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22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展望(壹)

2022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展望(壹)

在過去的2021年裏,半導體行業發生了很多故事。隨著全球產業鏈的升級,作為未來科技發展核心的半導體產業並沒有擺脫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為了抓住新時代的機遇,半導體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受疫情影響,與遠程辦公相關的半導體產品需求大增,數據中心市場開始加速發展;“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標帶火了新能源領域,新能源汽車前景看好,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核心和產能不足籠罩2021全年,壹封漲價信從年初飄到年底;國內優質半導體企業登陸科技創新板;在此背景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引起了全社會的關註。

在國內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本土半導體企業也迎來了大豐收。從國內市場來看,根據芯研的統計,2021年中國設計行業總收入預計為476億美元,同比增長7.5%。

進入新年後,政策、疫情等外部條件進入了壹個穩定、可預期的中期階段。對於國內半導體行業來說,2022年半導體行業的增長點和關註點在哪裏?新謀研究是壹家專註於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研究多年的專業咨詢機構。擁有20多位深度參與行業整體發展和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的資深分析師,涉及市場、需求、供應,在行業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芯研的分析師如何看待2022年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在本文中,芯研的分析師們將圍繞2022年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在各地的發展以及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希望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新謀首席分析師顧文軍:2022年國內芯片制造六大焦點

新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整體來看,今年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將保持上升趨勢。就目前業界最關心的芯片制造領域而言,2022年8英寸芯片產能不足的局面仍將持續,但12英寸工藝節點的產能會逐步改善。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內芯片制造業將保持10%以上的兩位數增長。在這壹大趨勢下,以下六大產業變革更值得業界關註:

壹是需要密切關註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新動作。中美圍繞半導體產業的較量壹直在進行。業界需要註意的是,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的過程中,為了營造強硬形象,美國政客會再次將矛頭指向中國,將制裁的大棒舉向中國的相關企業。其中,需要關註兩類企業。壹個是對於SMIC等已經被制裁的企業,美國的制裁政策是否會繼續收緊;另壹個是半導體行業勢頭正盛的國內龍頭企業,包括存儲領域的企業,是否會收到美國的“黑名單”警告。

第二,我們需要密切關註日本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方面對中國的限制。需要警惕的是,在中美圍繞半導體產業的競爭過程中,美國可能會施加壓力,針對日本的優勢領域——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聯合盟友日本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業界應註意這種跡象的出現,並做好相應的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需要關註芯片制造領域的合資企業。近年來,在芯片制造領域出現了壹些合資企業,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省與海外資本或企業的合資企業。特別要關註這類合資公司是否會成功上市。如果他們能夠實現這壹目標,將為半導體領域的合資企業提供壹個樣本,這將吸引更多的海外公司在大陸投資,並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合資企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海外高端、國內低端的局面,對中國半導體制造企業造成雙重打擊。

第四,要關註新學科的新發展趨勢。2021,壹些爛尾項目被曝光,引起業內關註,導致部分政策收緊。在這種情況下,新的課題開始拓展,並引起了業界的關註。新主體的出現加劇了“搶人才”現象。為了將人才挖掘落實到產業發展中,我國對“搶人”熱潮做出了相應的引導。因此,2022年,需要關註的是,國內政策將進壹步引導目前“野蠻生長”的半導體行業,在“無序”中建立有序發展。同時,業界也要關註這個過程中是否會誕生更多新的主體。如果新科目的數量在上升,會有新的政策嗎?

第五,需要關註國內芯片制造領域民營企業的發展。2021芯片制造領域國內政策有所收緊。但由於市場需求不減,資本對芯片制造領域的投資熱情依舊,尤其是芯片制造從8英寸進入12英寸階段,使得與該領域發展相關的民營企業受到產業資本的關註。因此,2022年國內民營芯片制造企業的發展,包括浙江富新、廣州增信、合肥耐威、卓勝威、榮信半導體等,更需要業界關註。

第六,需要關註國內主機廠企業在車輛監管過程中的突破。2021芯片產能短缺在汽車芯片領域爆發。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很多企業也投入了汽車級芯片制造的研究。值得註意的是,2022年國內主機廠在汽車級芯片技術上取得突破。

