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州護士學校,哪家比較好?

廣州護士學校,哪家比較好?

廣州護理學校推薦這三所學校。

1,廣州醫科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創建於1958,是壹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開展博士、碩士、本科生多層次人才培養的全日制大學。東風西校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市中心,南依郁郁蔥蔥的越秀山,北依美麗的劉樺湖。是學習和研究的理想場所。番禺校區位於與廣州大學城壹江之隔的新建鎮,環境優雅,設施先進,現代氣息濃厚。

有16所二級學院,8所直屬醫院和10所非直屬醫院,19個研究所/中心,19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其中呼吸疾病實驗室是廣東省地方高校中第壹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壹批省級重點學科和專科,其中呼吸內科排名全國第壹,胸外科排名全國第五,臨床醫學排名ESI前1%。

學校堅持“人才興校”戰略,聚集了壹批優秀教師,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講師、特聘教授、廣東省珠江學者、全國名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等。博士生導師84人,碩士生導師570人。

本科專業19,涵蓋醫、理、管、工、法五個學科。學校具有研究生免試資格,壹級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壹級學科有1個博士授權點,二級學科有22個博士授權點。有壹級學科(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11653人,成人學生21890人,其中留學生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2.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位於美麗的羊城廣州,創建於1956。是新中國首批四所高等中醫藥院校之壹,原由衛生部(現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2000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組建,主要由廣東省管理。是中國第壹個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被碩士生推薦免試。教育部兩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結果均為優秀。目前是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大學。

學校擁有廣州三元裏和大學城兩個校區,占地1.377畝,建築面積78萬多平方米,設備總值4.9億元。擁有科技查新工作站、檢測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和教育部大型室內文體活動場所。

學校堅持“大學與附屬醫院融合發展”,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2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教學醫院覆蓋了廣東省絕大多數大中型中醫醫院和周邊省份的部分中醫醫院。其中,壹、二、三附院組成以43個國家重點專科為龍頭的專科疾病技術群。床位5000多張,門診總人次超過654.38+00萬人次。綜合實力在國內名列前茅。二附院(廣東省中醫院)首創香港公立醫院中醫臨床研究中心,被譽為全國醫德醫風典範。門診總數近20年來壹直保持全國第壹。

截止2014年末,教職工人數超過5000人(含附屬醫院)。學校擁有3名雙聘院士、1名中醫藥碩士、2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6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08名正高級職稱、594名副高級職稱、242名博士生導師、60名碩士生導師。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導師38人。

3.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原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壹軍醫大學,創建於1951,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被批準為中國八所試點八年制醫學教育的大學之壹。2004年8月,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的命令,整體劃歸廣東省。有本部和順德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76.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4.67萬平方米。面向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地區招生。

現有16個學院,包括第壹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生物技術學院、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醫學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有直屬醫院6所(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北郊醫院),開設專科26個,其中國家特色專科6個,廣東省名牌6個。全日制學生15514人,其中本科生12061人,研究生3027人,留學生501人。

學科涵蓋醫、理、工、文、管、法、經等七大學科。目前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藥學、護理學、特殊醫學),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特殊醫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內科(消化系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2個國家重點培養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外科學(骨外))和5個中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腎臟病、中醫藥劑學、中醫腦病、中醫藥理學、中醫痹癥)。廣東省重點學科10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建設項目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3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學科分布在3個壹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覆蓋24個二級、三級學科。

專業技術人員6079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100人。現有院士3人,雙聘院士2人,973工程首席科學家2人,全國名師2人,全國模範教師和優秀教師5人,全國高校骨幹教師7人,廣東省名師6人,長江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何李獎”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

“十五”以來,承擔項目2139項,獲得垂直項目513萬元,主持“973”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項。作為第壹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壹等獎24項。自2000年以來,我校已有5項科研成果7次入選國家公布的年度十大科技新聞。2004-2008年,在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論文排名中,我校連續五年在全國1000多所高校中排名前16。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始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 Engl J Med(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影響因子為51.296。這項成果被《美國內科年報》評為“2006年內科領域最重要的65,438+04研究進展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