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太平天國在政治和軍事上做了哪些努力來挽救危機?

太平天國在政治和軍事上做了哪些努力來挽救危機?

太平天國後期及其失敗

第壹,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分裂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實施了壹系列制度和政策,進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外攻城戰。到1856年上半年,太平軍除北方戰爭失利外,在湖北、江西、安徽等戰場均取得重大勝利,在揚州擊敗江北大營,在鎮江、天京擊敗江南大營,達到軍事全盛時期。然而,軍事勝利並不意味著政權的鞏固。相反,起義隊伍中的各種矛盾和弱點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

太平天國內部,成分日益復雜,涉及到許多地主、士紳、胥吏、商人、流民和戰敗的勇者。他們有的是隱藏的敵人,有的是跟風的投機者,還有相當壹部分人是被迫參與的。這些人在太平軍中挑撥離間,策動逃亡和兵變,甚至與清軍暗中溝通,企圖從內部進行破壞,給太平天國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張於1854年在天津破獲的叛亂就是壹個突出的例子。張生於清朝。太平軍進攻南京時,他參與組織了城內的反動武裝。太平軍攻克南京後,他化名葉誌發,混入太平軍北典和官邸,潛伏下來,散布謠言,挑撥兩廣湘軍關系,企圖使太平軍自相殘殺。他與隱藏的反動分子吳勾結,拉攏織營、土營、木營少數人和水西門部分守軍,與江南大營秘密聯系,多次傳遞秘密情報,約好在清軍攻城時充當內線。1854年3月,太平天國及時破獲了這起叛亂案,張及其同夥被捕處死。

太平天國絕對平均主義的理想在農村和城市都沒有也不可能實現。封建生產關系雖然受到了壹定程度的沖擊和破壞,但仍然得到了保存或恢復。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政權,必然同時具有封建屬性,而且這種封建主義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日益強烈。太平天國頒布了壹套“等級要分上下,制度要審等級”的禮儀制度。從天王到普通士兵,軍銜都很嚴格。君王出行,官兵必須避開路邊,高喊萬歲或千歲,否則嚴懲不貸。天王、王侯都是世襲的。這些情況表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試圖通過封建等級制度來確保他們的權威和鞏固王國的秩序。

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領導人的思想作風發生了變化。起義初期“衣草鞋,同行”的樸素思想作風大多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對權力、名利和奢華生活的追求。太平軍進入南京後,立即展開大規模建設,將兩江總督府擴建為天宮,拆除大量房屋,動用數千男女勞動力。那是“半年之作,極為壯麗”,毀於大火。1854年,在原址上重建,官廳袁林,方圓十余裏,“金碧輝煌”。“奢華無與倫比。”東王宓的建築也“極其精巧,令人賞心悅目”。穿衣服,穿衣服,穿車馬,極盡奢華。此外,天王還不斷選拔民間的女修做官。這些情況表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在進入天京後,生活變得非常奢侈和腐敗。

太平天國領袖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原來的“睡覺吃飯都要,情同骨肉”變成了“互相猜忌”,宗派色彩日益明顯。洪秀全把大量精力花在宗教神學寫作上,脫離了鬥爭實踐和廣大群眾。楊、魏長輝、石達開等人通過自己的家人、親戚和下屬形成了自己的集團,並各自控制了壹部分軍隊。楊掌握了大部分的軍政實權,所以“東孚集團”最為強大。這些集團之間的權力鬥爭變得越來越激烈。1856年9月,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公開分裂。

楊具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他的領導地位與他在太平天國前期的大發展是分不開的。但隨著起義的發展和個人勢力的崛起,楊的驕橫霸道傾向日益嚴重,而且“驕橫跋扈,而不知避之”。(1)隨意鞭打或處死太平軍士兵,魏長輝、華北王、秦日剛、燕王等高官都被他鞭打過。甚至因為洪秀全粗暴對待嬪妃和女官,楊借“無父血統”想懲罰他。楊的霸道作風擴大了他與洪、魏、史、秦的矛盾。1856年八九月間,江南大營潰敗,天京被圍的局面暫時解除。楊趁機進壹步擴大自己的個人勢力,“逼天王去東封他萬歲”。(2)洪秀全雖然答應了楊的請求,但還是立即命令江西的魏長輝和湖北的石達開迅速返回天京。

