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是東北985管理專業,大學學過微觀經典和宏觀經典,所以備考前有壹點經濟基礎。數學基礎從小到大都很壹般,英語比較擅長。
壹戰,報考人大經濟學院企業經濟學,總分351;政治63;英語80;數學102;經濟學106。二戰,報考人大社會與人口學院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總分437;政治80(選擇題46-49);英語76(客觀扣13.5,閱讀四錯,七選五錯兩錯,完形填空三錯,翻譯和作文扣11);數學141(如果填空錯了,應該是最後壹道大題扣4分);經濟學140。基於壹戰的分數,是數學導致了我的慘敗,所以我二戰最大的努力都投入到了數學上;第二年,我不再忽視政治,因為人大的成績單上有很多70+,所以我需要把政治提高10分左右。英語因為不指望得分,所以比較敷衍;專業課是除了數學之外最能拉開差距的科目,所以還是占據了大部分復習時間。
從上面可以看出,我對各科的復習完全是基於我在壹戰中的表現,非常個人化。所以這個經驗帖也作為參考,大家壹定要根據各自學科的優劣來指定方案。(但成敗永遠在於數學和專業課,妳逃不掉。)
我壹般的復習時間是:壹戰戰敗後,4月中旬開始買材料準備二戰,6月下旬回學校處理壹切畢業事宜。期間因為要寫畢業論文,無法專心復習,只是學了整本書的數學復習;政治跟著腿妹的節奏上課看書;英語每天背200個單詞;這個時候我還沒有決定申請哪個學校,所以專業課沒有進行。然後畢業回國後,從7月到65438+2月,我決定繼續考人大,開始準備考試。
第二,?選擇學校和專業
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從大三寒假就決定我考經濟學,去北京。另外,當時人大的國民經濟學報名的學生很多,我就決定考人大。9月份報專業的時候,考慮到全國大牌太多,跟他們跑的概率大,最後改成了企業經濟學。二戰報考哪個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比第壹年糾結多了。在蔡陽和人大之間糾結了很久,最後我還是堅持報考了人大,我足夠渴望給自己足夠的勇氣和決心。
選專業的時候主要求穩。我考慮的主要因素是給專業課的分數,各年的分數,有沒有年。第壹,專業課給的分數不能太嚴格,這樣我考不上就沒有調劑的機會了。在這方面,袁靜、滎經學院和金融學院比較嚴格,而社工和環境學院則比較友好。第二,大學分數線是相對穩定還是不同年份比較明顯,壹年高壹年低?但21,所有院校分數都上漲,以往分數穩定的院校開始有增有減,打破了之前的規律。都說選擇大於努力,但多輪博弈已經讓應用越來越完善,能讓妳站穩腳跟的就是實力。
第三,?數學準備
二戰數學學習的整體思路是:明確各章節的基本概念和易混淆的知識點;每個知識點對應的試題;每種題型對應的所有解法,總結出妳最方便的方法。以上要完整系統的記錄在筆記本上。妳可以通過視頻課和作業本來幫助自己整理這些知識點、問題和解決方法。首先,妳可以建立整個數學體系,然後妳可以不斷地翻看妳的筆記,添加錯誤和提示。這個方法對於壹個沒有數學天賦的人來說,感覺很有用。
(1)?使用數據
李正元的復習用書,唐家風的1800題,壹號和三號真題,模擬卷:工大超越五套卷,方浩預測四套卷,李林六套卷和四套卷,六套卷,唐家風八套卷,張宇四套卷,俞炳森和聖吉五套卷,自己總結的筆記本。
(2)時間規劃
(1)4月中旬至6月下旬:
任務:掌握各章節的知識點和易混淆的概念;理解對應的題型,培養問題意識,壹開始就要求自己正確做題;
流程:對李正元全書做壹個完整的復習,同時看唐家鳳的視頻課(此時只看了湯的高數部分,沒有看線性生成和概率論的課),對每壹章做相應的唐家鳳題記1800(也可以同步做全書和作業本,比如看第二章的全書,做第壹章的作業本交叉記憶);
