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的心理咨詢故事49

我的心理咨詢故事49

01

曾經的我,是壹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這部分的第壹次記憶大概是在我3歲的時候。

我媽突然帶我去鄉下外婆家,然後晚上壹個人悄悄走了。

我壹個人滯留在那裏,面對陌生的環境,壹群陌生的親人。

後來才知道父母離婚了。

因為我是女生,所以爸爸放棄了我,把我扔給了媽媽。

而我媽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撫養我,就把我扔給了她奶奶。

每次媽媽回來,我都會期待地問她:“媽媽,妳能帶我走嗎?我想和妳在壹起。”

每次,她都會回答:“妳安靜地呆在這裏,當妳表現好的時候,我會回來帶妳走。”

於是我會經常拿著小板凳坐在外婆家三樓的走廊裏,看著通往村口的路,期待著有壹天,媽媽會回來把我帶走。

但這個願望壹直沒有實現。有壹次,我媽帶著壹個陌生男人回來,就是我後來的繼父。後來,他們組成了新的家庭。而我,壹直被留在外婆家,靠別人。

02

這段早期記憶中被父母“拋棄”的無助時光,深深影響了我後來在關系中的狀態。

比如在壹段感情中。

我不能忍受男朋友對我有絲毫的怠慢。

我經常要求他記住我說的每壹句話,做到他答應我的每壹件事。

收到我的信息請立即回復,和我的每壹次約會都要準時到達,不要遲到。

壹旦男朋友疏忽、遲到或遺忘,我會忍不住大發雷霆,逼他認錯、妥協。

所以,我的幾段戀愛關系最後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分手的。

愛情如此,友情亦然。

每當我的朋友約會遲到時,我就非常生氣。

無論對方怎麽解釋,我都無法真正從心底原諒她。

所以在接下來的關系中,我會經常有意無意的避開她,讓我們的關系漸行漸遠。

可以說,因為這種“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我親手“毀掉”了壹段又壹段感情。

03

直到上壹段感情,我和男朋友相愛,差不多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

結果有壹次男朋友忘記回我電話,我勃然大怒,對他大吼大叫。

他被我的歇斯底裏嚇壞了,最終選擇了和我分手。

我整個人都要崩潰了,幾乎到了人生無愛的地步。

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我抱著自助的心態走進了咨詢室。

對方是專業穩定的心理咨詢師。她總能牢牢抓住我的憤怒和恐懼,讓我內心躁動不安的靈魂得以安放。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的第三次會診。

那天,我準時到了咨詢室,但咨詢師不在。

我拼命給她打電話,語音提示占線,打不通。

那壹刻,那種壹直被忽視被拋棄的不安感突然湧上心頭,差點把我淹沒。

我開始感到恐慌和不知所措。

最後只能無力的躺在沙發上,任淚水模糊雙眼。

大約10分鐘後,我收到了咨詢師的短信:“妳焦慮嗎?我在路上,請等15分鐘。”

我內心的恐懼終於開始化解,變成了對她的憤怒。

15分鐘後,她終於到了。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她吼道:“妳怎麽可以遲到?妳怎麽能這樣不理我?”

“對不起,我剛剛接到壹個緊急電話。我的壹個訪客要自殺了。我不得不幹預她的危機。”她平靜地向我解釋。

“這跟我沒關系!”我繼續生氣地回答她。

“是的,它與妳無關,還占用了屬於妳的時間。

此刻我能感受到妳的憤怒和不公...”她繼續平靜地回應我。

雖然我前面經歷了壹系列復雜的感情經歷,但是當她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我身上,用心傾聽我的情緒宣泄時,我慢慢找回了自己。

04

到了第四次會診,我準時到了會診室。

和她同時到達,氣喘籲籲。

當時她其實是在外地參加培訓。為了不影響她和我的會診,她特意中途離場,來到這裏。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和我商量另壹個咨詢時間呢?"我好奇地問她。

“不,訓練只是我個人的事。在我心裏,妳更重要。”她溫和地回應了我。

那壹刻,我感受到了人生中第壹次被人看到和重視的感覺,像媽媽溫柔的眼神壹樣緊緊地包圍著我。

感覺自己終於不再是那個無家可歸,依賴他人的孤獨孩子了。

後來通過不斷的咨詢,我重溫了自己無處安放情緒的童年。我開始慢慢探索孤獨背後的內在力量,給自己賦能。

我開始逐漸放下對關系的控制和依賴,像曾經牢牢抓住我的心理咨詢師壹樣,抓住關系中的各種焦慮,自我化解。

現在,我終於真正體驗到,安全感從來不是別人給我的,而是自己給的。

文/廣州紅樹林心理咨詢中心匿名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