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範靜有哪些景點?

範靜有哪些景點?

範靜範靜是霧靈山的主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成員。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公裏。範靜,整座山很雄偉,還有數不清的山。深坡和山谷,高聳的山峰;溪流、瀑布、瀑布;古代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其千姿百態、氣勢磅礴的山地景觀。考證認為,範景山在唐以前稱為三姑山、陳山山、瓊斯山,明代以後稱為範景山。

範靜是壹個純粹的佛教世界。範靜的成名和發展源於佛教,遍布範靜山區的四大寺廟和宮殿,奠定了範靜作為著名的古代佛教道場和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壹的彌勒道場的佛教地位。佛教文化給遼闊的範靜蒙上了莊嚴而神奇的色彩。範靜有各種類型的植物。森林是範靜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資源是其生物資源的核心。它不僅是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也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樞紐。同時,由於其特殊的等級結構,形成了動物和微生物的棲息地。

森林類型分為44個森林類型,即原始格氏栲林、青岡林、珙桐林、高山柏林,以及次生楊樹林、白樺林、楓香林、楓楊林、馬尾松林和毛竹林。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森林蓄積量337.8萬立方米。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植物物種多樣性。據不完全統計,共有植物277科795屬1955種,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屬19種,占全國種數的9.5%,種子植物144科460屬155種。苔蘚植物50科127屬245種,占全國種類的11.1%;蕨類植物38科85屬183種,占全國總種數的7.0%,大型真菌45科123屬372種,占全國真菌總數的4.7%。植物區系復雜,是壹個豐富而古老的溫帶和亞熱帶植物區系。有很多種動物。範靜有東方世界的三個動物區系成分:華中、華南和西南。梵凈山自然保護區記錄的動物有800多種,其中獸類68種,隸屬8目23科,占全國總種數的13.6%,鳥類1種,隸屬16目39科,占全國總種數的6.2%。

爬行動物有41種,隸屬於3目9科,占全國的10.9%。兩棲類,2目8科34種,占全國的12.2%;陸棲寡毛類有4目9科48種,魚類有2科21種。昆蟲有18目,其中目前已知的有400多種,不斷有新的屬和種被報道。此外,範景山還有許多低等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沒有被研究過。遊覽範靜只有壹條成熟、最便捷的路線,那就是從印江自治縣黃木景區到範靜自然保護區範靜西的旅遊路線。50公裏車程到自然保護區棉絮嶺接待站只需要壹個半小時。在黃木景區,可以參觀紅二十六軍團紀念館、紀念碑,了解紅軍在印江、沿河創建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程。

同時,還可以在蔡倫古造紙文化村、永義巍子園、團龍民俗文化村參觀土家民俗、古造紙、儺戲、儺舞等文化產品。他們的參與度和欣賞度都很強。進入自然保護區後,可以參觀護國寺。

精神沈積的疲憊,在佛教名山優良神奇的自然生態中得到安撫和釋放!海拔10000米的棉絮嶺和棉絮嶺是範靜西部的汽車終點站,也是西線徒步的起點。妳可以看到新金頂,老金頂和鳳凰山。在這裏,妳可以看到長333.54米的梵凈窩大佛,也是佛中之佛。有三個佛頭,兩個佛座,寓意五福臨門。它有壹萬米長,是世界上最高的,很像大肚子的彌勒佛。千百年來,當地人都稱範靜為大佛山,山就是佛,佛就是山。溫馨提示:棉絮嶺距印江縣城50公裏,行車時間1.5小時。