魏長輝對楊早就不滿,但表面上他卻奉承楊。他的哥哥和楊的姨太太為了房子打起來了,他甚至把他的哥哥折磨得體無完膚。魏長輝巴結楊的目的是為了“奪取天下”。(3)魏長輝接到洪秀全密報後,立即率領三千多名心腹部隊於9月1日深夜到達天京,包圍了東,並於次日淩晨殺死了楊及其家人。隨後天京城混戰,太平天國兩萬多名優秀將領和士兵戰死。經過這次屠殺,魏長輝控制了天京,獨攬軍政大權,造成了天京的可怕局面。

9月中旬,石達開從湖北抵達天津。他回到天京後,責怪魏長輝亂殺。魏長輝又想殺石達開。石達開聞訊後連夜逃往安慶,在天京的幼子全部被魏長輝殺害。於是石達開在安徽調動軍隊,駐紮在寧國附近,要求洪秀全懲罰魏長輝。魏長輝的屠殺和以暴制暴,激起了天京廣大將士的憤怒。洪秀全接受兵士要求,於6月初165438+殺死魏長輝及其心腹200余人,結束了魏長輝對天京約兩個月的恐怖統治。

10月底,石達開回到了天津。洪秀全命他管理政務,“享朝”。但楊威事件後,洪秀全也對石達開產生了懷疑,於是將自己的大哥洪仁發封為安王,二哥洪仁達封為,以牽制石達開。石達開於1857年6月被迫離開天京,領兵獨立作戰。他的行動極大地分散和削弱了太平軍的力量,方便了敵人的進攻。

石達開率部從安慶出發,起初在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展開活動,屢戰屢敗,形勢不利。65438年至0859年,轉戰湖南、廣西、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多次擊敗清軍,對這些地區的群眾起義起到了壹定的推動作用。但他離開天京後,孤軍奮戰,沒有建立根據地,糧食和武器供應困難。部隊戰鬥力日益衰弱,軍心逐漸渙散,割據和叛亂不斷出現。1863年5月,石達開在四川大渡河子大地(安順場)被清軍包圍。他打了許多敗仗,傷亡慘重。他手下只有七千多人,糧食斷絕。石達開絕望了,帶著五歲的兒子石和宰輔曾士和進入清營,希望以停止最後的抵抗換取保存殘部。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剩下的2000人壹夜之間被清軍屠殺殆盡,剩下的已經復員的也相繼陣亡。石達開本人被押往成都,在靈池行刑。“臨死的時候,他看起來興高采烈”,“既不卑不亢,也不阿諛奉承”。①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分裂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後果。破壞了內部團結,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損害了軍隊的生命力,失去了制勝殲敵的有利時機。清政府趁機集結壹切反動勢力進行反擊。太平天國的形勢急轉直下。1856年底,武昌、漢陽重新落入敵人手中,隨後江西大部被清軍攻占。清軍重建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並於1857、65438+二月攻陷鎮江、圍攻天京。1858年5月,九江太平軍軍長林啟榮率17000余人與清軍激戰,全部壯烈犧牲。

二、分裂後的形勢和“資政新章”的提出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分裂後,局勢受挫。洪秀全提拔陳玉成、李秀成、李士賢這些與清軍浴血奮戰多年的年輕將領為各軍軍長。他們帶領太平軍奮力壹戰,挽救了危機。

1858年8月,陳玉成、李秀成召集各路將領,在安徽省巴陽鎮(桐城縣東南)召開軍事會議,決定采取聯合作戰的方針,合力解除清軍對天京的圍困。9月,陳、李兩軍在滁州會師東進,攻打浦口,再次擊潰江北大營,殲滅壹萬余人,攻克江浦、浦口,打通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解除了清軍在江北對天京的封鎖。洪秀全將江浦地區改名為浦田省,並派重兵駐守。

