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春榮鄉的歷史沿革

春榮鄉的歷史沿革

春榮,因舊時此地著名的堯篆廟而得名,自清朝以來壹直有現在的名字。另壹個故事說,清朝初期,人們在這裏的羅溝設市,卻被五個大漢趕過來,聚集在這裏,所以人們稱之為“五漢”。1936年,聯保部隊成立時,總督將其命名為“春榮”。張誌強,男,漢族,39歲,大專學歷,現任白公村黨支部書記,慶陽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誌強曾經是養豬專家。他科學養豬致富後,群眾看到他有能力,有計劃。2003年初,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抓班子、帶隊伍、謀發展、上項目。短短五年,白公村煥然壹新。豬遠銷外省,企業蒸蒸日上,道路平坦寬闊,村莊幹凈整潔,人民安居樂業。所有這些巨大的變化都歸功於年輕的黨支部書記張誌強帶領“兩委”班子為全村做了壹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白公村是黃土高原上壹個沒有資源,沒有礦產的普通村莊。致富之路在哪裏?根據自己的發展經驗,他認為養豬是壹項保本生意,既能賺錢,又能為農民施肥。於是他成立了養豬協會,並擔任會長,給本村和鄰村的群眾講授大棚養豬知識,利用做信用社站的條件幫助貧困戶購買仔豬,協調蘭州鄭達公司在村裏設立飼料銷售點,為養豬戶免費送藥,聯系寧夏、蘭州、陜北、河南的客商到村裏收購生豬。在他的積極支持和帶動下,村裏的養豬業很快成了氣候。常年存欄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10戶,年收入60萬元以上。特別是2 0 07年和2 0 08年,全村1 2農民的純收入超過15萬元。

養豬的收入增加了對農業的投入。他領導的村子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大做文章。2007-2009年全膜雙壟溝播玉米2000畝以上,市縣領導多次觀摩。帶領群眾在村裏種植新蘋果樹1.300多畝,購置農業機械5 0多臺,國產車輛1.5輛,汽車運輸車5輛。家用電器基本普及,年輕人騎摩托車,用手機。具有超前意識的張誌強敏銳地意識到,發展要持續,人才要先行,教育要先行。他著眼於破舊的舊校舍的改造。百工小學原校舍建於上世紀70年代。長期遮風擋雨,多次被教育局鑒定為危房D樓。但是,歷屆村隊都沒有勇氣解決這個大問題。

張誌強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多次到市縣,走進農戶,爭取資金,發動捐款。2004年初,終於爭取到國家危房改造項目資金33.8萬元,發動群眾捐款8萬元,協調擴建校址3400平方米。2 0 05年5月,在原校址基礎上建成了占地6400平方米的花園式學校。同時,從全村利益出發,從自身做起,帶頭砍伐種植的樹木,拆除違章建築,拓寬村道6.3公裏,投入砂石覆蓋1萬元,受到村民和外來客商的好評。群眾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了,精神文明建設也提上了日程。順應人民的要求,2 0 05年,村上投資9萬元修建了百工劇場。農閑時,文化對促進物質交流和農村鄰裏交往有積極作用。

老百姓看病難是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村衛生所成了上級管不了,村裏不管的個體診所。疾病預防和疫苗接種已經成為紙上談兵。本著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張誌強果斷利用建村部的契機,將村醫療站納入規劃,在全鎮率先建成了壹個設有住院部和診所的村級衛生所,使該村衛生工作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患常見病的人根本無法出村,防疫和給孩子打疫苗也打開了新局面。白公村靠養豬致富,也給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這個矛盾是無法避免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張誌強想到了沼氣。他跑到縣農牧局,終於把白公做成全縣沼氣改造試點村。這不僅解決了環境汙染,還為村民提供了新能源。全村300戶沼氣改造工程已經完成,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這個項目充分發揮了它的經濟效益。

為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總體要求,張誌強組織幹部群眾為村裏安裝了自來水。在搬遷項目的支持下,他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5 5個農村居民點和壹個占地10畝的村文化廣場,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如今的白宮空氣清新,綠樹環繞,人與自然和諧友好。張誌強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清正廉潔,不僅樹立了個人威信,為幹部樹立了榜樣,也為村裏風氣的轉變樹立了榜樣。他堅持村民議事制度,所有項目和重大決策都在積極吸收幹部意見的同時提交村民大會表決。群眾心情好,積極性高,效果好。

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村裏40多名黨員根據個人特長,挨家挨戶聯系群眾,給他們送科技信息,傳授致富經驗,講解黨的政策,調解鄰裏糾紛,並按時向支部反饋有關問題。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全村人崇尚科學,遵紀守法。鄉村習俗也在悄然改變。封建迷信、違法亂紀幾乎絕跡,沒有刑事案件發生。

執著的追求和努力,改變了白工的面貌,贏得了群眾的口碑,贏得了上級的肯定。2004年,白公村黨支部被評為“1 0 0甘肅省優秀村支部”。2005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縣級優秀村支部。2006年被評為慶陽市優秀村黨支部。該村連續七年在全縣綜合考核中名列前三。2004年、2005年、2008年被寧縣委評為“農業產業帶頭人”、“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優秀黨支部書記”,全縣“三幫三通三增”先進個人稱號多次被春榮鄉黨委、政府表彰獎勵。

在成績面前永不自滿,不甘落後的張誌強,在為百工更好的明天而思考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