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現有臍橙面積2.67萬hm2,2005年將發展到6.67萬hm2。目前,贛南臍橙主要分布在新豐、安遠、尋烏、大余、瑞金、杜愚、興國、崇義等地。其中新豐、安遠、尋烏三縣占總種植面積的50%以上。
贛南臍橙壹般在2月上旬或中旬發芽,2月下旬至3月上旬出現花蕾,4月上旬或中旬開花,4月下旬進入第壹次生理落果,5月上旬或中旬開始第二次生理落果,7-9月果實膨大期,165438+10月上旬至660中期轉黃。從春芽萌發到果實采收,年生長期為280 ~ 300 d。
2適宜臍橙生長發育的氣候條件
2.1溫度要求
當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8℃以上時,臍橙開始發芽。日平均溫度在23 ~ 29℃時,其生長發育最適宜;1a要求活動積溫≥10℃應在5500℃以上。其中,冬季凍害是影響贛南臍橙種植的主要氣象災害。臍橙可以忍受-6.5℃的短時低溫,但冬季極端最低溫度最好在-3℃以上。贛南極端最低氣溫-8.0℃,出現在崇義。極端最低氣溫-6.0℃以上的縣(市、區)有杜愚、上猶、南康、新豐、尋烏、隴南、定南、章貢區。通過分析贛南各縣極端最低氣溫出現的頻率可以發現,極端最低氣溫≤-3℃出現的頻率多為兩年壹次。其中新豐、章貢區最少,平均6年;崇義是最多的,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極端最低氣溫≤-5℃出現的頻率相對較低,平均為11.6%,即10a出現壹次。其中,章貢區自1961以來未出現過最低氣溫≤-5℃的極端低溫天氣,新豐、杜愚、南康有記錄以來僅出現過1次。頻率最高的是崇義,平均4年。極端最低氣溫≤-7℃的頻率更低,平均為1.6%,即60年壹遇。其中興國、杜愚、瑞金、章貢區、上猶、南康、新豐、尋烏、隴南、定南等10個縣(市、區)自有資料以來從未出現過-7℃以下低溫。
2.2沈澱要求
臍橙要求年降雨量1000mm以上。贛南年平均降水量1450 ~ 1750 mm,完全可以滿足要求。但由於季節分布不均,春夏的洪澇和夏秋的幹旱都會影響臍橙的生長發育。
2.3日照要求
臍橙是壹種耐蔭性很強的果樹,但日照與臍橙的優質高產密切相關。日照不足,臍橙生長和果實著色較差。甘南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340 ~ 1840 h,大部分縣(市)在1550h左右,可以滿足臍橙的要求。
2.4國內外臍橙產區對比
2.4.1年平均氣溫高於國內外產區,發生凍害的概率低。
贛南年平均氣溫18.8℃,比湖北秭歸高0.8℃,比美國加州高1.6 ~ 2.9℃。崇義最低氣溫17.9℃,杜愚最高氣溫19.6℃,其余縣(市)18.3 ~ 19.4℃。極端最低氣溫比湖北秭歸高2.5℃,也明顯高於重慶奉節和湖南新寧。
2.4.2降水比國內外臍橙產區多。
贛南年降水量比湖北秭歸多400~500mm,比美國加州多1100mm左右。
3臍橙種植氣候區劃
3.1臍橙種植氣候區劃指標的確定
贛南種植臍橙的氣候條件優越,光、溫、水等資源豐富,都適合臍橙的生長發育。通過調查贛州市歷年柑橘產量與氣象條件的相關性,發現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值、≥10℃積溫、4月日照時數~ 165438+4月平均氣溫等4個因子對贛南臍橙生產的影響最為明顯,因此選擇其作為贛南臍橙種植的氣候區劃指標(所有因子均為全市平均值)。
3.2數據源和分區方法
基於贛州市1961 ~ 2000 * * * 40年17個縣、站的基本氣候資料,劃分依據?用1: 25萬地形數據和居民點分布數據作為整個城市的基礎數據?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區劃手段,結合傳統的氣候區劃方法,對贛南臍橙種植進行了區劃。
3.3臍橙種植氣候因素的空間分析模型
氣候資源主要受海拔、緯度、地形、下墊面性質等因素影響,與這些因素存在明顯的空間分布差異。利用贛南各縣40年的氣候資料和4個山地觀測站的訂正資料,對臍橙種植的關鍵氣象因子和海拔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得出贛南氣候因子隨海拔的變化規律:
(1)極端最低氣溫年平均值(Tmin)隨海拔高度(h)的變化規律:TMIN =?1.31-0.0083h;
(2)積溫≥ 10℃(?t)隨海拔高度(h)的變化規律:?t = 6573.48-2.816h;