壹戰的教訓:壹戰數學第壹輪直接復習了李永樂的整本書,沒有上課。雖然大學高數和概率論都是90+,但是直接看書做題還是有點難。如果妳也有同感,建議配合視頻課,更容易理解知識點。舒高·唐慎講得很好,尤其是中值定理部分;我壹直在聽李永樂在《代線》上的講話,他講得很詳細;概率論第壹年還沒找到喜歡的老師。後來看了方浩的課,真是相見恨晚!他的卷積公式真是絕了!我認為數學是壹個完美的老師。當然,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風格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在用書的問題上,李永樂和李正元整本書復習的很好,但是李永樂的真題比較多,恐怕會影響我做壹套真題。所以二戰用過的李正元,感覺李正元難壹點,高數部分很優秀。問題書唐家鳳1800真的很多。
後來我選了壹個題型的壹到兩個題目來做。聽說李琳880還不錯。
這部分比較枯燥,因為每個題型都會對應很多題來做,但也是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壹步。
(2)7月初-8月底
任務:完成總結筆記的大工程:總結每壹章的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試題,總結每道題的解法;
流程:聽精修課(唐家鳳高等數學+李永樂線生成+方浩概率論)
老師會在講課時總結以上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系統地記在自己的筆記上;唐家鳳1800題加強部分錯,基礎部分+全書錯題。總之,我用視頻課、書本、作業本完成了這個大工程,建立了完整的數學體系。?
壹戰的教訓:我壹直在強調做數學筆記,這也是老生常談,但是意識到和做到還是有差距的。第壹年我也知道了記筆記的重要性,覺得自己記筆記很認真。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總結的知識點很亂。後來忘記了之前總結的錯題,總是反復記住某個題型。二戰也是看別人的經歷。按照這個思路,所有的點都體現在筆記本上,不需要壹絲不茍。簡單的知識就在壹句話裏。當妳看到它時,妳可以回憶起它,並像文檔壹樣保存在妳的腦海中。稍後使用活頁筆記本添加頁面,如下所示:
圖形知識點
圖形問題加法
(3)9月初-165438+10月初
任務:通過大量刷題鞏固知識點,通過錯題和不會的題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或遺漏的知識點。問問自己先知道考哪些知識點,應該調動哪些模塊定義和題解,鍛煉自己的解題套路。
流程:①復習筆記中的知識點和錯誤(每輪復習壹次筆記),整本書和1800中的部分錯誤(需要壹周左右)。
(2)做完錯題後,開始做2006-2020年的數三數壹的真題。數三按時做,數壹有壹些重復題和超出數三範圍的題,做壹些補充題就好了。真題要認真做,先復習知識點,找到筆記本上對應的章節,再復習壹遍。如果是遺漏的定義或題型,應在註釋中補充;然後買個真題分析,我用的是李永樂團隊,裏面有按知識模塊劃分的真題,找到錯題對應的部分,再做壹遍;最後把錯題拍下來整理成壹套真題錯題(如果有平板就更方便了,可以用手機做筆記)以便以後再做。
(3)做完真題後(或在做真題的過程中),要及時復習真題的錯題集,並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每個錯誤;並把筆記上的知識點復習壹遍,用不同的顏色標註出來(筆記都是精華知識點,而且都是新的)。
真實圖片中的錯題集
