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壹般心理問題,理性情緒療法
壹.壹般信息
(1)人口統計數據
求助者小張,女,漢族,25歲,大學畢業。無重大軀體疾病,無精神病史。
(2)個人成長史
求助者小張,出生在中國西北,是獨生子。父母都是公務員,家庭經濟條件中等。自從她上學以來,她壹直做得很好。她在南方的壹所大學學習。畢業後,她聽從家人朋友的建議,想在北上廣發展,應聘到北京工作,父母家庭無精神病史。
(3)精神狀態
幫工小張穿著正常,舉止得體,臉上卻壹片茫然。
(4)物理狀態
求助者小張從小身體健康,從未患過大病,家人也無精神疾病遺傳史。最近沒睡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吃飯沒胃口,去醫院檢查,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醫生建議去咨詢室領取心理咨詢服,他就自願來了。
(5)社會工作與人際溝通
幫工小張每天坐在電腦前,機械地投簡歷。最近,他總是感到內疚。他覺得對不起父母這麽多年的培養,畢業後連工作都找不到。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主訴:在過去的壹個月裏,由於求職受挫,壹想到工作就緊張、焦慮、效率低下。剛機械的投了壹個多月簡歷,筆試和面試表現都不在狀態。
個人陳述:我在西北長大。我是獨生子。我的父母非常愛我。我也聽了父母的話。我從小就努力學習,成績優異。我大學畢業後,家人朋友都覺得壹線城市發展機會多。我也想在北上廣發展,所以來了北京。沒想到和我壹起求職的北大清華畢業生隨處可見。他們的簡歷顯示了他們在大學期間參加的豐富的社團活動。聽他們的對話,感覺他們的知識儲備很豐富,我好像什麽都沒學到。當我接到筆試面試的通知時,我驚呆了!無論是面試還是筆試,腦子壹片空白,簡直無所適從。對試卷上的問題沒有清晰的思路,對考官問的問題也是含糊其辭。我真是個笨蛋,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了!我完了!這輩子沒希望了!去醫院門診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醫生建議進行心理咨詢,所以我來這裏尋求幫助。
第三,咨詢者的觀察和他人的反映
走訪時,求助者精神狀態不佳,神情疲憊,但思維正常,回答與問題相符,無異常行為,有自知之明,對自身情況有客觀評價,不抱幻想或幻想。談到就業和未來發展,我壹臉茫然,主動求助。信息真實可信。
四、診斷過程
(1)鑒別診斷
1)排除了氣質性病變。根據求助者自述:去醫院門診檢查,沒有器質性疾病。
2)與精神病問題相鑒別。據求助者家屬介紹,求助者無精神病史,主客觀方面,知、情、意協調,人格相對穩定,無幻覺妄想,無明顯興奮和異常活動,自我意識正常,主動求助。所以排除精神方面的問題。
3)與神經癥問題相鑒別。根據“內心沖突”的分類,求助者的內心沖突主要來源於求職受挫、大學畢業、筆試和面試失敗;有實際意義,屬於正常型,求助者社會功能無明顯損害,病程1個月以上,可排除神經癥問題。
4)消除嚴重的心理問題。根據以上對1)、2)、3)的分析,小張的緊張和焦慮都來自於求職中的挫敗感,但僅限於求職壹個多月,沒有泛化,可以排除嚴重的心理問題。
根據以上分析和診斷,初步診斷是壹般心理問題。
動詞 (verb的縮寫)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女,25歲,經醫生診斷,排除器質性疾病。
(2)心理因素: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自信,與北大、清華畢業生相比有自卑感。
(3)社會因素:求助者社會實踐少,家人朋友期望高。
第六,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以上評估和診斷,經與小張協商,確定以下會診目標:
(1)近期目標:解除求助者小張的抑郁焦慮,回歸正常,理性評價自己,糾正:?1“我自己就是個智障!”過於壹般化的理解,②“我這輩子就完了”這種極其惡劣的認知。以平常心應對求職面試和筆試,客觀面對求職。
(2)長期目標:在實現上述具體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小張提高自信心,以理性的觀念適應自己的角色轉變,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
七。咨詢方案的制定
(壹)咨詢方法和原則
為了達到輔導的目的,計劃采用合理的情緒療法。
1,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的艾伯特·埃利斯創立的。理性情緒療法是壹種認知心理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有:ABC理論,其中A指誘發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壹個誘發性事件後相應的信念,即他對這個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和行為結果。壹般認為,人的情緒行為反應是由誘發事件A直接引起的,即A原因c .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與人對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有關。在這些思想和觀點的背後,人們對壹種東西有著相同的看法,那就是信仰。合理的信仰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另壹方面,不合理的信念會導致不恰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壹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時間停留在不良的情緒狀態中,最終會導致情緒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
2.具體方法:通過與求助者交談,找出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c): ①緊張和焦慮。
