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張立海孫東準田榮軍等。
(國土資源自然地質信息中心)
介紹了大慶油田、塔裏木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和渤海石油研究院的巖心管理情況,包括巖心庫的規模和儲存服務設施、巖心的來源和數量、巖心庫的標準化和數字化程度。
油田;核心銀行;核心;監護權;使用
2002年至2003年,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組織有關人員對大慶油田、塔裏木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和中國海洋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的巖心庫進行了調查,了解了它們的巖心庫建設、巖心存儲、信息開發和服務利用等情況。現在分別介紹如下。
壹、大慶油田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現狀
1.基本信息
大慶油田非常重視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和利用。油田會戰之初,就成立了核心大隊,負責鉆井取心的技術指導和管理。1961建成第壹個板房核心倉,到1975 * * *,各種結構的核心倉5000m2。受文革影響,以前的核心都嚴重受損。第壹個永久核心倉建於1982,第二個核心倉、第三個核心倉和第四個立體高架核心倉分別建於1986、1990、1996。這四個核心庫房的總建築面積達到165438+。大慶油田的鉆井和取心數據基本上都集中在這裏進行統壹管理。截至2001年6月底,* * *已經從2872口井收集了300575箱巖心和巖屑。
大慶油田物理地質資料由大慶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巖心資料室管理。實驗室成立於1983,最初從事單核心庫的管理。隨著企業檔案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實驗室的工作內容不斷拓展,成為以核心管理為中心,集收集、保存、測試、服務、研究於壹體的綜合性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
表1大慶油田已建巖心庫概況
巖心資料室現有職工39人,其中室領導3人(主任、副主任、秘書),下設7個組——野外采集組、巖心管理組、巖心處理組、樣品制備組、生產組、熒光組、人工巖心組。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8人,其他人員30人。
巖心資料室的基本功能包括:巖心野外采集和測井;核心運輸、倉儲和保存;接受詢問和意見;樣品制備、熒光檢測、分析攝影、巖心圖像掃描、薄片處理等服務;對核心進行深度開發和研究。
大慶油田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基本實現了標準化和機械化,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向自動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
四個核心庫中,1號、2號、3號核心庫仍為人工搬運,4號核心庫為機械搬運。
核心管理的數字化才剛剛起步。初步建立的數據庫包括:巖心管理架數據庫、巖心圖像數據庫和砂巖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可以與其他部門管理的分析測試數據庫和勘探開發數據庫聯網,實現信息共享。
巖心管理應執行壹套企業標準和管理方法,包括:QD/KO/15-1巖心管理方法、Q/DQ0814-94巖心樣品處理方法、Q/DQ0816-94巖心熒光攝影方法。此外,還有壹系列的內部管理和外部服務方法。
2.開發、利用和交流
大慶油田的物理地質資料主要是為該油田的勘探和研究工作服務,其次是為教學和科學普及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接待遊客約2000人,主要是在本油田從事規劃、設計、勘探、科研的人員,也有少部分在國外油田和系統、國外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以及高校的師生。每年觀察幾千到幾萬箱巖心,對幾千個樣品進行第二次測試或開發(表2)。
表2 1996 ~ 1998觀測巖心和樣品統計表