在太平軍進攻江北大營的同時,湘軍主力李乘勢從九江進攻安徽,直逼廬州咽喉三河鎮。165438+10月初,陳玉成聞訊從江浦向西,直入三河鎮東南白石山、金牛嶺,繞過湘軍後路。李秀成奉洪秀全之命前來助戰。太平軍在霧中猛攻,李狼狽不堪,拼命突圍,卻出不來。經過激烈的戰鬥,太平軍摧毀了湘軍的所有營寨,殺死了曾國藩的弟弟等400多名文武百官和數千名湘軍,李自殺身亡。這對曾國藩的湘軍打擊很大,他不得不承認:“三河之敗,湖南全軍覆沒近六千人,不算大災,我城士氣也不好。”①

三河大捷後,太平軍士氣再次高漲。陳玉成、李秀成領兵乘勝追擊,被圍安慶的清軍不戰而逃,皖北地區被還給太平軍。1859年3月,陳玉成和撚軍在廬州城外擊敗清軍,俘虜了安徽巡撫李。皖南,1858 65438+二月,李世賢在寧國灣鎮大敗清軍,殺死提督鄧紹良,扭轉了不利局面。在江西,楊輔清於1858、65438+二月攻陷景德鎮,多次擊敗牽制曾國藩部隊的湘軍張部。天津上遊的局勢暫時穩定了。

1859年4月,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津。金田起義後,洪仁玕被清軍逮捕,於1852避難香港。他在香港親身接觸了壹些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又因頻繁接觸外國傳教士而深受基督教影響。他到達天津後不久,就被封為太平天國的國王和宰相。因為將軍們的不滿,洪秀全很快就封陳玉成為英國國王,李修為忠君,其余的相繼被封為國王。

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壹個統籌全局的計劃——資政新篇。(2)在政治上,他主張立法的關鍵,“只關心努力選擇正確的人”。所謂“嘗試”,就是制定法律和制度。他指出了立法的重要性,認為英國之所以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就是因為法律好。”他反對“黨盟”,針對當時的分散離心傾向,強調“驕要小,自上而下,權要統”。

經濟上,洪仁玕主張效法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現代交通,包括修建鐵路、公路、修路、航海、興辦郵政。發展金融事業,包括設立銀行,發行紙幣,推廣保險。他還主張獎勵私人開礦,發展汽船、輪船等“船技”。

在思想、文化、風俗、習慣方面,他主張建立學館、醫院,修建盲聾啞殘院、寡婦院、小教堂、托兒所,禁止寺廟廟堂,改造陰陽八邪,消滅九害,禁止溺嬰、販賣人口和使用奴婢,禁止鴉片進口。他還批評學風“不務實,專於浮文”。在《無浮散文的巧言妙語》中,他以樸實的筆調,提倡“當場寫”、“用心說”,提倡“實用明了,使人壹目了然”。①

在外交上,洪仁玕主張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和文化交流,但不允許外人幹涉太平天國的內政和“國法”。

洪仁玕的建議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與農民原來的平均主義理想相比是壹大進步。他不僅重視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外國先進科學技術,而且主張采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壹些相關政策。他在“向西方學習”上超越了同時代的壹些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但“資政新章”並沒有在太平軍內部引起積極的反應,始終沒有實施,除了洪秀全表示大部分同意。洪仁玕的這些思想和主張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無關,不是農民戰爭實踐的產物,也沒有反映當時農民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

雖然太平軍在浦口、三河的勝利改善了局勢,但天京仍被江南大營包圍。洪仁玕、李秀成等人商定了理解天京之圍的策略。1860年3月,李秀成派出奇兵攻占杭州,迫使江南大營分兵救援,後主動撤軍,返回天京。四月底,李秀成、陳玉成等五路大軍猛攻江南大營。五月,江南大營再遭破壞,欽差大臣淳、副使張率殘部逃往丹陽。太平軍乘勝追擊,連接丹陽、常州、無錫。清軍大敗,張落水死於丹陽,和珅在滸墅關自殺。6月,太平軍先後攻克蘇州、嘉興、松江等多縣,開辟蘇南,建立以蘇州為首府的蘇福省。

