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石獅海博會信息

石獅海博會信息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STCF)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臺灣省紡織推廣協會、臺灣省針織工業協會、臺灣省服裝工業協會、臺灣省毛衫針織工業協會共同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石獅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福建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為成員;福建省服裝協會、泉州紡織服裝商會、石獅市紡織服裝協會、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報、中國服裝報、時尚時報、紡織信息周刊雜誌社為合作單位;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將於每年4月18日至4月21日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石獅舉辦。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是中國紡織服裝業著名的集散地和發源地。從1992開始,石獅已經舉辦了十幾屆以服裝行業為主的商品博覽會,1995定位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由於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越來越大,1998升級為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專業經貿盛會。海博會作為國家級、國際性紡織服裝博覽會,以促進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宗旨,以“匯聚服裝名城、拓展兩岸市場”為理念,“面向臺灣、特色化、規模化、時尚化”,旨在推動石獅乃至福建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不斷提升辦展水平、擴大辦展規模。每壹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1999海博會融入了服裝名城服裝戰略研討會和兩岸三地著名設計師作品展。自此,海博會的文化內涵逐年升華。2002年,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臺灣省紡織推廣協會、針織協會、服裝協會、毛衫協會積極參與主辦博覽會,齊心協力為辦好博覽會出謀劃策。石獅市在5438年6月+2002年2月獲得“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後,於2003年首次將“休閑”主題融入博覽會,並同期舉辦了壹屆休閑服裝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揭牌儀式也開啟了石獅打造休閑服裝名城品牌的征程。首次單獨設立面粉及輔料展區,有效促進了紡織服裝產業上下遊互動,取得了11.8億元的驕人業績。2004年,市委、市政府重點推介石獅服裝城,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註,也讓外界對石獅服裝城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屆海博會進壹步挖掘“閩式服裝”的內涵,為區域產業合作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空間。

2005年4月18日至4月21日,第八屆海博會在亞洲最大的服裝商貿中心石獅服裝城舉行。博覽會與石獅服裝城同時盛大開幕,會展與市場融為壹體,成為以石獅服裝為核心的福建風格服裝時尚演繹的永不落幕的舞臺。博覽會突出“規模化、特色化、休閑化、時尚化”的特點。主展廳服裝展位3000多個,參展企業1500家,範思哲、久王牧等300個國內外知名品牌積極加盟。同時,還有面料和輔料的分展區。來自歐美、日韓、中東等30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海外客商5100人,國內專業買家18000多人,訪客15.6人。意向成交額達42.6億元,簽訂投資合作項目16個,協議金額。全球金融論壇、中國職業模特選拔大賽、2006春夏中國休閑面料流行趨勢發布、中日韓時裝發布體現了海博會的專業權威性和引領潮流的風格,彰顯了展會的整合和信息交流功能。本屆海博會以其新理念、新亮點、顯著成果,吸引了來自海內外130多家媒體的300多名記者的廣泛關註。法國著名時尚頻道FTV向全球86個國家播出了本土品牌“Cabin小屋大型時尚廣場秀”,進壹步推動了這壹展覽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近年來,作為中國規模大、規格高、市場輻射力強的紡織服裝專業盛會,福建省唯壹以紡織服裝為主題的專業展會,中國唯壹以兩岸經貿合作為特色的紡織服裝展會,上海博覽會主要突出以下特點:

1,臺灣特色充分凸顯。

海博會將充分發揮福建在兩岸合作交流方面的獨特優勢和石獅作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重要生產基地的良好基礎,突出兩岸合作和經貿交流特色,充分發揮石獅“休閑服裝名城”的品牌作用,促進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交流發展。臺灣省館是每年世博會的亮點。通過與臺灣省內同行的接觸和交流,臺灣省紡織推廣協會、臺灣省毛衫針織行業協會、臺灣省服裝行業協會、臺灣省針織行業協會與博覽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借助海博會這個平臺,促進石獅紡織服裝行業和臺灣省紡織服裝行業新面料、新信息的交流合作,同時讓臺灣省企業了解大陸紡織服裝行業的需求,促進臺灣省紡織服裝行業向大陸的合理流通,為臺灣省相關行業投資福建和大陸搭建橋梁。目前,石獅有170多家臺企,5000多名臺商在石獅經商。

