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壹兩年,餐飲圈內外很多人都在說中國是大忽悠。給老大叔做的logo好醜,還把大叔放在碗裏煮熟了,把華萊士的“炸雞漢堡”改成了顧客看不懂的“全雞漢堡”。“三綱八旨”、“超級符號”等眼花繚亂的理論來源,其實是在為企業做類似算命的生意——咨詢之後,生死由命。
不過作為壹個餐飲行業的人,雖然我覺得西貝今天的成就和華華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僅僅為了老伯伯和華萊士這兩個項目,我還是想給華華取個相同的名字。
壹,
首先來說說老伯伯。先不說把舅舅放碗裏有多難看。確實很醜,但是我們要考慮壹下老姨夫的牌子是幹什麽用的。這是壹種米飯點心。如果妳能從品類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這個logo,妳就比那些從審美的角度去批判這個logo的人要高級。
快餐logo需要美感嗎?Nonono,沒人吃個快餐還得考慮在這裏請客有沒有面子。快餐需要的是顧客能準確接收到兩個遠距離的信息:1,我是誰?2.我該怎麽辦?只要滿足了這兩個要求,壹個logo就成功了。壹個壹個說吧
1,解決“我是誰”的問題。
徽標的面積有限。如果把三個字擠在同壹個區域,有可能客戶在100米範圍內都能看清楚,但是在同壹個區域只放壹個字。有效傳輸距離是否至少200米?我們都知道半徑增加了1倍,覆蓋面積可以增加3倍,所以老伯伯的logo三個字變成了壹個字,有效覆蓋面積增加了3倍。有什麽問題嗎?
說下去,三個字變成壹個字,大家都沒意見,幹嘛把我舅舅扔碗裏。我們必須著眼於行業內正確的競爭。雖然華華壹直熱衷於“盯著女生”的理論(即在生意上,不管對手是誰,都要盯著目標客戶),但在“大叔”二字的選擇上,華華不能不承認自己沒有研究過對手。首先,“老”字已經有了這個行業的另壹個龍頭“老鄉村雞”,“娘”字有了這個行業的“大娘水餃”。這些都是客單價和目標人群與老姨夫高度重合的競爭對手,所以老姨夫想要壹個獨特的可識別的詞,屬於“姨夫”。
叔叔,侄子,對不起。把別人扔碗裏不好。
2.解決“我做什麽”的問題。。
以前叔叔的logo就三個字,沒有圖形。大家可以看壹下本文底部的圖片,會發現商標是“老伯伯”,什麽都做了。怎麽才能讓大家知道我就是那個做快餐的老大爺?旁邊用小字寫“米飯快餐”?Nonono,太土了,還掉價。字數壹變就要減,華總辛辛苦苦擴張的三倍價差都被妳給毀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壹個簡單的數字,讓大家壹秒鐘認可我是個廚子。除了大碗,還有更合適的身材嗎?所以把舅舅放在碗裏是“最不壞”的解決方案。
第二,再來說說華萊士。
估計外行人也理解不了為什麽要改名為“全雞漢堡”。我相信華和華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這個決定的。我們可以從“華萊士的發展階段”和“行業的市場變化”兩個方面來研究這個事情。
1,華萊士的發展階段
華萊士起源於福州的壹家小店,現在已經擁有15000多家分店,是炸雞漢堡品類真正的霸主。可以說,說到炸雞漢堡,除了肯德基和麥當勞,人們只能第三次想到華萊士。但華萊士和麥肯在市場定位上有分歧,不存在競爭關系。沒有其他品牌能和華萊士抗衡,所以在“炸雞漢堡”這個領域,華萊士不需要和任何人競爭。
所以現在新的發展需求從“鞏固陣地”變成了“拓展邊疆”。至於新的前沿在哪裏,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現有資源可以覆蓋?2.現有用戶已經知道了。我們繼續往下看。
2.行業的市場變化
這個外行不知道,但是做餐飲的同學壹定知道,炸雞漢堡是壹個超級大的品類,但是這幾年銷量增長最快的確實是“炸雞整只”。在這個區域,很多小品牌(比如炸雞)的油炸全雞幾乎是整個店利潤的支柱,可見油炸全雞的市場極好。這是華萊士現有資源所能覆蓋的、用戶早已知曉的“新前沿”。
但是肯德基和麥當勞沒有油炸全雞產品,國際巨頭市場反應和決策遲緩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華萊士其實已經上線很久了,只是因為人們習慣了把華萊士和肯德基、麥當勞對標,所以大部分顧客都想吃炸雞,不會想到去華萊士找。
讓所有人都知道妳要快速做壹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寫在妳的名字裏。華萊士此次品牌提升的最大優勢在於,在“炸雞”新前沿實現了無成本的“持續全覆蓋營銷轟炸”,並結合在中國所向披靡的供應鏈優勢,實現了“炸雞”品類的全國市場豐收。
華和華這兩個案例都沒有什麽高深的道理。我們可以用日常邏輯得出紮實可靠的結論,大腦還需要多繞幾個彎。
又有人問,為什麽中國和中國要涉及那麽多理論體系、國際經典著作甚至中國古籍,把這麽簡單的原理包裝得鬼都看不懂?廢話,白話大家都懂。咨詢公司會吃什麽?
-
我是韓嫣,想在餐飲業賺錢。歡迎嗎?v 13286294?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