太平軍作戰地圖

當太平軍橫掃江南,逼近上海時,上海的官僚、地主、買辦都大為驚恐。江蘇巡撫薛煥派的吳煦去請求英法領事出兵保衛縣城。此時,外國侵略者徹底撕毀了“中立”的假面具,英法大臣宣布,將幫助清軍“平定壹切非法叛亂,保衛上海”。①美國流氓墻還提出了組織洋槍隊向清政府的糧道和買辦官僚楊坊進軍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了薛煥和吳旭的同意,他們供應軍械和軍費。沃爾在中國招募了壹些外國亡命之徒,組成洋槍隊,於1860年七八月進攻松江、青浦。但是他被太平軍打得很慘,甚至吃了敗仗,他自己也受了重傷。李秀成領兵逼近上海時,從天津撤至上海的英法聯軍幫助清政府抵抗太平軍,停泊在黃浦江的英國軍艦也向太平軍開火。李秀成也想和“洋兄弟”達成諒解,但被禁止反擊,給太平軍造成重大傷亡,不得不從上海地區撤退。太平軍對上海的第壹次進攻就這樣被外國侵略者的武裝幹涉破壞了。

第三,保衛安慶,管理江浙

1860春夏之際,江南大營被毀,太平軍東進蘇暢,曾國藩的湘軍正在加緊圍攻安慶。安慶是太平天國與皖北撚軍的紐帶,也是保護天京、保障糧食供應的戰略要地。保衛安慶對太平天國意義重大。9月底,陳玉成、李秀成在蘇州會合,決定按原軍事計劃進行,分南北兩軍,定於次年3、4月在武漢會合。1861年春,陳玉成率軍從安徽到湖北,三月攻克黃州(今黃岡),逼近武漢。五常城大亂,湖廣總督慌了,官員紛紛出逃。皖軍湖北巡撫胡林翼急得吐血,趕緊調遣湘軍李緒義部前往桐城求援。當時,英國駐漢口租界參贊巴夏禮趕到黃州會見陳玉成,阻止太平軍進攻武漢,表示為保護武漢的商業,太平軍“必須遠離港口”。由於外國侵略者的幹涉和李秀成軍隊遲遲不會師,安慶局勢日益緊張。陳玉成放棄攻打武漢,回李救援安慶。李秀成決心經營江浙,對救援安慶持否定態度。直到6月1860,11,江西、湖北大批起義群眾要求加入太平軍,他才以招兵買馬為西進的主要目的,留下主力防守蘇、常州,並帶領部分部隊從皖南經浙江進入江西。1861六月入鄂,前鋒攻占五常縣城。在興國,李秀成會見了英國領事在漢口,金正日,誰阻撓和恐嚇他。當時陳玉成已從湖北返回安慶,李秀成最終放棄了攻打武漢的計劃,率軍從湖北撤入江西。

太平軍進攻武漢、保護安慶的戰略決策未能實現。曾國藩認為沒有後顧之憂,於是集中兵力圍攻安慶。陳玉成多次組織援軍,在安慶外圍與項激戰,但未能與城內守軍會合。1861 9月5日,安慶淪陷。從此,太平天國失去了上遊所有重鎮,天京無盾。

安慶失陷後,陳玉成調廬州。1862年初,派、賴領兵三萬,配合撚軍進軍河南。此時,湘軍趁機撲向瀘州,攻城戰與反攻城戰在瀘州激戰三個月。4月,鑒於外援無望,陳玉成棄城突圍。當他到達壽州,他被反復無常的領導人苗所困,並被送往勝保軍營。勝保要他酥,他怒斥勝保說:“妳是我手下敗將。我怎麽才能配得上跪在妳的膝蓋上?妳是個自重的對象。”。(1)聖保試圖引誘他投降。陳玉成大義凜然地回答:“君子死則亡。為什麽要說唱!”6月4日,他在河南演金被殺,年僅26歲。

陳玉成等太平軍與湘軍爭奪安慶時,李秀成、李世賢的部隊從江西進入浙江,從1861到10,先後攻克金華、滁州(今溧水縣)等城市,控制了浙江中部。李秀成侵臨安、余杭,圍攻杭州。65438年2月,太平軍破杭,巡撫王有齡自殺。同月,李世賢的黃成忠和範汝增還攻占了重要港口寧波。浙江和蘇南在最近兩三年成為太平天國的主要根據地。

