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的孩子不壹定是真的壞孩子,只是他們的學習習慣或者行為習慣出現了偏差,這是肯定的,老師需要掌握壹些應對的知識。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壹下。
我是壹名中學老師,遇到的愛頂嘴的孩子有:
1,在同學面前逞能,想炫耀;2.在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有隔閡;3、在習得性無助中學習,為了不學習,故意在課堂上找茬,目的是讓老師把他踢出教室。4、性格急躁易怒,壹點就燒。從上面來看,孩子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就不是真正的壞孩子。但是如果孩子頂嘴,老師真的很容易判斷他是壞孩子。當老師在課堂上被頂嘴生氣的時候尤其如此。
面對孩子在課堂上頂嘴,我認為教師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1,第壹種情況。第壹種情況,學生想在課堂上炫耀,炫耀。這是典型的“課堂小醜”表現,我們可以用以下步驟來應對:
a、停止上課內容,讓場面涼壹會兒,或者用“眼神殺人”讓學生意識到妳的不滿;b、現場得到控制,老師繼續上課,好像妳沒有發現剛才的情況。但課後要單獨提醒學生,告訴他妳的不滿;c .如果眼神交流沒有用,可以慢慢走到他身邊,輕聲或用手勢提醒他;d、表揚身邊的好行為,讓他知道什麽樣的行為是對的,什麽樣的行為是錯的。對付這樣的學生,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讓他的行為得不到別人的關註,讓他覺得這樣的行為沒有意義,老師也完全不在乎,以後自然就少了。
不要跟孩子頂嘴,老師會被他押韻,上課跟他回壹句話。結果妳的認真會讓他更加興奮,從而強化這種行為。
2.應對第二種情況。第二種情況,學生和老師有直接的差距。然後,老師需要先反思自己之前的行為,是否有讓學生不滿意的地方。如果有,而且確實是自己做錯了,那麽可以私下和學生溝通。只要老師願意低頭先認錯,作為學生,大部分都會欣然接受妳的道歉。只要消除了妳們之間的差距,學生在課堂上自然就不會再針對妳了。
3.應對第三種情況。
在第三種情況下,學生習得無助只是想讓老師把他踢出教室。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老師的好心,對學習無望的學生仍然不死心,不知道如何在班裏實施分層教育,壹直用尖子生的作業要求或者學習強度來要求他們。如果他們做不到,就經常被老師拿來當例子。說實話,這些學生也很可憐。他們找不到在學校生活的樂趣和理由,所以想早點被學校“踢出去”。但是,妳需要壹個被學校開除的理由。他們最容易找到的理由就是在課堂上搗亂,被老師拒絕,然後被正大光明地扔出去。這其實也是這些人在課堂上故意和老師“頂嘴”的主要原因。在壹些農村初中,這樣的學生很多。
對於這些學生,其實我壹直在強調,最好的辦法是:
a、老師要有正確的教育觀——不是所有學生都能上清華北大。義務教育階段要培養優秀的學生,對於不優秀的也要給他們住校的理由。那麽,有什麽理由可以讓他們在學校生活的很開心呢?告訴他們,壹個人除了學習,其他方面的優秀也同樣重要,比如優秀的體育,優秀的藝術,優秀的歌唱,優秀的手藝,優秀的勞動,等等。每壹種優秀都值得表揚。在教育方面,我們應該知道如何為這些孩子開設“特殊教育區”。所謂“教育特區”,其實就是分層教育。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做不同的事情。好像老師在布置任務上花的精力比較多。但是,我們批評他們,是因為他們收不到作業,懲罰他們作業做得不理想,我們精力就少了。而且,認識到目前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低,可以為我們以後表揚他們提供充足的空間。比如有的同學,妳承認自己的能力只能拿20分,這不是侮辱他,這是現實。只有承認這個現實,他的分數是21,妳才能表揚他。結果他開心,妳也開心。但如果妳用60分的標準來看他,在妳眼裏,20分和21分沒什麽區別,該鄙視他就鄙視他。結果妳看他醜,他看妳醜。4.應對第四種情況。如果是第四種情況,學生情緒急躁易怒,超出了我們老師的解決能力。我遇到過這種學生,真的讓老師很頭疼。
遇到這種學生,老師壹定要脾氣好,懂得“理性控制憤怒”,這壹點很關鍵。當學生情緒失控時,妳要第壹時間做出反應,然後先控制住學生,轉移到人少的地方讓他冷靜下來。
如果妳做不到這壹點,妳需要向第三方尋求幫助。比如學校提前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就要和某個老師打招呼(比如學校政教處的老師)。它壹聽說學生和老師有矛盾,就要勸阻,讓學生自己冷靜下來。
壹般情況下,這樣的學生在盛怒之下不容易溝通,但冷靜下來就可以溝通。
當然,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學校也只能這樣了。如果家長多加重視,帶這個孩子去更專業的心理咨詢會更有效。
總結壹下我的觀點:如果學生只在課堂上頂嘴,嚴格來說不壹定是所謂的壞孩子。
尤其是從我對以上四種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實每壹種情況都有壹定的對策。如果教師能夠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認真理解和重視,很多問題是可以緩解或解決的。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壹些看法,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大家好,我是軍山,壹線老師。我喜歡談論教育。如果妳喜歡這個內容,請關註我。君山期待與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