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海寧潮的獨特景觀

海寧潮的獨特景觀

錢江觀潮始於唐代,盛於宋代。海寧觀潮自明清以來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古時候,杭州江幹的三郎廟觀潮最盛。宋代以後,由於河道的變遷,觀潮的最佳地點逐漸東移至海寧。海寧潮以漲潮、多變、兇猛、驚險聞名海內外。壹天兩次,晝夜間隔12小時,壹年有150多個觀潮的好日子。明清以來,海寧民間壹直有農歷八月十八觀潮的傳統習俗。這壹天遊客雲集,熱鬧非凡,海堤更是壯觀。目前,中國國際錢江(海寧)觀潮節每年農歷八月初八舉行。自2000年9月16日中央電視臺和浙江電視臺聯合播出《錢江潮》以來,海寧觀潮就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世界奇觀”海寧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

編輯此景點的概述

海寧潮又稱“錢塘潮”、“錢江潮潮”、“浙江潮”,每年農歷八月的海寧潮如圖2所示。

8月18日在海寧鹽官看到的最有名。湧潮來襲,潮頭立於壁上,最高潮位9米多。湧潮的形成主要是地球自轉時產生的天體引力和離心力造成的。農歷初壹、十五,天體引力特別強,容易形成大潮。錢塘江入海口呈喇叭狀,前寬後窄(入海口最寬處100公裏,而到海寧嚴觀只有3公裏左右),入海口有壹片巨大的平坦淺灘。此時,河道突然收縮,河底迅速擡升,流速增大,能量高度集中。同時,受河口沙洲阻擋,海浪前推後擋,與前方回來的潮水相撞,成了“千疊雲效仿,千尋未能實踐”之勢。

編輯這個景點的形成

海寧潮氣勢磅礴,這是由於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吸引力,以及杭州灣特殊的號角聲。

由形狀形成。當月球面對地球時,月球產生的引力將海水托起,形成湧潮。當月球背向地球時,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大於引力,使得海水再次隆起。加上太陽的引力,形成了農歷初壹、十五的大潮日。由於潮汐與河流的摩擦,最大湧潮日壹般推遲兩到三天,所以第三、十八天潮汐最大。另外,當潮波能量越來越大,到達海寧時,就形成了獨特的湧潮現象。海寧觀潮興盛於明代,已有400年歷史,嚴觀塔是嚴觀塔。

線潮出名。近年來,隨著灘塗圍墾和錢塘江流沙淤積。唐宋時期,杭州的潮汐最為壯觀。清代乾隆中期以後,北門河道穩定,河潮向北奔湧,嚴觀成為獨特的觀潮勝地。錢江潮是壹個古老的奇跡,在秦漢晉時期聞名四方,莊子、梅城、顧愷之對姜超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唐宋時期,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劉禹錫、範仲淹、蘇軾、辛棄疾都為錢江潮寫過優美的詩。明代馮夢龍將“錢塘江潮”列為三言“天下四絕”之壹。現代人的觀潮詩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康有為在詩中寫道:“誰望大好山河,濤聲斷浙江潮!”壹代詩人高僧蘇東渡助桑後,也曾感嘆“我何時回浙潮?”。觀潮始於唐代,南宋以後興盛。當時有檢閱水軍的活動。據唐人《元和郡縣誌》記載:“每逢八月十八,數百離石女去看。船夫漁翁觸浪,謂之興波。”在海寧地區,8月18日也是潮神的生日。相傳吳子肯和文子因效忠國家而被冤枉,死後,* * *成為潮神。自清代以來,鹽官長期觀潮,清朝乾隆皇帝曾多次來此觀潮賦詩。鹽官惜春門外鎮海樓旁,原來有壹座大觀樓。每年8月18日,當地官員準備三支香燭,祭宋慶齡。

這裏祭祀叫“祭祀潮”。民國5年(1916),農歷8月18日,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蔣介石等人專程到嚴觀觀潮,並題詞“潮湧如潮”。1954年春,1957年9月,11(8月18日),毛澤東兩次到嚴觀七裏寺觀潮,寫詩。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看望了鹽官,觀看了八月潮。1969年,海寧縣政府撥款在東起小普陀,西至原鎮海門(俗稱南門)以南的海堤上修建了長500余米、寬3米的觀潮石階。1982至1983,鎮海塔西側建有兩座潮汐觀測臺,可容納千余人。中秋節前後,數十萬遊客雲集鹽官,人潮湧動。旅遊部門推出“壹潮三觀”特色遊,在嚴觀以東8公裏的丁橋觀看東、南潮頭碰撞,掀起萬座冰山的壯觀景象;然後去嚴觀看“海寧寶塔第壹波”,那裏銀浪滾滾,如影隨形。紮奧塔、中山亭、天風海濤亭是觀賞此景的最佳地點。最後,我們趕到嚴觀以西11公裏處的老鹽倉河中央的丁字壩,觀看著名的“回潮”。當潮汐頭撞上大壩,沖到18級石階的池塘頂上時,洶湧的海浪被沖擊,砸成了陣雨。這三個景點在20公裏的路段內由東向西開放。只要掌握潮頭速度(每小時25公裏左右),就能控制觀潮時機。另外,晚上在月亮下觀潮和白天是壹樣的,只是風景不同,很有趣。八座城堡“遇潮”,雙龍相撲,天崩地裂;嚴觀《壹線潮》練河白,桃山噴雪;老鹽倉“回潮”龍解鎖,怒吼而回;而深夜觀潮,是月影和銀波。壹潮看四景,令人嘆為觀止。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是傳承千年的傳統觀潮節。每年的這壹天,數十萬海內外賓客齊聚觀潮勝地海寧。除了作為第壹潮汐風景區的嚴觀,嚴觀以東10公裏的大峽和嚴觀西十壹公司的老鹽倉也成為潮汐觀測的熱點。只要掌握湧潮速度(每小時25公裏左右),湧潮過後開車就能大飽眼福。

