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招聘的崗位是還債。
職位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熟悉財務往來賬目,溝通能力強。
因為國企瀕臨破產,我基本上在國企很多部門做過中層幹部,沒有從事過本專業的實際工作,不能適應專業技術工作。我當時38歲,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壹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中國分公司,想結清債務,我就申請了。
職位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熟悉財務往來賬目,溝通能力強。
外企分公司人力資源專員初選後,面試分公司總經理,再面試錄用中國總部總裁。
還清兩年以上債務,底薪提成根據債務年限和地區分為10%、20%、40%。其他省市加3%,差旅費自付。
這項工作做了六年,清債工作基本結束。
後來被聘為市場開發經理,又幹了兩年。
合同到期。
因為2008版勞動合同法沒有實施。所以沒有N 1的經濟補償。
我找了很多理由要求公司給予經濟補償,因為我知道公司的經營活動中存在違規嫌疑。於是和公司達成協議,給了我幾萬塊錢的經濟補償。住房公積金2萬,公司賣股票2萬。
從這份工作經歷中也能看出我適應市場開發經理崗位的知識水平不足,尤其是口語壹般,只會翻譯。如果妳的英語口語很好,妳可以直接和妳直屬的外國人交流,這可以幫助外國人更恰當地了解妳的工作表現和能力。妳的工作合同將被更新。
但是北歐外企的公司治理非常人性化,公開透明。公司堅持不能組成小團體,工資保密,員工不能互相詢問工資。
員工過生日,公司買生日蛋糕,部門同事壹起享用。經常搞團建活動。每年有壹次大型年會。全國各地的員工坐飛機,聚集在壹個地方,住五星級酒店,舉辦大型聚會。
員工出差,都住四星級以上酒店,基本都坐飛機。交通費報銷,每天餐補150——200元之間(2000左右)。
公司沒有復雜的人事關系。只談工作,不管別人的對錯。
根本不存在下屬給上級送禮的現象。
不管官職多大,中午在食堂吃飯待遇都壹樣。
在外企的工作經歷也讓我意識到,人必須掌握真正的技能,有文憑,有專業知識。對於外語的掌握,需要口語化。這樣就會融入外企的日常工作交流中。如果妳的頂頭上司是外國人,妳可以和他進行語言交流,這會給妳的職場工作加分。
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被利用吧!,妳要的是真才實學!
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多儲備壹些職場必備的工作經驗和溝通工具,妳就能自如應對瞬息萬變的職場!
我在壹家德國公司和壹家假的美國公司待過。德企,規模比較小,700人左右;每天工作時間7小時,實際工作時間34小時左右;餐飲優秀,個人自付20%餐費;工資不高,16工資,外加服裝、健身、旅遊等;人際關系極其簡單和諧;組織也僵化,沒有成長空間;在商業上,至少在供應鏈領域,遠遠談不上先進的管理和實踐。總的來說,養老很好。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就像溫水煮青蛙。假美國公司完全被吐槽。雇主是美國人。他們買了壹家臺灣公司,導入了他們的客戶資源,但不參與管理。是外企,沒有外國人。所有的供應鏈數據都依賴於人工統計。試產時統計數據上報是最痛苦的事。加班到淩晨三四點是常事。辦公室小團體很嚴重。老板喜歡打麻將。閑人上午討論麻將,下午吃瓜子。忙忙碌碌的人沒日沒夜。
1.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我報了華為。當時班裏有個大牛,當著我的面,公然鄙視華為。他說華為太X裝了,總誇自己是最好的。
這個大牛是部門公認的天才,性格很棒。他參加華為筆試的時候,開場不到壹分鐘。不知何故,他怒氣沖沖地起身,丟下壹張白紙就走了。
後來大牛簽了阿爾卡特朗訊,阿爾卡特朗訊是世界著名的通信公司,也是華為主要的海外競爭對手之壹。
當時我們同學平均工資不到6000,他已經過了10000。然而,報到上班後,丹尼爾沮喪地宣布,以後再也不能寫代碼了。這意味著他在阿朗不負責核心業務的研發。
其實這是外企在中國的常態。中國的員工水平再高,也很難涉及到核心技術,雖然工資很好。
2.進入華為後,壹位首席架構師告訴我們,他的壹些同學當年也去了阿朗,並向他吹噓工作特別人性化。每天下午5點,同事們基本都下班去運動了。
但兩年之內,這位同學也趕上裁員就迷迷糊糊離職了,而首席架構師在華為幹得不錯,步步高升。
後來我的部門來了兩個新人,都是從某大外企跳槽過來的。我也很好奇的問他們:外企待遇好,不加班。妳為什麽還想來華為?
