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監獄以監獄安全穩定為重點,全面提升教育改造質量,不斷完善工作目標,大力改善監獄安全穩定的“軟”“硬”環境,強化創建平安的意識和措施。取得了連續八年無罪犯脫逃、監獄重特大案件和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良好成績,成為川北平安創建的壹面耀眼旗幟。川北監獄始終正確處理管理、教育和勞動的關系,堅持把提高改造質量作為監獄工作的中心任務。不斷總結教育改革規律,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監獄在刑事執法、監管執法的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操作程序,並相繼出臺了行政獎懲三級審批制度、減刑假釋八級審批制度等壹系列制度。完善了監獄、監區、分監區警情預警、處置和管理“第壹負責人責任制”,落實了預警信息每日收集上報制度。
同時,結合隱患排查和監獄形勢分析會制度,進壹步落實了兩級監獄部門、分監區負責人預警信息分析責任制,建立了預警信息小組日分析、分監區周分析、分監區半月分析、分監區月分析制度,定期對預警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評估。此外,他們還在各區設立了“壹警壹箱”、“典獄長信箱”,搭建了罪犯與警察的溝通平臺。近年來,“監獄長信箱”共收到服刑人員來信300余封,有效處理服刑人員反映的問題40余個。“如果把監獄工作比作壹棵參天大樹,那麽監獄基層工作就是樹的根,根可以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所以,公正文明執法,關鍵在基層,關鍵在分監區,關鍵在壹線民警。”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魏說。
從5438年6月到2002年2月,新壹屆領導班子壹上任,就果斷決策,把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加強基層民警隊伍建設作為領導班子的首要任務。監獄在隊伍建設和嚴格公正執法上做到了“三破三立”,即擺脫了個別幹警憑感覺、憑經驗、憑習慣執法的思想,樹立了嚴格依法辦事的觀念;擺脫警察個體人治的觀念,樹立監督制約機制的新理念;擺脫個別警察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樹立新的程序正義觀。
如何做好執法監督工作,鑄牢每壹塊基石,從監獄長到基層民警層層簽訂《監獄安全穩定目標責任書》,強化監獄民警的責任感、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在實踐中,他們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科學的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實施了“監管安全獎懲”、“管教基礎工作季度量化考核”、“獄務公開考核”、“管教幹警月度考核”、“四項管教目標考核”等壹系列制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進壹步完善執法監督,他們建立了內部監督、外部監督和刑事監督相結合的制約體系,聘請市人大、政協、中院、社會組織和基層民警擔任執法監督員。監獄本著“教育為安全服務,教育要安全”的工作思路,針對教育改造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對罪犯開展卓有成效的法律法規政策形勢安全教育咨詢活動,及時消除教育改造和監管安全中的不穩定因素。近年來,監獄相繼開展了以“家庭、家庭與明天”、“監獄、社會與明天”為主題的大型家庭和社會教育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罪犯的教育轉化。該監獄立足於服刑人員由“監獄人”向“社會人”的轉變,聯合社會教學力量建立了三個教學培訓基地,在全省監獄系統率先開展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打造服刑人員回歸社會、安身立命的“金手杖”。
近年來,由於服刑期間家庭發生變化,兒童輟學和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情況頻繁發生。2004年初,監獄設立了專項基金,以監獄籌集資金為主,公安幹警和社會捐贈為輔,對有困難的服刑人員進行幫扶。基金成立以來,監獄共受理服刑人員求助救助申請700余件,實施救助案件15件,向400余名服刑人員發放救助金13萬余元,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服刑人員的家庭困難,解除了服刑人員的後顧之憂,有效穩定了罪犯的思想,促進了罪犯的改造。根據新時期監管改革工作的需要,監獄進壹步完善了“統壹指揮、反應靈敏、協同有序”的應急處置體系,他們抓住“四個關鍵”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該監獄已投資200多萬元改善監控系統。安裝了會見錄音系統,實現對罪犯會見的現場和遠程監控;監管區域和分監管區域的重要監管部位和死角安裝了電子監控設施和紅外周界報警系統;監區配備了金屬探測儀,分監區值班民警配備了手持金屬探測儀,完善了安檢設施,增加了對金屬違禁品的檢查;完善了通信、交通、防衛和進攻武器裝備,建立了無線對講和移動車載信號站(站),為各監區、分監區值班民警和監獄武警哨兵配備了對講機和遠程報警系統,實現了信息暢通和警民聯動。
近年來,川北監獄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兩次榮立集體二等功,200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嚴打”鬥爭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連續五年被上級評為“四好班組”;連續七年實現監管安全“四無”目標;執紀執法被上級稱贊為“能打硬仗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