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個定義明確了信息的認知功能,即減少不確定性的能力。可以說,信息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和系統化的結果。這種功能是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人類解釋客觀世界發展規律的重要途徑。知識的積累,科技的發展,經濟文化的繁榮,都離不開信息的這種功能。人類通過大腦對信息的識別、篩選、歸納、提煉和儲存,逐步加深了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逐步進化、進步和發展。其次,定義明確了信息是指數據和報文中包含的含義,是數據和報文等報文中包含的內容,這就把信息和報文區分開來,使信息的概念在結構上更加準確。055-79000:信息是指消息接收方事先不知道的報告。心理學:信息是存在於意識之外的東西。它存在於自然界、印刷品、硬盤和空氣中。定義:信息是通過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像、聲音、場景、表情、狀態所傳達的內容。從計量的角度來看,信息是事物的可轉換量和實際轉換量的綜合計量特征。人腦中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視覺和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不是什麽新鮮事,已經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社會中。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依靠日出日落帶來的信息來確定時間。南燕告訴春天,是動物帶來了春天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是植物帶來了秋天的消息。學生坐在教室裏學習,與親友交流,看電影電視,接收信息。信息包含人們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東西。I don’我以前不確定。所以,新聞、新聞、報道、材料、情報都是信息。知識也是壹種信息,被人提煉、加工、系統化。2.信息的特征信息是活的,是擴展的。牛頓是壹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站在今天美國的角度來看牛頓的時代,會發現當時的資料很少。也可以預言,再過30年,100年,信息量將是驚人的。我們擁有的信息越多,我們使用它的次數越多,它就越有用。信息可以壓縮和恢復。比如,很多復雜的現象,都可以總結成壹條簡明的規律;大量數據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壹個方程來表示。換句話說,人們可以集中、綜合和總結信息。同時,壓縮的信息也可以擴展。信息是可以存儲的。信息是有壹定載體的。在古代,人們只能用大腦來儲存信息。後來他們有了文字,就用文字來記憶各種信息。人們把文字刻在物質載體上,如古巴比倫的泥板、古埃及的紙莎草、青銅鼎、中國古代的竹簡、布帛,以及任何壹個古代民族可見的石碑和雕刻。壹般物質的東西都可以用符號來記錄信息,比如信息可以通過載體來存儲和傳播。另外,信息可以通過圖像、聲音、場景、表情、狀態等進行傳遞。今天,人們也可以使用電腦和其他自動設備來保存信息。信息也需要處理。比如46-7=17就是壹個簡單的信息處理。左邊的等號是原始信息,右邊的信息是添加的信息。英語翻譯成漢語也是信息處理。英語是原材料,漢語是成品;後者對中國人更有用。除此之外,商業決策、信息檢索、數據分析、自動控制甚至棋牌都是信息處理。信息處理是指對信息進行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和計算,並加工成某種所需的數據形式,如繪制圖表、打印報表等。在過去,信息處理大多是由人腦完成的。在信息量小,變化慢的時代,大腦還是可以應對的。今天,信息在迅速膨脹。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用於信息處理的機器。它能做大腦能做的信息處理。t有著超乎尋常的速度和驚人的記憶力。隨著加工業的發展,建立了以各種機器為基礎的工業,出現了工業化社會。隨著信息處理的不斷發展,毫無疑問,以各種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產業將會建立起來,人類將被引入信息社會。3.信息的傳遞靜態信息本身沒有實際意義。只有通過溝通,信息才能有效。信息只有通過載體傳播才有實際意義。通過信息交流,人們可以了解他人,認識世界,傳達自己的想法。正是信息的廣泛傳播,賦予了人類不同於其他任何動物的發達智慧,改變了世界和我們的生活。人類最古老的媒介無非是人體本身。人們用手、臉和其他身體部位進行非語言交流,比如動作和表情。然後出現了語言。壹些人類學家認為,語言出現在6.5438億年前。大約兩萬年前,人們用圖片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作品今天仍然可以在法國北部的洞穴中看到。他們在這些洞壁上留下了馴鹿、野馬和壹些滅絕動物的圖片。在史前的不同時期,這些壁畫壹定是最有創造力的人類創作的,是史前人類最原始的媒介之壹。人們還在樹上雕刻標記來指示路線,堆石頭來指示方向或邊界。在前文字社會,人類在陶器、編織、雕塑等簡單的生活用品上制作了具有深遠意義的裝飾圖案。烽火旗鼓,在古代曾經是遠距離交流的重要媒介。烽煙是用來示警的,旗鼓是用來指揮進退的。中國的慈海說,我不認識他們,所以。這是壹面金鼓;看到對方,所以這是壹個標準,指的就是這種情況。盡管有這些媒介,但在文字出現之前,人類超越面對面交流的能力極其有限。除了那些在木頭、樹皮、獸皮或石頭上的圖片,幾乎沒有什麽是跨越時間的。視覺、聽覺和氣象條件限制了它們遠距離傳播的能力。