它是攀登西線範靜山的起點,海拔2000米。是壹個很大的停車場,也是觀賞萬米臥佛的絕佳地點。碑文上說,梵凈山是壹座古老的佛寺,是舉世聞名的嶽派,是上穹與下穹交匯的重要場所。以五嶽聞名的崔偉,是黔中的天堂,震驚了京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王公貴族。這塊牌位的全稱是《重建範靜金頂序碑》,是明朝萬歷年間所立。它位於範靜老金山的山頂。紀念碑高2.9米,高1.85米,寬1.51米。紀念碑上的題字是21478。碑文為楷書,1349字,其中序言838字,附件516字。《碑序》是範景山的千古絕唱,駢文優美。前山第壹塊石頭和前山第壹塊石頭到了西線的範靜。到達山頂的草甸層後,山頂立著壹塊奇石,像豎起大拇指:妳是第壹!據說清代大書法家顏也受此啟發寫了《千山壹號》!護國寺護國寺位於護國寺村後面,是山裏最後壹個居民區。以村廟命名。背靠獅子山,面向肖家河,距金頂公裏,是印江縣到範靜山公路的終點。

護國寺原名天池寺,但在明末毀於壹件兵器。清初重建後,改名護國寺,是範靜四大皇家寺廟之壹。幾百年後,這裏有建築和廢墟,現在只剩下6棟木屋。正門處有壹幅印江當代書法家王誌倉題寫的對聯:下壹代引眾生至極樂,大乘,小乘,合群,* * *享太平。護國寺自然風光優美,陰雨天,雲霧繚繞,空氣清新,氣候宜人。7】海拔58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前面是梯田,後面是綠樹成蔭的山,通向範靜。寶島嶺是範靜的奇觀之壹,它是橫穿田零的壹段。

這個景觀總長約2公裏,因為第四季的冰川侵蝕和兩翼的冰桶;中間壁和鬥壁後退形成的尖脊。刃破蒼穹雲飄,似背上有刃的長刀,故稱薄刀脊。寶島嶺是太子石中肖家河和牛尾河分水嶺的起點。20。很多米長,有棱有脊,人在空中行走。蛇崖蛇崖是寶島嶺段最危險的地方,距離劍道峽約0.5公裏。尖尖峽至山旺塘的壹條山梁,寬度不壹,但底部大多較厚,逐漸變薄,坡度相對較緩。而且兩邊灌木很多,視野比較穩定。只是到了這裏,山體突然急劇合攏,有些地方夠窄,山底極薄。兩邊寸草不生,還有陡峭的懸崖。

道路兩旁種滿了黃楊木、鐵杉和其他樹木。因為長在田埂上,風大,這些樹就成了個子不高的小老樹;樹的筋骨都歪了,掛在樹幹上的古藤長滿了厚厚的青苔。道路兩旁的樹枝交織在壹起,幾乎將樹木綁在了壹起,形成了壹條蓄力隱蔽的天然走廊,因此得名黑巷子。炎炎夏日遊客上山,壹旦進入這條走廊,只覺得臉上冰涼,熱氣完全消失。然而,萬籟俱寂,只有林建偶爾篩出幾個亮點。家住北林的範景山門,是民間工藝雕刻的。

過了山門,只見小溪旁的空地上有壹片竹林。竹林後有範景山紀念碑50多座,全是趙樸初、啟功、書法家等中國名人的傑作。梵天佛教的風景以自己的風格融入了祖國的傳統美術,形成了範靜獨特的文化景觀。森林碑裏還有壹行龍泉,叫聖水。入山者必嘗壹口,清甜潤五臟。據說只要壹小口就能讓遊客健康安全。龍泉寺,聖觀音閣,自古就有,近年來又有所修復。二樓,側面有壹間僧房,都是古典園林建築。觀音閣壹樓,坐正殿,落觀音。雕像高大傳神,與資料記載的滴水觀音像壹致。二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在前,地王菩薩在後。亭子裏掛著條幅,香煙裊裊,木魚呼應,燈火通明。觀音閣右側有朝鮮碑林,文筆不凡,措詞優雅。

鴻運金頂鴻運金頂的最高峰高達100米。上部分為兩部分,兩端用天橋連接。兩邊各有壹座寺廟,供奉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紅雲經常圍繞著我們,被稱為紅雲金頂,幸運金頂。如果它看起來像壹條飛翔的遊龍,它也像手指著壹個佛手,更像是人類生命的圖騰。根據它的形狀,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山。爬鐵索,四周懸崖,壹路到古寺崖,主要是明朝萬歷元年0755到79000到清朝康熙五十二年0755到79000。中途經過靈官殿、龍頭石,到達觀音洞。