(3)4月日照時數~ 165438+10月(?省s隨海拔(h)的變化規律:?s = 1335.27-0.1749h;
(4)4月平均氣溫(T4)隨海拔高度(h)的變化規律:T4 = 20.84-0.0052小時..上述因素與海拔高度高度顯著相關。
3.4臍橙種植氣候區劃圖的制作
我們選擇年活動積溫和極端最低氣溫≥10℃作為主導指標,4月~ 11日照時數和4月平均氣溫作為次要指標。根據表1中的標準,利用GIS等手段將贛南臍橙種植劃分為四個區域:最佳區、適宜區、壹般區和不適宜區。
4每個氣候帶氣候條件的簡要描述
4.1最佳區域
該區域主要包括新豐、南康、章貢區、杜愚、贛縣大部分地區和大余、興國、會昌、寧都、上猶、瑞金等部分地區。該地區海拔在200m以下,面積約70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積),占甘南總面積的18%。該地區年積溫≥10℃在6140℃以上,極端最低溫度為-4.2 ~-7.2℃;4月~ 165438+10月日照≥1339h,4月平均氣溫≥ 19.5℃,極端最低氣溫-4.2 ~-7.2℃,無霜期281 ~ 298 d,該地區低溫凍害危害較輕。雖然有些站的極端最低氣溫在-7℃以下,但出現的概率很低,大約60年壹遇。該地區積溫高,無霜期長,為我市生產色澤、品質優良的臍橙奠定了基礎,是贛南種植臍橙最有利的地區。但由於該地區海拔較低,大部分用於水稻等經濟作物。因此,在該地區發展臍橙種植時,應綜合考慮農業結構的總體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優質高效。同時也要註意防止臍橙在4月開花坐果期間因高溫高濕而嚴重落花落果。
4.2合適的區域
該區域覆蓋贛南所有縣(市),主要包括安遠、龍南、尋烏、全南、會昌、興國、定南、瑞金、石城、大余、寧都,以及崇義、上猶、杜愚、贛縣、新豐、章貢區的部分地區。該區域海拔200~300m,面積約20,000 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積),約占總面積的53%。本區≥10℃積溫5800 ~ 6050℃,極端最低氣溫-5.3 ~-7.5℃,平均極端最低氣溫-2.9 ~-3.6℃,無霜期280~296d,日照4 ~ 165438+10月。該地區氣候條件僅次於最適區,是臍橙發展的主要地區。但是,該地區的極端最低溫度低於最佳地區。因此,在發展臍橙種植時,要考慮低溫凍害對臍橙的影響,同時要綜合考慮農作物的整體布局,盡量不與稻田、良田競爭,鼓勵在高行田、缺水田發展臍橙種植,趨利避害,提高農業整體效益。
4.3壹般區域
主要包括崇義、全南、定南、石城、會昌等縣市的部分地區。該區海拔多在300 ~ 400 m,面積約80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1%。本區≥10℃積溫5600 ~ 5800℃,極端最低氣溫-6.0 ~-8.0℃,無霜期270~285d,4月日照~ 1100 ~。由於該地區最低氣溫極低,臍橙容易遭受低溫凍害。因此,建園時應充分利用地形小的優勢,綜合考慮交通等因素,避免在低窪冷空氣下沈區和迎風口種植,盡量因地制宜,避免盲目開發。
4.4不利區域
該區域主要分布在贛州市海拔400m以上的丘陵山區,面積約2800km2(包括水域和道路面積),約占總面積的8%。該地區積溫≥10℃小於5500℃,極端最低溫度在-7℃以下,無霜期在270d以下,由於該地區多為丘陵山地,極端最低溫度低,發生頻率高,不適宜種植臍橙。
5壹些建議
(1)因地制宜選擇臍橙品種。因其凍害概率低,積溫高,“最佳區域”應選擇中晚熟品種,適宜種植鮮果;“適宜區”是我市發展臍橙的主要區域,氣候條件僅次於最適區,應選擇中熟品種,其中小氣候條件好的可考慮晚熟品種,以種植臍橙汁和加工水果為主,鮮食為輔;“壹般區”因其凍害概率高,應在小氣候條件好的地區發展,早熟品種為宜。
(2)充分利用地形和小氣候發展贛南臍橙生產。臍橙凍害多發生在強寒潮入侵後的晴朗夜晚。由於輻射降溫,冷空氣沿山坡下沈,積聚在低窪封閉的地方,形成“冷湖”,而山坡上有明顯的逆溫(暖區)。因此,山區柑桔園應避免建在低窪和幹旱地區,坡度應小於30°。
(3)贛南年降水量雖多於其他臍橙產區,但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多集中在汛期,夏秋易旱。所以各地在建園時也要慎重考慮水源和排水防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