(2)效率低。
3不能正常面對筆試和面試。
這些反應對應的是誘發事件(a):求職受挫。
不合理的信念導致張的困擾情緒和不舒服的行為(b):
(1)自己是個弱智;(2)我的生命結束了;
做壹個分析,讓小張明白自己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與自己不理智想法的關系。
3.咨詢師使用各種技巧幫助客戶糾正或放棄不合理的想法,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和不舒服的行為。因此,只有通過理性的分析和邏輯的思辨,才能改變造成小張情緒困擾的非理性觀念,樹立合理正確的理性觀念,從而幫助小張克服情緒問題,以合理的人生觀面對生活,維護其心理健康,促進其人格的全面發展。
(二)解釋和確定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1,幫助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①責任:
(1)向心理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相關的真實信息;
(2)積極與咨詢師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3)完成雙方約定的操作。
②權利:
(1)有權了解咨詢師的培訓背景和目前資質;
(2)有權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流程和原則;
(3)有權選擇或更換合適的顧問;
(4)有權提交或終止咨詢;
(5)對協商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③義務:
(1)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2)遵守和執行商定的磋商計劃的所有方面;
(3)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果不能按時咨詢,提前24小時通知咨詢師。
2.顧問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①責任:
(1)遵守職業道德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2)幫助當事人解決心理問題;
(3)嚴格遵守保密原則。
②權利:
(1)有權了解當事人心理問題相關的個人資料;
(2)有權選擇合適的幫手;
(3)有權以負責任的態度進行轉診或終止會診。
③義務:
(1)向客戶介紹自己的培訓背景;
(2)遵守咨詢倫理的有關規定;
(3)遵守和執行商定的磋商計劃的所有方面;
(4)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特殊情況無法咨詢時,盡早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詢頻率和時間表:
壹周兩次:每周壹下午2:00-2:50,
每周五下午4點到4點50分,每次50分鐘。
咨詢人數:5人,可根據咨詢進度進行調整。
(4)咨詢費用:每次50元。
八。協商過程
(1)咨詢關系建立和診斷階段(咨詢1-2)
1.咨詢1: (2016九月19)
通過入社談話收集求助者的相關信息,可以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精神狀態、行為特征和求助動機。心理咨詢師通過情感、理解和關心的技巧,初步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使他們感到被尊重和接受。本文介紹了心理咨詢的本質和局限性,以及心理咨詢過程中的相關事項和規則。
2.第二次諮詢:(2065438+2006年9月23日)
鞏固咨詢關系,與委托方確定咨詢目標,制定實施方案,介紹咨詢方法、原則和流程,簽訂書面協議。用實例說明合理的情緒療法和ABC理論,讓求助者認識到A、B、c三者之間的關系,結合求助者的情緒和行為特點,她總結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和錯誤的認知模式。下面是咨詢師和小張之間的對話:
咨詢師:小張,妳覺得妳現在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麽?
小張:我自己就是個傻逼。我連筆試和面試的題都答不出來。
咨詢師:所以筆試和面試不及格的人都是傻逼?
小張:也不能這麽說。偶爾考壹兩次,代表不了什麽。
咨詢師:妳聽說過傻逼上大學嗎?妳們學校的畢業生中有傻逼嗎?
小張:(笑)當然不是。這怎麽可能呢?
咨詢師:那妳為什麽叫自己傻逼?
小張:(沈默)......
輔導員:妳從初中、中考、高考、大學畢業壹路走來。這些是壹個白癡能做的嗎?
小張:(嗯嗯)......任何人都可以這樣做。我指的是筆試和面試。連工作都找不到。
輔導員:妳參加的所有筆試和面試都通過了嗎?
小張:沒有,很多人都被刷掉筆試了!之前申請壹個職位,只需要四個人,有四千多人報名。
咨詢師:對!這就是中國目前的就業形勢。按照妳的判斷,這3900多求職者都是傻逼吧?
小張:那太片面了!畢竟那個位置千裏挑壹啊!
輔導員:所以妳不能因為暫時找不到工作就否定自己,甚至說自己是傻逼。這只能反映出妳在筆試和面試方面知識和能力的不足。筆試需要學習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妳需要參加相關的面試,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豐富自己的應試經驗。
小張:嗯!我真的找到自己的弱點了!妳認為我還能找到工作嗎?
咨詢師: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
經過回憶和討論,我發現:
(1)張自己對非理性情緒誘發事件的理解(壹):求職受挫
(2)幫主小張,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壹路順利進入大學,通過努力完成了大學學業。在大學畢業後申請北京工作的過程中,我暫時沒有通過面試和筆試,於是產生了以下不合理的信念(b):
①過度概括。我應該已經通過筆試了。在北京找不到工作,找工作筆試面試都沒通過,我是智障!