巖心管理、開發和利用對提高油田勘探效率和綜合研究程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這些資料,專業人員在表外儲量計算、老井復查、重磁、電、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等參數計算、儲量計算、油氣遠景評價、勘探規劃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通過這些工作,不僅每年可挽救3 ~ 6口石油探井,而且加深了對油氣資源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的認識,對今後油田的實際工作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慶油田的物理地質資料歸油田企業所有,是投入巨資獲得的重要信息資源。大慶油田提供的巖心涉及行政管理、保密制度、資金補償,實物地質資料交換難度很大,但他們願意與不同部門的同事在管理思路、技術方法上進行交流與合作。
二。塔裏木油田和克拉瑪依油田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現狀
1.塔裏木油田巖心庫
(1)基本信息
塔裏木油田巖心庫,建在新疆庫爾勒,建築面積600m2,總儲存空間4212,可儲存巖心約4×104m,目前還有壹半以上的空閑儲存空間。目前平均每年有4000 ~ 5000 m巖心進入巖心庫。同時,塔裏木油田還建成了與巖心庫規模相同的巖屑庫。核心倉屋頂為鋼結構。為保證冬季作業,庫房配有加熱設備,巖心存放在鋼結構地質材料架上的塑料托盤中。
塔裏木油田巖心庫隸屬於塔裏木油田勘測研究院資料室,巖石室是專業組之壹,是塔裏木油田資料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核心圖書館專業組***10人。其中負責巖心驗收、保管、整理的員工5人,巖心掃描室4人,管理1人。
核心庫中有兩臺堆垛機、壹臺插卡車、壹臺轉運小車、兩臺伽馬射線掃描儀、兩臺切割機和壹臺拋光機。
野外鉆探得到的巖心必須全部提交到巖心庫,中間不會做縮分。所有觀察和研究所得的文字資料都交由資料研究室永久保存。到目前為止,核心庫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核心移除。核心庫工作人員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程收集保管核心,管理工作認真負責。目前,巖石室制定了巖心庫鉆柱取心操作規程、γ射線掃描操作規程等儀器管理規定。
(2)外部服務
查詢者只需獲得研究所技術部門的批準,即可進入核心庫進行查詢。核心庫配有觀察室和取芯、掃描、切割設備,為前來查詢的技術人員提供服務。核心庫還制定了取芯、掃描、切割等操作規程,規範取樣工作。塔裏木油田核心圖書館的服務手段較為先進,是目前國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核心圖書館之壹。查詢者將被查詢對象的井號等參數輸入電腦,即可獲得包括文字描述、掃描圖像、存儲位置在內的全部內容,方便獲取被查詢對象的地質數據。
2.克拉瑪依油田巖心庫
(1)基本信息
克拉瑪依油田巖心庫建於1988,在中國石油新疆分公司克拉瑪依開發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核心倉總建築面積1000m2,屋面為鋼結構。六車道12排組成立體巖心庫,還設有掃描室、巖心加工室、觀察室和辦公室。使用木箱來存放舊件。核心倉屋頂設有消防探頭和消防設施。為了便於冬季作業,核心庫還配備了取暖設備。1994正式投入使用,存儲了克拉瑪依油田從1959到2001生產的全部巖心。核心存儲容量為17×104m,實際存儲容量為9×104m。
核心庫隸屬於中國石油新疆分公司克拉瑪依勘探開發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該中心是國家計量認證合格單位,有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擁有巖礦鑒定、切片磨礦、電子探針、巖礦化學分析等壹般地質實驗室的全部內容。該中心是壹個集研究和實驗測試於壹體的綜合性機構,擁有168名員工。
核心庫員工12人——掃描操作組6人,加工組6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2人。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接收巖心和巖屑入庫,分類保管巖心,建立和管理數據庫,接待來庫的科研人員,取心,研磨,維護設備。
核心存儲設備包括兩臺堆垛機、壹臺轉移小車和壹臺叉車。三臺掃描儀;兩臺巖心切割機、兩臺巖心鉆機和兩臺切割機。
(2)核心管理
根據巖心庫的規定,所有從野外送到巖心庫的連續巖心都將按原樣保存,不會減少。如確需長期拆除,必須報研究所技術部門批準後方可實施。但是這個工作從建庫開始就沒有做過。