壹戰的教訓:不要太低估現實問題。記得20年來數學考場上的第二大題,A2α+Aα-6α=0,剛遇到的時候看起來很簡單,卻無法證明正確答案。準備二戰的教材裏有很多這種類型的題,所以再做壹遍20道真題就得心應手了,因為不知不覺已經做了很多遍了。但是不要太害怕真題。即使在困難的壹年,妳也做到了妳所知道的壹切,計算誤差降到最低。120+也可以。20年的難題,考場上有幾道題我不開始慌,不敢深入思考,壹看就跳過。雖然不能對某個問題侃侃而談,但是要給自己壹些思考的時間。而且,當我心平氣和的再做壹遍的時候,20年並沒有我記憶中那麽難!所以妳在考場上要做的就是做妳會做對的事,不要慌!真題不難,只需要妳靜下心來。
那麽對於沒有思路的題該怎麽辦呢?這時候妳就需要熟悉自己的筆記,回憶壹下本題對應的章節,對應的知識點以及考試方法的總結,調動自己對應模塊的解題套路,看看是否有效。回想起壹戰考場上的第壹道選擇題,我就做不出來。其實那道題的形式就是考試的中值定理,調動這壹塊題解就能輕松搞定。退壹步說,如果妳沒有看到大腦題庫裏的題目,妳就會把不常見的變成常見的,把題目裏不熟悉的條件變成筆記裏已有的形式,曲線救國。當然,打幾個短線很容易,真正做到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積累。
(4)165438+10月初-65438+2月初
任務:確保筆記中的所有知識點、題型、解法都了然於胸;通過做模擬練習鍛煉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增強計算能力,能做的題保證做對,計算錯誤的頻率幾乎可以為零。
流程:11-2天做壹套模擬題,做完之後復習錯題的知識點,然後在練習冊或者真題分析裏找壹些同類型的題。這壹期的錯題基本都不是筆記本裏的典型題,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沒有把錯題放到紙質筆記本裏,直接拍照整理成壹套高數/線生成/概率論錯題。壹套簡單的題,壹天就能做完,兩天就能改好。
這期間做的模擬題有:李和李(題很規範,幾乎和真題壹樣難);李永樂的六套卷子(比較簡單,做題的時候分數沒有低於145);唐嘉風八集卷(平均質量在21年,未完成);方浩四套卷(題難度大,質量好,會有壹些非常規考點);何工大學超五套卷(21難度比往年低很多,質量也挺好的)。
②做前壹天模擬的錯題集,復習筆記本。
壹戰的教訓:壹戰我做題少,所以模擬中做了李林和超越紙,導致我計算能力差,做題少。不知道每道題考了哪些知識點。所以盡量多做題。
越到後來考研,妳會發現數學是講計算的。大家幾乎都掌握了所有的知識點,壹定要做對做快。計算錯誤往往是因為潦草的微積分卷子,不小心看錯了,或者經常犯某壹類錯誤。我的解決辦法是把題數寫在衛生紙上,計算整齊;把錯題再抄壹遍,以便下次看到時提高警惕;記下計算錯誤,再次遇到時要小心。
(5)65438+二月
任務:查漏補缺,保持問題感。
流程:①每天做壹套模擬題(直到數學考試前壹天),將錯題匯總成錯題集。
這期間做的模擬題:張宇卷四套(質量出奇的好,沒有古怪的題,相對比其他的更難);侯耀宗第七次考研三套卷子(做完主流模擬題,發現壹些不熟悉的套題,難度較小);俞炳森聖吉五卷本(最後制作,質量好,隨時可以制作)
(2)第二次或第三次做錯題集中標註的錯題。
(3)考前壹周,簡單看壹遍筆記。
壹戰的教訓:不要因為考試快到了就集中幾天時間看書或者復習筆記,要堅持每天做題。考試前壹天晚上做,不用做全套也可以做選擇題。
(3)總結
數學基本上是能否考上心儀學校的先決條件。記得以前看到過數學學習需要天賦的說法。壹戰數學的悲慘境遇讓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在準備二戰的時候,我覺得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足夠的練習,還是可以讓數學不拖後腿的。
