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教育引導差生?1.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我們知道,紀律性差的後進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而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長期慢性發展的結果。有的是受社會上不良現象和不良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賭博等。有的來自家庭教育的失誤,比如父母包庇縱容,放任自流,粗魯無知,打罵等等。有些來自於學校老師在教育上的失誤,違背教育規律,不講究教育藝術,對學生壹視同仁。有的是受不良影視作品和不良書籍的影響,有的是露骨的描寫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性生活,還有黑暗社會的黑幫組織,搶著殺人等等。這些只是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內在因素。外因只是條件,內因才是改變的關鍵。所以我們班主任要深入了解他們,分析他們變化的原因,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比如我們班的同學羅俊,開學不到壹個月就打了五架。我走訪了其他同學,得知這個同學去年和這個年級的壹個同學大吵了壹架。另壹個學生用刀子,而他用鐵棒。他有攻擊性,老師發現後及時制止,使這件事沒有惡化。聽同學說:因為理科老師批評他,老師上課的時候,他總是不聽,故意反對。可見這位同學報復心理很強。同時,我對他進行了壹次家訪,從去年的鐵棒和刀子打架開始。家長說:“他的孩子還是很聰明的。對方用刀,他懂得用鐵棍防身。由此不難看出,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是在縱容孩子和別人打架,總是害怕孩子被欺負。通過觀察,我也發現他平時比較活躍,喜歡動其他同學的學習用品,容易和同學發生矛盾。基於以上的了解和分析,我做了以下教育計劃:1,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知道他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家長和老師能多合作,進行同樣的教育。2.讓學生明白打架的不良後果。3.讓學生懂得做人,懂得與人相處。4.讓學生明白如何處理沖突。
我們應該看到,紀律差的後進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壹定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這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要從正面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轉化後進生的信心,這樣才能教育好學生。
第二,熱愛學生,促進轉化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壹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妳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妳愛孩子。”特級教師司夏曾說:“工人不熱愛機器,怎麽能做好工作呢?農民不愛惜土地怎麽種好地?老師不愛學生能教育好學生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可能是他們真正的老師。”那些調皮的後進生是造成班級混亂的主要因素。說實話,在很多老師心裏,都會對這些學生反感。但是,這種心態的出現是教育失敗的原因。我們班主任,只有關心愛護學生,才會讓學生“尊師重道”。這樣才能和這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溝通他們的感受,讓老師和學生說同壹種語言,這是改造他們的開始。我們知道,人在心理上是需要別人同情、關心、信任、尊重、體諒和幫助的,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只有愛他們,才能激發他們對老師的尊重、熱愛、感恩和信任,才能打開心靈的窗戶,接受教育,改正缺點。
例如,我班上的同學張坤是壹名後進生,學習成績很差,經常違反紀律。他經常逃學,欺負其他同學,和社會上的無業青年混在壹起,參與賭博和盜竊。後來才知道這個同學家庭環境很不好。父親因盜竊被勞教後,常年回來和妻子壹起打工。只有壹個70多歲的奶奶在家照顧他。他奶奶說:這個孫子很不聽話,經常偷她的錢。了解到這些情況,我認為:這位同學缺乏父愛和母愛,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我主動找他說話,有時候留他在家吃飯;他逃學不來上課的時候,我想辦法找,然後問為什麽,教育他;我看到他沒有筆寫字,沒有筆記本做作業,就給他買了。我從不使用簡單粗暴的高壓手段,但愛是嚴格嚴格的,這讓他覺得和老師很親近,也保護了他的自尊。同時發現這個同學喜歡打籃球,球技不錯。征得全班同意,讓他做班級的體育委員,讓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體育委員的工作。後來經過半年多的觀察,他已經改變了很多缺點,在課堂上獲得了同學的信任,也逐漸樹立了自信心。
第三,開展活動,輿論督促
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做好違紀後進生的轉化教育,有目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形成健康的風氣,壓倒歪風邪氣,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民意是指在集體中占主導地位的、被大多數人認同的意見。正確健康的輿論,褒貶分明,是非分明。在課堂上,讓學生互相評價,表揚對群體有益、表現好的學生;批評那些有損集體利益、違反紀律的行為,久而久之,那些調皮學生的面目就會改變。
比如班裏有些同學思想散漫,平時很貪玩,作業也不認真。針對這種情況,我召開了以“我的理想”為主題的班會。班會上,同學們畫出了自己的宏偉藍圖,有的說:我長大了要當宇航員;有的說想當老師;有的想當醫生…談談如何實現這些理想。這次班會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進行了教育。讓他們覺得和別人相比,自己落伍了,應該向有理想的學生學習。另壹個例子:我發現我們班有些同學參與了賭博。老師除了對他們進行勸導和批評,還特意安排了壹個“賭博真傷人”的小品,讓學生在周三晚上的活動課上表演。教書是樂趣,讓那些參與賭博的學生表明決心,改正缺點。再比如:針對那些囂張跋扈,不聽老師教誨,有時逃課的同學,我創作了壹部音樂劇《老師愛我們》,講述了壹個感人的故事,壹個沒來上課的同學,老師打電話到處找,終於找到了這個同學。這位同學很感動,改正了自己的缺點。通過音樂舞蹈讓學生在班裏表演,學生很受啟發,讓這些學生認識到老師和家長壹樣,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應該尊敬老師,遵守紀律。
第四,持之以恒,反復把握。