編輯此景區景觀。

民間傳說

海寧的潮水之所以這麽大,民間傳說是吳國大夫伍子胥大怒,騎在伍子胥身上。

錢塘江裏汽車白馬呼嘯。還有潛江的湧潮是怎麽形成的?從東漢哲學家於沖開始。人們開始尋找科學的答案。根據現代科學家的研究,除了此時太陽、月亮、地球都在壹條直線上之外,還有獨特的原因——杭州灣和錢塘江的地形影響。錢塘江河口呈喇叭狀,口大身小。漲潮時,海水從寬度為100公裏的河口奔湧而出,到達上遊海寧的嚴觀不到3公裏,但此時,河潮以每秒10米的速度前進。由於兩岸逐漸變窄,灣內水位迅速上升,出現湧潮。此時,錢塘江流出的水由於被潮汐阻擋,不易滲漏,但卻擡高了灣內水位,加強了潮汐勢。此外,夏秋季浙江沿海常吹東南風,風向與潮汐大致相同,也助長了潮汐的勢頭。潮頭形似豎壁,舉世聞名的海寧潮由此形成。"早潮只在晚潮之後到來,壹月份壹周流動六十次。"海寧的潮波壹天兩次,白天叫潮波,晚上叫汐,間隔12小時。農歷初壹、十五的子午潮循環半個月,最高潮頭達3.5米,潮差達8-9米,特別是農歷初壹至初五,十五至二十,所以壹年有120個觀潮的好日子。“海寧每天都可以觀潮。

最佳位置

海寧觀潮的最佳地點是海寧市嚴觀鎮海塘鎮海塔下的觀潮亭。在這裏可以看到“第壹波寶塔”的壯麗景象。湧潮來臨之前,錢塘江風平浪靜,壹片遼闊。但見蒼茫江水,秋水* * *天色。河潮初起,東方天空突然下起了毛毛雨,在我所能看到的遠處出現了壹條長長的銀線。銀線變得越來越粗越來越近,變成了橫臥在河面的白練,陣雨的聲音越來越大,變成了瓢潑大雨的聲音,滾滾如悶雷。然後,隨著潮頭的逼近,海水交叉,河水暴漲,數千公頃的海浪瞬間變成了幾米高的水墻。潮水的聲音是馬立克奔騰,令人震驚。剎車的時候,潮峰從我眼前呼嘯而過,向西而去。除了嚴觀,它是第壹個觀潮勝地。嚴觀以東8公裏的八寶、大口、龍頭角和嚴觀以西11公裏的老鹽倉也成為觀潮熱點。只要掌握好湧潮速度(每小時25公裏左右),開車就能大飽眼福。在八寶海堤,看到八寶的“會潮”是驚心動魄的,東潮和南潮交匯,雙龍相撲,天崩地裂,潮峰疊成冰山雪峰。老延長地區有壹座高9米、長650米的T型壩。當河潮來到這裏,猛攻丁字壩時,壹聲霹靂,如龍解鎖,咆哮而回,潮頭猛然立起,返身撲向十八層石階上的魚鱗石塘,頓時升起壹場銀色暴雨,直沖雲霄,真是驚心動魄,被稱為“回頭潮”;而深夜觀潮,是月影和銀波。壹潮看四景,令人嘆為觀止。蘇頌東坡贊曰:“八月十八潮,蔚為壯觀。”海寧潮是壹處壯觀的自然動態奇觀,與“雷州變鼓”、“廣德葬”、“登州海城”並稱“世界四大奇觀”。江潮自東而來,似銀線,漸“玉城自雪山而來,聲如驚雷,震撼鞭撻,吞天吞日,威力無比。”

壹線潮

在錢塘江嚴觀鎮地區的觀潮度假公園,妳可以看到最壯觀的海寧潮。潮水靠近嚴觀寶塔,形成了壯觀的“嚴觀寶塔壹線潮”。“海寧的潮水,被世界* * *,卷著整齊地覆蓋了海寧的東殷桃,穿過了海昌的西。

幾英裏內不平...每當中秋節洪水泛濫時,中外人士都來觀看。所以自古以來鹽官都在觀潮。另外,爬澳塔觀潮也是海寧觀潮的另壹大特色。

回頭潮

滬寧潮從八寶匯合後,繼續逆流向西流經嚴觀。壹路走來,氣勢逐漸減弱。當湧潮向西行至嚴觀以西11公裏處的老鹽倉時,由於橫江大壩的阻擋,垂直湧潮又折回,形成了奇特的湧潮。這時河水洶湧向前,上下翻滾,向前沖去。

午夜潮汐

中秋節觀潮是壹項傳統的民俗旅遊活動,觀潮和賞月相結合成為海寧壹道獨特的風景。觀看十萬軍聲子夜潮的最佳地點是在“天風賞月”的天風海濤閣壹帶。它以其浪漫獨特的情調吸引著遊客。北宋詩人蘇東坡也寫過這樣壹首詩:“我知道玉兔很圓,九月已霜;信息是關上門,關鑰匙,這樣妳就能在夜的潮汐中看到它。除了觀潮,海寧還可以遊覽嚴觀鎮的名勝古跡:鎮海樓、鐘山亭、五臺亭、海神廟、清代陳格舊居、王國維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