2.享受休閑主題的詮釋。

近年來,世博會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休閑”主題發揮了關鍵作用。從參展企業的比例和參展企業的性質來看,參展的服裝企業以全州大中型服裝企業為主,特別是生產休閑服裝的企業,如七匹狼、久王牧、巴金、傅貴波導、愛登堡、英皇、大贏家、史泰亞、皇寶、蓋奇、威廉姆西等,約占服裝展位總數的80%,占壓倒性比例。而且,參展商通過突出企業核心品牌形象,特別布置展位,突出了展會的休閑特色和閩南板塊休閑服裝群體的優勢。展會宣傳、休閑面料、休閑裝流行趨勢發布等壹系列休閑主題活動,充分展示了“福建派”服裝引領休閑時尚的整體實力。

3.規模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

通過提升展會規格、擴大展會規模、提升展會檔次、豐富展會內涵、提升服務水平,海博會正不斷向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集商品展示中心、物流中心、品牌展示中心、采購中心、技術研發中心、OEM加工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於壹體,經濟效益陡增。海博會將進壹步加強城市品牌的吸引力,成為整個服裝產業的助推器,以服裝產業帶動其他六個產業的發展,以“壹城六市”促進以石獅為中心的福建紡織服裝特色產業區的持續繁榮。

4.配套活動內涵豐富。

壹年壹度的上海世博會是經濟和文化的完美結合。服裝產業發展論壇、中國休閑面料流行趨勢發布、中國職業模特大賽總決賽、休閑城市與休閑旅遊高峰論壇、品牌時尚展、中國縫制機械商業年會等壹系列賽事的成功舉辦,賦予了博覽會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日本、韓國、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及全國各地參展商的企業文化與福建服裝板塊獨特的服裝文化相互融合,彰顯了海博會的文化品牌內涵。

5.國內外影響力持續擴大。

海博會作為壹個成熟的展會、創新的行業符號、進步的時尚夥伴,吸引了全球紡織服裝行業及相關行業的參與和關註。意大利米蘭服裝公司、亞洲時裝聯合會韓國委員會、韓國時裝協會、韓國紡織品開發研究院、日本時裝協會等。所有人都對世博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或組織國內廠商參加進博會,或出席進博會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探討。海博會作為省政府主辦的展會,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熱情關心和支持,在政策制定、形象宣傳等方面給予了指導和支持。邀請了莫斯科、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的大使進行指導。《FTV》、《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壹套》、《中央電視臺三套》、《中央電視臺四套》、《中國服裝報》、《中國時尚時報》、《鳳凰衛視》、《廣東衛視》等主流新聞媒體和專業權威媒體記者對博覽會高度關註,赴博覽會進行采訪和廣泛宣傳。

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對擴大內需、發展對外貿易,促進海峽兩岸產業對接,推動福建乃至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1,海博會對福建風格服裝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海博會創造了石獅紡織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升級,推動石獅成為產業鏈完善、產業要素集聚的服裝名城,推動石獅成為中國第壹服裝名城。推動亞洲最大服裝城石獅的落地、建設和運營,使石獅成為閩式服裝板塊的中心,海博會新會場石獅服裝城也將成為閩式服裝的國際平臺和發展引擎,兩者相輔相成,互動發展。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為石獅服裝城成為中國服裝批發市場的第壹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850商家入駐石獅服裝城,石獅服裝城成為永不落幕的博覽會平臺。隨著石獅服裝城在全省乃至全國乃至世界的龍頭作用的充分發揮,石獅市的紡織服裝產業和紡織服裝貿易將進壹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海博會有很強的產業帶動效應。博覽會將拉動旅遊、購物、貿易等行業收入,促進石獅第三產業發展,培育豐富的財稅資源。更重要的是,博覽會將聚集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國家權威機構和企業自身的發布,各種新材料、新設備的發布,成為企業謀求擴張、發展、升級的“行業方向標準”。海博會的歷程是石獅服裝產業逐步發展,市場逐步成熟的縮影。隨著博覽會的升級和擴大,海博會已成為企業開拓市場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吸引了商家,並為國內外制造商、經銷商、進出口商、零售商、服裝和紡織品設計師以及國際采購機構提供了壹個開放的貿易交流平臺。紡織服裝業可以在不斷擴大的開放大潮中獲得產品、技術、生產和營銷的比較優勢,從而大大降低國內資源的機會成本,有助於提升綜合競爭力。博覽會期間,紡織服裝倉儲物流中心等配套招商項目的簽約建設,將極大促進城市、產業、港口的互動發展,促進我市紡織服裝產業的提升和升級,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