觀音洞是壹個懸崖上的洞穴,山上掛著石頭房子。石屋下是供奉觀音菩薩的深谷。觀音洞又叫大耳洞。據說久無子嗣的好男好女在金頂敲三個頭,然後在金頂半山腰的這個山洞裏扔壹塊小石頭,就會得到佛祖的保佑,健康成長。觀音洞外,有壹塊石頭憑空伸出來,上面刻著“無德無賞”四個字。從觀音洞到金刀峽,有視線。懸崖上有壹口天然泉水。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的傳說:金頂上有兩座寺廟,壹座供釋迦牟尼佛,壹座供彌勒佛,由壹座橋相連。傳說金頂原本是壹個整體。

後來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同時看中了金頂,都在上面打坐。古佛看在眼裏,手拿金刀從峰頂砍下。從此山峰分為兩峰,左邊是釋迦牟尼,右邊是彌勒佛。佛教認為,燃燈代表過去,釋迦牟尼代表現在,彌勒代表未來。在這裏,妳可以參觀三佛。彌勒是最後也是最高的佛,因為範靜是彌勒道場。這兩座寺廟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後毀後建。今天,它們在古代被修復了。由於h。

當萬卷書爬到山頂時,萬卷書崖映入眼簾。整座山層層疊疊排列有序的頁巖,無數古老的經典堆積在天際。氣勢磅礴,堪稱萬卷書。它是萬卷書上的梵蒂岡六大奇跡之壹,早已名揚天下。壹首古詩贊,誰留壹玉軸,混代之初堆成萬卷;處處被秦火劫,名山尚有未燒之書。賦予這個場景人性的光輝。從老金頂向四周望去,附近的石林裸露在外,各種奇特迷人,而巍峨起伏的群山和壹望無際的林莽,此刻仿佛被微縮成波光粼粼的碧海,就連雄偉的新金頂也不過是腳下的石脊。

老金頂古稱月鏡山,因為這塊巖石有月鏡現象。據史料記載,在晴朗的夜晚,人們每次從老井頂取石板,都能清晰地拍到自己的影像。雖然後人沒有考證,但老金頂巖石的化學成分純凈,石頭堅硬細膩,在壹定的空氣和光照條件下出現月亮鏡現象是可以理解的。範靜獨有的月亮鏡,讓人不得不佩服和贊嘆範景山的鬼斧神工。蘑菇石蘑菇石這個名字就像它的形象。它有大有小,看起來像壹個蘑菇。高約十米,體態優美。它似乎壹按按鈕就掉下來,但實際上它是靜止不動的。

它在風霜雨雪中搖曳了654.38+0億多年,是造物主獨壹無二的魔幻現實主義經典雕塑。如今,許多畫家和攝影師以它為主題創作了無數傑作。現在,它作為範靜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宏偉的人民大會堂!翟穎鎮翟穎鎮是壹個既有江南水鄉又有黔東民居的典型建築。說到古鎮,距離方圓600英裏的範景山是保存最好的,它的街道是最不可思議的。毫無疑問,翟穎是首屈壹指的。青石墻堆疊在城鎮周圍,約310米高,近1000米長。開6門,東南西北是連接小鎮與外界的主要官道;另外還設置了兩個水閘,是當年的水運要道,現在是鴨鵝的重要去處。這個小鎮很精致,但是幾條小街又彎又窄。街道上鑲嵌著範靜制造的青石,光滑閃亮。

每壹塊石頭和每幅畫都是壹幅山景。壹條長長的小街是壹條天然的走廊。人們稱之為天空畫的街道。村裏最著名的文化現象是滾龍表演,特別精彩,很有新意。因此,2002年3月,翟穎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畜牧滾龍藝術之鄉,2003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留存至今的翟穎古鎮,是凝固在大地上的音樂和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