(2)可怕。我現在連找工作的筆試面試都過不了,所以找不到工作,我的人生就完了!
(3)小張過於壹般化、極其惡劣的不合理觀念導致了她的具體表現(c):?①目前的情緒困擾:焦慮、緊張。
2行為不適:效率低。
(3)面對求職中的筆試,目瞪口呆的面試,壹片空白的大腦。
(二)實施心理幫助咨詢階段(第3-4次咨詢)
1.第三次諮詢(2065438+2006年9月26日)
(1)壹起回憶了上次總結的理性情緒療法中的A、B、C三點,進壹步證實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C)是:因為(a)求職失敗,我們懷疑並徹底否定自己。根據合理的情緒療法,對求助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診斷。
通過提問,引導尋求者回憶自己從童年到大學的成長過程,讓尋求者認識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受到挫折,並壹起分析A、B、C三者之間的關系。
(2)我們壹起整理出:
不合理情緒的誘發事件(a)即求職中的挫折,使求職者產生不合理信念B和不合理信念B,進而導致求職者當前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c)。
(3)布置作業,填表。
希望她詳細梳理壹下a、b、c的理論點,再梳理壹下三者的關系。我讓她把這個表格拿回去,希望她能看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和自己的情緒行為反應之間的聯系。我強調:我們可以嘗試用這個表格模型把所有的問題分成三個部分,即誘發事件A(如求職挫折)、信念B(對事件的看法和態度)和結果C(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另外,我跟小張解釋,會後布置的作業是咨詢的重要內容。妳越仔細地思考和檢查妳自己的信念,咨詢就會進展得越快。我也強調壹下,咨詢的目標不是消除所有的負面感受,而是學會讓感受與事件壹致,消除過度反應。
2.第四次咨詢:(2065 438+2006年9月30日)
(1)檢查和評估求助者的作業。
和幫主壹起分析作業,回憶了幫主在大學期間參加的社團活動:大學生以後自己創業,以民樂團副團長的身份組織並參加全國大學生民樂表演大賽,獲得二等獎。大三大四我們還拿了兩次獎學金,四年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
(2)通過進壹步的辯論,求助者可以糾正或放棄原有的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讓她知道山外有樓,壹個人的人生成長在不斷的失敗和磨練後會更好。求職受挫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壹部分。求助者表示已經接受現實,接受自己的現狀和知識儲備。
(3)第五次咨詢:(2014 10 10月6日)
這個階段咨詢的目的主要是總結、鞏固和提高。
我和求助者全面回顧總結了整個咨詢過程。求助者意識到,他們原來對自己、對生活、對自己在求職中承受挫折的能力的壹些想法,真的很不合理。他們說最近心情好了很多,現在完全改變了原來不合理的信念。鞏固前幾個階段取得的成果,幫助當事人擺脫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維方式,強化新的觀念,幫助當事人實現知識和能力的轉移,將咨詢中獲得的方法和經驗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結束咨詢。
九。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對輔導效果的自我評價:求助者表示已經調整了自己,重新調整了就業方向和職業規劃,打算到二三線城市發展找工作。
2.求助者社會功能的恢復:情緒比前段時間穩定多了。已經收到公司兩次面試通知,參加了壹家公司的初試,感覺還不錯。我在等復試通知,也在準備第二次offer的初試。我想展現最好的自己,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即使這次被拒絕了,她也會繼續投簡歷,直到找到工作。
3.家人朋友的評價:求助者的朋友說求助者已經逐漸恢復到很好的狀態,願意和妳交流探討。求助者的姐妹們也說她的狀態是“在線”。
4.咨詢師的觀察評價:與第壹次就診時的疲憊神色相比,求助者的臉色明顯好轉,容光煥發,情緒低落,能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自我評價和求職的挫敗感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心理咨詢達到了預期目標。
5.服務對象癥狀改善程度:抑郁情緒有所緩解,對目前的求職思路和計劃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認識。生活基本恢復,大腦空白癥狀,語言含糊不清現象消失。
X.總結與反思
心理輔導采用合理的情緒療法,結合情緒、理解、熱情、關心等心理輔導技術,在求助者小張的積極配合下,輔導很快達到了預期效果。在咨詢過程中,高度依賴分析小張,但由於不參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制定,且本人技能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介入。同時這也是我以後要補的短板。我以後會參加相應的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技能。
參考資料:
(1),郭念鋒編輯。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1版。
(2)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操作技能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1版。
(3)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操作技能二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1版。
④徐有新。神經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68-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