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和價格鎖定的寓言
因為和邦生物2018的年報,上交所出具了《事後審計問詢函》(上交所公函2007號。20190746),而其中壹個問詢問題是,報告期末,公司預付賬款余額為2.99億元,同比大幅增加。公司表示,主要是為了鎖定原料來源,保證供應,穩定成本。
上交所要求補充披露:前五名預付款項的具體對象及其關聯關系,公司大幅增加預付款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2018年報顯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雙甘膦供應商,國內最大的單條生產線18萬噸/年,是該產品全球最大的供應商。
根據和邦生物今年5月31日的回函,記者註意到,公司以15000元/噸的鎖定價簽訂了黃磷供應合同。
簽訂這份合同的原因很簡單:公司預測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壹季度黃磷供應將“趨緊,價格上漲”。
原因是其觀察到,2018第三季度,由於中央環保督查加強了對黃磷主產區雲南的督查,黃磷供應壹度緊張。
Hobon生物的嗅覺真是靈敏!
現在來看,簽下這份“鎖價保量”的供貨合同,堪稱壹波“神操作”踩市——要知道,今天的黃磷價格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暴漲。
據Wind數據庫顯示,7月9日,黃磷價格還是每噸15500元,但在每噸17000元上突然暴漲,在11上達到每噸2萬元。
此後,黃磷價格進壹步上漲。截至7月15日,其價格已達22500元/噸,較7月9日上漲45.16%。
相比之下,成興股份近日也成為了壹只令人矚目的“妖股”——公司主營黃磷、磷酸、磷酸鹽等精細磷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7月16日淩晨,成興股份再次壹字板,報6.86元,漲9.94%。這是成興自7月10以來收獲的第五個漲停。但實際上,誠興公司生產的黃磷主要作為公司生產磷酸的原料,對外銷售占比較小...
這壹切都源於黃磷價格的突然“變臉”。
省下來的就是利潤。
提前“鎖定價格”的和邦生物是黃磷消費大戶。
黃磷也是禾邦生物生產雙甘膦產品的主要外購原料和成本控制的“核心因素”。
據記者了解,禾邦生物生產雙甘膦的所有原料都需要從外面購買。在正常生產雙甘膦產品的情況下,和邦生物每個月需要從市場上購買約2300噸的磷。
顯然,這筆支出不是壹筆小數目。真正省下來的錢是利潤。
作為全球最大的亞氨基二乙酸供應商,和邦生物還生產草甘膦,草甘膦仍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亞氨基二乙酸是草甘膦的中間體,是合成草甘膦的主要原料之壹。
2018年,和邦生物實現營收60.09億元,為上市以來最好水平。2018年,公司草甘膦產量增長約43.52%,銷售額增長約69.82%,草甘膦業務收入增長81.66%,達到1370億元。
要知道,四年前,和邦生物草甘膦業務剛剛起步。現在公司正努力將草甘膦產能提升至654.38+0.4萬噸/年,有望成為國內最大且唯壹的全流程IDA草甘膦生產企業。
在國內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監管的雙重壓力下,草甘膦行業早已被洗牌出局。
據了解,2017國內草甘膦產能大幅下降後,幾乎沒有新增產能。2018年開工企業從30多家下降到10家左右,實際有效產能約518300噸。
能走到今天,國家生物確實有很多獨特的功能。
草甘膦的制備工藝有兩種,壹種是甘氨酸法,壹種是天然氣IDA法,邦生物選擇了後者。
以黃磷價格暴漲為例。據業內人士透露,甘氨酸法每生產壹噸草甘膦要消耗300公斤黃磷。和邦生物用IDA法,每噸草甘膦消耗黃磷258公斤,少了40公斤。成本優勢保守估計,比甘氨酸法生產草甘膦每噸節約1000元。
記者調查發現,黃磷漲價後,有機磷農藥產品也開始封單提價,草甘膦已被企業關閉。
“目前草甘膦漲價只是抵消了黃磷漲價因素,後期還有空間。”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短期內價格可能上漲3000-4000元,按照前期草甘膦的成交價格,應該會上調到27000-28000元,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根據歷年海關數據,6-8月是草甘膦出口淡季。從2016開始,草甘膦價格的年度高峰在165438+10月和65438+2月。
這背後,草甘膦產業鏈即將整體進入景氣周期,或許不是癡人說夢。
據介紹,目前,和邦生物正在優化雙甘膦項目流程,使公司雙甘膦產能得到充分釋放。優化完成後,公司產能利用率將提升20%左右,行業獨角獸地位將進壹步鞏固。
由於技術領先、規模匹配合理、成本控制到位、市場運作到位,和邦生物膦酰甲基項目也改善了行業格局,使眾多草甘膦生產企業積極選擇膦酰甲基為原料制備草甘膦。
不可拆除的支柱
和邦生物“價格鎖定”的先見之明在於,管理層早就意識到磷礦、草甘膦等行業景氣恢復的基本邏輯之壹在於日益嚴格的環保。為此,它始終堅持“兩個堅定的信念”。
第壹種堅信環保會強化供給側,行業有望進入治理後的景氣期。
目前,這壹邏輯正在逐步兌現。
我國黃磷產區集中在雲南、四川、貴州、湖北四省,雲南、貴州、四川的產量占90%以上。7月3日,央視《焦點訪談》的壹篇報道披露,雲南、貴州、四川部分黃磷生產企業汙染情況“不容樂觀”。
在從上到下都在關註環保的今天,這次重磅曝光無疑是壹石激起千層浪。
此前,生態環境部也發布了《長江三磷專項調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安排,今年將首先完成黃磷企業的環境改善。
央視報道了催化和整改的快速升級。中國黃磷產能利用率壹周內從66.5%暴跌至37.1%。目前,貴州所有地區、四川馬邊地區、雲南大部分地區的黃磷企業已經停爐。
供應明顯吃緊,黃磷的儲存非常危險。很多工廠買了就要用,價格傳導很快。
黃磷價格突然瘋了,有人笑自然有人哭。而布局超前的企業,如和邦生物,將繼續受益於後續產業出清後釋放的政策紅利。
和邦生物超前布局的力量,來自於其對全產業鏈的長期深入思考,以及對公司戰略目標的堅定推進——這是第二個“堅定信念”。
和邦生物壹直認為,只有具備全球視野,才能在核心業務層面“最具競爭力”,這是國家提倡的高質量發展。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和邦生物在建工程期末余額分別為165438+6700萬元、9.25億元、18.64億元。尤其是2018年度,公司在建工程期末余額為上市以來最高。公司在建項目包括蛋氨酸項目工藝升級、雙甘膦工藝優化等項目。
經過兩年多的巨額資本支出,和邦生物即將迎來產業升級後的收獲期——這些項目將使公司產品更具競爭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降低公司財務成本。
年報顯示,和邦生物的雙甘膦和草甘膦毛利率略高於同行業,主要是因為和邦生物擁有全流程技術,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具有成本優勢。
築高墻廣積糧。和邦生物正在全力推進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其他入選企業還包括全球PCB市場份額最大的丁鵬控股(002938)、全球太陽能電池出貨量最大的恩傑股份(002812)、全球領先的納斯達(002180)、通威股份(600438)。
既有某些細分領域的絕對龍頭,也有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
但這些企業和紐帶壹樣,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對此,TF證券評論:在當今產業升級和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他們已經成為產業鏈的中流砥柱。
這篇文章來自Investor.com。
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財經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