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路橋梁工程方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道路橋梁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評價和管理工作,並獲得土木工程現場工程師初步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紮實的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道路橋梁工程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備初步的研究、設計、施工和管理能力。
3.給水排水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從事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安裝、運營管理、物業管理、產品開發和應用研究及教學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獲得水科學和給水排水工程技術領域現場工程師的初步培訓。通過學習,學生應具備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汙染物監測分析、給排水工程安裝施工、運行管理和設計等專業知識,具備給排水工程施工、安裝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研究、設計和產品開發能力。
4.暖通空調工程方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熱能供應、暖通空調、建築供電、建築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施工、運營管理和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在工業和民用建築環境中,並獲得工程師的基本培訓。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建築物理環境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建築設備系統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備產品開發和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5.建築自動化方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環境中辦公、通信、樓宇設備系統、有線電視、安防監控、消防、門禁管理等方面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管理和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並獲得工程師基礎培訓。通過學習,學生應具備建築設備系統和自動控制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建築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備產品開發和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6.環境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具有壹定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具備環境工程和環境控制系統基礎理論和知識,能夠從事環境工程設備系統和汙染源(如水汙染、大氣汙染、環境噪聲和振動)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環境工程師基礎培訓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7.建築學(本科):五年學制: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公共、民用和工業建築的設計規劃與管理,並獲得建築師基本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學生應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專業制圖、建築工程規劃的基本技能和建築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
8.工程管理(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從事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預算(結算)、招投標工作的人;工程造價咨詢、會計、審計和工程監理;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建設單位的投資分析、投資控制、房地產開發管理;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職能部門業務管理;設計院、建行、企業的工程評估、經濟分析、項目評估;中介服務部門的項目策劃、工程咨詢、建設監理,獲得工程師基本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管理人才。通過學習,學生應系統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經過兩年半的學習,本專業分為工程造價管理和房地產管理兩大方向,學生可以自願選擇。
9.英語(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外貿、翻譯、教學、管理、導遊等工作的高級應用英語專業人才。通過學習,學生應具備英語語言、文學、歷史、社會文化、國際貿易和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聽、說、讀、寫、譯和使用計算機從事經濟、貿易、管理和秘書工作的基本技能,以及對外聯絡、談判和熟練翻譯的能力。
10、熱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動力機械(熱機、流體機械)和動力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水電與動力工程)的運行、安裝、維護、檢測、管理、設計、開發和制造,並獲得工程師基本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動力工程和熱能的基本知識,能量轉換和有效利用的基本理論,動力機械系統和熱力設備的操作、安裝和維護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備設計、制造和管理的能力。
1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本專業有金屬結構工程和焊接兩大方向。
12.金屬結構工程方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是我國獨家設置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培養結構工程理論基礎寬,綜合素質高,系統掌握金屬結構工程基礎知識和理論,具有較強的金屬結構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從事水利、電力、建築、基礎工程、交通、能源、化工等領域的金屬結構工程工作。
13.焊接方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寬的理論基礎、較高的綜合素質、系統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礎知識和理論、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機械科學和各種材料成形工藝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掌握本專業生產工藝(主要是焊接工藝)的基本編制方法,得到現代材料和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種材料成形(主要是焊接)的工藝設計和過程控制、相關設備設計和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1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夠在機械制造與設計、機械系統及其自動化等領域從事相關專業的生產、設計、科研開發、運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獲得機械工程師基礎培訓。通過學習,學生應系統掌握現代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具備制圖、測試、計算機和機械加工操作的基本技能以及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制造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15、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項目管理,並取得工程師基本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學生應系統掌握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需的基礎理論和知識以及水利水電樞紐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法,具備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和項目管理所必需的測繪技能、基本工藝操作技能和初步能力。
16、農業水利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從事水利、水電、水土保持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並取得工程師基本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學生應系統掌握水利與土木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水利、水電、水土保持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的基本技能,具備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初步能力。
17、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和管理,並取得電氣工程師初步培訓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學生系統掌握電工電子、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計算機軟硬件原理及應用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計算機應用、電子電氣工藝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備電氣工程自動控制系統和電力系統設計、安裝、調試和運行的初步能力。
18、自動化(本科):培養目標及規格:本專業培養具有電氣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智能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采集與處理技術等領域,能夠從事現代企業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安裝、分析、調試、維護及壹定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
19、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培養目標與規格:本專業培養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與應用、系統維護與管理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並取得工程師初步培訓。通過學習,學生系統掌握計算機軟硬件設計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備計算機軟硬件開發與維護的基本技能和計算機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初步能力。
20.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和規格: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比較寬厚的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從事電子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維護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