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長春至雙陽公路13.5km(雙陽區社嶺街道幸福村)
簡介:
長春福山明壽園是經吉林省民政廳批準的可持續骨灰公墓。行業主管部門為長春市雙陽區民政局。明壽園位於雙陽區奢嶺街道辦事處幸福村長春至雙陽公路13.5km處,總面積685畝。浮山背靠鏡月風景區最高峰大頂子山,南望社嶺。
南側有壹條河,東北側有壹條河,在山前匯合。看地形,山與龍脈相連,水被兩河環繞,風藏在歧管裏,路有美景。利用五行之利,成為安全埋葬的寶庫。樹大招風,葉落歸根,百年人生,終將歸來。壽明園順應了古代“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民意,繁榮了社會。
壽明園順應了“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古代民意,促進了社會公益事業,廣開人心,為逝者提供了安息的天堂;也為生者提供了“喪孝”的永久之地,安慰世人。
長春福山明壽花園嚴格按照政府相關規定,為用戶提供安葬、掃墓、骨灰存放、墓碑制作、祭祀掃墓、安全管理等全方位配套服務。
陵園內的所有墓穴和墓碑均采用天然石材,包括草白玉、漢白玉、花崗巖、蒙古黑、山西黑、印度紅、新印度黑以及各種高檔石材。
有單人墓、合葬墓和家族墓。名人墓、藝術墓、塔墓、橫墓、壁墓、骨灰堂等墓葬;園區規劃以園林風格為目標,有歐式墓園、現代墓園、中式傳統墓園、長廊墻墓、自選區等。長春福山明壽花園將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花園式的規劃設計和壹流的管理服務。
二、長春九龍園公墓
地址:
長春市英俊鎮九龍園街33號
簡介:
九龍源,在吳凱和伊通河之間,從石碑嶺到松花江南岸的龍形丘陵山脊,幾個朝代墓地的光顧和民間傳說的美麗故事,使其成為千百年來聞名遐邇的風水寶地。
九龍園是長春新開發的集自然景觀和人文園林景觀於壹體的綜合性陵園,融合了傳統和現代陵園文化。由於遼代黃龍府戶侯健墓位於石碑嶺,九龍源壹帶千百年來被視為風水寶地。1940左右,日偽計劃在此修建偽滿洲國皇家陵園。
如今,九龍源已經按照園林化、藝術化的標準全面建成運營。青山綠水間,仿古建築、園林景觀、傳統與現代藝術墓葬相繼落成。龍潭水波蕩漾,龍泉湧出激流,古道重鋪,陵園張開懷抱,建成了全省乃至東北壹流的園林陵園。
2004年,九龍園建成東北第壹座遺體捐獻者紀念碑。
這壹公益舉措不僅搭建了悼念和緬懷捐獻者遺體的平臺,讓捐獻者遺體的奉獻永遠被後人銘記,也推動了殯葬事業的改革進程,移風易俗,激勵了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神聖的誌願者隊伍中來。
到目前為止,紀念碑上已經刻了40位捐贈者的名字。無私奉獻贏得了人們的敬佩和感動。每年清明節,都有大量的人來這裏獻花。
新中國電影的開創者之壹王彬和,電影《白毛女》的導演,原吉林省副省長遲,原東北師範大學校長黃教授也在這裏安息。九龍源,過去鮮為人知,現在關註千家萬戶,屬於春城元老。截至目前,已有近萬名各界人士在九龍源社會公墓去世。
3.吉林長春華夏公墓
地址:
長春東部的國家風景名勝區蓮花山的腹部。
簡介:
長春華夏陵園(華夏文化紀念園)於2005年6月開園,是中國唯壹壹座以明代皇家陵園建築風格為原型的現代化陵園,是中國殯葬協會理事單位,吉林省壹級陵園。
被北方春城市民稱為“長春明十三陵”的華夏陵園,位於長春東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蓮花山腹部,地處康乾、乾隆巡“康乾大禹路”祭祖的歷史文化古道、龍興之地。
墓地所在的太平山是高山公園,是天然氧吧。公墓占地80公頃,亞原始森林覆蓋率達98%。全園分為京華園、盛華園、怡華園、文華園、杏花園、中華園、樊華園、玉花園八個園區。墓葬形式多樣,多種多樣,歷經5年、10年、漫長的時間規劃設計,以“百年花園”為目標,打造現代化的永久陵園。
公園由山東曲阜孔廟古建築設計院歷時三年精心規劃設計,匠心打造。“金磚”就是地面,琉璃瓦頂,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建成了6300平方米的黃帝雕像廣場,為中國古建築註入了新的藝術生命,大氣磅礴,是和平的靈魂之城,是詩意的逝者棲息地。
第四,長春龍鳳山公墓
地址:
長春鏡月旅遊開發區新立鎮的龍鳳山與新立城水庫遙相呼應。
簡介:
長春鑫源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4月,註冊資金50萬元,是吉林省民政廳批準的永久性公墓。占地20公頃,位於長春市鏡月旅遊開發區新立鎮龍鳳山上,與新立城水庫遙相呼應。
離長白山千裏,日月精華被天地靈氣吸收。它三面環山,四面環水,可謂風景秀麗。園內建築古樸典雅,松柏眾多,林中綠草,山中繁花盛開,龍脈福壽壹望無際,水中有霧。自然風光無限美好,是人間仙境。?
動詞 (verb的縮寫)長春西苑
地址:
朝陽溝向陽山位於城市東部,占地100公頃。
簡介:
西苑整體園林布局通達無憂,兩側綠樹環繞,石像傲然挺立。墓區依山傍水,寧靜幽雅。
五十八個景點星羅棋布,風光旖旎,百余種花木掩映,宛如壹幅天地間的山水畫卷。西苑骨灰安葬形式多樣,包括:塔葬、樹葬、草坪葬、壁葬、墓葬、骨灰寄存等多種形式,客人可以隨意選擇。
文化藝術類墓葬既反映時代特征,又充分展示死者的精神、性格、職業等特征。文化藝術陵園內綠草如茵,怪石怪樹,每塊墓碑都有自己的風景和獨特的風格,使文化陵園成為公園內的露天藝術博物館,形成了公園內美麗獨特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