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車聯網公司泰伯在3月底4月中旬獲得東風集團和小米集團數億元戰略投資,在車聯網江湖掀起巨大漣漪。
這兩起投資案雖然分量很重,但背後的投資細節和故事卻鮮為人知。特別是小米集團,此前已經對三大新車制造商之壹的Xpeng Motors進行了4億美元的投資。這次給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車聯網公司加碼是在玩什麽大遊戲?而泰伯與小米聯手後會規劃出怎樣的藍圖?
日前,車東熙采訪了泰伯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應壹倫,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壹、小米4億加泰伯王川曾經帶隊向車企取經。
17年4月,泰伯宣布獲得小米集團B輪戰略投資,並表示將與小米在軟件、硬件、語音多場景交互方面展開合作。此輪投資距離泰伯獲得東風集團戰略投資僅半個多月。
應壹倫告訴車東熙,泰伯在這兩次融資中的估值都在四五十億元的規模,其中小米出資4億,占股9%以上,獲得了董事會席位,而東風出資2億,占股不到8%。
“小米和東風的主要投資人不是兩大巨頭旗下的資本公司,而是集團直投(非資本部門投資),可見這兩項投資的水平非常高。”應壹倫對著車說。
目前各大車企競爭日趨激烈,在選擇車聯網供應商時往往會考慮公司背景。在車物看來,東風沒有進入泰伯董事會,只是保留了泰伯作為“獨立第三方車聯網”公司的屬性,有利於其獲取更多的車企客戶。
應以倫表示,和小米的緣分,源於的移動車聯網產品——清移動隨身車聯網。
回到2065438+2009年夏天,應壹輪在上汽通用五菱(以下簡稱五菱)的壹次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青移動便攜車聯網聯合研發方案。
▲泰伯與上汽通用五菱聯合發布發動機移動便攜車聯網。
這是壹個類似於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的比較高級的手機貼圖項目,可以將手機上的所有應用程序投影到車載屏幕上,支持語音交互。
這樣車主就可以使用汽車大屏幕上的所有手機app,從而獲得更豐富的功能(比如導航、音樂)。同時得益於手機強大的計算能力,汽車的運行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很多人會在1~2年換手機。該方案還可以讓車機隨時使用最新的計算能力和移動流量,解決了以前的車機硬件在幾年內落後的問題,也幫助車企在每輛車上節省了約800~1600元的芯片等硬件成本。
“很多用戶拿到5G手機後,會選擇無限流量套餐,但車企很難給車機提供5G無限流量服務。移動車聯網非常適合低價車型。”應壹倫解釋道,“汽車用戶只需2小時,手機24小時,對未來移動智能空間的使用場景和移動出行服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清移動便攜車聯網是更先進的屏幕投影方案。
泰伯的最終計劃是讓所有手機和應用程序都完美地連接到汽車上。
這款產品和未來的想象自然吸引了手機巨頭們的目光。
小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王川2065 438+09165438 10月赴柳州五菱總部與泰伯團隊溝通。雙方的興趣與日俱增,五菱高管團隊也回訪了北京小米總部。
“在三方溝通中,我和王川交流了很多關於車聯網的產品思路和理念。泰伯非常期待在這個手機、汽車、音箱、電視等IOT設備萬物互聯的時代,與小米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對於小米投資泰伯背後的故事,應壹倫表示,“而小米本身也希望在車聯網上進行布局,最終在幾個月後決定投資泰伯。”。
第二,汽車和智能設備的深度滲透,將探索供應鏈合作。
小米和泰伯起源於手機和汽車的聯網,那麽雙方在完成投資後,在謀劃什麽樣的棋局呢?
最直接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手機車聯網方案。通過與小米這樣的手機廠商合作,小米手機可以更好地匹配泰伯的手機車聯網解決方案——不僅可以增加手機的賣點,還可以擴大小米互聯網服務的用戶群體,從而整體增加小米在車聯網領域的存在感。
然而,以上只是第壹步。雙方最重要的合作其實是在汽車+IOT方面。
2020年,小米將之前的手機+IOT雙輪驅動戰略升級為5G+AIOT戰略,進壹步強化了IOT萬物互聯業務的重要性。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是,即使去掉手機和電腦,也已經連接了2.35億臺設備。
手環、手表、智能音箱、智能插頭——小米有各種各樣的IOT設備,但不包括汽車。
汽車是如此重要。比如在投資泰伯的時候,雷軍評價,“汽車是未來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也是未來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終端。”
對於已經賣出了幾億部手機,連接了2.35億臺設備的小米來說,他當然希望連接到汽車上。
“5G普及後,應用將會大大消失,各種服務和內容都將通過語音調用。這時候汽車要想連接手機、手環、手表、智能音箱等各種IOT設備,就必須和設備商合作,在底層進行整合。”應壹倫解釋說,“只有這樣,我才能對著汽車說話,讓家裏的揚聲器聽得懂,或者對著手機說話,就能控制汽車。”
應壹倫舉了壹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比如用戶開車出去旅遊,看到風景不錯,就通過語音下達命令,讓汽車的前置攝像頭拍照,然後直接傳到父母家的小米電視屏幕上。另壹方面,家裏的父母也可以對著電視說壹句話,和正在開車的孩子視頻通話。
“泰伯要做的就是連接不同的設備,也就是1輛汽車+1部手機+壹個N,N是所有其他設備。”應壹倫說。
小米擁有想要連接汽車的海量設備,而泰伯背後的海量汽車想要連接其他設備——這種互補性自然將兩家公司帶到了壹起。
“這只是這兩年的第壹步,後續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談及泰伯與小米合作的可能性,應依倫提到更多。
他舉例說,小米幾十英寸的大電視只賣兩三千元,但車內壹個小屏幕的成本就達到了壹千多元。泰伯能通過小米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降低汽車成本嗎?
