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長春金融學院學校簡介長春金融學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南端,緊鄰美麗的南湖。1960學校在財貿部領導下成立,定名為吉林財政金融學校。與新中國第壹所金融機構東北銀行學院同根同源,1969停止招生。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在此基礎上恢復設立吉林銀行學校,1979年更名為吉林銀行學校。1983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職工大學在該校創辦,1984升級為長春金融學院,1992更名為長春金融學院。2000年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的集金融人才培養、金融行業培訓、金融科技創新、金融文化傳承創新為壹體的金融學院。
學校現有學生6820余人,設有金融學院、會計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基礎部、體育教研部等10個教學單位,開設財務管理、投資與財富管理、國際金融、財務管理、會計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國際貿易與商務經紀與代理等專業。國家教改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教改示範專業2個,吉林省高校高水平專業(群)5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1個,省級專業群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3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精品課程24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現有教職工380多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87人,博士32人,碩士24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金融銀行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委員1人,長白山技能型教師3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人才3人,吉林省社科學科規劃專家5人,省級專業人才。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形成了壹支學歷高、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素質過硬、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學校以服務金融領域為特色,致力於技術型、技能型金融人才的培養。與多家銀行、企業合作,建立了10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和27個專業實驗室,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電子商務全覆蓋的校內實習基地,全面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建立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東北亞金融博物館等國內首個、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正在逐步成為吉林省金融產業發展的智庫。
該校在金融教育領域獨樹壹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先後榮獲吉林省五壹勞動獎、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吉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因為它在全國和我省的金融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先後被接納為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單位、教育部全國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金融聯盟博物館副理事長單位、吉林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吉林省政治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是國家和吉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大學”、吉林省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院校、吉林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首屆優秀學校獎獲得者、吉林省職業教育創新物流高技能人才示範實踐實訓基地、吉林省金融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發起人、吉林省職業教育示範實踐實訓基地。吉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吉林大學社科期刊研究會秘書長,《長春金融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吉林省壹級期刊。
學校生源質量優良,人才培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招生工作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錄取分數線、首選投檔率、錄取率連續保持吉林省同類院校第壹。其中金融、會計專業都在二本線左右,普通專業錄取都在三本線。連續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超過95%,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100%,學生就業金融行業比例超過50%。大學畢業生錄取率達到50%,在全省名列前茅。復校以來,學校培養了近4萬名優秀畢業生,培養了5萬多名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校友中,各級金融機構董事、行長1500余人,金融高管5000余人,其中50%以上為人民銀行、銀監局及我省縣級以上各類金融機構中層幹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監事長陳躍軍,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周振海,吉林銀監局原局長高菲,中國銀行原行長張平,光大銀行長春分行行長王守坤,交通銀行吉林分行行長劉慶軍,盛京銀行長春分行行長張學文,王俊翔, 安華農業保險公司總裁、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東北襪業紡織產業園董事長、吉林富康酒精集團公司董事長楊都是學校畢業生。 學校被譽為吉林省“金融黃埔、銀行家搖籃”。
學校秉承“科學、民主、務實、求實”的辦學精神和“誠信、守信、創新”的校訓,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金融特色鮮明、東北亞合作辦學水平高、核心競爭力強的高職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