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棧橋位於中山路南端,遊人如織。橋體從海岸探入月牙形的青島灣。這座橋是供遊客參觀和停靠旅遊船的,從這裏他們可以看到海上的青島。
青島棧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它是青島最早的軍用專用人工碼頭建築,現在是青島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景點。
青島棧橋長440米,寬8米,鋼混結構。橋的南端建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有壹座兩層八角樓,名為“回瀾閣”。遊客站在亭子旁邊,欣賞層層湧來的海浪。“飛亭回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壹。橋北海岸辟為“棧橋公園”,花木繁茂,蒼松綠草,石椅供遊人休憩,欣賞海天風光。
歷史
青島棧橋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189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山東巡撫張瑤的陪同下,視察當時的膠澳。回到北京後,他果斷向清廷提出,要在青島壹帶設防。同年6月14日,內閣發布聖旨:“擬按要求在膠州、煙臺兩海港築堡。”同時要求將登州鎮的連長衙門從登州(今蓬萊)遷到青島。登州鎮連長章高元在青島建了連長衙門,這就是青島建制的由來。
青島棧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大將軍章高元帶著四個營的官兵進駐青島。為方便軍用物資運輸,修建了兩座碼頭,其中壹座為棧橋,於1893完工,長200m,寬10m。
光緒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隸總督李鴻章寫道:“登州總指揮早已修築了各站的基址,道士龔也已在青島前築起了壹座大鐵碼頭。現在計劃在鐵塢後面建礦營,煙臺、膠州海港保衛戰同時舉行。都是壹樣的,每個地方設置礦兵營都是合適的。
從李鴻章的奏折中可以看出,青島的軍事防禦設施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晚清中國北方海防體系的壹部分。而焦澳建造的每壹棟建築也都有著明確的用途。大鐵碼頭是專門為“礦下之船”建造的專用海軍碼頭,用於裝卸礦山和運輸煤炭上的機械。棧橋是青島最早的軍用專用人工碼頭建築。碼頭原有名稱很多,有海軍棧橋、錢海棧橋、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另壹座“衙門橋”位於連長衙門前,長100米,寬6米,也叫“蝸牛橋”。這兩個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是青島最早的碼頭。
青島棧橋是當時唯壹的海上“軍火補給線”,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1897年,德軍以演習為名從棧橋所在的青島灣登陸,武力占領青島。棧橋成為德軍占領青島的見證。德國占領青島後,清政府被迫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當局開始進行新的城市規劃,許多物資通過海運。為了方便運輸,德國人改建了棧橋,在橋面上鋪設軌道,有輪子的馬(專門裝載貨物的汽車)可以在上面奔跑。
1901年5月,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路面,鐵護欄改為鐵繩護欄,南端鋼橋架上鋪木板,並修建輕軌將橋體延長至350米,仍為軍用碼頭。19011 10月7日,小港碼頭建成,運輸物資全部由小港碼頭承擔,棧橋運輸功能逐漸減弱。1904大港壹號碼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了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對遊客開放。1905左右,商業貨物運輸移至青島大港,棧橋成為船舶檢疫和引水專用碼頭。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2004年8月27日,1965438+日本第二艦隊抵達青島,封鎖了青島海。日本人從陸路和水路進攻青島。當時水路從嶗山灣登陸,但最終占領青島後,日軍效仿德軍,在棧橋上舉行閱兵式,以證明對青島享有“完全主權”。
1922 12、青島被中國北洋政府收復後,中國水兵在此遊行,以示中國主權的收回。
1931 9月,青島市有關部門出資25.8萬元,由德國新力洋行承包擴建,橋梁加長至440米。原橋鋼木結構改造為鋼筋混凝土,34排樁通透,橋面鋪水泥,橋面高度增加0.5米。棧橋北岸建有棧橋公園,用來植樹種花。大橋南端建有箭形防波堤,防波堤上建有國風回瀾閣。1933年4月,整個工程完工。從此,棧橋成為青島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景點。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開始。1938 65438+10月10,大量日軍從沙子口登陸,再次占領青島。第二天,壹隊日軍開始從棧橋登陸。棧橋壹度被用作軍用碼頭,中國人不得入內。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棧橋進行維修。1985年,青島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綜合改造,將橋南端的透明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樁變為16排樁,並新建了1觀測平臺。同時拆除橋門口6根石柱,兩邊用鐵鏈護欄圍起來,65438+。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大規模改造,按照50年壹遇的標準加固橋體,按照100年壹遇的標準加固回瀾閣地基。棧橋北段拆除重建,邊墻鋪漿蘑菇石,橋面整體鋪機械刨花崗巖板。這種維護既滿足了防風浪、防腐蝕、保持原有韻味的要求,又配合了兩側的護岸設施,增加了美觀效果。
2013年5月26日下午,青島遭遇暴雨襲擊,平均降水量26毫米。5月27日淩晨,青島棧橋中段東側發生30米長的塌陷。201165438+10月2日,山東青島棧橋橋體合攏【12】。2014年4月25日,棧橋經過11個月的加固維修後重新開放。
經過多次改建和重建,現有橋梁長度為401.45米,其中引橋為236.1米,孔橋為149.7米,回瀾亭三角橋頭為15.65米..“回瀾閣”,棧橋南端有飛檐的兩層八角閣,上覆黃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圓形閣柱。展館占地面積1,5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0平方米。它是壹個兩層的圓形亭子,中間有34個螺旋形的臺階。它是青島十大景點之壹。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2020年,農民工迅速成為席卷互聯網的熱詞。年底,我們找到了壹群“95後”農民工,試圖從他們身上找到壹些關於年輕壹代農民工生活、工作、未來的答案。
其中,有19歲的“中國園林神”外出打工,遊歷多地,在“日結”的基礎上兼職;有農村女孩為了高額的返程費與中介鬥智鬥勇,甚至錯過了探望生病的母親;也有四川小夥,初中輟學,走遍大半個中國打工,卻因為沒完沒了的機械勞動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