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班”的管理是以班為單位的。壹個班在德育處、班主任和學生會老師的領導下,每周負責對全校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清潔衛生、勞動生活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監督,並承擔壹周內臨時工作的服務。這種模式與傳統值日生班制最大的區別在於,傳統值日生班制只限於班級中壹些“優秀分子”的參與,其工作範圍也僅限於校門口值日等校園管理的小方面。但現行的值日生制度是以班級為單位,保證了每壹個學生的參與,將工作範圍延伸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壹個值日生在值日前都要經過德育處的“崗前培訓”。在著裝工作周期間,“綠背心”成為值日生監督和服務的標誌。從早上7: 30到下午6: 00,每周壹班的值日生在課前課後迅速到崗。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綠背心”的身影。他們嚴格監督並善意提醒每壹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實時保持校園環境整潔,監督校園生活安全有序,每天進行工作簡報。
“景俊新綠”是景俊中學自主管理、義務服務值日生的德育特色項目,得到了上級領導、兄弟學校、社區和全校師生的高度評價。受天河區教育局委托,學校德育主任秦東祥在天河區公辦中學、公辦小學、民辦中小學做了三場專題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天河區教育局劉恩銘局長為“景俊新綠”題詞,勉勵景俊中學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壹年多來,廣州市多所學校的領導帶領班主任和骨幹教師學習交流“景俊新綠”的經驗。2015、165438+10月、65438+2月,秦東祥主任分別赴廣西南寧、江西井岡山,為參加國培計劃的全國各地校長進行“景俊新綠”講座,培訓人數近600人。極大地擴大了景俊中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景俊中學的德育自我管理模式已逐漸在廣州市天河區及省內外其他學校推廣。從2013學年開始,在天河區教育局關於教育建模項目實施方案的指導下,在天河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為突破學校的教學瓶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行政團隊通過調研,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了“五環節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課堂分為提問、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反饋、拓展提高五個環節。它是基於美國貝瑟爾國家培訓實驗室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它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並與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特色建設相銜接,大力提倡以問題為中心,以合作小組為平臺,自主高效。
為使“五環節”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上順利開展,學校成立了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了各方責任,確立了課堂創新改革的四大步驟,通過“積極動員,營造氛圍;邀請名師,出去觀摩;深入探討、學術交流、收集整理、經驗總結,真正將其他名校卓有成效的“五環節”合作學習模式移植到了基於改進版和精裝版的新型教學模式中。
建設高效課堂的創新改革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姐妹校的鼓勵,也得到了外省名校的幫助。自“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施以來,廣州景俊中學師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景俊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采用菜單式輪班制。老師提供課程菜單,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填報誌願,老師根據個人情況提供建議和選擇學生,實行雙向選擇。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13老師分別展示了13引人入勝的課程:詩意中國之旅、525心理學會、英劇欣賞與表演、走進自然與快樂觀鳥、發酵的味道、天地會和數學與生活。課程講師解釋了課程名稱、目標、內容、計劃、要求等。分別給學生,還下大力氣宣傳課程亮點,打出新穎的招生廣告詞,力求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文化課對孩子很重要,因為沒有知識積累的人生是淺薄的人生;活動課程對孩子也很重要,因為沒有探索、沒有經歷、沒有體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今後,景俊中學將著力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培養壹支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師隊伍,規範課程的實施和管理,確保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要求,發展學生的個性特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根據公布的選課結果,學員們有序進入各門課程的功能室,壹場跳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身心盛宴開始了。在生物實驗室,李偉校長快樂的觀鳥課讓學生們對鳥類王國充滿了好奇的目光。年結海書記的《數學與生活》課程,正在帶領學生走進智慧的殿堂;在化學實驗室裏,學生們正興致勃勃地制作健康食品,這就是“發酵出好味道”這門課。學習書法和繪畫的教室安靜、忙碌但秩序井然,潑墨、用色大膽;在地理教室裏,學生們全神貫註地操作著各種天體儀器;心理室的同學們正在體驗心理遊戲;信息技術的課堂,增添了學生追夢的樣子;“詩意中國之旅”課程引領學生品味詩意中國;英劇的教室裏充滿了歡樂的笑聲,趣味滑輪和健美操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訓練的精力充沛。羽毛球場是壹片熱鬧的景象...整個校園充滿了活力。
學校還從11到12舉辦了為期壹個月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在這壹個月裏,鐘君的老師和學生從各個方面展示了他們的才華。書畫作品創作、曲藝節目表演、經典誦讀展示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別是藝術節期間,漫畫社利用課余時間走出課堂,開展了“人活秀cosplay”活動,為廣大師生贊助人提供免費現場創作和派送。這項活動受到老師和學生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