太平軍占領江浙,無法彌補其在皖北戰場和天京上遊的損失,無法扭轉不利的軍事局面。曾國藩派部署在江蘇的弟弟曾國荃帶領部隊順長江而下,壹步步向天京推進。項水師也完全控制了長江,掌握了軍事優勢。

太平天國日趨衰落,危機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洪秀全沈醉於“祖父、哥哥、我和年幼的孩子坐在朝廷裏”,宗教迷信占據主導。“太平天國”的稱號壹度改為“神天國”,後來又改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他不能妥善處理軍政,卻“以天言責人”,甚至說“認天理,自然太平。”(1)李秀成、李世賢等將領對此不服,與洪秀全的矛盾逐漸加深。天京後期的壹些主要領導人,洪仁玕的威望無法服眾,有的則腐敗無能,貪得無厭,或拉幫結派謀取私利,天京官員無不囤積財富和貨物。軍中將領各有地盤,“各顧各的,不顧大局。”(2)許多文官武將只追求個人名利,“以升官為榮”。洪秀全等領導人未能正確處理這些矛盾,而是采取了過度封爵和賞賜的方法。到太平天國失敗時,已有2700多人被封爵。因此,矛盾更加尖銳和復雜。“人不願意接受,各有各的打算。”③

太平天國後期,成分較前期更加不純,紀律松弛現象十分嚴重。太平軍的新加入者包括有組織的黨隊、土匪、地痞流氓,還有大量的清軍敗兵。比如蘇州收復候補道士李文兵率領的五六萬士兵。太平軍已被嚴重腐蝕,燒殺搶掠、虐待民眾、逃亡叛逃事件屢有發生。太平軍的壹些將領也在墮落。李秀成的部將高稅寬、錢貴仁、羅掌管常熟政事,熊萬全掌管蘇州政事,都有大量財產。錢貴仁在通過各種方式聚斂了巨額財富後,用黃金制作了壹對金獅金鳳凰獻給李秀成,並為李秀成建官。

蘇杭是地主階級比較強大的地區。他們用各種手段頑強抵抗太平軍。浙江諸暨大地主包,為團練武裝聚集壹兩萬人,盤踞包村半年有余。湖州舉人趙景賢被關在城裏近兩年。在蘇南,應永武裝的重要領導人有:蘇州的徐佩雲、常熟的龐中祿、無錫的華以倫、楊宗廉、江陰的王元昌等。太平軍沒有堅決鎮壓這些地主武裝,往往滿足於向他們申訴。於是,地主武裝得以保存,伺機蠢蠢欲動。許、李文兵等人表面上打著太平天國的旗號,暗地裏仍得到清官的支持和指揮,與熊萬全、錢貴仁、羅等人拉攏勾結,組成叛亂集團,計劃在蘇州發動叛亂。陰謀被揭露後,李文兵和許佩榆被處死。

江浙壹帶的鄉鎮官員嚴重不純。除了勞動人民,還有流氓無產者,以及大量的地主、紳士和依附於地主階級的人。在這些地區,縣及縣以下單位的政權仍然主要掌握在地主階級手中,農民的狀況沒有多大改變。顯然,封建的土地關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太平天國仍實行與前期相同的土地政策,按畝征收土地稅,肯定“糧租”,允許地主收取租金,承認地主土地所有權。據有關資料顯示,蘇南和浙江有24個縣采取了維持原有土地所有制關系,允許地主收取租金的辦法。在這些地區,還設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收租局,幫助地主收租,並規定“頑固佃戶拒不吞租者,準其送局追租。”

這些保護地主的措施遭到了壹些太平軍和廣大農民的激烈反對。太平軍中不少士兵對佃農表示深切同情,他們支持農民抗租鬥爭,或“讓佃農鬧事”,或“主張免捐討論”。(1)在壹些地區,農民搗毀收租局,毆打強行收租的地主或鄉鎮官員。

雖然太平天國後期開辟了江浙根據地,但這些地區存在著復雜的矛盾和嚴重的危機。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雖然失敗了,但它先後征服了六百多座城市,橫掃半個中國,建立了與清朝封建政權對抗十余年的政權,沈重打擊了中國封建統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不朽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