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巨人之路的形成原因是什麽?

巨人之路的形成原因是什麽?

英國的巨型公路

在北愛爾蘭安特裏姆平原的邊緣,海岸邊的玄武巖懸崖腳下,由4萬多根巨柱組成的揚茨科斯韋角(Cape Jantzcosway)突出海面。這4萬多根大小均勻的玄武巖石柱匯聚成壹條綿延數千米的堤道,被譽為世界自然奇跡。300年來,地質學家研究了它的結構,得知它是由第三紀的活火山持續噴發形成的。熔化的玄武巖流從地下湧出,冷卻後收縮,形成六邊形、四邊形或五角形棱柱。

巨人之路的傳說

巨人之路也叫巨人之堤或巨人之點,這個名字來源於愛爾蘭民間傳說。壹種理論是由愛爾蘭巨人芬恩·麥克姆海爾提出的。他把柱子壹根根搬到海底,這樣他就可以去蘇格蘭和對手芬恩·蓋爾作戰了。當麥克姆海爾完成後,他決定休息壹下。與此同時,他的對手芬恩·蓋爾(Finn Gail)穿越愛爾蘭評估對手,卻被沈睡巨人的龐大身軀嚇住了。尤其是在麥克姆海爾的妻子告訴他這其實是壹個巨人的孩子後,蓋爾在考慮孩子的父親應該是壹個什麽樣的怪物時,他的生活很擔心。他匆忙返回蘇格蘭,摧毀了身後的堤道。現在所有的堤道遺跡都位於安特裏姆海岸。

另壹種說法是,愛爾蘭國王軍隊的指揮官,巨人芬恩·麥克姆海爾,實力很強。有壹次和蘇格蘭巨人打架,他撿起壹塊石頭扔向逃跑的對手。石頭掉到海裏,變成了今天的巨島。後來,他愛上了住在赫布裏底群島的巨人姑娘,為了帶她到這裏來,就修了這樣壹條堤道。解開巨人之路之謎

從空中看,巨人之路的赭色石柱堤道在藍色大海的映襯下格外醒目,耐人尋味。但是是什麽樣的自然力量創造了這壹舉世聞名的奇觀呢?

現代地質學家的研究解開了“巨人之路”之謎。白堊紀末期,北大西洋開始分裂,北美大陸與歐亞大陸分離,地殼劇烈運動,火山爆發頻繁。大約五千萬年前,從赫布裏底山脈到北愛爾蘭東部,也就是現在的蘇格蘭西部,火山非常活躍。熔巖從斷裂的地殼中湧出。隨著熾熱的熔巖逐漸冷卻、收縮和結晶,它開始破裂成規則的圖案,通常是六邊形。

巨人之路的海岸包括退潮區、懸崖、通往懸崖頂部的道路和壹片平地。懸崖的平均高度是100米。火山熔巖在不同時期溢出五六次,形成了懸崖的多層次結構。巨人之路是這條海岸線上最像玄武巖的地方。大量玄武巖柱排列在壹起,形成壯觀的玄武巖柱林,氣勢磅礴。石柱不斷被海浪侵蝕,在不同的高度被切斷,造成了巨道的階梯狀外觀。

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壹般寬約0.45米,長達約6000米。有的石柱海拔6米以上,最高的可達12米左右;壹些石柱被淹沒在水下或與海面壹樣高。類似的柱狀玄武地貌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如赫布裏底群島的斯塔法島和冰島南部,但沒有巨人之路那麽完整壯觀。《巨人之路》是這壹獨特現象的完美表達。這些石柱組成了壹條有臺階的石板路,寬度就像壹片茂密的石林。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僅是陡峭的自然景觀,也為地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信息。火與冰的傑作

幾千萬年前,胚胎期的大西洋開始不斷分裂擴張。大西洋中脊是分裂和擴張的中心,也就是分離板塊的邊界。中脊裂谷上湧的上地幔巖漿覆蓋面積大,熔巖層重疊。今天,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熔巖高原是由當時大規模的熔巖流形成的。熔巖冷卻形成玄武巖,巖漿的凝固過程會收縮,收縮力非常均勻,以至於開裂時會形成正六棱柱。這個過程有點像泥潭底部厚厚的壹層泥被太陽暴曬而開裂。在形成至今的千萬年間,Jaentzkowski角的玄武巖柱經過大冰期冰川的侵蝕和大西洋海浪的沖刷,逐漸塑造成這種奇特的地貌。每根玄武巖石柱其實都是由幾塊六角形的石頭堆疊在壹起而成。海浪沿著石頭之間的斷層線逐漸侵蝕裸露的部分,把松動的部分帶走。最終形成玄武巖巖脈的臺階效應。奇異的玄武巖

在北大西洋形成的早期,現在分離的北美大陸和歐洲大陸之間新形成的海道仍在開發中。北大西洋的主體地位已經確定,但其邊界正處於形成和變化階段。大約8000萬年前,格陵蘭島的西海岸從加拿大分離出來,但東南海岸仍與不列顛群島的西北海岸緊密相連。大約2000萬年後,這些海岸開始分離,在現在的斯凱島、拉姆島、馬爾島和艾倫島上,以及蘇格蘭的阿德納莫恩島和愛爾蘭南部的西爾弗加裏昂島、克利夫頓島和莫恩島上都有大火山。這些古火山在早期壹定很壯觀,但關於當時情況最重要的記錄是洪水、高原和玄武巖。噴出的玄武巖是壹種特別熱的流體熔巖。據記載,它的下坡速度超過每小時48公裏。流體熔巖容易大面積擴散,因此有“溢流玄武巖”之稱。而且,它們形成了遍布火山活動區的大型熔巖。印度德幹高原也有類似的玄武巖,在4000-6000萬年前形成了70萬立方千米的熔巖。任何熱液體遇冷都會收縮,熔巖也不例外。但當熔巖最終冷卻結晶時,它開始爆發出規則的圖案,通常是六邊形圖案。熔巖的主要特點是裂縫上下直伸,水可以從上往下流。結果形成了壹個獨特的玄武巖柱網絡,所有的玄武巖柱不可思議地連接在壹起,它們之間只有微小的裂縫。

除了巨人之路,另壹個著名的例子是蘇格蘭西海岸赫布裏底群島的斯塔法島。大部分地區玄武巖柱發育良好,會有壹個巨大的洞穴。沿著神秘巨人的道路,那裏的海水將石柱侵蝕成了芬戈爾洞穴。芬戈爾洞穴非常著名,幾個世紀以來,詩歌和小說中都有對它的描述。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在1829年訪問該島時受到啟發,創作了壹首著名的管弦樂前奏曲,現在稱為“內赫布裏底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