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廣州茶館作為研究對象,以廣府文化文獻為基礎,對廣府建築元素和茶館現狀進行了壹系列歸納和梳理。通過探索廣府元素在粵式茶館中的設計應用,形成粵式茶館區別於其他茶館的獨特地域符號,並為未來茶館的設計實踐帶來啟示。
先說說古今的廣東早茶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過渡地帶。人們更早與外國人交流,開辟了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就是茶葉之路的起點。廣州人喝茶的習慣由來已久。人們都說“食在廣州”,所以才有五步壹茶館,十步壹餐廳。在廣州喝茶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廣式早茶,又稱“嘆茶”,作為區別於其他茶室的用餐習俗,已成為廣府文化的壹張名片。有早茶,下午茶,晚茶,不花多少錢就可以在那裏坐壹整天。茶館的經營範圍從單純的茶市發展到茶、食、宵夜相結合,實行“三茶兩餐”、“壹杯兩盞”,生動展現了廣州人吃茶的情調,茶館成為“以茶為友”的社交場所。廣式茶樓成為壹種集文化、建築、審美情趣於壹體的具有嶺南特色的餐飲建築,使其設計創新實踐更有意義地被不斷挖掘和提煉。
二,關於廣府的文化元素
(1)廣府建築概述
廣府建築是嶺南建築的壹個分支,它吸收了中西建築文化的精華,以獨特的形式詮釋了時代文化,展現了兼容並蓄、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開放、兼容、創新的廣府文化精神。最典型的有廣州西關大屋、廣東清代四大名園、開平碉樓等。建築結構註重通風、防潮、防曬。建築裝飾具有多元性、包容性、重商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廣府地區民居建築的主要形式有“三室兩廊”屋、“竹筒”屋、“明”屋、騎樓、花園屋、西關大屋等。廣府民居建築的典型特征是輕墻、瓦、白地,分為磚雕、灰雕、陶雕、石雕、木雕。如耳壁灰塑裝飾為白草龍淺浮雕圖案,底色為黑色,稱為“煙畫草掃尾”。
(二)騎樓式造型
騎樓是近代嶺南建築的壹大特色,也是廣州臨街商業建築的壹種形式。它是西方建築和廣州特色的結合,結合了南方的氣候特點、商業功能和生活需求。騎樓為多層建築,壹層為商鋪,二層為住宅和辦公用房,建築旁有獨立樓梯。它的特點是壹樓靠近馬路3-5米的地方不建房間,是壹條蜿蜒的走廊,是人行道,後半部分是商店,蜿蜒的走廊對面是二樓以上的樓房,所以叫“騎樓”。它不僅為二樓及以上擴大了居住面積,也為壹樓購物的人群提供了遮陽擋雨的場所,並作為商鋪的緩沖空間,與商業街相連。茶館建築是在騎樓外觀的基礎上,中西風格的折中。立面高而寬,整體高於周邊,是西關風格的又壹大特色。
(3)建築構件
1.鐵鍋耳壁鐵鍋是古大鍋,鐵鍋耳屋。它的山墻形狀像壹個炒菜鍋,這是嶺南民居的建築特色。粵北等地的客家話叫‘雲壁’或‘茶壺圈’。也像官帽,是家境富裕的象征;它還包含財富,好運和充足的食物和衣服。鐘樓在功能上用於防火和通風。高聳的山墻可以擋火;風會被擋在巷道裏,流入屋內。走在青磚石板間,細細品味每壹棟老房子,最引人註目的是鐘形的房子,門楣上裝飾著灰雕、木雕、故事題材和詩詞書法。作為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鐘形的房子悄然散發著它特有的光芒(如圖1)。2.滿洲窗滿洲窗是由木框鑲嵌彩色玻璃組成的窗戶,以白、黃、綠、藍、紫五種顏色表示。窗框多樣,簡潔美觀。廣州滿清窗可以追溯到清朝,當時廣州是自由貿易港,彩色玻璃傳入這裏。深受當地人的青睞,他們在自家的窗戶裝飾中使用這些彩色玻璃,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采光,還可以達到美觀大方的效果。廣式滿窗繼承了傳統滿窗最突出的特點,即“梁稀疏,采光面積大”,符合嶺南炎熱氣候的需要(如圖2、圖3)。3.嶺南地區氣候炎熱。為了便於通風,保證屋內隱私和防盜,形成了具有嶺南特色的門結構。門是古代的“防盜門”,壹個大木框中間夾著十幾根圓木,圓木呈單數。舷梯門由三扇門組成。第壹扇門是紗門,半高半輕,開關方便。為了擋住路人的視線,第二道門是過道門,第三道門是高門(如圖4)。