我來說說我的整個學習思路:第壹輪拿起知識點;第二輪,建立數學體系(知識點、題型、解法);第三輪繼續通過做題來做補充。做題的思路是把不常見的變成常見的,然後用妳掌握的套路去解決問題。
我做了不下40套準備二戰的模擬題,因為我感覺自己在壹戰中吃了這方面的虧,個人心態上很在意這方面。但是,妳不需要太糾結於問題的數量。關鍵是要明白做題的目的,並高效利用。
四、專業課備課
初步經驗
記得在21的考場上做完真題,腦子裏只有壹句話:802,每年都有新的經歷。21,真題11,政經比之前少了壹道,但是政經最後壹道計算題相當於兩道。21年802的風格有壹點改變,但是難度沒有增加多少:主要是政治經濟的變化,有壹個不常見的簡答(20年是計件工資,21年是廠分和社分),計算題沒有以前那麽直了,但是課後題變形了,考查的維度更豐富了,最後壹題直接變成了政治題,但是難度反而。微觀上,今年難度有所降低,考試都是大家熟悉的知識點。以前會有比較分化的證明題;除了壹個金融加速器,其他考點都比較常規。每年都會有壹個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的考點。在過去的20年裏,宏觀上不太常見的問題是可貸資金模型,這在金融中也有,所以未來可能會涉及到金融中壹些非常規的考點(只是推測NPC 802的風格是沒有風格)。
但最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始終做到“我能做到的都是對的”,分數不會差。而且,即使是非常規考點,也可以通過所學的做題思路來解題。雖然20年來的可貸資金模型沒有被專門研究,但曼昆宏觀經濟學的經典國民收入章節實際上提到了金融市場的平衡。就算忘了,也可以從傳統觀念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供給和需求。不要讓紙空白。
綜上所述,微觀的特點是深刻的,計算題或證明題很難做出來,所以要多做題,通過學習數學來學習微觀的思想;宏觀特征是復雜,問題壹般很難檢驗妳沒見過的理論。宏觀經濟分長期和短期,流派很多,所以宏觀學習建議記筆記,建立框架,不然妳腦子會亂;政治和經濟更靠記憶,問題是考沒見過的知識點。復習的時候可以寫,不寫只能補幾個字。
(B)時間規劃和信息使用
(1)7-8月(因為之前的各種事情,專業課起步晚,壹戰必起早)
任務:復習課本,撿知識點。
所用資料:尼克爾森微觀,曼昆宏觀經濟學,高鴻業宏觀經濟學,宋濤政治經濟學。
流程:①微經:每天課後閱讀尼克爾森的教材,做習題。尼科爾森教材中有些章節不應該考,沒必要每壹章都讀;課後題也是重點要做的題。(尼克爾森偏數學,比較難。如果壹戰沒有經濟基礎,可以先看看高鴻業的微觀觀點。)
②宏觀經典:曼昆宏觀經濟學壹章,每天課後習題,高鴻業宏觀為輔。曼昆的書很好讀,有很多案例幫助妳理解,但可能沒有把知識點總結得很嚴密很完整。所以高鴻業的宏觀是必要的,有很多東西是曼昆沒有的,不是曼昆的簡單版本。比如IS-LM和宏觀經濟政策都是很好的補充。
③政經:如果這個時候學習累了,可以看看政經教材,熟悉壹下內容。
(2)9月-10月
任務:開始第二階段——大量刷題,掌握各種題型;表單註釋。
使用材料:三人小組的微觀強化課堂講稿和習題集,三人小組的宏觀強化課堂講稿和習題集,以及範裏安的微觀經濟學。
流程:①微經:看三人講義的知識點+做相應練習;範裏安補充了壹些沒學好的地方(等價差,二度價格歧視範講的比較詳細);總結微觀筆記。微題沒有數學那麽多,所以我沒有嚴格按照知識點、題型、解法來形成筆記。是對知識點和壹些重點難點解題方法的簡單總結。這個過程也在幫助我記憶。(壹戰沒有做顯微筆記,但是二戰做筆記的過程中發現很有用。做題和做筆記都是為了輸出知識,加深理解。
2宏觀經典:三人講義+對應習題;制作宏註釋框架。宏觀層面需要記憶的地方很多,用筆記整理知識點比微觀層面更有必要。
③政經:完整過壹遍知識點,用宋濤版。
