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輿論監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嗎?

輿論監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嗎?

輿論監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網絡的力量越來越大,網絡輿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讓我用事實說話。

壹種新的網絡輿論工具應運而生。

壹、網絡輿情的背景

互聯網已經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輿論的放大器。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應用和管理。

胡錦濤

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已達3.38億,網民數量已居世界第壹。互聯網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網絡輿論已經成為壹股不可忽視的強大社會力量。

近年來,網絡熱點事件頻發,主要有兩個背景:壹是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期,出現了壹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如貧富懸殊、官員腐敗、傳統價值觀受到沖擊等;第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接入互聯網獲取新聞信息,表達意見和訴求,傳統媒體壟斷的傳播格局被打破,網絡成為基層最便捷的表達渠道。專家指出,壹個事件能夠吸引網民的關註,聚集網絡輿論的焦點,主要是因為它刺激了網民乃至公眾“最緊張的神經”,具體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網絡輿論焦點

典型

1

個別政府官員違法亂紀

羅彩霞天價煙案,貴州習水官員嫖宿幼女案。

2

包括代表國家機器的政治、法律和城市管理團隊。

俯臥撐,捉迷藏事件,鄧玉嬌的情況和王帥的情況。

涉及代表特權和壟斷的政府部門和央企。

北京火車站售票,央視大火,3G頻段分配

衣食住行等國家民生問題。

房價、養老保險、醫療制度改革、教育公平

不合理的社會分配和貧富分化

國泰君安天價薪酬和高管降薪

涉及國家利益和民族自豪感。

家樂福事件

重要或敏感國家和地區的突發事件

奧巴馬就職

影響力較大的熱點明星的熱點事件

裸照/色情照片醜聞

近期網絡曝光的壹些案例

序列號網絡曝光時間

事件

評論

載體

1

2009-02-03

段磊向曹縣莊寨鎮書記郭峰匯報了此事。

段磊被捕後,司法當局撤訴並道歉。

天涯社區/新浪博客等。

2

2009-02-12

王帥發布了壹份關於政府非法征用土地的報告。

Ku·王帥被跨省追捕,警方後來承認這是壹起錯案。

天涯

2009-03-03

浙江省溫州市官員低價購買安置房。

官方證實事件屬實,隨後司法介入,三名責任人被判刑。

天涯

2009-5-22

湖南祁陽領導幹部接收涉黃消費清單

紅旗水庫管理所原所長楊等9名黨員幹部受到撤職等相應處分。

天涯

2009-06-17

鄭州規劃局副局長“為黨說話還是為民說話”

市委成立聯合調查組,副局長停職接受調查。

新華網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9-06-23

湖北29歲市長“打傘照”

沒有官方回應。

凱蒂社區

2009-06-25

重慶高考狀元造假

高考狀元沒考上。

主要論壇

2009-06-29

溫州路上緩緩行駛的壹輛警車,被網友戲稱為“遛狗門”。

公安局黨委決定免去副隊長職務,並通報全市研究加強隊伍管理。

溫州“703804”論壇、新浪、網易、騰訊

2009-07-03

河北省鹿泉市當地幹部毆打上訪群眾。

檢方證實該事件屬實。

10

2009-07-20

四川省洪雅縣官員吃完飯砸了壹家餐館,引起餐館員工上訪。

招商局局長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四川在線天府論壇

11

2009-08-29

北京經濟適用房資格公示“最佳身份證號”

網友和媒體從政府公示中發現線索,相關部門進行了解釋。

主要論壇

12

2009-09-10

上海交管部門“釣魚執法”

當事人發帖求助,司法介入,糾正錯誤執法。

天涯

13

2009-10-08

新疆建設兵團"最牛頭的老婆"打人。

發帖曝光團長妻子毆打解說員,夫妻雙雙被辭退。

新華網論壇、紅網論壇

14

2009-11-05

承德壹鄉鎮書記“想跳樓就去五樓”

該秘書因“對接待工作不負責”而被免職

主要論壇

15

2009-11-09

南京徐寶寶在醫院去世。

網友參與調查組推翻訴訟結論。值班醫生確實在玩遊戲,孩子的母親已經跪下求救。

天涯

16

2009-11-27

內蒙古貧困縣阿榮旗檢察院檢察長劉借豪車。

有關部門給予黨內警告、行政處分,我提出辭職。

people.cn

中國報業網

大河論壇

17

2010-2-28

廣西來賓市煙草局原局長韓峰的“日記門”

已批準逮捕,有關部門正在調查。

天涯

……

二,網絡輿情的工作現狀

作為信息時代的新產品,壹些地方政府和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面對網絡輿情時還存在壹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認識不足:片面認為網絡是年輕人的娛樂工具,有荒誕、低俗甚至“很負面”的東西。在工作中,我滿足於傳統的或現有的工作方式和模式,習慣於認為通過開會、發文件、看報紙來做工作是現實的。

第二,關註度不夠:不願接受來自“虛擬世界”的聲音,與其看到或聽到不那麽順眼的惡意攻擊,不如不看、不聽“眼不見為凈”,相信“真理不言自明”、“身正不怕影子斜”、“謠言止於智者”等信念;

第三,面對面不夠:害怕網絡,主觀上對網絡有所隱瞞。“不怕通報,就怕網報。”壹旦回避“負面情況”,要麽是“口令”,要麽是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刻意與網絡保持壹定距離的“酒席”;

四、回應不夠:敷衍,壹方面不好說但又不想說,壹方面又不屑說。雖然有回應,但依然在她吉他後面把半張臉藏在我們面前三言兩語躲躲閃閃,等等。

作為地方政府或領導幹部,不敢面對網絡輿論,會影響個人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同時會影響發展大局和社會穩定。網絡輿論和其他事物壹樣,也是壹把雙刃劍!

事實表明,大部分網絡輿情事件的起源都在基層,但解決路徑取決於高層;對於事件的處理,大部分網民對黨和政府高層抱有很高的期望和好感,但對基層民眾失望和不信任,呈現出明顯的民意落差。網絡輿情事件的幹預和解決主要是越級幹預,事件的主要主管部門、同級甚至直接上級主管部門大多沒有參與事件的解決。越級幹預雖然效果明顯,但不可能是常規的解決辦法,還會刺激越來越多的此類事件。如果不激發基層政府解決問題的活力和動力,而是壹味地將矛盾上交,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波瀾。從介入時機來看,嚴重滯後!在危機公關和問題管理中,最好在事件發生後12小時內響應並啟動應急預案。但目前,政府只是在事件成為網絡輿論熱點後“然而我們打了壹千遍電話,催了壹千遍,她才向我們動手”,錯失了改變輿論流向和正反局面的良機,往往造成網民的情緒淤積。比如165438+天價煙事件後0天,捉迷藏事件後7天,北京站搶票事件後4天的幹預。

可見,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有待提高。應對能力的嚴重滯後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觀因素外,還與我們地方政府網絡輿情專業人員不足、應對機制不健全、網絡輿情監測技術手段嚴重缺乏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