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難道真的是整個湘潭縣都在幫劉找他的祖先?

難道真的是整個湘潭縣都在幫劉找他的祖先?

剛進入2018,集團創始人劉宣布尋親,讓湖南湘潭縣壹下子“沸騰”了。

許多湖南劉氏宗親紛紛相約,甚至成立尋親隊前往湘潭縣,熱心幫助劉尋根。

劉尋根啟事發出僅壹天,湘潭春堂劉氏五修族譜就曝光了。與此同時,據報道,劉尋找的祠堂位於湘潭縣花石鎮。劉冠凡供圖

湘潭縣檔案館、縣史誌辦等官方部門也低調開展了壹些線索收集、調查和核實工作。

來自河南、江西、江蘇等其他省份的許多網民對此予以關註,並介紹了與劉祖先有關的線索。

最新的信息是,半個多月過去了,在劉尋找祖先的工作還沒有取得有效的進展。在幫助劉尋祖的過程中,兩個主要的尋祖隊伍產生了分歧,相互“爭鬥”,尋祖工作陷入了暫時的停頓。

什麽時候會再次開始大規模的尋祖行動?這兩個尋祖主要團隊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湘潭縣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表示,最好由劉出具正式的尋祖授權書。

更多的湘潭縣人關心的是,知名企業家劉·的家鄉尋訪背後是否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他會在湘潭投資嗎?

剛進入2018,65438年10月2日,集團創始人劉轟動壹時。

他在自己的微頭條上發布公告,稱自己家在1949之前屬於湖南湘潭縣劉氏家族,曾祖父就是在這裏出生的,後來因故舉家遷往江蘇。劉在公告中稱,由於爺爺、外公早逝,目前只留下有限的資料,即湘潭劉氏鐘堂的堂號,以及已知的世代——忠義、誌強、和平扶余(後改為“忠義、誌強、和平扶余”)。他希望湘潭縣及劉氏宗祠周邊的所有人能幫忙提供線索,找到他們的祖先。

“天下壹郡多英雄。”湘潭出了很多名人,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壹次,又出現了壹位商業大亨。

上述尋祖公告是微頭條所有文章中,劉最受關註的壹篇。到6月65438+10月19日上午,這條尋祖公告已被閱讀2607萬次,評論4.5萬條。

劉的思鄉之情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但對他自己來說,尋祖的想法可能由來已久。劉不止壹次提到他的祖籍是湖南。

2014,韓平新書《年輕就是活出自己:劉商業新邏輯》出版。在這本書裏,有壹段劉對自己祖籍的自述:“我祖籍是湖南,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出生在湖南,我的曾祖父這壹代還很有錢。國家搞公私合營後,家產沒了,後來被迫遷到江蘇宿遷,不得不停下來謀生。我出生在江蘇宿遷駱馬湖附近的壹個農村。因為我父親會航海,所以他去了壹家造船廠工作,成了壹名工人。”

另據報道,10月3日2017165438,劉也透露自己很喜歡吃辣。“後來父親告訴我,我爺爺是湘潭市湘潭縣人,但我祖籍是湖南”。

湘潭縣位於南嶽衡山的北部,在洶湧澎湃的湖南河畔。擁有1500多年的建縣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劉尋祖啟事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湖南省外的網友也紛紛留言介紹自己的家鄉以及與劉有關的歷史信息。

網友“村裏來拍照”說,河南永城市的茫蕩山是劉發跡的地方,“代表永城百萬人民”歡迎劉去茫蕩山看看。另壹位江蘇徐州的網友說,徐州豐縣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建議劉去徐州尋祖。

在劉尋根之前,去年曾去華士鎮涓江村祭祖。圖為馮小剛在村裏的老房子。該報記者羅傑·塗

尋找祖先

與外省網民的湊熱鬧不同,湖南壹些熱衷於族譜文化和祠堂文化研究的劉氏宗親,在劉尋祖的消息公布後,立即開始了實際行動。

就在劉尋祖消息公布壹天後,壹份湘潭春堂劉氏五修家譜曝光。據傳,劉要找的“鐘”就在湘潭縣花石鎮茅屋灣。

但這壹傳聞很快被華士鎮官方調查否認。6月3日65438+10月65438,花石鎮文體廣電站站長彭再次向本報證實,花石鎮現存的近20座祠堂中,並無“鐘堂”。

雖然他不姓劉,但也關心劉的尋祖問題。趙波,湘潭縣人,目前在廣西百色壹家工廠上班。30歲,三年前開始研究家譜文化。他是湘潭趙氏族譜網的版主。"起初,他在湘潭縣研究趙的家譜,後來他又幫助張姓親戚研究他們的家譜。"在趙波看來,讓家族的優秀文化傳承更好地延續下去,是非常有意義的。