克拉瑪依核心圖書館的管理非常規範有序。查詢者需要得到研究所技術部門的批準,才能進入核心庫進行查詢。測試中心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幾乎所有的技術服務。為了加強巖心管理,保證實物資料的完整性,要求在該單元進行切割、研磨、拉曼光譜、化學分析、光譜分析等工作。同時,巖心庫還制定了掃描、切割、鉆柱等相關規定,並由監管部門監督實施,巖心庫管理秩序良好。
3.中海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核心圖書館
1.基本信息
中海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所核心庫位於天津塘沽,隸屬於中海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所。巖心庫負責管理整個渤海石油鉆井的所有巖心、巖屑等實物,主要取自近年來的中美合作勘探項目,為中美雙方所有。
核心庫不對鉆孔形成的所有實物進行篩選和還原,整理檢測後入庫長期保存。核心庫的容量為7,000m,有三排核心架。現在它在滿庫,壹些核心存儲在租賃的冷庫中。核心倉庫有2名日常主管和2名工人。當巖心庫接收到大量巖心後,研究所的研究室、實驗室和信息室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物理測試工作,主要包括巖心接收、伽馬測量、歸位、切割細分、樣品制備、取樣測試、攝像、圖像采集、凍蠟封孔、貼標簽和上架。
核心庫的建築面積和容量較小;巖心倉儲機械化程度低,倉庫內巖心倉儲仍采用叉車和人工搬運;核心館沒有供參觀者參觀的展廳或觀察室,用戶只能在書架旁現場觀察;狹窄的樣品制備車間;服務對象相對有限。
2.核心圖書館的突出優勢
(1)核心庫的規章制度比較完善。
核心倉儲不僅在倉儲管理方面有系統的規章制度,在核心倉儲管理的各個方面也有操作規章制度。
主要規章制度有:核心管理崗位責任制;核心存儲法規;核心圖書館抽樣規則;核心倉庫安全管理系統;核心倉庫保管員的職責要求;核心庫房防火規定;核心圖像采集和數據管理規章制度。
主要工作環節的操作程序是:巖樣質量驗收標準;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規定;油樣的安全管理方法;液氮儲罐的操作程序;叉車操作程序;伽馬儀的操作程序;熔蠟機操作規程;切割機操作規程;宏觀巖心圖像采集儀操作流程;巖心圖像采集和管理的註意事項等。
健全的規章制度使整個核心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井然有序。
(2)先進的巖心入庫前分選測試技術。
海洋地質鉆探難度大,費用高,鉆探取的巖心壹般都比較疏松。渤海石油研究院巖心庫在整理松散巖心方面有壹套比較完善的技術方法和合理的操作程序,做得很好。
基本方法是從鉆孔取芯開始凍結設計的巖心孔段,巖心從鉆孔中取出後存放在冷凍器中。送到巖心庫後,巖心庫管理員驗收巖心,測試人員在液氮制冷環境下測量整個巖心的伽馬曲線,並與測井曲線進行對比,然後將巖心返回到實際鉆孔剖面位置,然後測試人員在液氮制冷環境下對凍結的巖心進行切割和分割。經過白光、熒光全心攝影、微距圖像采集,分好的巖心用凍蠟封好,最後貼上標簽上架。測試人員將所有測試數據輸入微型計算機,建立核心文件數據庫。
由於取心鉆井成本高,部分井只取巖屑樣品,對巖屑進行清洗、測試、風幹、裝袋儲存。
(3)物理地質數據管理高度數字化。
渤海石油研究院核心庫註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實現了所有核心資料檔案的數字化管理,並通過自己的網站進行網上信息發布、網上信息查詢和網上信息交流。微機管理的核心文件數據庫主要包括兩部分:
壹、海上鉆井資料——主要包括鉆井設計資料、原始鉆井記錄、巖心、巖屑、井壁取樣單、測井曲線等。
其次是巖心室內測試資料——主要包括驗收清單、伽馬曲線、巖心觀察取樣測試清單、巖心取樣測試數據報告、油樣測試結果、巖心白光、熒光攝影圖片、宏觀巖心圖像等。
訪問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和訪問自己需要的信息,核心文件數據庫可以滿足壹般用戶的需求;特殊用戶可以查閱巖心的所有數據,必要時經院領導批準可以觀察真實巖心。
(4)與國外合作保管和使用巖心。
與美國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外資合作開發,共同管理渤海石油鉆井巖心的保存,獲得國外資金支持。
核心庫的訪問用戶主要是該所的外國地質學家和研究人員,他們對外提供有償服務。如需取樣檢測,經院領導批準收取取樣費、制樣費、保管費,檢測結果返回院資料室。
3.值得學習的經驗