新謀研究總經理景新:中國各地半導體產業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新謀研究總經理景新表示,經過多年探索,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已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要高地,其中北京已逐步確立海澱、大興亦莊、順義三大半導體產業空間布局;上海正在加快形成“壹體兩翼”的半導體產業鏈發展格局;廣東正努力成為半導體產業創新高地和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世界屋脊。歷史上,這些省市繼承了環黃海、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傳統優勢。在被列為“十四五”重大產業布局規劃後,這些地方在半導體產業上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1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22年將是重要實施和快車道的壹年。就半導體領域而言,未來壹年,龍頭企業將在擴大生產的趨勢下繼續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努力推進半導體產業的平臺建設;中小企業將向新的專業化方向發展,增加產業鏈的附加值,形成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支撐。

作為中國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壹員,SMIC以“爭創世界為核心”為己任,為全國多地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提供產業規劃、招商策劃、項目優化、產業活動等本地服務。

新謀研究總監王小龍:警惕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潛在變數。

新謀研究總監王小龍認為,2022年需要關註國內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的變化,尤其是科技創新板上市公司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潛在影響。2065438+2009年7月正式開板的科技創新板,為國內半導體行業點燃了壹把火。至此,科技創新板即將走過三年,而持有這些企業股權的核心高管也迎來了三年的解禁時刻。隨著這個時間節點的到來,核心高管對這些可變現股份的處理才是業內需要關註的。這些資金的流向可能會成為新壹輪國內半導體發展的基礎——核心高管可能會用這筆變現的資金創業,推動國內半導體行業新的發展高潮。

此外,國內半導體行業環境也存在壹些變數,芯片的短缺得到了壹定程度的緩解,但個別產品和囤積居奇的市場行為仍將延續壹段時間的短缺。

根據臺積電的測算,理論上代工廠對汽車芯片的供應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個別員工囤貨炒貨的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背後的原因是汽車芯片使用壽命長。尤其是在行業的繁榮期,在利益的驅動下,在代理模式的汽車芯片代理公司中,會出現壹些以“利益至上”為信條的員工。這些員工的囤積行為為缺貨的汽車芯片市場增加了風險。更大的危機是,當輪胎1廠家拿不到貨的時候,車廠的減產計劃會減少對芯片的需求。當達到供需臨界點時,壹旦這些員工開始銷售汽車芯片,很可能會沖擊原芯片廠的業務。

新謀研究總監宋長庚: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可能出現分化。

新謀研究總監宋長庚表示,2021年,中國半導體設計行業取得非凡成就,多家公司業績翻番,行業整體增長超過50%。這既有國內替代背景下需求增長的推動,也有產能緊張導致的全產業鏈價格上漲的推動。2022年,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可能出現分化:隨著產能緊張的緩解,獲得客戶認可的企業和產品將乘勝追擊,穩定供應鏈,擴大市場份額;尚未抓住機遇的企業,在供應鏈保障、客戶開發等方面可能面臨更大的困難。

就芯片設計企業的成長型市場而言,存儲器、功率器件、MCU等產品將繼續高速增長。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主機企業與芯片企業的直接合作,將為國產芯片帶來新的機遇。

新謀研究總監李國強:2022年功率集成電路市場將保持基本穩定。

新謀研究總監李國強認為,2022年功率IC市場將保持基本穩定,受全球半導體行業去庫存、市場競爭等諸多因素影響,2021年不會出現高速增長。

新謀研究副總監謝瑞鋒:國內高級包裝和傳統包裝市場兩極分化。

新謀研究副總監謝瑞鋒認為,就國內半導體封測行業而言,行業整體規模將繼續上升,主要是由於半導體整體景氣度較高,以及國內設計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增量需求。然而,2022年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增長率將小於2021。2022年,隨著芯片整體供需逐漸平衡,封裝測試產能的供需也將趨於平衡。2021的增速包含了物價上漲的成分,2022年物價上漲的概率較小。

在先進封裝領域,先進封裝依然火熱,大量資本投入先進封裝,主要得益於射頻、CIS、存儲器等封裝測試需求快速增長,市場整體仍在向好。而傳統包裝可能會轉向供過於求,傳統包裝產能形成周期短。目前已經出現壹定程度的產能松動,明年供需形勢可能出現逆轉。

另壹方面,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國內封裝基板行業的規模和競爭力進壹步增強。隨著國內眾多項目的量產,以及封裝測試廠商在此輪荒中對國產材料的支持,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行業整體生態實力將持續提升。

在《2022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展望(下)》中,核心研究將對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進行更為詳細的探討,包括國內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化合物半導體產業、EDA產業等細分行業的發展分析與展望,敬請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