1開頭,湖南劉氏友協壹行人在牌頭鄉黃荊坪村劉本超家詢問家譜。

1年初,在網上看到劉尋祖的消息後,開始查閱湘潭縣劉氏族譜的相關資料,甚至登錄美國網站查閱數據庫。

“根據劉提供的堂號和字代,我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線索。”趙波向本報透露,這兩天他壹直在看王闿運和陳佳瑜編纂的《光緒湘潭縣誌》。“這本書應該對湘潭的祠堂有個初步的介紹,也許能查出點什麽,但最好是劉能提供更準確的關於他祖先的信息。如果有他曾祖父和他爺爺的具體名字,可能更容易找到。”

54歲的湘潭縣檔案館原館長譚靖江也忙了壹陣。譚靖江查閱了大量文獻。“可惜,目前還沒有收獲。但在6月5438+10月11,他對該報表示,作為該領域的研究者,即使劉不是知名企業家,也會幫助尋找力所能及的線索,並表示“其實有很多人在湘潭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親人”。

現任湘潭縣檔案館館長王建業也是幫助尋找祖先的人之壹。據他介紹,雖然湘潭縣政府沒有明確發文幫助劉尋根,但檔案、等部門也在心照不宣地收集、核查線索。

王建業向該報透露,他們已經向湘潭縣以下的鄉鎮提到,如果有線索,他們可以提供,他們將逐壹核查。“聽說劉的祖上以前做過船工,我們也去湘潭縣的船務公司了解過情況,但和他(劉)提供的信息不符。”在湘潭縣檔案館的壹間辦公室裏,王建業對本報說。

王建業還向該報提供了壹份文件,即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湘潭姓氏源流》。這是壹本“尋根尋祖,特別適用”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CPPCC湘潭縣文史委員會主任閆廣潤。

“此書介紹了劉氏祖源及湘潭縣劉氏縣望,但其中並無劉氏鐘的相關記載。”王建業說。

本報記者翻閱《湘潭姓氏源流》,書中“源流語”壹章介紹了劉姓多個堂號,並進壹步細分為地名堂號、典故堂號、教化堂號,但確實沒有“中”所附堂號的記載。

據紅網此前報道,家譜學家、中國姓氏大講堂創始人劉哲認為,祠堂的堂號壹般不會呈現在墓碑上。墓碑壹般有兩根柱子,很多墓碑左邊刻著“鐘靈郁秀”,右邊刻著“傑出人物”,所以劉哲猜測劉董強提供的堂號是否有誤。

不同意

湖南劉氏家族為幫助劉尋祖所做的努力最大,其中又以自稱湖南劉氏會會長的劉冠藩和湖南漢文化研究會、湖南劉氏聯誼會會長劉繼德最受關註。

據紅網此前報道,劉尋祖公告發出僅兩天,年過六旬的劉冠凡於65438年10月4日淩晨趕到湘潭縣花石鎮尋找尋祖公告中提到的“鐘”及家譜。

當時劉提供的字代信息仍是“忠義、強忠、平福、玉”。劉冠藩認為劉家族的血脈從他的曾祖父那裏喪失了,所以他試圖用“忠”字來尋找劉氏家族。

為此,劉冠凡還拿著壹疊劉氏族譜走進花石鎮派出所戶籍室,試圖找到更多信息。但派出所相關負責人以不能隨意泄露公民隱私為由,拒絕了劉冠凡的要求。

不甘心的劉冠凡,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前往湘潭縣易家灣鎮和衡山,尋找更多關於劉氏族譜和劉氏祠堂的資料。

和劉冠凡壹樣,劉繼德也有壹段時間在奔波。65438年10月5日,劉繼德所在的湖南省中華文化研究會以“壹號文件”的形式下發了《關於幫助董強宗族尋根的緊急通知》,在湖南開展尋根行動。

