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他的研究和開發主要集中在互聯網應用軟件。陳建曾多次獲得澳、歐、日、中等國家和組織的科研基金,並在1997、1998、1999和2000年擔任面向對象與語言技術國際會議亞太區技術委員會主席。1998,2000年“亞太互聯網國際會議”產業協調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主席等。,並為澳大利亞國防部、英國航空航天公司、摩托羅拉和其他機構和公司提供技術咨詢。
三年創業,碩果累累。
“創業需要抓住機遇。在過去的幾年裏,軟件業孕育了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特別是西部大開發的浪潮,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潛力。”陳建告訴記者。
65438年至0998年,中國改革開放進壹步深化,西部大開發戰略初步確定。陳建毅然回到古城Xi安,創辦了Xi安科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壹家專業的互聯網軟件公司,也是陳建的專長。
“回國創業的學生其實是很幸運的人。科恩從壹開始就得到了國家、省市政府、Xi開發區、創業中心(留學生產業園)的大力支持。這種支持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在資助和創辦企業的時候,更是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關心企業的發展。讓我們時刻感受到對我們的期待和支持。”陳建如說道。
自成立以來的三年裏,科恩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公司多次獲得開發區和Xi安創業中心的企業家獎和創新獎。兩款產品——基於企事業單位信息門戶和辦公軟件的互聯網管理維護軟件SiteMaster、EIP/SiteOA獲得2001國際軟件博覽會金獎,互聯網管理維護平臺SiteMaster(ASP)獲得創新獎。2000年,科恩獲得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
由此,陳建本人成為了2000年首屆陜西省十大軟件企業的傑出青年人才,他的事跡也被央視、《人民日報》、《日本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
面對成績,陳建是冷靜而清醒的。“回國創業絕對不是短期內立竿見影的事情。如果只是想在回國的時候得到優惠,那企業能不能長期穩定發展就不好說了。真正的企業不是壹天兩天就能建立起來的。優秀的企業壹定要做好吃很多苦的準備,有時候甚至比出國留學和生存還要難。”
回國創業要學會“適應”
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陳建感觸良多。作為壹個回國三年多,收效甚微的創業者,陳建希望自己走過的路能對準備或即將回國做點事情的留學生有壹些借鑒意義。
“很多在國外待久了的人,壹方面創業基礎好,另壹方面對國內的熟悉和適應會相對較弱。所以,壹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回國創業,不僅要轟轟烈烈,更要適應。真正堅持下去需要艱苦的探索。”
“我認為留學生最大的優勢是對國外先進技術的了解,對標準化市場和管理的了解,以及走向國際的有利條件。但這些並不能保證在中國創業成功。我們需要熟悉國內企業和商業文化的合作夥伴。”
“中國之所以機會多、潛力大,是因為國內的商業環境還在不斷成熟。所以留學生要了解中國的特點,同時發揮自身優勢,真正建立具有國際水準和走出去能力的企業。科恩不僅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知識,而且確保與外國的持續交流,並在條件合適時以其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
除了勸告後來者,陳建也希望各界了解留學生企業所扮演的角色。他說:“留學生和中國企業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如果政府能夠讓這個群體在改善和發展國內的商業環境和市場規則方面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那麽不僅對這些企業有促進作用,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如果說外資和合資企業給中國帶來的是資金、技術和國際市場,那麽留學生和中國企業帶來的是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走向世界的人才。”
陳建博士簡歷:
1980-1984就讀於Xi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
1984-1987就讀於Xi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
1987-1989在中國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學習,擔任軟件工程師和項目負責人。
1992-1997在莫納什大學做過博士後研究員、講師、助理教授。
1997-1998在南澳大學擔任講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成立Xi安科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3月至今,受聘於陜西師範大學07級軟件工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