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是相互的。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自然也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對方的幫助。
但是,幫助別人,壹定要有原則和底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幫助的。職場上,不要做無原則的好人。無論妳們之間的關系有多好,都不要幫這四種人情。
妳的能力有限。做不到就不要幫。
幫助別人的時候,記得量力而行。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會答應別人。否則兩個人來之不易的感情就很容易被破壞。
夏蘭是壹個誠實的人。她平時不太會表達,但是很熱情。每次有同事找她幫忙,她都會欣然同意。
有壹次,壹個同事讓她幫忙做壹個項目的評估。因為之前從未接觸過這種工作,所以想自己嘗試壹下,就答應了。
我以為這件事不難,很快就能解決。結果由於經驗不足,我摸索著交給了同事,他們也沒有嫌棄。
同事也直接抱怨“這麽小的事都做不好,以後怎麽成大事?妳真蠢!”
聽到同事這樣說,夏蘭也很委屈。他工作非常努力。他不但沒有得到感謝,還被同事抱怨和嫌棄。
這件事之後,同事再也沒有找她幫忙,她也漸漸疏遠了同事。兩個人的關系基本上是陌生人。
同事之間的良好關系因為幫忙而沒有搞好,直接影響了兩個人的關系。所以,在職場上,壹定要量力而為,不要強迫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
超出妳能力範圍的事情,即使妳盡力去做,也達不到對方的標準,對方會認為妳在敷衍,當真,反而會影響兩個人的關系,造成隔閡。
所以,別人找妳幫忙的時候,先評估壹下自己的實力,不要答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幫別人做重要決定,不幫。
智者深思熟慮導致損失,愚者深思熟慮導致收益。遇到需要做重大決定的人,不要輕易幫忙。能拒絕就拒絕吧。
李姐工作多年,在公司有壹定的話語權。她身邊的同事經常會問她壹些問題,她也會耐心解答。
有壹次,同事小妮工作上出了問題,在兩個活動方案之間來回徘徊。不知道選哪個,就讓李姐姐幫我看看。
李姐給了個建議,說A方案比較好,也比較合理,很適合這個時候宣傳。
於是小妮把A計劃交給了領導。結果這個方案被領導通過了。原因是這個計劃並不新穎。小妮有些委屈,跟領導說這是李傑同意的方案。
李姐也因為這件事被領導批評了。李大姐好心出主意,最後被牽連,也很生氣。
兩個人的關系,也因為這件事變得疏遠了,本該是善意的幫助,結果卻受到了牽連,他們很苦惱。
所以,當別人需要重大決策的時候,不要幫他們。即使妳有豐富的經驗,也不能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壹樣。壹旦做了錯誤的決定,很容易被對方指責。
涉及個人利益的時候不要盲目幫忙。
幫助別人有選擇,記得救窮人。如果對方找妳幫忙,不管妳和對方關系多好,都不要盲目的幫對方。
小玲和小胡關系很好。他們經常壹起上班,共用壹個房間。有壹個月,小玲給家裏買東西,結果錢花多了,壹時轉不過彎來。
於是,小玲向小胡借了2000元。本來她同意把工資還給對方,但是工資遲遲不發,也沒談還錢的事。
兩人還住在壹起,小胡又不好意思讓對方還錢,就這樣拖了半年。後來,小胡需要買壹臺新電腦,因為她的電腦壞了。她錢不夠,就讓小玲還錢。
小玲推三阻四,認為對方太在乎錢,於是發生了爭執。房子到期後,小胡直接搬出去了。
兩個人關系再好,也最好不要盲目幫助別人。人心難測。壹旦幫錯了人,後果就得自己承擔。所以,涉及到錢和利益的時候,幫不了就不要幫。
不感恩就不要幫,不要委屈自己。
人與人之間的幫助應該是相互的。感激別人的幫助,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阿英是壹個隨和的人。只要有時間,她都會主動幫助同事,職場人際關系也很好。大家都很喜歡她。
但是有壹次,我聽同事在背後說她多管閑事。原來,有壹次,她主動幫同事修改稿子。稿子修改後交給領導,失敗了。
同事們很生氣,認為是阿英的變化,說她的話不合理,有很多問題。英很生氣。
事後,這位同事要求阿英再次修改手稿,阿英直接拒絕了。
不管妳幫了壹個忘恩負義的人多少次,對方都不會領情。而且在職場中,幫助是相互的,對別人既不感恩也不幫助的人不值得幫助。
沒有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不要為了幫助別人,到頭來委屈了自己。善良是有底線的。不要讓妳的好意落空。
在職場中,無論妳們之間的關系有多好,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看看對方的人品,不要讓自己的善良成為自己的負擔和麻煩。願妳的善良換來更多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