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三天收入近300億!端午國內旅遊市場回暖

三天收入近300億!端午國內旅遊市場回暖

(王曉宇攝)

上半年最後壹個小長假結束,人們出遊的熱情如業內所料,讓這個在過去壹年遭受重創的行業逐漸走出“低谷”,不僅是遊客數量,還有旅遊收入和行業結構變化。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6月15日發布的數據,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信運營商、在線旅遊服務商的數據由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2021端午小長假三天(6月12-14),全國國內遊8913.6。國內旅遊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74.8%。

旅遊業“造血功能”的恢復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人口流動限制的逐步放開,旅遊活動從之前的大幅減少逐漸開始回升,並給行業和企業帶來了幾輪增長高峰。但在這背後,壹方面,行業企業希望在巨虧之下,通過諸多大幅轉移利潤甚至“虧本賺吆喝”的方式,再次“激活”市場;另壹方面,則是長期的旅遊限制“松綁”後,民眾的“報復性反彈”。與疫情前相比,雖然很多數據很優秀,但實際上對旅遊相關企業來說,真正受益的並不多。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漸正常化,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的幾個公眾假期,才真正開始發揮恢復行業和企業“造血功能”的作用。

從相關企業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在國際旅遊沒有重啟的情況下,國內旅遊出行市場的良好復蘇趨勢已經開始恢復或接近疫情前水平。

酒店客人的消費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與酒店“漲”類似,中高品質的民宿成為首選,呂嶽集團的高端民宿占總銷售額的30%以上。

在線旅遊平臺的統計更能反映行業的整體趨勢。據同程旅遊、同程旅行6月14日發布的端午假期旅遊報告數據顯示,小長假期間,同程旅遊平臺上各大交通、酒店、景區門票均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其中,主要交通工具訂單同比增長52%,酒店訂單同比增長69%,景區門票同比增長38%。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商攜程發布的《2021端午假日旅遊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顯示,今年端午平臺整體訂單較去年增長83%,其中門票、租車、主題遊等業務已超過2019同期,分別增長87%和153。周邊休閑、自駕遊、主題遊玩越來越被遊客認可。

多樣化趨勢

相對於以往國內旅遊單調的模式,近年來國內旅遊項目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這其實是在迎合旅行者的需求。

攜程旅行網的《報告》顯示,與五壹黃金周期間的長途旅行相比,周邊遊成為端午假期超過半數遊客的選擇。80後、90後、00後仍是主要旅遊目的地,高鐵周邊遊成為熱門選擇。此外,網絡名人城、網絡名人酒店、網絡名人引發的打卡熱潮,帶動了旅遊體驗向個性化、主題化方向發展。

根據在線旅遊平臺Qunar.com發布的統計數據,少數民族旅遊目的地因其“不紮堆”的優勢,成為端午節假期最受歡迎的目的地。平臺端午、清明假期的預訂數據基本壹致,但甘肅蘭州、新疆伊犁、福建泉州、海南萬寧、青海海西幾個少數民族旅遊目的地的預訂都在201次以上。六月,西北開啟壹年中最美的季節。伊犁的薰衣草進入了最美的時候,喀納斯的金蓮花也進入了盛開期。與2019相比,端午節期間去哪兒網平臺在伊犁、阿勒泰的預訂量增長了2.5倍。除了新疆,青海海西的茶卡鹽湖觀影人數也增加了壹倍多。

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等文化景區的文創產品日益豐富,故宮禦貓、河南博考古盲盒、三星堆萌萌杯等“潮玩”成為吸引年輕人打卡的理由。在去哪兒平臺上,端午節期間,印有河南博物館考古盲盒券的門票套餐最受歡迎。端午節期間購買故宮產品的用戶中,有60%在平臺上購買了北京出發的機票。

