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學制:四年|招生對象:|學歷:中專|專業代碼:080701
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電子技術理論,熟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和方法,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應的工程技術應用能力,能夠跟蹤本專業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能夠從事信息通信、電子技術、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行政部門等領域各種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工藝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工程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學習信息采集、信號處理、信號傳輸、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和應用開發的專業知識,接受電子工程、信息工程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踐的基本訓練,掌握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電子設計、信息處理、應用開發和集成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知識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愛國主義和敬業精神,富有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追求卓越;
2.具備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技術服務所需的數學知識和其他相關自然科學知識;
3.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4.掌握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息論、計算機基礎等基礎理論和知識。
5.掌握電子系統、信號處理、信息傳輸等基礎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應用的基本知識,具備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集成的基本能力,具備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並具備產品、技術和設備研究、開發、設計和技術改造或創新的初步能力;
6 .熟悉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7.了解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趨勢和行業需求;
8.具有壹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壹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9.有較強的持續學習能力;
10.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獲取信息的能力;
11.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主要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微機原理、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
主要專業實驗:電子電路實驗、通信原理實驗、微機原理實驗、綜合電路系統實驗、創新系列實驗等。學習年限:四年。授予的學位:工程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職業能力要求
職業能力要求
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
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
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技術、電子測量技術、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RFID原理與應用、自動檢測技術、計算機網絡、傳感與檢測技術、網絡與辦公自動化技術、單片機ARM嵌入式系統部分院校按照以下專業方向培養:電信、物聯網、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統、電子技術應用、電氣及其自動化、電子設計自動化、移動互聯網應用、航空電子維修、移動設備應用開發、汽車電子設計與開發。
專業(技能)方向
專業(技能)方向
電子企業:電子技術、工程技術、通信工程、技術引進、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系統設計、制造和生產管理;IT企業:軟件開發、系統研發。
職業資格證書示例
職業資格證書示例
繼續學習專業的例子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
發展前景:本專業是壹門前沿學科,現代社會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與電子信息技術密切相關。全國各地從事電子技術產品生產、銷售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很多。隨著改革的加快,這樣的企事業單位會越來越多。為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培養大批具有大學學歷,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適應現代電子技術發展要求,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與其專業相關的產品和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銷售和售後服務,以及新產品的技術開發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市場對這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可以從事電子設備、信息系統、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
相應的職業(崗位)
相應的職業(崗位)
其他信息:
電子信息工程是壹個應用非常廣泛的專業。其實這個專業有自己的特色。電子信息工程是壹門利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控制和處理電子信息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俗稱無線電專業。它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每個大學的研究重點不壹樣,有的側重於硬件,即設計電子設備,有的側重於開發軟件。進入考試前壹定要了解清楚。就業導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壹直是信息社會的人才需求熱點,無論是在管理水平較高的IBM等跨國公司。是華為、大唐、中興等國內知名企業,對該專業需求很大。就業無憂。就業方向主要有四個:壹是硬件工程師;二、PCB開發生產;第三,嵌入式開發;第四,設備維修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