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林林的成就和榮譽

林林的成就和榮譽

1933去了日本,在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經濟,後轉文學。在日本期間,他加入了左聯東京團,出版了《隨筆》、《東流》、《詩歌》等文學刊物。他經常與郭沫若先生交往,得到了他的支持。

1936年,林林回到上海,在《王久日報》工作,編輯《文化郵報》副刊。郭沫若是報社的社長,夏衍是總編輯,林林是他們的助手。上海淪陷後,該報遷至廣州,並赴桂林和琳琳辦報,不遺余力。《王久日報》在喚起民眾團結抗日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1947,林林回到香港,繼續從事文化工作,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協會香港分會常委。

1949,林林奉命返回廣州,參加接管文化單位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文化局副局長,後調任印度大使館文化參贊。

65438-0958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亞非部主任。

1973起,任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委員。兼任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日本文學研究會會長、書法家協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郭沫若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他擔任這些職務不只是名義上的,而是以他廣博的知識為基礎,在各個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林林同誌作為壹名詩人而聞名。他壹生從事詩歌創作,出版了多種詩歌,如《同誌進城》、《印度詩》、《燕來紅》、《簡》等。他的詩抒發了革命者的情懷,充滿了時代氣息,把住了歷史的脈搏。中國應該在新詩史上占有壹席之地。在藝術風格上,他的詩清新淡雅,比較有審美。正如他寫給景尚景的《夢之花》壹樣,在優美的詩句中,它包含著深厚的感情:

因為胡姬捧著夜光杯,

葡萄酒讓妳醉了?

因為楊貴妃跳過胡璇,

讓妳眼花繚亂?

林林同誌有很多唱腔,有時還會慷慨解囊,黃忠和魯大的聲音。比如他在《我要掌握自己》這首詩裏寫道:“哦,如果妳想成為壹只鳥,那就做壹只鷹,壹只展翅高飛的鷹!哦,如果妳想成為野獸,那就做壹頭獅子,勇敢的獅子!/哦,要做人,要做壹個不平凡的英雄!”林林同誌也寫舊體詩,有很多優美的句子。他說過很多次,學寫詩總是需要壹點舊詩的基礎。他還說,上個世紀的文人中,魯迅、郭沫若、田漢、郁達夫寫的舊體詩最好。林林同誌也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集《扶桑雜記》、《扶桑續記》在中國和日本都有很多讀者。他的散文既有學術性又有詩意。他很重視學習,經常說“寫文章不要含糊,要講學習。”的確,妳可以通過閱讀他的文章來學習。比如他為《日本古典俳句選》寫的後記,就是壹篇信息量很高的學術論文。但他的文筆清新淡雅,充滿詩情畫意,讓人讀來像是香濃的醪液。學問與詩歌的融合是他散文的可貴之處。作家陳大源曾這樣評價他的散文:“雖是雜文雜記,卻無愧於詞社詩壇之列。風騷清骨,寫真情。”

林林主要作品

1982【同】《扶桑雜記》(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7【同】《海與船》(花城出版社)

1990【同】《燕來紅》(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6【同】《扶桑續》(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2年,林林同誌也是翻譯。年輕時迷戀德國詩人海涅的詩歌,翻譯出版了詩集《織工之歌》、《奴隸船》。後來又翻譯了菲律賓民族英雄何塞?黎剎的詩。1983翻譯出版日本古典俳句精選。1990翻譯出版五首現代日語俳句精選。需要特別提及的是,他在1974年翻譯出版了《魯迅致益田書》。1931—1936期間,魯迅給日本學者增田寫信回答他的問題,其中有58封信。這些書信是魯迅用日文寫的,對研究他後來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有重要價值。林林同誌把這些書信都翻譯成了中文,受到了學術界的稱贊,因為它保留了魯迅的寫作風格。而且是增田本人認可的。現在這本書信集的譯本已經收入《魯迅全集》,應該是不朽的。

林林的主要翻譯作品

1945【譯文】黎剎:《最後壹本書》

1948[譯文]海涅:織工之歌(香港人類書店)

1974[譯文]《魯迅致增田書信選》(文物出版社)

1981年[譯文]《魯迅全集》第壹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譯]松尾芭蕉等《日本古典俳句選》(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譯文]日本現代五人俳句精選(外國文學出版社)另外,林林同誌還做了壹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他創立了漢朝。日本有壹首短詩叫俳句,每首只有三行十七音。在日本延續了數百年,深受群眾喜愛,並走向國際化,產生了美、法、德風格的俳句。簡單來說,中國俳句就是用漢字寫的俳句,只有三行,但不是十七音,而是十七個字。上世紀80年代初,當林林同誌與趙樸初、鐘敬文壹起倡導韓諾時,中國詩壇還很陌生。林林同誌說,趙樸老漢諾偏文言,鐘敬老偏白話文,他自己也是半文盲半文盲。寫韓諾不容易。要用小詩的筆調來抒發感情,給人廣泛的聯想,留下悠長的回味。經過林林同誌多年的示範和推廣,韓諾在中國詩壇已經開花結果,頗有名氣。韓諾的誕生不僅為中國新詩增添了新品種,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美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