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會有壹些讓人有點惱火、好笑又不能當眾吐槽的事情,那就是朋友裝逼。
比如我剛無意中刷到壹個不太熟的朋友的朋友圈:“從老公公司拿壹根數據線,還好離家不算太遠。”然後貼著張蝙蝠公司門口顯眼的Logo照片。
我突然大笑起來。
裝逼是個技術活,真的有水平。
準確的說,妳越能在不經意間出現,妳就越成功。
比如這位朋友,用壹段話,壹張照片,讓人獲得背後想要分發的海量信息。
信息是分發的,但是太刻意了,只能算中下水平的強制。
毒雞湯壹般會讓diss說“妳以為的炫富,不過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罷了。”
但畢竟做朋友不同於不知道對方的背景。是想呈現日常生活還是真的裝逼?大家心裏不都有個B數嗎?
只是有壹些強行的方式,防不勝防。
小仙去參加壹個朋友的生日聚會。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壽星手裏拿著車鑰匙,就問他什麽時候買的車。她嘆了口氣,說:“我和我丈夫告訴他,這不是壹個大日子。保持簡單就好。他堅持要送我壹輛車作為禮物,開車也不用練手。他立即給了我壹個協議。”
大家立刻發出羨慕嫉妒恨的噓聲:“女人,妳是個快樂的煩惱。”
當然,也有類似的案例——
“哇,妳小子混得真好!”
“哎,不是壹樣的工作,只是苦了導演。現在我想我還是不要這個職位了。”
“哇,妳還是這麽謙虛。哥們,妳真棒。”
“為什麽我老公沒和妳壹起來幼兒園?”
“哎,他整天不知道幹什麽,經常出差,整天飛來飛去,要去很多國家。”
“這麽厲害,那就很忙了。”
“我好多年沒見到妳了。妳現在住在哪個城市?”
“生活不容易,壓力挺大的。在北京打拼十年,剛買了壹套復式。老家也有兩套房,和老婆有車。僅僅是壹輛車和壹棟房子。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此人中年,壹家人的安危最重要。”
“對,對,不容易。”
像這種假裝自嘲的模式,似乎需要妳更加註重贊美,我們統稱之為“虛心假裝”。
我以為只是壹句普通的問候,被刺眼的燈光打了個措手不及。
從感覺上來說,有的人可能壹笑置之,有的人會覺得很討厭。如果妳和妳的朋友私下交談,妳的朋友可能會同意並說:“別理他。”
如果還是抓到類似受傷的輕微情緒波動,也是正常反應。
首先,了解裝逼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爭強理論中認為,人生來就有自卑心理,當社會群體存在差異時,人們會本能地在群體中尋求比其他個體優越的地位。
表明自己被認可,從而獲得自我形象和認同,或者更好的物質和精神享受,是人性的壹種原始動機。
裝逼是日常需要,在我們的人生階段有很多獲得優越感的方法:
與在校成績相比,
在工作中,與職位工資相比,
從外貌和打扮開始,人們壹般會在同壹個階層的人或者曾經是同壹個階層的人之間尋求差異化的肯定和滿足。
壹個中等收入的人和身價上億的大老板比資產是自找麻煩,在同等收入的圈子裏更容易表現出其他的優越感。
荷蘭動物學家弗朗西斯·德瓦爾(Francis de Waal)在他的代表作《黑猩猩的政治》中寫道,黑猩猩耶隆(Yeron)實際上並不比其他黑猩猩高,但他成功地通過把頭發豎起來假裝比其他黑猩猩大,從而引起了它們的敬畏。
在人類社會中,吹牛是壹種假裝和黑猩猩高聳的毛發相似的方式。在朋友面前很能裝,主要用來凸顯在這個群體中,他們不僅有能力、家庭經濟實力等硬件,還有夫妻感情等軟實力。
不管妳有沒有見過那些正常的,高調的,低調的,謙虛的偽裝者,最後目的都是壹樣的。每壹個偽裝者都隱藏著在同級中尋找優越感的需求。
我假裝我是(日常假裝罪犯的自省)
相應的,那些優秀的人通常沒有這種方式也能獲得足夠的社會認同和優越感,所以這就是為什麽真正的牛人更謙虛低調。
說了這麽多,妳就明白為什麽我們在被迫裝逼的時候會覺得不舒服了。請安慰受傷的人。
因為別人無形中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優越感,會讓妳在關系中處於更低的位置,容易讓人本能的自卑和反感。
不要裝逼被雷劈(裏嫩外脆)
其實朋友之間吹牛壹笑而過才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面對這種虛無縹緲的心理壓制,如果妳真的想平衡它,我可以給妳幾個小技巧:
1,順勢追擊法
這壹招適合炫耀經濟能力的人,比如“當了導演”、“買了別墅”、“年薪百萬”的人。先恭喜他們的追求,然後許下承諾:“妳太厲害了,太牛逼了。讓我們慶祝壹下。妳什麽時候去XX酒店請客?”
而且不要羞於提問,直到對方明白裝逼是有代價的,要付錢給表演者看自己的表演。
2.讓白術保持沈默
包,壹定要有對象的呼應,如果失去了回應,就沒意思了。
如果不想回應,可以用沈默代替。在這種尷尬的氛圍下,讓說話者獨自承受這種無形的拒絕壓力,或者反省自己或者另找對象強行。
3.以退為進。
在對方裝得很開心的時候,悄悄給對方看更豐富的條件。
比如,有人在吹噓他的好車,熱情地想載妳壹程,他禮貌地拒絕了,開了更好的車。
但是這種方法要求我們比敵人的能力更高級,基本是殺手鐧。
當然,這些只是表面技巧。我更希望妳修煉成功,內心強大,面對各種脅迫也能壹笑置之,不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情緒。
默想《九陰真經》養心的壹句口訣——“他逼他強,清風吹山頭;他獨自過,明月照江面。"
畢竟我們還是好朋友。結束
-
作者簡介:蔡健健,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寫情感心理的深度分析,做壹個溫暖理性的老樹洞,立場鮮明,保持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