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規模很小,選擇小企業會計制度。壹般企業選擇新的會計制度。
雖然許多中小企業仍在使用企業會計制度,但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轉變為新的會計制度。為了減少以後的工作量和麻煩,建議壹開始就使用新的會計制度。
擴展數據:
自2005年6月5438+10月1日起,三項新的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正式實施。
小企業會計制度
2004年4月27日,財政部下發了《關於印發小企業會計制度的通知》(財稅[2004]2號),規定2005年6月5438日至10月65438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小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範圍如下:
適用於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募集資金的小型企業,具體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的小型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和合夥形式設立的小型企業。
我國小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在各類企業總數和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較大。
但在實踐中,相當多的小企業會計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會計人員素質相對較低,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財政部制定並頒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
為了更好地執行該制度,2004年10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工作的通知》(財稅[2004]15號)。財政部還下發了《關於推廣實施小企業會計制度的通知》(財稅編[2004]16號),要求各地財政部門做好宣傳培訓工作。
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內容是:
壹.概述
(壹)為規範小企業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籌集外資的小型企業。本制度所稱不對外募集資金的小型企業,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業[2003]143號)的小型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和合夥形式設立的企業。
(三)符合本制度要求的小企業,可以按照本制度進行會計核算,也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1.按本制度核算的小企業不能選擇在執行本制度的同時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小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不能選擇執行本制度的相關規定。
2.在集團公司內母公司和子公司屬於不同規模的情況下,為統壹會計政策和合並報表,集團內小企業應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3.按本制度核算的小企業,如果需要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應轉換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因經營規模變化連續三年達不到小企業標準的,應轉入執行商業企業會計制度。
(4)小企業可根據有關會計法規和本制度的規定,在不違反本制度規定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具體會計核算辦法。
(五)小企業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的中介機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
(六)小企業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管理會計檔案等。,按照基本會計準則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七)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會計核算應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賬,會計期末應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本制度所稱的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月度,根據公歷起止日期確定。會計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8)小企業會計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小企業,可以選擇其中壹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小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應將相關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除另有規定外,所有與外幣業務相關的賬戶均應按照業務發生時或當期期初的匯率折算。記帳本位幣。
(九)小企業的會計核算采用借貸記賬法。
(10)小企業會計記錄應當用中文書寫。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也可以使用當地通用的壹種民族文字。
(十壹)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基礎,如實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小企業應根據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不應僅以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基礎。
3.小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應當前後各期壹致,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變更的內容和原因、變更的累計影響或累計影響不能合理確定的原因。
5.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具有壹致性和可比性。
6.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遲。
7.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了,易於理解和使用。
8.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凡是當期已經發生或者應當承擔的已實現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本期已經收付了款項,也不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
9.小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應與其成本費用相匹配,相關的成本費用應在同壹會計期間確認。
10.小企業的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量。此後,各項資產賬面價值的調整,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執行。除法律法規和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外,企業不得自行調整賬面價值。
11.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界限。支出效益僅達到本年(或壹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支出的利益延續到幾個會計年度(或者幾個商業周期)的,應當視為資本性支出。
12.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
13.小企業會計應遵循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應當區分交易或事項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業如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應按以下原則處理:
1.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2.非貨幣性交易發生溢價的,應當區分不同情況處理:
(1)支付溢價的小企業,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溢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二)收到溢價的小企業,應按以下公式確定交換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確認的損益:交換資產的賬面價值=交換資產的賬面價值-(溢價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x交換資產的賬面價值-(溢價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應交稅費及教育費附加+應確認相關應交稅費的損益=溢價[
系統評估如下:
這壹制度對於進壹步貫徹《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整頓和規範會計工作秩序,建立和完善全國統壹的會計制度,規範小企業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促進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