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會?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會?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會?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會?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過去不起眼的行業正在成長,過去不易進入的領域也逐漸放開。「銀發經濟」的各種需求將進壹步釋放,銀發經濟會帶來哪些市場機會?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遇1 165438+10月24日,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要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發展適合老年人的產業。165438+10月25日,銀發經濟概念股高開。截至收盤,康泰醫藥、湖南發展、心悅健康等個股漲停。

銀發經濟市場規模達到5.9萬億元。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聯合發布的《大健康產業藍皮書: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4.83億,老年人口總消費為61.26萬億元,分別是2020年的1.89倍和8.73倍。

艾媒咨詢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20年已經達到5.4萬億元,年增長率25.6%。預計2021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達到5.9萬億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蔣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發經濟對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雖然銀發經濟整體市場空間廣闊,但真正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業態並不多。整體市場處於市場成本高但成品質量低的狀態。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對老年人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它促進了未來老年人的家庭護理或社會護理。”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站在政策的風口上,對銀發經濟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大有裨益。該意見的出臺,意味著銀發經濟軌道將會有更多的‘政策傾斜’。與普通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更強,品牌影響力更廣,對市值和業績增長都有利。”

激發95家上市公司的活力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目前a股* *中具有養老概念的上市公司有95家,涉及醫藥、生物、信息技術、輕工制造等多個行業。

然而,由於對銀發經濟相關產業的忽視和投入不足,上市公司涉足養老產業較晚,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市場對銀發經濟相關產業的需求將十分旺盛,養老服務將是壹個巨大且快速增長的朝陽產業。

以心悅健康為例。在發展好時品牌健康建材業務的同時,穩步推進醫養結合的大健康產業,推動為“精力充沛的老年人”和“需要專業護理的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醫療服務、康復護理、壹體化、系統化的老年護理服務。

醫療康復產品方面,盈科醫療、翔宇醫療等公司生產適合老年人的醫療用品和康復器械,盈科醫療的電動智能輪椅、助行器等產品廣泛應用於養老領域,翔宇醫療針對疼痛康復、醫養結合等智能康復器械子領域加大自主研發。開源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康復設備總需求約6543.8+0287億元,綜合醫院設有康復科的比例不到30%,增量市場約906億元,增量空間大。

此外,針對老年人長期臥床的情況,郝躍護理深耕成人失禁用品,針對不同客戶群體開發適用產品。恒華科技、四創易慧、珠江股份等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基於物聯網的新型養老服務平臺。

抓住機遇,滿足需求。

蔣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目前銀發經濟概念的上市公司來說,核心應該是響應政策的號召,提升自身市場的競爭力,在深度市場和垂直市場找到自己的強項,進行產業布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其長期穩定的發展。”

銀發經濟作為壹個潛在的經濟增長點,蘊含著巨大的發展價值。但也不能忽視服務群體的特殊性帶來的制約。蔣寒認為,雖然我國養老保障和服務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老齡相關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質量和效率不高、社會參與不足也是未來銀發經濟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齡化浪潮來臨的同時,數字化浪潮也在興起。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生活便利的同時,相當壹部分老年人卻面臨著“數字鴻溝”的尷尬。這壹點在新聞中有所體現,疫情期間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張毅說。

此外,盡管養老產業鏈不斷延伸,但並沒有壹家專註於服務老年人文化消費的平臺級公司。除了中老年人的生活用品和保健品,老年人的娛樂、社交、教育、醫療健康等需求也在逐漸增加。

在政策紅利的驅動下,老年群體的需求被進壹步激發,這就需要相關企業貼合老年群體的發展現實,為老年人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服務,覆蓋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銀發經濟帶來哪些市場機會?2銀發經濟是指隨著社會老齡化而產生的,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行業。“銀發經濟”大致可分為商品經濟、保健品經濟和服務經濟,包括傳統的老齡產業,如服裝、食品、特殊商品、交通、醫療保健、老年福利設施等,也包括現代老齡產業,如娛樂、旅遊、住宅、社區服務、老年教育等諸多行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為2.54億。如此龐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壹方面,隨著生活觀念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費結構和消費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呈現出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便利化的趨勢,逐漸從生存走向享受。

另壹方面,在國家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背景下,“老齡化經濟”、“銀發經濟”不斷被提及,正在成為眾多企業眼中的藍海。

可以說,銀發經濟是中國未來幾十年的朝陽產業,前景廣闊。

銀發經濟發展的原因

首先,“銀發經濟”的興起源於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多項老齡政策,為“銀發經濟”創造了發展空間,為市場註入了強大活力。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過去不起眼的行業正在成長,過去難以進入的領域逐漸放開。“銀發經濟”的各種需求將進壹步釋放,供給將進壹步改善。

其次,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激活了“銀發經濟”的數字化潛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嘗試新的購物方式。

在流行病專家的影響下,銀發族的數字化進程正在加速。某電商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60後”用戶的網購食品訂單翻了兩番。2020年春節期間,某生鮮電商40歲以上用戶增長237%。

第三,80後、90後購買消費品回饋老人,引領“銀發經濟”在壹定程度上實現消費升級。

年輕消費者壹直是網絡消費的主要增長群體。據統計,80後、90後消費者更關註高端體檢、高品質生鮮、智能手杖、定制旅行等新型消費品。,甚至帶動老年人參與醫美、戶外運動、寵物消費等新型消費項目。,客觀上加速了“銀發經濟”的消費升級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