其中壹位意味深長地說:外企只是把中國的高端人才囚禁起來,什麽都不做。
雖然華為的科研實力和世界巨頭還有差距,但它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企業,是自主研發的典範。
外國人表面上滿是Z理,P值,B愛,但在核心技術上還是搞壹套“滿漢全席”。只有中國人會給中國人壹個機會。
這個道理我是後來才知道的。我離開華為後,去過1家外企。
國內第壹個承擔了很多重要工程項目的智能控制平臺,這家公司的研發實力可以說是世界第壹。但在中國,他們只有業務和壹部分技術團隊,技術團隊只負責測試、數據整合和現場實施。
R&D中心遠在歐洲。如果現場有技術難題,總部會派專家來。
我接待了其中壹位專家。他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但是技術真的很牛逼。外企在這方面比中國好,專家可以幹很長時間,而中國的程序員,35歲以上如果領導不當,職業前途堪憂。
然而,外國公司不會在中國培訓技術工人。即使他們在中國設立了R&D中心,他們也不會對自己的核心業務負責。但很多人還是向往外企,這還是有原因的:
1)外企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在中國很多商業領域都有廣泛的業務,員工收入也比較高;
2)外企管理相對規範,福利待遇健全。
這很吸引人。比如歐美外企的用人制度更人性化,工作流程有章可循。員工不需要經常加班,也沒有領導給員工打雞血。
外企給員工提供的福利和保障嚴格遵守國家標準,比如壹年15天帶薪假。
我呆過的外企除了給員工交五險壹金,還有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看病幾乎不用花錢。
雖然福利待遇不錯,但是真正想學技術,想做生意的人還是不要來外企了。
在華外企,尤其是技術研發,只會負責壹些邊緣業務。此外,中國人很難成為外企高管。
日企1,美企2,區別如下。
日企:日夜報告。現在做什麽,以後做什麽,明天做什麽,下周做什麽。領導驚恐地每隔2個小時就靜靜地站在他身後。
美國資本:隨便。任務分配給妳了。我在最後期限前告訴過妳。自己安排吧。領導只需要結果。
日企:工作效率低,但要保持溝通。說周壹交不了,可以及時溝通到下周壹。
美資:效率高,工作量大,滾雪球。如果妳說周壹要,那就周壹要。沒有討論的余地。任務沒完成,新的任務又來了。
日企:同事比較客氣友好,互稱三。更有人情味。A不在座位上,B幫忙接電話,這很正常。
美國首都:都是英文名,凱文,露西,艾可,壹個星期都分不清誰是誰。我處理好自己的工作。我替部門同事接了壹個電話,被經理說這是她的事,妳別管。
日企:矜持內斂,等級森嚴。咖啡是為前臺的老板煮的。在小吃區好像沒看到。當妳見到老板時,妳應該鞠躬。
美資:自助咖啡機,各種茶包,冰箱裏的瑪格南,還有各種零食,和老板站成壹排邊吃邊聊。
我在壹家外企工作了將近20年。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外企,尤其是歐美公司,待遇相對較好,公司文化和各種規章制度都非常人性化和完善。帶薪休假,五險壹金,商業保險都是標配。有的公司還有企業年金和股票,有的甚至在北方報銷取暖費。加班的情況不多。在大公司,壹些外國人擔任關鍵部門的領導和壹把手,但近年來,許多外國人為了削減成本回國,他們被壹些海外華人高管或當地高管取代。外企天花板效應明顯,晉升機制和考核機制相對公平。相對來說,高科技公司在中國發展得比較好,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搬走了。總的來說各方面都還不錯!但是很難工作到退休。年輕人有能力,有沖勁,又便宜,大家都喜歡用。45歲以後在外企工作就比較難了。我們需要找到出路
作為壹個在兩家世界500強外企工作過的打工妹,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不管妳有沒有在外企工作過。