我們做的壹切都不是壹帆風順,壹勞永逸。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也是如此。這些違紀的後進生有壹個動蕩的心理特征,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容易缺乏自制力,意誌薄弱,從而犯錯誤。這個時候,我們的老師往往會覺得教育和轉化這些學生是很困難的,於是就灰心喪氣,對教育缺乏信心。其實這是我們老師的不理解。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準確預測學生的復讀時間,創造過渡條件,使後進生的轉化不至於陷入低谷。並有針對性地把握溫度,爭分奪秒,持之以恒,反復把握,使學生的意誌力不斷加強,道德意識水平逐步提高,從而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
應該如何教育引導差生?首先,老師要以身作則。
教師的工作是壹種高尚的職業,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壹個沒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老師,是不可能把教育對象塑造成壹個擁有美好靈魂的人的。以它的幽幽,怎能讓人眼前壹亮!所以,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可塑性強,模仿性強。他們總是從老師那裏尋找自己的行為規範和道德評價標準。所以,教師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職業素養、學術態度、言談舉止、衣著儀表都對學生產生影響。
學校衛生工作看似小事,但每天都和學生打交道,體現了每個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班級精神。由於追求享受,害怕長時間的疲勞,清閑,討厭勞動,很多學生不願意參加勞動,所以對不打掃衛生的學生有各種處理方式,比如搞責任區,分塊,罰掃地。這種以懲罰為主的方式在近期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意識的培養作用不大。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往往使工作陷入被動。
我當班主任的時候,每天總是早早的到校,打掃辦公室的門前,打掃衛生的時候總是和學生們壹起幹,還親自教學生們如何布置教室,還在教室前擺幾盆花草,美化環境。同學們看多了,也會紛紛效仿,種花種草,裝扮生活,美化環境。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逐漸形成。
學生們被要求不要留長發、戴首飾或穿奇裝異服。首先,我註重自己端莊的外表,樸素大方,舉止優雅,言語謙遜,告訴學生“人的美在於靈魂,鳥的美在於羽毛”。
學生的心是壹張白紙。我們應該教育學生抵制不正之風,要有無私的精神。我們首先要做到這壹點,不能在平臺上假正經,私下搞壹些歪門邪道,否則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子曰:“其身正,而不遵令。他的身體不是直立的,雖然他不服從命令。”。壹個行為不能得到學生尊重的老師,無論如何也教育不好學生。
第二,引導——基於對學生真誠的愛和充分的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於如何關愛兒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不愛學生就談不上教育。教師要熱愛學生,信任學生,有壹顆母愛的心。如果壹個老師把自己淩駕於學生之上,只要學生禮貌地尊重他,服從他,對學生的想法漠不關心,那麽他永遠得不到學生真正的尊重,永遠也教育不好學生。
引導學生不僅體現在關心學生,更要信任學生,尤其是平時不太主動的學生。
老師的信任會讓學生感動和自豪!從而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任,縮短師生心理距離,非常有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引導——以平等相待、平等相待為準則。
老師要壹碗水端平,不管學生的家庭出身、家庭地位、學習成績如何,都要壹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那些身體有缺陷,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被父母放棄,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溫暖,更深的愛,更耐心的引導。有句諺語說,“人人都喜歡漂亮的孩子,但愛醜孩子才是真愛。”我們不能忽視那些醜陋的孩子。
目前,由於對這些學生的教育不當,效果並不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成績好的學生樂此不疲,成績差的學生則沒有耐心,不願意花精力做細致的工作,甚至諷刺揭露缺點,壹味指責,甚至放任自流。二是貧困生在榮譽和待遇上被區別對待,幾乎不允許參加任何活動,仿佛榮譽不是與生俱來的。二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遮醜”,甚至個別優秀學生成為榮譽“專業戶”。這不僅大大挫傷了差生的自尊心,也孤立了尖子生,不僅起不到示範作用,而且給班級工作帶來阻力。
可見老師對學生壹視同仁,學生揚長避短,有利於引導學生。
第四,引導——基於學生個性心理的研究。
人格心理是壹個人區別於他人的心理特征,是人格心理相對穩定的個體差異。
人既* * *又特別。俗話說“壹母生九子”,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指導教育中需要深入細致地研究學生的人格心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俗話說:“壹把鑰匙開壹把鎖。”思想教育不可能找到萬能鑰匙,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把心理教育這門學科研究好。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國家建設需要各種專門人才,所以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
是多向的,有創意的,而不是單純的,片面的追求升學率。盡管有素質教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還是挺嚴重的!在人們的觀念裏,好好學習,上大學是唯壹的出路。在藝術、音樂和體育方面有天賦的學生被視為異教徒。非但沒有培養他們,反而經常被嘲笑,這與教育的發展方向相去甚遠。
五、引導——把握反復性和長期性的特點。
學生是可塑的,但容易復讀。後進生的形成不是壹蹴而就的。同樣,良好品質的形成也不是壹兩次勸說就能立竿見影的。
要做好反復教育,教育者自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修養,要有耐力,不浮躁不急躁。“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從多次失敗中誕生的,我們必須樹立這種信心。當然,復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對以前教育的反思、深化和鞏固,是壹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再教育過程。重復教育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具有長期性的特點。“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禁止以淋浴的方式工作。
學生熱情,思想開放,渴望新事物。花花世界。因此,長期的引導教育也必須是創新的、生動的和現實的。壹切從實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