3.海博會以鮮明的產業特色推動縣域經濟,提升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博覽會將有助於石獅增強服裝產業的集聚效應。中國西褲小鎮、領秀運動服飾小鎮、豐利童裝、錦尚工藝品、永寧體育用品、寶蓋五金配件、鞋飾、沿海三鎮漂染集控區等“壹地壹品”、“壹鎮壹業”的產業格局,在博覽會上展現出勃勃生機。這些專業生產基地使石獅的產業集聚效應突出,使石獅形成了國際工業加工區。世博會還有助於中心城市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據估計,以石獅為中心的泉州紡織服裝區生產的休閑服裝和夾克服裝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4,運動服裝、童裝和內衣出口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

4.海博會突出休閑個性,挖掘福建文化,提高產業專業化和競爭力。根據石獅服裝產業集群的特點,每年博覽會期間都會精心策劃、組織和實施壹系列活動。舉辦頂級名家、名師的論壇活動或交流活動;根據石獅的閩南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閩式服裝的文化內涵,推行名牌戰略,有利於整個石獅服裝行業的提升和閩式服裝企業的品牌推廣。實施名店戰略,鼓勵服裝企業開展連鎖經營,開設專賣店,適當開展服裝連鎖店或形象店評比活動;各種設計師作品的展示和流行趨勢的發布,搭建了充分展示設計師才華的舞臺,促進了石獅服裝產業作為時尚產業的深入發展。海博會匯聚了本行業眾多優勢企業和知名品牌,推介了行業先進代表。這種有效的服務引導了企業的發展,確定了行業的正確方向。壹路走來,海博會不僅造就了壹批服裝名企、服裝品牌、服裝店,還塑造了壹批著名企業家、設計師、服裝模特,促進了石獅服裝企業的管理、品牌運營和產品設計水平,推動了名企、名牌、名店、名師、超模“六大工程”的實施,推動了石獅乃至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5.世博會將成為“城市名片”,促進城市升級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海博會是展示和宣傳石獅品牌形象和產品的最佳舞臺,通過舉辦展會提高了石獅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石獅市市政府在國內外大力推進石獅市(石獅街道)建設,使石獅的發展更加與國際接軌,走向國際化。隨著國內外品牌的碰撞和互動,石獅企業的品牌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決策者的重視。無論從展廳布置、展覽活動,還是風格品味,企業都充滿了文化內涵。企業不再只關註眼前利益,而是著眼於如何做強做大品牌,成為“百年品牌”。

石獅市委市政府以展會為媒介,全力打造和提升城市文化,推動城市升級。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辦了“石獅服裝城推介會”、“休閑旅遊論壇”、“閩南服裝文化展”等活動,宣傳了“打造服裝城知名品牌”的目標。通過政府對產業的重視,項目規劃的前瞻性和開拓精神,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打響了城市品牌,實現了城市營銷戰略。

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帶動下,壹批城市重點工程建成使用,提升了城市品位;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金融服務、旅遊接待、口岸聯檢、娛樂購物、人員素質培訓等相關軟硬件綜合環境日趨完善。博覽會對城市的帶動效應初顯,石獅被重新定位為“閩派服裝”中心城市、泉州灣口岸中心城市、商貿濱海旅遊休閑城市、對臺開放交流前沿地。2010年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了石獅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展示了石獅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和光明發展前景,成為石獅的壹張靚麗名片,使石獅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壹顆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