第壹,渤海石油核心庫雖然硬件設施差,但軟件環境完善,在實物數據管理信息化、數字化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線信息發布不僅提高了宣傳力度和知名度,還能讓用戶在偏遠的地方觀察到實物圖像數據和測試數據,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第二,引進外資,* * *有了建設,* * *有了發展,得到更加雄厚的資金支持,有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第三,完善的規章制度使核心圖書館的管理有章可循。
四。大港油田物理地質資料管理現狀
1.核心圖書館基本情況
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巖心庫位於天津市大港區,隸屬於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化室。核心倉庫建於1964,建築面積1700m2。倉庫內共有6排巖心架,儲存量為8×104m,用於儲存大港油田所鉆取的全部巖心、巖屑、井壁取心等實物。目前已存放巖心2萬箱,巖心總長度為4×104m。核心庫負責人1人,負責人3人。
大港油田儲層巖石巖心采用統壹規格的巖心盒。巖屑和輔助樣品用牛皮紙袋包裝,用同樣規格的芯盒包裝。
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核心庫制定了適合自身特點的實物入庫管理流程。流程圖根據單井產出的實物地質資料編制:實物入庫驗收→入庫登記→實物整理和資料歸檔→巖心圖像采集→數據庫數據采集和管理→觀測取樣。
流程圖規定了每個主要工作環節要執行的標準和規定,該環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和要收集的數據。管理人員根據流程圖依次完成所有的整理工作,收集所有需要的資料,最後將巖心、巖屑、井壁取芯等物理地質資料上架保存。
執行的主要標準和規定有:Q/DGD1713—91巖心存放驗收標準,Q/DGD 2915.1—1997(5.2)觀測抽樣規定,Q。
實物入庫後收集的主要數據有:①入庫單提供的基本驗收數據;②地質鉆探原始資料;③巖心和巖屑數據卡提供的基礎數據;④巖心圖像采集;⑤核心存儲記錄基礎數據;⑥核心搜索查詢基礎數據;⑦各種實物數據的統計和匯總報告;(8)物理觀察和采樣的基礎數據;⑨物理破壞基本數據。
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核心庫這種管理模式的好處是每個環節每個管理者都有明確的職責,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不會損壞實物樣品或混淆樣品順序,不會遺漏數據信息,避免了巖心上架後對巖心等實物的破壞或空白數據的存在。
2.[計]數字化?數位化?數碼化
65438-0999,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為巖心庫配備了巖心圖像采集掃描儀,計劃采集全部儲存的巖心。但由於缺乏倉庫管理人員,倉庫內巖心存放機械化程度較低,只靠鏟車和人工肩膀搬運巖心,因此工作進展緩慢,至今只完成了幾公裏的巖心掃描。今後,在繼續這項工作的同時,計劃升級微機圖像處理軟件,使圖像處理更加清晰,並與信息網絡互聯。
3.科學研究和服務
利用巖心等實物長期保存的優勢,巖心庫與大港油田研究院合作申請科研課題。近兩年來,我們完成了“大港油田巖心標準剖面研究整理”項目。通過本項目,標準剖面中的巖心全部在標準剖面展廳中展示,剖面長度約300m,按照地質年代和地層實際厚度依次展示。該項目的研究成果獲得了本系統優秀成果二等獎。
科研單位和實物管理單位* * *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申請和完成科研項目,既提高了核心庫的知名度,又獲得了壹定的資金支持。
現階段服務對象主要是本油田研究人員,少數是國外地質學家;數字化管理實現後,主要的咨詢者和來訪者應該是國內外的地質工作者。
4.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技術方法
第壹,核心庫必須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技術方法,制定適合本核心庫的管理工作流程,使核心管理的各個環節清晰可操作。
二是加強核心圖書館管理的數字化建設,便於與社會廣泛交流信息,擴大社會服務範圍,提高自身知名度。
第三,核心銀行不是壹個孤立的存儲倉庫。以其管理實物的優勢,與科研機構、專業院校、生產單位合作,相互協作完成科研項目、科普教育、生產任務等項目,達到為社會提供服務的目的,獲得資金支持,促進核心銀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動詞 (verb的縮寫)勝利油田物理地質資料管理現狀
1.基本信息
勝利油田勘探研究院核心庫的主管單位是勝利石油管理局。圖書館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勘探研究院計算中心院內。