(3)10否。10-10結束
任務:完成強化,課本和講義上的題基本有思路;利用高級教材補充知識點和題型。
使用材料:課本講義中的錯題,早年的真題,平新橋微觀十八講,三人行政治經濟學的精讀講義和習題集。
流程:①微經典:制作講義和教材中的錯題;平新橋選擇課後做重點練習。
(2)宏觀經典:講義和教材的錯題問題;21可以簡單看金融補充知識點。
3政經:政經兩天根據講義復習壹個模塊+做相應的習題集;記筆記,對我來說,記筆記很有助於記憶!政經就是把講義的習題集裏的問題整理成筆記,每個點寫幾個關鍵詞,這樣背完就可以直接看筆記了,按照要點背,不用看很長壹段。
④微觀宏觀宏觀任務完成後,做前期802真題。
(4)165438+10月-65438+2月
任務:大量練習真題,完成強化階段,背熟政經。
使用資料:三人行802真題集,三人行體裁整理,教材講義錯題,姜殿春課後習題,須賀政治經濟學導論。
流程:①2天定壹套真題,做完後刷兩遍錯題。
2微經:做上次不會做的課本和講義上的錯題;對於姜殿春課後的高級微觀習題,我主要是看證明的思路,因為以前微觀經典裏面有壹個證明問題,但是21年,微觀是壹個比較簡單的計算。
③宏觀經典:做課本和講義上壹次沒學過的錯題;復習筆記;梳理流派。因為宏觀學校比較多,即使有高級學校的知識書,腦子還是很亂,所以幹脆把它們放進筆記裏,以後再看,簡化記憶。
4政治與經濟:根據筆記背誦重點問題;做習題集中的錯題;為了補充其他教材中的考點,我用了須賀的版本,集合了今年真題第壹章的原話。也有前輩說邱的《21世紀復讀資本論》不錯,這些書主要看的是宋陶沒有的點。
(5)65438+二月
任務:查漏補缺,回歸基礎;每天做題,保持題感。
使用材料:802真題,三人行模擬題,三科筆記,
流程:①微經:考前復習筆記,掌握不好就簡單看講義或看課本;最後壹次做錯講義和錯題。
2宏觀經典:考前復習筆記,簡單看講義;最後壹次做錯講義和錯題。
3政經:背筆記。如果只看關鍵詞,記不住內容,可以看講義豐富答案;把講義和真題做錯。
(4)做模擬題,然後把錯題刷兩遍。
以上是我大致的時間計劃,微觀和宏觀的教材和講義壹定要盡量多做。前幾輪我覺得很難,但是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
動詞 (verb的縮寫)?政治準備
政治是與花費時間和成績最成正比的科目。以前70+是高分,今年可能比較簡單,70以上的人很常見。所以不要太輕視政治。
(壹)信息的利用
徐濤核心測試案例,腿妹視頻課,肖秀榮1000題,腿妹30天70分鐘刷題計劃,腿妹沖刺背誦手冊,小四肖八,腿妹四套模擬卷等
(2)時間規劃
(1)4月下旬至8月底(暑假結束前)
任務:完成壹輪復習,熟悉課本知識。
流程:按照腿姐的節奏聽課,再復習壹遍核心測試用例。壹開始沒打算聽腿姐的課,就買了徐濤的測試用例,但是第壹年聽了徐濤的課,第二年覺得有點重復就聽了腿姐的。腿姐的講課風格很活潑。剛開始不習慣,後來覺得超級寶。
(2)9月底-10
任務:大量刷題鞏固知識點,掌握選擇題技巧。
流程:①聽上壹階段我沒上完的腿妹的課程,聽完之後再聽她的技能課(這時候我比較緊張,所以技能課後只做了腿妹技能課的筆記,沒有上完課)。
②聽完課,做相應的1000題(剛聽完課做的題正確率會很高,不要短時記憶要再做壹遍),做完1000題給妹子做30天70分鐘的刷題計劃(思考部分沒做);回頭看錯題。腿姐背手冊,做標記。
3邊吃邊走邊聽腿妹的語音陪練,無論是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還是喜馬拉雅,我覺得還是有用的;晚上睡覺前在腿妹微信官方賬號上做壹個日常鍛煉,上面會總結壹些小技巧。
(3)165438+10月初-65438+2月初
任務:掌握選擇題的知識點和技巧,達到考試要求的水平;開始背大題。
流程:①1000錯題刷兩遍,對照背誦手冊復習錯題知識點;