因為帶薪休假制度在中國還沒有普及,少數公休日就成了人們集中出遊的時間。除了那些有明確需求和興趣的旅行者,如何了解和決定他們的旅行目的地尤為重要。這部分工作壹直通過壹些垂直旅遊社區、消費指南網站、APP等渠道進行,但隨著在線旅遊頭部企業開始更加重視旅遊出行的內容營銷,這部分內容也開始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攜程發布的《報告》顯示,端午前壹個月,用戶在其內容渠道的總瀏覽時間增長了34.9%。端午節前壹周,攜程用戶瀏覽內容頻道比例較前壹周增長15.8%。

旅遊企業也開始通過更加立體的營銷和展示方式,向潛在客戶推廣很多目的地、酒店、旅遊線路甚至旅遊方式。六壹兒童節前夕,攜程把動物請到了直播頻道,動物園相冊也成了直播間的固定欄目,每天和網友見面。不僅僅是動物園相冊,攜程直播間約70%的訂單都是在用戶瀏覽內容後30分鐘內下單的。可以看出,隨著假期的臨近,尋求周邊遊的人更加積極,選擇性更強,同時也果斷下單,鎖定折扣。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謝小青認為,小長假消費的新特點、新趨勢,反映了旅遊者在旅行過程中對文化內涵、個性體驗、旅行品質的需求越來越高。端午節期間,各地文化旅遊活動精彩紛呈,為旅遊市場註入了新鮮活力。年輕人逐漸成為拉動假日消費的主力軍,也將從需求端加速拓展新的旅遊消費業態。

紅色旅遊迎來高峰。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調查,城市休閑、鄉村旅遊、畢業遊、親子研學成為端午假日旅遊市場主流。其中,周邊遊市最高,占29.1%,選擇市區和郊區公園的遊客占34.4%,88.6%的遊客行程在300公裏以內。城市休閑、家庭樂趣、郊區度假是主流。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場所是居民重要的休閑空間,而公園、主題公園、水族館、水世界等親子活動客流較大。

旅行動機方面,家庭休閑占35.3%,親子研學占16.5%。隨著畢業季的到來,95後、00後出遊比例上升,畢業旅行預訂量猛增。主要旅遊城市的旅遊市場比傳統旅遊目的地更加繁榮,旅遊城市的旅遊市場更加活躍。上海、無錫、杭州、成都、重慶周邊的品質酒店、度假民宿預訂價格比平時上漲50%以上。

與五壹假期“合家歡”出遊不同,今年端午假期恰逢考試季,消費者和家裏有考生的大學生出行的可能性較小。去哪兒數據顯示,95後、00後成為端午假期出行主力,占比分別為25%和18%。

交通數據最能反映遊客需求的變化。同程發布的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平臺火車票訂單量同比增長43%,3至5小時的“高鐵圈”是端午假期遊客的首選。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中國遊客出行半徑明顯縮短,短距離、高頻次、深度的休閑度假和文化體驗成為假日旅遊新趨勢。除了疫情的影響,中國遊客也更喜歡在小長假期間就近遊玩,既省去了乘船旅遊的麻煩,又能讓自己有更好的休閑和放松。

隨著建黨100周年的臨近,紅色旅遊開始達到頂峰。文化和旅遊部還表示,紅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快速提升,紅色旅遊人群呈現年輕化、親子化的特點。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調查顯示,全網紅色旅遊景點門票收入同比增長60%。

攜程還表示,通過其平臺預訂紅色旅遊產品的訂單同比增長60%。其中,北京、南京、延安、嘉興、遵義、保定、上海、淮安、韶山、安陽是最熱門的紅色旅遊目的地,圓明園、中山陵風景區、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棗園革命舊址、楊嘉玲革命舊址、南湖風景區、瑯琊山、紅旗渠、寶塔山成為頂級紅色旅遊。

也有人說,紅色旅遊也成為今年端午假期假日市場的壹抹亮色。與2020年同期相比,2021端午假期紅色旅遊人數增長200%。

從各大旅遊平臺發布的消費趨勢來看,深度遊、精品遊、小團遊越來越受歡迎。再加上旅遊過程中對高端酒店、自駕、購物等需求的上升,也是旅遊收入恢復增長的關鍵因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