上,白色的帆船在飛翔,因此被稱為“帆頂劇場”。殼形尖屋頂由265,438+094塊每塊重65,438+05.3噸的弧形混凝土預制塊組成,由鋼索拉緊,覆蓋654.38+0.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瓷磚。
據晚年的設計師說,他的創意其實來源於橙子。是剝了半層皮的橘子給了他靈感。這個創意來源還被雕刻成壹個小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客欣賞這個普通的東西引發的偉大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