三、粵菜茶館的設計與應用
(1)傳統茶館的類型
傳統的廣式茶館有四種類型:園林式茶館,多由私家庭院改建而成,或建在景區內。他們結合室內外園林建築,品茶賞山,追求天人合壹的境界。它們檔次很高,主要是達官貴人享用,比如光州的“四大花園餐廳”——南苑、文遠、磨憨、西苑。現代著名的是民間風格的茶館,大多建在大街小巷的商業密集區。由於商業區用地緊張,茶樓多為多層騎樓式,入口開放,室內空間向上發展。作為壹個公共空間,民間茶館充滿了開放包容的民間氣息和人文情懷,傳遞著原汁原味的民間味道,如蓮香樓、陶陶居等。戲曲茶館,醉意不是“茶”,而是“曲”,是以欣賞粵劇為主的休閑文化場所,品茶只是附帶功能。作為粵劇藝術的空間載體,人們對表演環境的要求更高。
(二)茶館的空間特征
廣州傳統茶館的典型布局在於“小寬大深”的空間劃分。第壹,反映了當時的大眾價值觀。茶館不同樓層的茶葉價格不同。樓層越高,茶越貴。廣州民間有句話叫“有錢上樓,沒錢上樓”。大眾有“上高樓”喝茶的心理,認為這是貴客身份的象征。到了現代,這種差異逐漸消失。其次,是茶館建築對環境適應的結果。傳統商業區土地緊張,高層建築密集,沒有條件打造大立面。為了擴大店面,只能向上發展空間。往往入口空間不大,茶館位於二樓以上。空間越高,空間越寬敞,自然采光通風越好。騎樓式茶館壹樓布局多為開放式,建築入口從走廊的灰色空間過渡,入口直接面對人行道,流線流暢,景色有趣。在功能布局上,壹樓大部分空間作為蛋糕工坊、倉儲、蛋糕誘餌銷售等功能,內部包括蛋糕廚房、備餐和倉儲,對外臨街用於招徠顧客和疏散人群。二樓及以上空間為用餐公共空間,壹樓以上廚房及輔助空間與用餐空間分開。廚房配有樓梯,可以自己上下,形成獨立的運輸系統。這種“樓上公共空間”是典型的騎樓式布局。
(3)茶館的立面特征
1.立面造型特點為了醒目地吸引顧客,茶館的門廳比旁邊的普通騎樓高,往往有兩層樓高,門廳的柱廊也相應高,有的掛著招牌,有的掛著豪華燈飾。廣式騎樓建築的立面構成有壹個“三分”的壹般規律,這也是西方古典建築中的壹個重要美學原則。騎樓式茶樓的立面造型也奉行這壹規律。比如蓮香樓是“橫三段”,陶陶居是“豎三段”,都表現出剛健向上的運動。聯想大廈的立面水平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比例接近1: 1: 1。下部為高大的廳堂,兩側對稱的粗大歐式圓柱,中部由格子窗、隔墻、欄桿、短柱、雕花欄桿造型,上部由歐式山墻女兒墻、穹頂六角亭造型。陶陶居立面豎向分為左、中、右三部分。中間寬兩邊窄,比例為1:2:1。兩邊是對稱的。兩邊屋頂采用單檐小坡,中間是山花和雙層亭子。兩邊被弱化,從中間突出,使建築相當大。
(四)茶館內部環境設計
廣州茶館內部環境接近自然。無論是騎樓式的茶館還是花園式的餐廳,設置壹個結合植物景觀的小園林景觀已經成為其設計的壹大標誌。景觀內容主要包括:水石景觀、竹石景觀、石山、天井、室內亭等。它們有的位於主要用餐空間的墻的盡頭,有的在壹樓和二樓有天井庭院供顧客享用。庭院空間綠化,既解決了采光通風問題,又給茶館室內環境帶來了獨特的氛圍。在花園餐廳中,將嶺南庭院與餐飲建築相結合,並借鑒私家庭院的造園手法,利用庭院周邊的建築布局,營造出豐富的庭院秩序。首先是與植物種植的結合。即使是騎樓式的茶館,比如陶陶居,三樓的後院也是兩層高的空間。作為室內庭院,植物通過玻璃墻吸收陽光,用餐空間多了壹個休閑的地方,植物的活力被引入室內。其次是山水結合,花園餐廳依山看水,騎樓風格營造小景觀;再次,與嶺南文化元素相結合,如設置民俗故事演繹體驗區、習俗展示體驗區,采用與民俗相契合的趣味環節,場景互動,獨具魅力。
關於施工企業、獲獎業績、在建建設者、企業榮譽、工商信息、法律訴訟等信息,請登陸仲達咨詢、施工鏈接或關註仲達咨詢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進行查詢。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