核心圖書館總建築面積5209m2,建成之初是亞洲最大的核心圖書館。由核心倉庫、核心觀察室、核心治療大廳、辦公區四部分組成。
核心筒倉:有12巷道,每條巷道有兩排物理架,每排有40個單獨的物理架;每個巷道有640個機架,整個圖書館有7680個機架。每個機架可存放12箱24m芯,整個庫的容量為18.4×104m。
觀察廳:約600m2,是地質科研人員觀察巖心、取樣的地方。
處理大廳:占地約240 m2,主要進行巖心鉆孔、切割、切片、研磨、光切、幹燥、破碎、伽馬測量和巖心拍照。
辦公區:掃描物理數據的處理和圖像分析。
巖心11×104m,巖屑12000盒,包括1820井的物性數據。
堆芯存取系統-2臺堆垛機,1轉運小車,1 3t叉車,用於堆芯的裝卸,巷道貨位的轉運和短途運輸裝卸。
巖心研究系統——1巖心彩色掃描儀(德國DMT公司制造),其計算機處理系統,2臺巖心伽馬測試儀,巖心攝影設備,可對巖心進行彩色掃描、圖像處理、伽馬測試、熒光攝影等工作。
巖心加工系統——單刀巖心切割機3臺,巖心鉆機3臺,巖心拋光機6臺,可用於鉆取巖心樣品和制作樣品。
核心庫最早開始運行是在1990。除了壹些偏遠的采油廠,勝利油田所有重點取心井和黃河以南所有取心井的巖心都保存在這個巖心庫中。此外,勝利石油管理局在外地施工的鉆井巖心,主要是在新疆等地區取得的,1958之前的鉆井巖心以及地礦部門采集的鉆井巖心也保存在這個巖心庫中。
巖心庫由勝利油田巖石室管理,成立於1990,主要負責勝利石油管理局巖心庫管理和鉆井現場巖心加工描述。
實驗室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從巖心儲存開始到巖心的利用和分析數據的歸檔都有詳細的規定。
根據巖心在倉庫的存放順序、單井巖心的出料順序和存放順序,分別建立了單井綜合、單筒、單箱、單位置四個綜合數據庫,實現了巖心數據的微機管理和數據庫的在線訪問,並可通過信息網絡直接查詢和儲備巖心數據,為地質科研人員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保管員三個,壹個電氣維修,壹個導車,壹個叉車,另外2 ~ 3個核心加工。
2.新井芯和鉆屑接收和儲存方法
(1)舊件檢查和驗收
整個倉庫統壹使用橙色塑料盒,外部規格為1040mm×280mm×146mm,壁厚4mm;內部規格為1020mm×260mm×120mm,中間隔板厚3mm,高120mm。總重量不小於3.2kg芯盒材料要求——對酸、堿、鹽和化學試劑不敏感,尤其對鹽酸和鹽不敏感。在-15℃ ~ 40℃的溫度範圍內,物理性能不變;盒子從5米的高度自由下落,沒有負載,沒有損壞;承重不小於70 kg。
芯盒外部編號:包括井號、盒號、層段和區塊號。漢字采用矩形等壓線,高75毫米,寬43毫米,筆畫寬度6毫米;;阿拉伯數字的字體和漢字壹樣,分兩種大小。大字高55 mm,寬18mm,寬6mm,用於英鎊標誌和箱號。小寫字母高40mm,寬18mm,寬6mm,用於取芯井段和區塊編號。
每個芯盒長度不得超過90cm,嚴重斷芯長度不得超過80cm。
驗收時發現芯盒變形或破損,應及時更換。
線芯應排列整齊、有序、無缺陷,並有方向線。
有單管上下卡,卡內內容填寫認真完整。
單個塊的長度與倉單部分的長度相同。
標記巖心取樣位置,尤其是直徑樣品。將與樣品相同長度的木板放在相應位置,並將取樣標簽粘貼在木板上。
(2)填寫入庫清單和核心入庫。
註明區域名稱、井號、取心井段、箱數、錄井隊、地質技術負責人、送巖員、檢查員、聯系電話、存放日期。
驗收符合上述標準後方可入庫,並填寫核心驗收單壹式兩份,其中壹份交由本人帶回,另壹份由保管員保管。將放入的巖心放入掃描室,依次掃描。將鐵芯按順序放在托盤上,鎖好安全夾,用堆垛機將鐵芯送到安排好的貨位。輸入計算機的核心數據應及時備份。原始數據由專人管理。
使用服務
周壹至周五上午7: 30至165438+淩晨0: 30,下午13: 30至17:30;其他時間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打開。
妳需要填寫申請表,如果妳取樣,妳需要填寫預約表。
巖心取樣需要上級領導批準。但不允許帶品牌名開采,不允許開采標準層、化石層和有特殊意義的對比層。根據最小需求原則,盡量少取核心。取樣後,芯應回到其原始位置。
此外,公眾還可以查閱檔案中的其他信息。如:鉆井和測井數據、實測剖面數據;巖石學/地球化學分析數據;核心分析數據;流體分析數據;鉆桿測試數據;礦產數據(按井、按煤層、按區域等)。);其他如開發井年報,包括開發井完井井數、完井基礎數據表、地層分層數據表、電測井解釋油氣層統計表、鉆井取心數據表。
「壹」星火教育如何教育孩子?
星火教育成立於2003年,是壹家面向中小學的教育輔導機構。
星火教育擁有壹支8000多人的優秀師資隊伍,每年在校生超過13萬人。開設的課程有星火65,438+0到65,438+0個性化輔導,因材施教的-65,438+00學生小班,根據各地實際教育特點設置目標班和豐富的特色班。
星火教育秉承“知人善教,培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