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富律師的回答:
1,去當地自然資源局網站。壹般來說,自然資源局網站上會有專門的“房屋征收”、“土地征收”板塊,可以點擊查詢;如果沒有對應的板塊,可以去自然資源局信息公開板塊(必考板塊)查詢。
2、關註村務欄、社區欄,是否有拆遷信息。無論是城市的“房屋征收”,還是農村的“土地征收”,都會有壹個前期調查、聽取民眾意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通常會張貼文件,這是我們獲取拆遷信息的重要途徑。
3.通過申請信息公開進行查詢。如果想了解具體房屋的征收信息,可以填寫信息公開申請表,通過郵寄方式向自然資源局申請公開相關信息。(自然資源局有法定的公示義務)征收拆遷時如何查詢補償信息?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征地信息直接影響到被征收人的相關利益。但在實際征收過程中,存在很多被征收人為了加快征地拆遷進度,通常不向被征收人公開相關信息,被征收人不知道征地信息合法權益可能受損的情況。那麽,如何獲取合法征地中的關鍵文件呢?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產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石西寧律師為您總結如下。征地信息公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條第十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主動公開本行政機關的下列政府信息: (十)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第二十壹條規定,除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政府信息外,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主動公開與市政建設、公共服務、公益事業、土地征收、房屋征收、治安管理、社會救助等有關的政府信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鄉(鎮)人民政府還應當主動公開農業農村政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運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宅基地使用、土地征收、房屋征收、集資和勞務、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而定。
征地拆遷的法律程序。征地審批。根據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時,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不能直接在集體土地上進行建設。但由於征收集體土地涉及農村農民的切身利益,征收集體土地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書面形式也是“征地批復”。此外,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征收集體土地必須由當地市、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作出,包括:建設用地項目申報說明、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土地征收方案、土地供應方案;城市建設用地為“壹書三方案”,即建設用地項目報送手冊、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土地征收方案。然後報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批準。如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在未取得征地批文的情況下實施征收,那麽這種行為就是違法的,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地拆遷。第二,征地公告。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條第壹款規定,征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後,由被征收土地所在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在被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或者村公告批準機關、批準文號、用途、被征收土地的範圍和面積、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時限。土地征收公告是為了保障被征收人的基本知情權。根據《土地征收公告辦法》的相關規定,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土地征收批準書之日起10日內予以公告。
三。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自發布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予以公告。公告內容主要包括:被征收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需安置的農業人口等相關信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方式等。,補償安置方案應報縣政府批準。
在征地拆遷中,以上三種證件在征地拆遷中必不可少。那麽,在征收拆遷方不公開這些信息的情況下,被拆遷人如何獲取這些信息呢?征地文件信息查詢。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
通過該平臺,可以查詢國務院批準用地信息和31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征地信息,以及征地“項目名稱”、“批準文號”信息,也可以按省份搜索本省市征地信息。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部官網。
通過官網可以查詢各省市征地審批情況,如征地公告、征地調查確認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聽證材料等信息,還可以查詢本地區現行征地補償標準、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3.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通過當地政府的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可以直接查詢征地信息以及三舊改造、扶貧、集體土地登記、耕地保護等相關信息。政府部門要主動公開重大建設項目和征地的審批和實施情況。政府部門不履行職責時,可以向行政機關申請信息公開。在信息公開過程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或者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無論是文件信息還是官網查詢平臺的信息,都只是初步判斷征地拆遷是否合法。如果在全國土地征收信息平臺或各省市區土地征收信息平臺上都找不到土地征收的相關信息,那麽這種征收就可能是違法的。當然還需要進壹步核實,必要時可以咨詢專業的拆遷律師,避免因失誤造成利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