與此同時,劉繼德還帶著五人小組到湘潭縣花石鎮下面的幾個村子尋找劉氏宗親,查字代,但壹無所獲。

在幫助劉尋根的過程中,劉冠藩和劉繼德產生了分歧、爭執,甚至相互指責。

據《財經天下》(65438+10月10)報道,雙方於10月4日在尋祖途中相遇時發生爭吵。比劉冠凡小10歲的劉繼德指責劉冠凡是“天下皆知的騙子”,並披露劉冠凡“沒有總統”。他只是短暫地加入了湖南省的劉氏聯誼會,當了不到壹個月的理事就被清理出了會場。

劉冠凡辯稱,他退出湖南省劉氏聯誼會,是因為與劉繼德意見不合。“我不管他了,讓他自己幹,但我還有湖南劉氏聯誼會的牌子。”

這樣的分歧也讓劉冠凡很生氣。65438+10月11日晚,劉冠凡還在自己的微信群裏抱怨,認為劉繼德在幫劉尋根問祖的事情上幹涉了他。壹個劉姓族人也勸道:“我們都是壹家人,不應該有矛盾。我們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包容,互相寬容。”

停滯

分歧出現後,劉冠凡和劉繼德無意繼續幫助劉尋祖,大規模的尋祖工作陷入停頓。

在過去的10天裏,劉冠凡積極參加自己的社會活動,去廣州、長沙、懷化等地參觀企業,去大學講課,接受任命。

劉冠凡告訴該報,他沒有幫助劉尋找他的祖先是出於名人的心態。他覺得自己在做壹件有意義的事情,但他又不想被人打擾,所以他希望從劉那裏得到壹份正式的委任狀。

劉繼德也停止了尋親的大動作,聲稱受不了和“騙子”混在壹起。他還希望取得對劉的信任,得到正式的委托函,然後發動湖南劉氏同鄉會的成員幫助尋找他們的祖先。

壹場名人尋根的大動員逐漸減弱。

此前被稱為“鐘堂”所在地的湘潭縣花石鎮涓江村也恢復了壹些寧靜。

從湘潭縣城開車壹個多小時,路過壹片荷花池,才到達涓江村。在劉宣布尋根之前,著名導演曾於2006年6月來此祭祖。馮小剛的老房子現在已經成為村裏的標誌性建築。

對於涓江村的村民來說,很多人知道,但在劉找到他的祖先之前,沒有多少人知道劉。

65438+10月6月3日中午,85歲的向本報回憶,6月初,突然有很多劉氏宗親和媒體記者找到他,向他詢問劉氏宗祠和家譜的情況。曾經,他曾經犯下了壹個總“發生了什麽”。

在得知劉,壹個商業巨頭,正在尋找他的祖先,劉告訴遊客他所知道的劉的家譜。

“對他(劉)來說,找到他的祖先並不容易。我知道有些劉的家譜已經近百年沒有修訂過了。我已經80多歲了,不在家譜上。他提供的信息必須準確無誤,以便核對。”劉告訴該報,自己的劉氏堂號是彭,所了解到的劉氏字代的信息有20個字,與劉提供的8個字無法核對。

壹些村民向本報記者詢問劉尋根的進展。得知沒有準確線索後,他們哈哈大笑。他們認為,這可能意味著這個村莊可能仍然會再次與名人聯系在壹起。

期盼

工作之余,在湘潭縣政府某部門工作的也積極聯系朋友,為劉尋祖尋找線索。

張亞峰的心態簡單而單純。“如果最終確認他祖籍在湘潭縣某處,是商人,他能不能來我們這裏搞點大項目投資,帶動這裏的發展?”

張亞峰覺得這也應該是更多湘潭人的期待。

在某種程度上,的期待與劉的鄉土情結不謀而合。

許多先前的報道都提到了劉的慷慨返鄉。2065438+2005年2月,劉回到自己出生的江蘇宿遷老家,給村裏600多位60歲以上的老人發了壹萬元紅包。

5438年6月+去年10月,劉帶著妻子章澤天回到宿遷,參加母校宿遷中學90周年校慶。

劉對宿遷的反饋不止於此。幾年來,他創辦的JD.COM集團先後在宿遷實施了全國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研發處理中心、財務結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雲計算基地等重要項目。

這樣的返利也讓宿遷形成了壹個頗具規模的電子商務產業區,解決了壹萬多人的就業問題,貢獻了20多億元的稅收。

對於很多湘潭人來說,劉的祖籍湘潭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宿遷,會不會迎來更多的商機,比壹則尋祖公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