②開始做壹些市面上的模擬題。期間做了小八(必做)和腿四(質量不錯,比小八難壹點),徐濤做了八套卷子(做了兩套沒做完);
早上背手冊上的大題。
(4)65438+二月
任務:沖刺階段主要背大題,同時做模擬題,保持選擇題的感覺。
流程:①刷了大量模擬選擇題,我做了小思(必考)、米鵬米巴3套卷、王吉3套卷(質量都不錯)。總的來說,肖秀榮的模擬選擇在45左右,後期幾次都沒到40。當時他比較焦慮,害怕自己在政治上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卻沒有回報。但是,回想起來,真題的分數其實是比模擬題高的。如果選擇分數出現波動,也不必驚慌。政治分數還是和學習時間成正比的。
(2)早上我背政治大題。我聽我姐姐的課程和筆記,外加背誦小思。小思必須背誦它。20年後在考場上也沒太多感覺,於是21認真背誦了小思的前兩套。結果我發現蕭爺爺永遠是神,所以要認真背,尤其是前幾集。我在背小思的小白考研分析題。上面會有關鍵詞和壹個背誦框架,比直接背壹個長答案容易。同時腿姐的作文課對我也很有用。她會教我如何回答某壹類問題,在考場上遇到從未見過的問題,我也能有話可說。
(3)每天早晚在洗漱時間和其他碎片時間用背聽腿妹的分析題。
政治部分好像壹直在做安利,但這只是我的親身經歷。我有些同學不喜歡腿姐的風格,就選妳喜歡的老師吧。
第六,?英語準備
今年集中了其他三科,對英語有點敷衍,所以21的成績下降了4分,但是我覺得用這4分換來其他科目的進步是值得的。所以再次提醒妳,要清楚自己的個人情況,做好揚長避短的打算。
(壹)信息的利用
考研小紅書(壹戰用書),墨墨背的單詞,張的題,的譯,的作文。
(2)時間規劃
(1)4月至9月
每天墨背200-400字。壹戰時,先用小紅書背,再用墨水背。背完單詞後,第二天壹定要及時復習,把忘記的單詞做好標記(我會把忘記的單詞抄到筆記本上),每次背生詞前再復習這些單詞,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筆再做壹遍標記,直到背熟為止。我覺得背完單詞後不要長時間不看,這說明妳沒有背過,壹定要及時復習。
(2)9月-10月
①每天用墨水背單詞。妳要從決定考研的那壹刻開始背單詞,壹直背到考英語。
23天做壹套真題客觀題(壹戰7月開始看真題),做壹個半小時。真題做完後,總結不認識的單詞;看了唐遲的視頻課,我覺得唐叔讀書的邏輯很清晰。我看了二戰宋奕萱,我覺得老師講得很好(雖然我今年選錯了5個,沒有說服力)。英語閱讀的思路是,細節服從主旨,回到原文對比細節,註意詞的感情色彩,轉詞。
(3)165438+10月-65438+2月
(1)每天墨水背單詞+單詞記在筆記本上;
②做真題;
③積累作文模板。每周至少寫壹次大作文和小作文,我每次都會寫不同類型的真題作文。根據對王江濤作文和張劍真題作文的分析,總結出各種作文模板,以便更好地記憶和使用自己喜歡的高級句。記得背小作文的各種格式要求。20年的考試是壹個通知。考試當天中午有同學問我的時候我就看了壹下通知格式,不然我就傻在考場了。翻譯的感覺主要在於過去的積累,不會太分心。21年基本沒練過翻譯,但是看了壹戰時唐靜的分合譯
七、寫在最後
好像考研前後,是考研最難的時候,但是我在裏面很平靜,很充實。對我來說,我不願意給我持續的動力。是我對NPC的愛讓我堅持下去。每壹天,都像是穿越壹片迷霧森林去尋找美。考研不僅考察學習課本知識的能力,還鍛煉毅力、專註力、壓力和情緒控制能力,以及搜索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考慮到考研的風險和收益,有堅定的理由付出足夠的努力,這也不錯。
希望我的親身經歷能給弟弟妹妹們提供壹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