IBM國際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留學澳洲歸來,我的第壹份工作是在美資世界500強企業IBM國際商用機器有限公司。我做的是IT服務helpdesk,壹個技術支持的工作,更確切的說是英語電話客服,接聽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咨詢電話,然後把技術問題傳達給IBM相應的技術團隊去解決。因此,這份工作需要良好的英語聽、說、寫能力。畢竟接英語電話,需要有很好的英語聽力,理解客戶提出的問題,然後對癥下藥,用流利的英語口語給出初步診斷答案,再通過內部系統寫壹封英文郵件傳達給相應的技術團隊。此外,還包括問題的跟進和對客戶的反饋,直到問題完全解決。因為妳要回答來自世界各地終端用戶的電話詢問,這份工作實際上是三班制,要求妳能夠在晚上工作。總的來說,美資的企業文化是非常自由寬松的,壹切都強調獨立,上下班也會有打卡。還會有活潑輕松的部門團隊建設活動。大家都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在壹起很開心。那時候,我每天都很期待去上班,因為和同事壹起工作很開心。
沃爾瑪中國總部的第二份工作是在沃爾瑪中國總部工作,擔任壹位外籍高管的助理,也是壹家世界500強的美國公司。這份工作是典型的朝八晚五,中午休息壹小時,每天打卡上下班。這份工作經驗最長。沃爾瑪是壹家會讓妳覺得找到了壹個大家庭的公司。在這裏工作會給妳壹種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我的總部有近3000名員工,占了兩棟辦公樓。公司很龐大,有很多部門。記得有十幾個部門。這是壹家外企中員工人數較多的公司。印象最深的是每年3月左右有壹個全國年度籌備會,壹般是市場部的同事提前半年準備,因為這個會議壹般需要全國各地的店長、管理層、優秀員工參加,會議壹般持續三四天左右,也會有沃爾瑪的大型供應商參加會議展示自己的產品。如果能參加這樣的會議,也是沃爾瑪每個人的驕傲。
我最喜歡的外企在外企工作期間,我也因為工作關系接觸到了壹些優秀的外企。印象最深的是寶潔公司。眾所周知,寶潔是中國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如飄柔、舒膚佳、汰漬、幫寶適等。妳為什麽喜歡這家公司?因為這家公司是沃爾瑪最重要的供應商。當時因為項目的合作,我們經常和寶潔的人開會,溝通,交流。他們的整體精神面貌、流利的英語和專業素質令人印象深刻。這是我見過的除了我的公司寶潔之外素質最好的壹群外國白領。
想了解更多關於兒童教育和科學育兒的知識,請關註我:Alice,壹位技術嫻熟的媽媽,澳洲海歸,世界500強外企白領,專註兒童教育,與妳分享育兒的點點滴滴。我在壹家世界500強公司工作,不需要打卡。我的人事權相對獨立,我的直接領導權相對薄弱,我的市場費用被嚴格控制。經常會發生妳是上級或者同級同事的情況。比較,保護信息的正常流通。工資基本比國內同級別高壹個檔次,出差津貼會兩個檔次。基本不加班,按規律休息。裁員這件事極其謹慎,賠償不用談,直接給就行。離職的話會有補償。漲工資,每年,不同貢獻,不同檔位。
我在外企工作了3年,沒有朝九晚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領導不會說妳。不用加班,不用打卡。但是我通常會在周末偶爾回復郵件。相對來說,更輕松自由。人事也比較簡單,沒有勾心鬥角,大家各忙各的。
曾就職於世界500強美資企業3m中國有限公司。工作氛圍很輕松,完全靠自覺,上班不打卡。公司8: 30上班我壹般8: 40到,從不擔心遲到。電腦都是筆記本,都有自己的密碼,電腦軟件都是國外的。
大學畢業後在外企工作,前後三個,15+,歐美。非常感謝這麽多年的工作經驗,真的學到了很多。特別是每個領導都教了我很多,很有水平。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的氛圍,以結果為導向,倡導尊重誠信和合規,民主和充分討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