例如,當時人們只能在白天天氣條件有利時才能看到遠處的煙火信號。電子媒體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綜合產物。19世紀下半葉,由於電的發現和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大量的電子媒體開始出現。電信、電話、電影、廣播、電視等。都是19世紀到20世紀人類的偉大發明。電子媒體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影響。19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學家成功將壹封電報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發送到法國,並在1901完成了跨洲無線電報。在此期間,另壹項偉大的發明是貝爾發明的電話。當世界上第壹條海底電纜成功鋪設,連接大西洋兩岸的歐洲和美洲時,這兩個大陸的人們舉行了19世紀最大的狂歡,慶祝這壹偉大的發明。電視的誕生是媒體發展史上的壹次革命。通過無線電波或電線向較大區域廣播音頻和視頻節目的媒體統稱為廣播。只播聲音,播聲音;廣播圖像和聲音被稱為電視廣播。換句話說,廣義的廣播包括只有聲音的廣播和有聲音和圖像的電視,以及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1925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成功完成了傳送和接收圖像的實驗。1926 65438+10月26日,科學家在倫敦進行了壹次公開演示,震驚了世界。英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播放黑白電視的國家。貝爾德也被稱為電視之父,因為他對電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初彩電的普及,最值得註意的是彩電的興起。1940,美國第壹次完成O。
日本也在1960正式播放彩色電視節目。中國從1973開始播放彩色電視節目。電視信號通過微波在地面傳輸。網絡電腦作為壹種網絡媒體,自問世以來就備受青睞,發展迅速,以至於有人預言以電腦為主體的電子報刊將取代普通報刊,新的網絡媒體將取代大眾媒體。網絡有三個顯著特點:(1)高度集成。它集計算機、視聽和通信技術於壹體,是計算機、電視、錄像機、vcd、電話、遊戲機、傳真機、打印機、電子郵箱的媒體性能和書籍、雜誌、報紙、廣播、電視的優勢的結合。(2)充分的互動性。以前的人際傳播是點對點的互動雙向傳播,大眾傳播是點對點的獨白單向傳播。網絡媒體為人類傳播活動提供了第三種傳播形式——電子互動網絡傳播。這種傳播既結合了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特點和優勢,又是壹種全新的創造,而不是兩者的簡單融合和延伸。目前互動的形式有:互動光盤、互動電視、電子郵件、電腦購物、電腦咨詢、電腦查詢、網絡電話、在線討論、語音郵件、自學輔導等。(3)方便快捷。通過網絡媒體傳輸和交換信息不需要紙張、印刷和投遞,也不需要廣播電視節目傳輸中昂貴復雜的設備。它將信息撥入網絡,並在通信線路上自由傳輸,不受地區和國界的限制。方便快捷,省錢省力。互聯網曾經是科學家和大學之間快速而廉價的交流工具,但今天它正成為像廣播和電視壹樣的大眾媒體。這種媒介將創造性地連接數百萬大腦產生的知識和信息;人們會創造出新的、意想不到的概念和圖像,能夠回答我們想知道的問題。所以,雖然網絡媒體的發展面臨著不安全、被盜、被監控、被篡改三大威脅,色情、暴力、反政治的有害內容已經出現,但人類不會因為噎廢食。也許網絡媒體將很快成為壹種既自由又有紀律的新型媒體,並將繼續與其他媒體壹起成為壹種有用而無害的公共工具。古人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飛鴿傳書,用篝火,用快馬等等。從倫敦向紐約發送信息。1750中發送和接收的時間間隔是6到9周。1840年,快船航行了大約12天。1858年,第壹封橫跨大西洋的電報只用了幾秒鐘。1970第壹部跨海直撥電話問世。1990年,電腦網絡更快。兩千多年來,人們壹直在更新,更新。直到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世界上才形成了龐大的郵政系統。信件、報紙甚至包裹都可以通過火車、輪船和飛機運輸到世界各地。而之前的改進只是集中在交流方式上,電報、電話、無線電的出現,完全將信息從書信的形式中分離出來。1844年,摩爾發明了電報。後來,貝爾和維特林發明了電話。1902年,斯戴福又發明了無線電廣播。這樣,信息就變成了電磁波,被發送出去。幾乎在發送信息的同時,人們就可以通過聽筒、電話和收音機了解信息的內容。這真是通信史上壹場翻天覆地的革命!人們還不滿足,還發現了新的問題:電報和電話越來越普及,傳遞信息的電線電纜就像狹窄擁擠的馬路,經常被交通堵塞,不是忙就是交叉連接。因此,科學家們想出了激光通信的方法:壹束光纖的通信容量是銅線的25萬倍,單根光纜可以承載6543.8億條線路。也就是兩億人可以同時通話,互不幹擾。激光通信很快被采用。20世紀80年代末,壹艘6000公裏長的潛艇投入使用。
1993年,美國人阿爾貝爾提出建立壹條信息高速公路,把工廠、礦山、鐵路、學校、商店、銀行、圖書館、旅遊景點、文藝機構、研究部門、政府部門和家庭中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使人們可以隨時接收到任何地方傳送的文字、聲音和圖像。這壹建議引起了各國的重視,信息產業發展迅速。短短幾年間,信息網絡已經覆蓋了許多國家和地區。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不是夢。
古代飛鴿傳書,有的把信綁在弓箭上,有的讓郵遞員送信。現在寫信有手機,電話,郵件,電子郵件,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