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學閱讀心得1最近讀了彭少東教授寫的《信息技術教育學》,十三章六十多萬字,從壹個全新的角度建立了信息技術教育學的理論體系。該書知識體系全面,邏輯體系嚴謹。看了之後,了解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本質論、發展論、課程與目標論、過程與原理論、方法與手段。
首先,這本書有五個特點。
第壹,體系比較完整。該書概念體系清晰,技能體系有序,教學體系靈活。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科和課程體系。
第二,原創性更好。書中很多章節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其中,信息素養的定義和信息技術教育本質的探討有壹定的深度;對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材、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思考是前瞻性的。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理論、人本主義理論、資源理論、疾病理論和未來主義的研究為我們開辟了新的領域。第十三章第三節屬於我國機器人教育領域的第壹次理論探討。
第三,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本書提出的學術觀點、應用理念、方法和模式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明確指出信息技術教育是指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質,促進學與教最優化的理論與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學是研究信息技術教育現象、本質和規律,優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效果的壹門科學。它是現代教育學的壹個新分支——信息技術教學進壹步研究和實踐的產物,屬於學科教育學的性質。中國在線教育發展戰略、智能學習材料、教育技術命題、廣義蒙太奇、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等研究成果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及相關雜誌上發表交流,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第四,實用。本書作者在湖南師範大學率先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學本科必修課和學校選修課。在教學中,他特別註重學生的技能訓練,註重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深受學生歡迎。書中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技能理論和實踐理論的論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本書的實用性還表現在,它不僅適用於高校教育技術學和計算機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其他專業和在職教師的教材。
第五,拓展領域更廣。該書的研究為中國的信息技術教育開辟了壹條道路。
看完這本書,我有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付諸實踐,讓自己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
二,對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新思考
新學期開始,我拿起教材翻看,憂郁時有出現。看看我們的教材:要求學生按照標準的指法練習鍵盤,學會用Word編排壹個漂亮的文檔,學會用PowerPoint制作幾個幻燈片等。所有的目標都是學會運營!滿意的完成壹份文件的整理!我教了幾年信息技術,知道信息技術應用的秘密。如果我只是學習操作,我絕對不會讓孩子花時間在這方面,我的同事也持這種觀點。現在我要教別人家的孩子學信息技術。如果我照著課本這樣教學生,我不甘心。所以我不得不思考,信息技術課程應該教學生什麽?
於是我搜索了壹些發達國家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國的國家教育技術標準,在五年級小學生應該達到的標準中,列出了10項,但有7項是關於用工具做什麽的,並不是要學習什麽技術操作。
信息技術教育學閱讀心得2最近認真閱讀了彭少東教授寫的《信息技術教育學》,受益匪淺。的確是壹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它對教師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以計算機、多媒體、通信、網絡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采集、加工、處理、傳輸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
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談談看完這本書後心裏的壹些感受和體會。
信息技術是壹個很大的領域,然而,信息技術學科在中小學仍然是壹個充滿爭議和尷尬的小學科。彭教授在書中強調了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培養和專業發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基礎性。在學習和繼承國內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學科相關的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現代教學理論,整合新課程改革與信息教育。
新課程強調學生應該在活動中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調動原有知識和經驗,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機會。雖然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思維水平也不同,但他們都參加了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自信地學習,積極地交流自己的觀點和認識,相互合作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也使人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不斷得到張揚、發展和提升。
在教師必要的指導和寬松的學習環境條件下,學生可以獨立地、創造性地獲得多種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壹章中,從教育主客體關系的角度,教育還應特別註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效整合,包括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智商與情商的有效整合、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整合、課程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經驗、社會文化習俗的整合、教師與學生、教材與環境的整合。尋求課程的文化價值是課程整合的基礎工作和主線,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課程文化價值的合理表達。
《信息技術教育學》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教師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調節學習氛圍,提高學習的有效性。設計習題時,形式要多樣,註重學生和知識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心全意參與課堂學習,體現學與教的有效融合。
所以通過學習,我覺得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的。專心教學是認真學習的前提,認真主動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