此外,小米的語音助手蕭艾也可以放在泰伯的車載系統中,甚至小米的MIUI都有可能直接上車。
3.泰伯已獲6543.8+07億元訂單明年登陸科創板。
2019的寒冬剛剛結束,2020年初又出現了黑天鵝疫情,全球車市遭受重創。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壹員,泰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先後獲得了東風和小米的融資。為什麽?
在應壹倫看來,這依賴於泰伯的產品創新能力和快速成長能力。
據其介紹,在產品方面,泰伯在國內率先實現安卓汽車預裝量產,率先實現3G連接,率先引入自然語義理解,率先實現動態導航避免擁堵。是車聯網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目前,南北大眾、壹汽奧迪、蘭博基尼、捷豹路虎、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沈峰、吉利、長城、BAIC、寶沃等數十家車企都在使用泰伯的車載系統或相關服務。
▲東風沈峰車型的車載系統由泰伯開發。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此前選擇了斑馬網絡系統,但在壹年之內,其與泰伯發布了移動車聯網引擎Mobile,擁有車聯網公司易卡通的吉利在部分入門級車型上仍搭載泰伯的系統(易卡通主要服務於高端車型)。
2020年自主品牌最受關註的車型之壹,被稱為國產勞斯萊斯紅旗H9的汽車系統,也是由泰伯制造的。
不斷受到車企青睞的泰伯,營收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自成立以來,泰伯的收入基本上每年翻壹番。2018年60多億,20119年0億,今年目標25億左右。”應壹倫自信地說,“2021的目標是70億左右。”
這個目標不是沒有基礎的。
在2019年舉辦的首屆合作夥伴大會上,泰伯宣布訂單金額已經達到17億元。
據應壹輪介紹,這6543.8+07億元是與多家車企簽訂的五年協議。五年內,泰伯將為五菱、東風、長城、吉利、紅旗等車企提供車載系統(包括軟硬件)和其他服務(如雲服務、用戶運營),涉及上百萬款車型,每輛車有幾百到幾千的收入,最終構成650。
“收入增加了。明年年底,我們準備登陸科技創新板。”應壹倫說。
在與車企的深度合作方面,泰伯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頗為相似——同樣是頻繁與車企建立合資公司,然後供貨的模式。其與BAIC新能源的合資企業已經落地,並與東風在南京共同建立了壹個車聯網研發中心,其他幾個合資項目也在推進中。
雖然看似壹帆風順,但壹個巨人的挑戰正在逐漸逼近。
從2019開始,BAT、華為等巨頭上車的步伐逐漸加快,BAT的整車體系也在多個品牌的車輛上落地。在巨頭加速上車的背景下,泰伯如何保持行業第壹的地位?
“壹群人玩比自己玩好太多了。”應壹倫說,“對於大企業來說,合作可能比殺死對手獲得更多的利益。”
在應壹倫看來,BAT和華為的進入其實是好事,說明泰伯的方向是對的。他反復強調,泰伯是壹個非常開放的企業,實際上和BAT、華為都有各種合作。讓我們壹起把這件事做大。
但是,競爭畢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方面,應壹倫認為最本質的是保持自己產品的技術領先、體驗領先、成本領先,而這背後是團隊建設、生態部署和持續的R&D投入,這是壹個系統工程。
▲泰伯公司辦公室
“泰伯每年營收的25%投入研發,11年來,累計R&D投入達到十幾億元,擁有4000多個知識產品”,應壹倫總結道。“依托這些投資,泰伯陸續建立了包括引擎核心、引擎OS、引擎地圖、引擎ai、引擎雲等壹系列產品,這在業內是唯壹的。
結論:車聯網正在向縱深發展。
在過去的10年裏,車聯網的核心壹直圍繞著系統,各家的主要工作就是給汽車安裝壹個有用的系統和功能,讓它聯網實現各種服務。
然而,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後,5G通信技術即將全面爆發。高速度、大帶寬、低延遲的特點將徹底重塑操作系統的使用方式——大部分應用將成為雲程序,同時融入語音交互等入口。
同時,5G將進壹步推動萬物互聯的實現。汽車必然與手機、電視、智能音箱、手環、手表等設備深度互聯。這就需要車企、車聯網公司和各種設備廠商更緊密的合作,實現用嘴的移動把汽車前置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傳到家裏電視大屏幕上的願景。
從這個角度來看,泰伯選擇了正確的軌道和正確的合作夥伴,並再次領先壹步。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